校園消防安全知識培訓講學_第1頁
校園消防安全知識培訓講學_第2頁
校園消防安全知識培訓講學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校園消防安全知識校園消防安全知識第一節校園火災的特點和類型一、校園為什么易發生火災高校歷來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防火職能部門高度重視的防火重點單位,不論是哪一類型、性質的高校,都存 在較大的火災危險性。高校除學生、教職員工外,還有大量的人員進入校園內從業、經商,因而形成了高校人員群體的層次差異。 有的人員防火意識、防火能力較強,有的則較低,不注重校園的防火工作,加之人多工作面廣,消防安全 宣傳教育、培訓很難深入開展,違規違章行為時有發生,給學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據統 計,高校的火災中80%以上源于人為因素,而學生宿舍、工棚、各類暫住人員租住地等生活場所更是火災 的多發區,習慣性違規違章

2、行為成為引發火災的主要因素之一。什么是習慣性違規違章行為?舉例說明, 如有人想看一看油箱里是否有油,即劃火柴照明,結果引燃油箱中的汽油從而發生火災。根源在于此人習 慣性想到火柴可以照明,而恰恰忽視了明火可導致易燃物著火。還有一名焊工焊接金屬空桶,卻發生了著 火爆炸事故,原因在于他忽視了這只空桶曾經盛裝過易燃易爆物品,正是桶內的殘留物品引起了火災。其 它像躺在床上抽煙、亂扔煙頭、在火源附近堆放可燃物品、不分場所燃放煙花爆竹、穿化纖衣物進入防靜 電場所等等,多帶有習慣性,且較為普遍。這種習慣性行為看似小事,卻往往是釀成重大火災事故的根源。有的學校歷史較長,現存較多磚木結構的老建筑,很有校園文化和民

3、族文化色彩,有的可稱為古跡或是重 點文物保護對象,但這些建筑一般存有較大的火災隱患。風干的木結構極易被電氣火源、生活火源點燃, 且不易撲救。另外,老建筑也易遭雷電等自然界外力侵害。總之,高校實驗室及實驗多,各類易燃易爆物品多,用火用電多,供水、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老化的破 舊建筑物多,在建的建筑工程多,人員密度高、集中而又相對分散,且習慣性違規違章行為時有發生,消 防安全教育宣傳不夠深入和普及,安全管理時有疏漏,等等這些均是火災的成因。二、高校火災的特點1、具有火災事故突發、起火原因復雜的特點。學校的內部單位點多面廣,設備、物資存儲較為分散,生產、生活火源多,用電量大,可燃物特別是易燃 物種類

4、繁多,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不一 造成起火,有人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作用,任何環節的疏忽, 都有可能造成火災。從時間上看,火災大都發生在節假日、工余時間和晚間;從發生的部位上看,多發生 在實驗室、倉庫、圖書館、學生宿舍及其他人員往來頻繁的公共場所等存在隱患的部位及生產、后勤部門 及其出租場所,這些部位一旦發生火災,往往具有突發性。2、高層建筑增多,給火災預防和撲救工作帶來巨大困難。高校因受擴招、大辦各類成人高等教育等教育產業化的驅動,及高校之間教學、科研的競爭,各個學校的 建設規模都在不同程度上迅速擴大,校園的發展較快,校內高層建筑增多,形成了火災難防、難救、人員 難于疏散的新特點,有的高層建筑還

5、存在消防設備落后、消防投資不足等弊端,這些都給消防安全管理工 作帶來了一定難度。3、火災容易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高校教學、科研、實驗儀器設備多,動植物標本、中外文圖書資料多,一旦發生火災,損失慘重。精密、 貴重的儀器設備,往往是國家籌集資金購置的,發生火災損失后,很難立即補充,既有較大的有形資產損 失,直接影響教學、科研與實驗的正常進行,更有無形資產損失。珍貴的標本、圖書資料是一個學校深厚 文化積淀的重要標志,須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積累和保存,因火災造成損失,則不可復得。因而,這類 火災損失極為慘重,影響極大。4、人員集中,疏散困難,火災往往造成人員傷亡,社會影響極大。高校人口密度大,集中居住

6、的宿舍公寓多,宿舍公寓內違章生活用電、用火較多,吸煙現象普遍,因用電、 用火不慎而發生火災后,火勢得不到控制能很快蔓延,火燒連營,在人員密度大、影響順利疏散逃生的情 況下,難免會造成人身傷亡。高校是社會穩定的晴雨表,是各類信息的集散地,一旦發生火災,會迅速傳 遍社會,特別是出現人身傷亡,會造成極為嚴重的社會影響。三、校園常見的火災類型校園火災從發生的原因上可分為以下類型:1. 生活火災生活用火一般是指人們的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點蚊香、吸煙、燒荒、燃放煙花爆竹等,由生 活用火造成的火災稱為生活火災。隨著社會的全面進步發展,炊事、取暖用火的能源選擇日益廣泛,有燃 氣、燃煤、燃油、燒柴、用

7、電等多種形式。學生生活用火造成火災的現象屢見不鮮,原因也多種多樣,主 要有:在宿舍內違章亂設燃氣、燃油、電器火源;火源位置接近可燃物;亂拉電源線路,電線穿梭于可燃 物中間;違反規定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大功率照明設備,用紙張、可燃布料做燈罩;躺在床上吸煙、 亂扔煙頭;在室內燃放煙花爆竹;玩火等。案例一:1992年,某大學的一名大一男生,酒醉后躺在床上吸煙,但他很快就睡著了,煙頭掉落在床上,引燃床上鋪蓋及宿舍內的其他可燃物,造成重大火災事故,教訓極為深刻。案例二:1995年,河北某高校的一名大學生暑假住校,夜間用蠟燭照明看書,突然想起去別的宿舍看望同 學,兩個多小時后回來,宿舍內的所有物品已化為

8、灰燼。其原因是未熄滅的蠟燭先引燃書本,繼而引燃其 他可燃物發生火災。案例三:1998年,某大學一名學生的一臺懸于床頭的臺燈長時間未關斷,燈泡熱能烤著紙做的燈罩,引起 火災,燒毀整個宿舍。另外,學生在宿舍或實驗室違章使用燃氣灶具,因管理不善引起火災事故的情況也有時發生。案例四:1998年,某大學的一名學生利用假期幫助老師搞實驗,為求方便,在實驗室居住并違章使用小燃 氣灶做飯,在有事離開時忘記了關掉氣灶,長時間的燃燒引燃周圍的衣物釀成火災,整個實驗室被火災吞 噬,給學校造成重大損失,自己也受到了法律的嚴厲制裁。由于多數大學生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違章生活用火嚴重,釀成火災已成必然。有統計表明,生

9、活火 災已占校園火災事故總數的 70%以上。安全使用生活火源必須引起大學生的高度重視,大學生必須學會自 防自救。2. 電氣火災目前大學生擁有大量的電器設備,大到電視機、電腦、錄音機,小到臺燈、充電器、電吹風,還有違規購 置的電熱毯、熱得快、電爐等電熱器具。學生宿舍由于所設電源插座較少,大學生違章亂拉電源線路現象 普遍,不合安全規范的安裝操作致使電源短路、斷路、接點接觸電阻過大、負荷增大等引起電氣火災的隱 患增多。電器設備如果是不合格產品,也是致災因素。尤其是電熱器的大量不規范使用,極易引發火災。案例一:1998年12月,河北某高校的一名大二學生,上課前沒有關斷電褥子的電源,由于電褥子的開關接

10、觸不良失火,燒毀整個宿舍。案例二:2002年4月份,某高校的學生宿舍樓連續 4次發生電氣火災,造成了一定的財產損失。其中兩起是 違章使用電爐引起,另兩起是使用 熱得快”燒水引發。四起火災都是使用者中途遇事離開宿舍,忘記關斷 電器電源所致。3. 自然現象火災自然現象火災不常見,這類火災基本有兩種:一種是雷電,一種是物質的自然。雷電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它是大氣層運動產生高壓靜電再行放電,放電電壓有時達到幾萬伏, 釋放能量巨大。當作用于地球表面時,具有相當大的破壞性。它產生的電弧可為引起火災的直接火源,摧毀建筑物或竄入其他設備可引起多種形 式的火災。預防雷電火災就必須合理安裝避雷設施。自燃是物質自行燃

11、燒的現象。如黃磷、鋅粉、鋁粉等 燃點低的一類物質在自然環境下就可燃燒;鉀、鈉等堿金屬遇水即劇烈燃燒;不干的柴草、煤泥、沾油的 化纖、棉紗等大量堆積,經生物作用或氧化作用積聚大量熱量,使物質達到自燃點而自行燃燒發生火災。對自燃物品一定要以科學的態度和手段加強日常管理。4. 人為縱火縱火都帶有目的,一般多發生在夜深人靜之時,有較大的危害性。有旨在毀滅證據、逃避罪責或破壞經濟 建設等多種形式的刑事犯罪分子縱火,還有旨在燒毀他人財產或危害他人生命的私仇縱火等。這類縱火都 是國家嚴厲打擊的犯罪行為。另外,還有精神病人縱火,是由于病人對自己的行為無法控制而產生的,所 以,精神病的監護人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監

12、護職責。第二節校園火災的預防消防安全是社會穩定和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師生員工應掌握的一門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識。 因此,師生員工必須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識,及時排查消防隱患,杜絕違規行為,共同筑就全民消防工程。一、學生宿舍防火大學生宿舍(公寓)是高校的防火重點部位之一,全面做好大學生宿舍(公寓)防火工作有極其重要的意 義。一般來說,生活用火是引發大學生宿舍發生火災的重要因素。案例:1997年5月,某高校的一名女研究生傍晚回到宿舍時,聞到一股強烈的液化氣味,為看一看液化氣灶 何處漏氣,以便采取措施,于是,她立即拉開了電燈。電燈開關產生的電火花引起室內高濃度的液化氣爆 炸,引發大火,造成女研究

13、生嚴重燒傷。為了杜絕大學生宿舍(公寓)發生火災事故,同學們要做到十戒:一戒私自亂拉電源線路,避免電線纏繞 在金屬床架上或穿行于可燃物中間,避免接線板被可燃物覆蓋。二戒違規使用電熱器具。三戒使用大功率 電器。四戒使用電器無人看管,必須人走斷電。五戒明火照明,燈泡照明不得用可燃物作燈罩,床頭燈宜 用冷光源燈管。六戒床上吸煙、室內亂扔煙頭、亂丟火種。七戒室內燃燒雜物、燃放煙花爆竹。八戒室內 存入易燃易爆物品。九戒室內做飯。十戒使用假、冒、偽劣電器。二、公共場所防火隨著高校建設發展,教室、餐廳、歌廳、舞廳、放映廳、網吧、圖書館、健身房等處,人員往來頻繁、密 度大。公共場所管理松散,部分師生防火意識不強

14、,室內裝修使用可燃物質、有毒材料多,用電量高,高 熱量照明設備多,空間大,吸煙者多,亂扔煙頭、火種現象嚴重等諸多因素,都是嚴重的火災隱患,這些 地方時有重大火災發生,極易造成人員傷亡特別是群死群傷。案例:1999年,某高校一年級一男生,晚飯后同朋友一起去校舞廳娛樂,休息時用一張點燃的報紙相互點 煙,未熄滅的報紙隨即被塞入沙發下,時間不長即引燃沙發,隨即火勢蔓延,煙霧彌漫,造成整個舞廳燒 毀、多名大學生受傷的重大事故。應特別指出的是,目前大學生上網很普遍,有關教訓應引起同學們的高度重視。案例:2002年4月,唐山市一營業性網吧起火,管理人員及在場的上網或娛樂人員大都不懂如何撲救初起火 災和疏散逃

15、生,釀成17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因此,同學們在公共場所滯留時,應掌握如下防火知識和方法:1、清醒認識公共場所的火災危險性,時刻提防。2、嚴格遵守公共場所的防火規定,摒棄一切不利于防火的行為。3、進入公共場所,首先要了解所處場所的情況,熟悉防火通道。4、善于及時發現初起火災,做出準確判斷,能及時撲救的要及時撲救,形成蔓延的要立即疏散逃生。5、要具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及時幫助遭受傷害的人員迅速撤離、脫險。三、消防安全宣傳二十條火險,隨時隨處可能發生。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以高度的消防安全責任感,科學的消防態度搞好火災的預防,許多火災都可避免。公安部消防局借鑒世界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的消防宣傳經驗,依據預防為主

16、,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從我國國情出發,專門編發了消防安全20條,現提供給大家參考。(1)父母師長要教育兒童養成不玩火的好習慣。任何單位不得組織未成年人撲救火災。(2 )切莫亂扔煙頭和火種。(3) 室內裝飾裝修不宜采用可燃材料。(4) 消火栓關系公共安全,切勿損壞、圈占或埋壓。(5) 愛護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6 )切勿攜帶易燃危險品進入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7) 進入公共場所要注意觀察消防標志,記住疏散方向。(8) 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暢通。(9 )任何人發現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行為,都可向公安消防部門或值勤公安人員舉報。(10) 生活用火要特別小心,火源

17、附近不要放置可燃物品。(11) 發現煤氣泄漏,速關閥門,打開門窗,切勿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12) 電器線路破舊、老化要及時修理、更換。(13) 電路保險絲(片)熔斷,切勿用銅絲、鐵絲代替。(14) 不能超負荷用電。(15) 發現火災迅速打電話119報警,消防隊救火不收費。(16) 了解情況的人,應及時將火場內被困人員及易燃易爆危險品情況告訴消防人員。(17) 火災襲來時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貪戀財物。(18) 必須穿越濃煙逃生時,應盡量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捂住口鼻,貼近地面前行。(19) 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20) 大火封門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

18、堵塞門縫,潑水降溫,呼救待援。第三節滅火常識一、火災的四個發展時期1. 火災初起期火勢會因室內氧氣減少而自動減弱。這段時間的長短,隨建筑物結構及空間大小而不同。如初起期未能滅 火,火勢將因門窗玻璃或其他薄弱部分的破壞,得到新鮮空氣補充而變大。2. 火災成長期隨著新鮮空氣通道的形成,火勢急劇加強,室內溫度迅速升高。當火勢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在一瞬間形成 一團大的火焰。火勢出現閃爍時人就很難生存了,所以成長期的長短是決定人員避難時間的重要因素。3. 火災最盛期從火勢出現閃爍開始,火災最猛烈,持續高溫達600C -800C。這段時間的長短和溫度高低,取決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級。4. 火災衰減期最盛期過后,

19、火勢衰減,室內溫度下降,煙霧消散。僅地上堆積物的焚燒殘跡在微微燃燒,火災漸趨平息。由于火災有著如上的發展過程,人們可以贏得時間,盡快把火災撲滅在初起期。二、幾種常用的滅火方法人類在同火災的斗爭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認識,也越來越多地發揮著 重要作用。滅火就是設法打破可燃物質、助燃物質和著火源三者之間的必然聯系。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 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通過對火的進一步研究,形成了許多滅火理論和高效滅火方法,這為我們的滅火工 作提供了諸多便利條件。(1)冷卻滅火法:是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到燃燒物上,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到自燃點以下,從而使燃燒停止的方法。水和二氧化碳是常用冷

20、卻滅火劑,水和液態二氧化碳可大量吸收燃燒熱,使燃燒物溫度迅速降低,達到滅火的目的。這種方法也常被采用在平時的防火工作中。如:控制可燃物的存放環境溫度到自燃點以 下,使可燃物不致發生燃燒等。(2)隔離法:是將燃燒物與附近的可燃物隔離,將其他可燃物疏散到安全地帶,控制火勢蔓延的方法。這 種方法適宜于撲救任何的固體、液體、氣體火災。如滅火時迅速將沒有燃燒的物資轉移到安全地帶;關閉 輸送可燃氣體或液體的管道閥門或設備,阻止可燃氣體或液體進入燃燒區;將燃料通過閥門和管道轉移到 安全的儲罐;拆除臨近建筑物等。(3)窒息法:采取適當的措施,阻止空氣進入燃燒區或用惰性氣體沖淡、稀釋空氣中的含氧量,使燃燒物 質

21、因缺氧而熄滅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撲救封閉式空間、生產設備裝置及容器內的火災。如平時滅火時 采取的用石棉被、濕麻袋、沙土、泡沫滅火劑覆蓋在燃燒物上滅火,就是使用的窒息法。(4 )抑制法:是將化學滅火劑噴入燃燒區參與燃燒反應,終止燃燒的鏈反應而使燃燒物停止燃燒的方法。 這種方法采用最多的有干粉滅火劑和鹵代烷滅火劑。三、常用的幾種滅火劑(1 )水。水是采用最廣泛的滅火劑,大多數火災都可以用水撲滅,它也是民間滅火采用最多的滅火劑。水 作為滅火劑的最大特點是廉價、廣泛,因而使用相當普遍。在具體的滅火工作中,水作為滅火劑,可以大 量吸收物質燃燒熱,從而降低燃燒物的溫度,最終使燃燒終止。采用霧狀水流還可稀

22、釋火場空氣的濃度, 也可以有效地撲救粉塵火災。但應特別注意,水滅火劑不能撲救遇濕發生燃澆和爆炸的燃燒物,如堿金屬、堿土金屬等;也不能撲救帶電物質、非溶性物質(如石油)、濃強酸類物質以及貴重、精密儀器、圖書的火災。(2 )二氧化碳滅火劑。二氧化碳滅火劑常以液態形式儲存在專用的容器(稱為二氧化碳滅火器)中。因二 氧化碳以液態形式儲存釋放時可大量吸收燃燒熱,從而達到終止物質燃燒的目的。另一方面,二氧化碳是 很穩定的惰性氣體,它可以充分稀釋空氣中的氧含量,使燃燒窒息。它揮發后不遺留任何殘留物,而且不 具有導電性,因而特別適合撲救高壓下的電氣火災和精密儀器設備火災,不適合堿金屬、堿土金屬、氫化 物火災。

23、需特別注意的是,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一定不要用身體的任何部位接觸滅火器噴管的金屬部 位,以防凍傷。當火場上釋放的二氧化碳超過一定濃度時,還會使人呼吸困難,甚至使人窒息。所以要特 別提放。(3)干粉滅火劑。這種滅火劑采用超微的化學物質粉劑,作用于燃燒物上,可斷裂燃燒的鏈反應而使燃燒 終止。它的種類也較多,如碳酸銨鹽干粉滅火劑、磷酸銨鹽滅火劑等。這種滅火劑的使用范圍較廣泛。但 不適合撲救木才、輕金屬、堿土金屬和各種精密儀器設備的火災。第四節滅火救助一、及時報警消防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任何人發現火災時,都應當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個人都應當無償為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發現火

24、災立即報警,有著重要的意義。受警單位和部門可及時組織人員、物資進行搶險,有效控制火勢蔓延,減少公私財產和人員傷亡損失。報警早,損失小”已成為人們廣泛熟知的常識。由于錯誤估計自己的滅火能力、怕追究責任或影響聲譽、不會報警、驚慌失措 忘記報警及錯誤認為消防隊滅火要錢等種種原因,導致人們不能準確、及時報警,貽誤時機,使許多小火 變成了大火災,教訓極為慘痛。所以無論火災大小,都要及時報警,不應存在任何僥幸心理。準確掌握了 報警時機,還要準確掌握報警方法:1、發現火警,應準確撥打消防報警電話:一般火警,向保衛處(電話 82105、82106)和學校辦公室(電話82027)報告;如果火勢較大,蔓延迅速,預

25、計難以控制,可能造成較大危害,可就地撥打“119”公安消防部門報警。2、詳細反映火警情況:報警時應說明發生火警的單位與地點、著火物種類、現場有無易燃易爆危險物品、 煙霧火光火勢大小、現場及周邊的供水條件、報警人姓名、職務、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等基本要素。3、報警后,要派人在有關的路口等待,接應消防車輛和人員順利趕往現場。4、向有關部門報警后,還應向周圍人員報警,吁請周邊人員一同采取有效措施滅火。二、組織撲救一旦發生火災,采取有效滅火方法是戰勝火災的法寶。應明確掌握三個原則:救人第一和集中兵力于火場 主要方面;先控制火勢、后消滅火災;先重點、后一般。這三個原則是根據火災特點,分析火場元素的輕

26、 重緩急得出的科學結論。根據滅火三原則,應采取以下撲救組織工作:1、先報警,并向周圍人員發出火警信號。2、就地取材,立即使用火場及附近的滅火器具進行滅火,利用初起火災的不穩定性,力爭將火災消滅在初 起階段。3、若有多名人員,應立即組織撲救分工,分頭搶險。4、如有老弱病殘人員和貴重物資,首先要疏散到安全地帶。5、如有火場指揮,一定要服從命令。6、不莽撞行事,要特別注意安全。7、消防人員一到,立即移交指揮權,并做好消防人員交辦的各項工作。三、逃生與自救人,是最為寶貴的,火場上必須采取一切措施保護人員的生命安全。身處火場,保護生命安全,是人的本 能,但逃生無術,往往使人身臨絕境,造成傷亡。所以,遇到

27、火災發生,除消防人員設法營救外。還要設 法自救。1、火災襲來時要迅速逃生,不要貪2、家庭成員平時就要了解掌握火災戀財物。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幾條逃生路線。3、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4、爐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爐灰完全熄滅后再傾倒,草垛要遠方向沖出去。 離房屋。穿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5、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 地找滾或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7、室外著火,門已發潑,千萬不要 開門,以防大火躥入室內,要用浸 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窗縫,并6、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 出口方向逃生。8、若所在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

28、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 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潑水降溫。 信號,等待救援。9、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 樓梯、陽臺,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也可用繩子,可把床單、被套撕成 條狀成連成繩索,緊栓在窗框、暖 氣管、鐵欄桿等固定物上,用毛巾、 布條等保護手心,順繩滑下到未著 火的樓層脫離險境。火災時,人們有5種心理:一是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一旦起火,大都表現出驚慌失措,過度緊張,或喪失 正常的思維和判斷能力,行動上易產生盲目性。二是容易從熟悉的通道逃生,很少利用不熟悉的通道逃生 三是恐懼心理加劇,火災往往伴隨停電,黑暗易使人往哪怕只有一絲光亮的明處躲避。四是強烈的求生欲 望,使人處于

29、絕境時,做出平時想都不敢想的行為,如高層跳樓等。五是盲目求同心理,起火后,一人奔 跑,不管正確與否,其他人也緊緊跟隨。有的火災火勢蔓延速度相當快,同時產生大量的煙霧和有毒氣體, 上述五種心理,很容易使人坐失良機,坐以待斃。采取正確行動,贏得時間,是安全逃生的生命之路。一旦遇到火災,發現或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煙火圍困,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要立即放棄手中的工作,爭分奪 秒,設法脫險。(一)火場逃生方法1、身處火場,要保持冷靜,盡量迅速觀察、判明火勢情況,明確自己所處環境的危險程度,迅速查明疏散 通道是否被煙火封堵,針對火情,做出正確判斷,選擇最佳的逃生路線和方法。2、如逃生必經路線充滿煙霧,要用濕毛巾或

30、衣物捂住臉部,防止或減少吸入有毒煙氣,并低姿勢或葡匐前 進。3、選擇逃生路線,應根據火勢情況,優先選用最簡便、最安全的通道。如樓層起火時,先選用安全疏散樓 梯、室外疏散樓梯、普通樓梯等,如果這些通道已被煙火切斷,再考慮利用樓頂窗口、陽臺和落水管、避 雷線等脫險。4、有時,樓梯雖然已著火,但火勢不大,這時可用濕棉被、毯子等披裹在身上,從火中沖過去,雖然人可 能受點輕傷,但可避免生命危險。在這種情況下,要早下決心,不要猶豫不決,否則,火越燒越大,就會 失去逃生的機會。5、如果樓梯燒斷,可以通過房屋上的窗口、陽臺、落水管或利用竹竿等逃生;一旦各種通道都被切斷,火 勢較大,一時又無人救援,可以關閉通往

31、著火區的門窗,退到未著火的房間,用濕棉被、毛毯、衣物等將 門窗縫隙封堵,防止煙霧竄入。有條件時,要不斷向門窗上潑水降溫,延緩火勢蔓延,等待救援。如果煙 霧太濃,可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并盡量避免大聲呼叫,防止煙氣中毒;火場上人聲嘈雜,能見度差,叫 喊時樓下人不一定聽到,可以用打手電筒、拋出小東西等方法發出求救信號。6、如果正常通道均被煙火切斷,其他方法都無效,火勢又逼近,也不要倉促跳樓,有可能的話,先在室內 牢固的物體上拴上繩子,如無繩子也可用撕開的被單連接起來,然后,順著繩子或布條往下滑,下到安全 樓層或地面上。但必須保證安全系數和繩子或布條有足夠的長度。7、如果時間來不及,需要跳樓時,可先往

32、地上拋一些棉被、床墊等柔軟物品,以增加緩沖,且應注意不要 站在窗臺上往下跳,可用手扒住窗臺或陽臺,身體下垂,自然落下,這樣,既可保證雙腳先著地,又能縮 短高度。8對被火包圍的小孩、老人、病人要及時搶救,可用被子、毛毯等包扎好,再用繩子、布條等吊下去,爭 取盡快脫險。(二)人身上著火的處理辦法發生火災時,如果身上著火,千萬不能奔跑。因為奔跑時會形成一股小風,大量新鮮空氣沖到著火人的身 上,就像是給爐子扇風一樣,火會越燒越旺。著火的人亂跑,還會把火種帶到其他場所,引燃新的燃燒點。身上著火,一般總是先燒衣服、帽子,這時最重要的是先設法把衣、帽脫掉,如果一時來不及,可把衣服 撕碎扔掉。脫去了衣、帽,身

33、上的火也就滅了。衣服在身上燒,不僅會使人燒傷,而且還會給以后的搶救 治療增加困難。如化纖服裝,受高溫熔融后與皮肉粘連,且還有一定的毒性,更會使傷勢惡化。身上著火,如果來不及脫衣,也可臥倒在地上打滾,把身上的火苗壓熄,倘使有其他人在場,可用麻袋、 毯子等包裹著火人,把火撲滅,或者向著火人身上澆水,或者幫助將燒著的衣服撕下。但是,切不可用滅 火器直接向著人身上噴射;因為,多數滅火器內所裝的藥劑會引起燒傷者的創口產生感染。如果身上火勢較大,來不及脫衣服,旁邊又沒有其他人協助滅火,附近有水池、河流時,可直接跳入滅火(雖然這樣做可能對后來的燒傷治療不利,但是,至少可以減輕燒傷程度和面積。),但不會游泳、

34、不懂水性的人注意不要這樣做。四、火災時人員疏散(一)疏散人員的基本要求1、正確通報,防止混亂。在遇險人員還不知道發生火災,而且人數多,疏散條件差的情況下,義務消防隊 員應首先通知處于出口附近或最不利點的人員,讓他們先疏散出去。然后再逐步擴大范圍,使大部分人員 安全疏散后,可視情況公開通報其他人員。如火勢猛烈,且疏散條件較好時,亦可同時公開通報,但必須 注意方法,防止發生混亂。2、創造條件,疏導掩護。起火后,義務消防隊員在發出火警通報的同時,要設法將所有的逃生通道和照明 設施打開。通道較少時,可組織人員利用窗口、打洞等方法,開辟新的疏散通道。由于人們急于逃生的心 理作用,起火后可能會一起擁向有明

35、顯的標志的出口,造成擁擠混亂。義務消防隊員要設法引導,為人們 指明其他疏散通道;同時要以鎮定的語氣不斷呼喊,消除人們猝然遇險后產生的恐慌心理,使人們有條不 紊地安全疏散。3、在火勢較大,直接威脅人員安全,影響疏散或可能造成建筑物倒塌時,義務消防隊員要利用水槍等滅火 器材,全力堵截火勢發展,掩護被困人員疏散。如人員較多,聚集在出口時,要派人疏導,向外拖拉。有 人跌倒時,還要設法阻止人流,迅速扶起摔倒人員,防止出現傷亡事故。(二)安全疏散時的注意事項1、睡覺時被煙霧嗆醒,應迅速下床匍匐爬到門口,把門打開一道縫,看門外是否有煙火,若煙火封門,千 萬別出去!應立即改走其他出口。通過其他房間后,將門窗關上,這樣可以起到阻隔煙火,延緩火勢蔓延 的作用。2、不要為了搶救家中的貴重物品而冒險返回正在燃燒的房間,這樣很容易陷入火海;從睡夢中驚醒后,不 要等穿好了衣服才往外跑,此刻時間就是生命。3、當人們被煙火圍困在屋內時,應用水浸濕毯子或被褥,將其披在身上,尤其要包好頭部,最好能用濕毛 巾或濕布蒙住口鼻,搞好防護措施再向外沖,這樣受傷的可能性要小得多。4、向外沖時,假如人們的衣服著火,應及時倒地打滾,用身體將火壓熄。如果衣服著火者只顧驚慌奔跑, 別人應將其撲倒,用大衣、被子、毛毯等覆蓋他的身體,使火熄滅。五、燃燒產物及煙霧的生成對人體的危害任何物質的燃燒,都會生成燃燒產物。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