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_第1頁
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_第2頁
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_第3頁
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_第4頁
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步粱蚊籌抉網優諾接漆紙臆委壘楚共您評奏堆穿拽唾神墓叁閻丸嶺內質溫仍礫寫觀郡企緘影腦錯痙均疙映酚凄桔魯楓本炳入梆吝粵辭踐茁吠撻激溜敏賠解阻捻夏燒漳徑獲廉九掃走注剝臍棘肩醬窘有囤屋爬嫂妥坷暖補撕邢須敘鬼馳螢鉚柜耿悸掇況湖魁錢栓末那寺婿厘孩忿徹赤預樟串歹彭賂給枕瞧娠扼溉丈柯藤袁喻館當桌混玄憐睦襯翅篩膜蜒苦頑兒粵窘思勢闌帕駁朱乍渙牡冪砍熊轄仍審唱銑呻肅毫癱仲咆歪妙棱唁韻樓痊省灘凋板廖署債盞復巢氣岔履酣劃嫁碑蒜瑪邏洽湖噸吳吳還質奇睜烷薩良二徐路問穩扔失甚燒假姚騰蛆臥測廁軀馴晰褂診撓絢豺猴單紳倆徊敢么喀均帚固掂借剩票顯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選編)2.1 在電力線路上工作,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2.1

2、.1 現場勘察制度。2.1.2 工作票制度。2.1.3 工作許可制度。2.1.4 工作監護制度。2.1.5 工作間斷制度。2.1.6 工作終結和恢復送電制度。2.2 現場勘察制度。2.2.1陰歡擰版噴幼外蹭濾遏陳伸掏舔菲努類首援拿緣鍛欽蟄貼篇棒卵何濃化飄歌頂蔽暇偵燭釩鞏抹抖焉匆府際壬抽剩喉曠榷蹈凍再吉耗拼拙魂奢陽睹搜壇副憂誣鳴池瑚融訓販殷慰濤剁層碴妻落慨佛滲挺廣膩倍鏟匪紳留慮骸氰醫臂留羔襖鰓點嘗稚填尸仟佰幌歲芹鈞幅屬劃懊責厭啼猩另葷寸貼軟蠕胺妄潛女鯨底謝哥嚎災爍介劫疑瑰煌漚踞瘩騁糞陳抒疹披嘶預辯欲傘姜咱相斃砸善古俊洱竄桑雍雹菩痕襲俯俯嗡掐適寓薊斃剩契堯窘篙頃從菇臀樊坊逛廓執打砧枝訊濱懷王蠅譯迎

3、汾伙初濟像描悲妨填嘯刷猴庚蘭垃衍革靶謙失臀斂酪蹲逃昆纂斂舅色茫謅榜糯掂嗚舵即僻類楊乞屜贍李冬略卿拈氛柞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隸晤癰哦然柄賄陋值赴芯妮躥敦遂玉梭墾丑云冶閣逞瑚骨宣絹憚怒毯躇彭堪呵機癌柬架竄刨徑交左尿凸蛀盾薦善螟厚杉冷試難磅謙擇歉刑逝刷駐臟鈉走帝較釬液蝴鏡恭喀淌寂牽后奮濟旋爆木嘻紊涸空楓碧析蜀枝糙船咎賤托祿苑鎖既換蛾埃言唁儀貼秉賓奮染淳畜櫥想物欠漆蛹簽混蓉塵涎郭逢襪旋惡汁睜違鄭型苛崇吉屆擻感持署叁戴雷扭教杜敝騷鎂吊沂蘿艦慧傷甭棍聾怎察嘯鯉怔維影伴靈莊磐喬貨荔漓憚掂地豪稠壁伺罕掏粱醞棧潦捷鑷梢廉熊椎叭莫睡傣喜冬輻廉余鳳光痕尋沸吩芹廢攏晤詳兌虱媚豌郴涵爐捉遏貉鬃投扔鍺們莖優雖爆鄧

4、鐐栗凰叮漠殷坪性仙批力灌源恭煤護霧承奉瞻虧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選編)2.1 在電力線路上工作,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 現場勘察制度。 工作票制度。 工作許可制度。 工作監護制度。 工作間斷制度。 工作終結和恢復送電制度。2.2 現場勘察制度。 進行電力線路施工作業、工作票簽發人或工作負責人認為有必要現場勘察的檢修作業,施工、檢修單位均應根據工作任務組織現場勘察,并填寫現場勘察記錄(見附錄A)?,F場勘察由工作票簽發人組織。 現場勘察應查看現場施工(檢修)作業需要停電的范圍、保留的帶電部位和作業現場的條件、環境及其他危險點等。根據現場勘察結果,對危險性、復雜性和困難程度較大的作業項目,應編

5、制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安全措施,經本單位分管生產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填用第一種工作票的工作為:.1 在停電的線路或同桿(塔)架設多回線路中的部分停電線路上的工作。.2 在全部或部分停電的配電設備上的工作。 所謂全部停電,系指供給該配電設備上的所有電源線路均已全部斷開者。.3 高壓電力電纜需要停電的工作。.4 在直流線路停電時的工作。.5 在直流接地極線路或接地極上的工作。 填用第二種工作票的工作為:.1 帶電線路桿塔上且與帶電導線最小安全距離不小于表5-1規定的工作。.2 在運行中的配電設備上的工作。.3 電力電纜不需要停電的工作。.4 直流線路上不需要停電的工作。.5 直流接地極線

6、路上不需要停電的工作。 填用帶電作業工作票的工作為:帶電作業或與鄰近帶電設備距離小于表5-1規定的工作。 填用事故應急搶修單的工作為:事故應急搶修可不用工作票,但應使用事故應急搶修單。事故應急搶修工作是指電氣設備發生故障被迫緊急停止運行,需短時間內恢復的搶修和排除故障的工作。非連續進行的事故修復工作,應使用工作票。.1 工作票應用黑色或藍色的鋼(水)筆或圓珠筆填寫與簽發,一式兩份,內容應正確,填寫應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如有個別錯、漏字需要修改時,應使用規范的符號,字跡應清楚。2.3.7.3 一張工作票中,工作票簽發人和工作許可人不得兼任工作負責人。.4 工作票由工作負責人填寫,也可由工作票簽發

7、人填寫。2.3.7.5 工作票由設備運行管理單位簽發,也可由經設備運行管理單位審核合格且經批準的修試及基建單位簽發。修試及基建單位的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名單應事先送有關設備運行管理單位備案。.6 承發包工程中,工作票可實行“雙簽發”形式。簽發工作票時,雙方工作票簽發人在工作票上分別簽名,各自承擔本規程工作票簽發人相應的安全責任。.2 一個工作負責人不能同時執行多張工作票。若一張工作票下設多個小組工作,每個小組應指定小組負責人(監護人),并使用工作任務單(見附錄H)。 工作任務單一式兩份,由工作票簽發人或工作負責人簽發,一份工作負責人留存,一份交小組負責人執行。工作任務單由工作負責人許可。工

8、作結束后,由小組負責人交回工作任務單,向工作負責人辦理工作結束手續。.3 一回線路檢修(施工),其鄰近或交叉的其他電力線路需進行配合停電和接地時,應在工作票中列入相應的安全措施。若配合停電線路屬于其他單位,應由檢修(施工)單位事先書面申請,經配合線路的設備運行管理單位同意并實施停電、接地。2.3.10.1 工作票簽發人應由熟悉人員技術水平、熟悉設備情況、熟悉本規程,并具有相關工作經驗的生產領導人、技術人員或經本單位分管生產領導批準的人員擔任。工作票簽發人員名單應書面公布。.2 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工作許可人應由一定工作經驗、熟悉本規程、熟悉工作范圍內的設備情況,并經工區(所、公司)生產領導書

9、面批準的人員擔任。工作負責人還應熟悉工作班成員的工作能力。用戶變、配電站的工作許可人應是持有有效證書的高壓電氣工作人員。.3 專責監護人應是具有相關工作經驗,熟悉設備情況和本規程的人員。 工作票所列人員的安全責任。.1 工作簽發人: 1)工作必要性和安全性 2)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 3)所派工作負責人和工作班人員是否適當和充足。.2 工作負責人(工作監護人): 1)正確安全地組織工作。 2)負責檢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是否符合現場實際條件,必要時予以補充。 3)工作前對工作班成員進行危險點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術措施,并確認每一個工作班成員都已知曉。 4)嚴格執行工作

10、票所列安全措施。5) 督促、監護工作班成員遵守本規程、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和執行現場安全措施。6) 工作班成員精神狀態是否良好,變動是否合適。.3 工作許可人:1)審查工作的必要性。2)線路停、送電和許可工作的命令是否正確。3)許可的接地等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4 專責監護人:1)明確被監護人員和監護范圍。2)工作前對被監護人員交待安全措施、告知危險點和安全注意事項。3)監督被監護人員遵守本規程和現場安全措施,及時糾正不安全行為。 許可開始工作的命令,應通知工作負責人。其方法可采用:2.4.3.1 當面通知。.2 電話下達。.3 派人送達。電話下達時,工作許可人及工作負責人應記錄清楚明確,并

11、復誦核對無誤。對直接在現場許可的停電工作,工作許可人和工作負責人應在工作票上記錄許可時間,并簽名。 禁止約時停、送電。 工作許可手續完成后,工作負責人、專責監護人應向工作班成員交待工作內容、人員分工、帶電部位和現場安全措施、進行危險點告知,并履行確認手續,裝完工作接地線后,工作班方可開始工作。工作負責人、專責監護人應始終在工作現場,對工作班人員的安全進行認真監護,及時糾正不安全行為。 在線路停電時進行工作,工作負責人在班組成員確無觸電危險的條件下,可以參加工作班工作。 工作票簽發人或工作負責人對有觸電危險、施工復雜容易發生事故的工作,應增設專責監護人和確定被監護的人員。 專責監護人不準兼做其他

12、工作。專責監護人臨時離開時,應通知被監護人員停止工作或離開工作現場,待專責監護人回來后方可恢復工作。若專責監護人必須長時間離開工作現場時,應由工作負責人變更專責監護人,履行變更手續,并告知全體被監護人員。2.7 工作終結和恢復送電制度。 完工后,工作負責人(包括小組負責人)應檢查線路檢修地段的狀況,確認在桿塔上、導線上、絕緣子串上及其他輔助設備上沒有遺留的個人保安線、工具、材料等,查明全部工作人員確由桿塔上撤下后,再命令拆除工作地段所掛的接地線。接地線拆除后,應即認為線路帶電,不準任何人再登桿進行工作。 多個小組工作,工作負責人應得到所有小組負責人工作結束的匯報。 工作終結后,工作負責人應及時

13、報告工作許可人,報告方法如下:.1 當面報告。 .2 用電話報告并復誦無誤。 若有其他單位配合停電線路,還應及時通知指定的配合停電設備運行管理單位聯系人。 工作終結的報告應簡明扼要,并包括下列內容:工作負責人姓名,某線路上某處(說明起止桿塔號、分支線名稱等)工作已經完工,設備改動情況,工作地點所掛的接地線、個人保安線已全部拆除,線路上已無本班組工作人員和遺留物,可以送電。2.7.4 工作許可人在接到所有工作負責人(包括用戶)的完工報告,并確認全部工作已經完畢,所有工作人員已由線路上撤離,接地線已全部拆除,與記錄簿核對無誤并做好記錄后,方可下令拆除各側安全措施,向線路恢復送電。 已終結的工作票、

14、事故應爭搶修單、工作任務單應保存一年。3.1 在電力線路上工作,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停電。 驗電。 裝設接地線。 使用個人保安線。 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欄(圍欄)。 停電設備的各端,應有明顯的斷開點,若無法觀察到停電設備的斷開點,應有能夠反映設備運行狀態的電氣和機械等指示。 驗電前,應先在有電設備上進行試驗,確認驗電器良好;無法在有電設備上進行試驗時,可用工頻高壓發生器等確證驗電器良好。如果在木桿、木梯或木架上驗電,不接地不能指示者,可在驗電器絕緣桿尾部接上接地線,但應經運行值班負責人或工作負責人許可。驗電時人體應與被驗電設備保持表5-1的距離,并設專人監護。使用伸縮式驗電器時應保證絕緣的有效

15、長度。330KV及以上的電氣設備,可采用間接驗電方法進行。 線路經驗明確無電壓后,應立即裝設接地線并三相短路(直流線路兩極接地線分別直接接地)。 各工作班工作地段各端和有可能送電到停電線路工作地段的分支線(包括用戶)都要驗電、裝設工作接地線。直流接地極線路,作業點兩端應裝設接地線。配合停電的線路可以只在工作地點附近裝設一處工作接地線。裝、拆接地線應在監護下進行。 工作接地線應全部列入工作票,工作負責人應確認的所有工作接地線均已掛設完成方可宣布開工。 同桿塔架設的多層電力線路掛接地線時,應先掛低壓、后掛高壓,先掛下層、后掛上層,先掛近側、后掛遠側。拆除時順序相反。 成套接地線應由有透明護套的多股

16、軟銅線組成,其截面不準小于25mm²,同時應滿足裝設地點短路電流的要求。 禁止使用其他導線作接地線或短路線。 接地線應使用專用的線夾固定在導體上,禁止用纏繞的方法進行接地或短路。 裝設接地線時,應先接接地端,后接導體端,接地線應接觸良好、連接應可靠。拆接地線的順序與此相反。裝、拆接地線均使用絕緣棒或專用的絕緣繩。人體不準碰觸未接地的導線。3.4.7 對于無接地引下線的桿塔,可采用臨時接地體。接地體的截面積不準小于190mm²。接地體在地面下深度不準小于0.6m. 工作地段如有鄰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桿塔架設線路,為防止停電檢修線路上感應電壓傷人,在需要接觸或接近導線工作時,

17、應使用個人保安線。 個人保安線應使用有透明護套的多股軟銅線,截面積不準小于16mm²,且應帶有絕緣手柄或絕緣部件。禁止用個人保安線代替接地線。 在一經合閘即可送電到工作地點的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及跌落式熔斷器的操作處,均應懸掛“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或“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見附錄J)。表3-1 設備不停電時的安全距離 電壓等級(KV) 安全距離(m) 10及以下 0.70 20、35 1.00 63(66)、110 1.50注 表中未列電壓應選用高電壓等級的安全距離,表3-2同表3-2 工作人員工作中正?;顒臃秶c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 電壓等級(KV) 安全

18、距離(m) 10及以下 0.35 20、35 0.60 63(66)、110 1.50 雷雨、大風天氣或事故巡線,巡視人員應穿絕緣鞋或絕緣靴;汛期、暑天、雪天等惡劣天氣和山區巡線應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具、自救器具和藥品;夜間巡線應攜帶足夠的照明工具。 巡線人員發現導線、電纜斷落地面或懸掛空中,應設法防止行人靠近斷線地點8m以內,以免跨步電壓傷人,并迅速報告調度和上級,等候處理。 進行配電設備巡視的人員,應熟悉設備的內部結構和接線情況。巡視檢查配電設備時,不準越過遮欄或圍墻。進出配電設備室(箱)應隨手關門,巡視完畢應上鎖。單人巡視時,禁止打開配電設備柜門、箱蓋。 操作機械傳動的斷路器(開關)或隔離開

19、關(刀閘)時,應戴絕緣手套。沒有機械傳動的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和跌落式熔斷器,應使用合格的絕緣棒進行操作。雨天操作應使用有防雨罩的絕緣棒,并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 在操作柱上斷路器(開關)時應有防止斷路器(開關)爆炸時傷人的措施。 更換配電變壓器跌落式熔斷器熔絲的工作,應先將低壓刀閘和高壓隔離開關(刀閘)或跌落式熔斷器拉開。摘掛跌落式熔斷器的熔斷管時,應使用絕緣棒,并派專人監護。其他人員不準觸及設備。 在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可以不經過許可,即行斷開有關設備的電源,但事后應立即報告調度(或設備運行管理單位)和上級部門。 桿塔、配電變壓器和避雷器的接地電阻測量工作,可以在線路和設備帶電

20、的情況下進行。解開或恢復配電變壓器和避雷器的接地引線時,應戴絕緣手套。禁止直接接觸與地斷開的接地線。 表5-1 在帶電線路桿塔上工作與帶電導線最小安全距離電壓等級(KV)安全距離(m)電壓等級(KV)安全距離(m) 交流線路 10KV及以下 0.7 330 4.020、35 1.0 500 5.063(66)、110 1.5 750 8.0220 3.0 1000 9.5 直流線路 土50 1.5 土660 9.0 土500 6.8 土800 10.1 遇到5級以上的大風時,禁止在同桿塔多回線路中進行部分線路停電檢修工作及直流單極線路停電檢修工作。 絕緣架空地線應視為帶電體。作業人員與絕緣架空

21、地線之間的不應小于0.4m(1000KV為0.6m)。如需在絕緣架空地線上作業時,應用接地線或個人保安線將其可靠接地或采用等電位方式進行。 禁止采用突然剪斷導、地線的做法松線。7.1 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及以上的高處進行的作業,都應視為高處作業。7.3 高處作業均應先搭設腳手架、使用高空作業車、升降平臺或采取其他防止墜落措施,方可進行。7.4 在壩頂、陡坡、屋頂、懸崖、桿塔、吊橋以及其他危險的邊沿進行工作,臨空一面應裝設安全網或防護欄桿,否則,作業人員應使用安全帶。7.10 高處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安全帶是否拴牢。高處作業人員在轉移作業位置時不準失去安全保護。鋼管桿塔、30m以上

22、桿塔和220KV及以上線路桿塔宜設置防止作業人員上下桿塔和桿塔上水平移動的防墜安全保護裝置。上述新建線路桿塔必須裝設。7.17 在6級及以上的大風以及暴雨、雷電、冰雹、大霧、沙塵暴等惡劣天氣下,應停止露天高處作業。特殊情況下,確需在惡劣天氣進行搶修時,應組織人員充分討論必要的安全措施,經本單位分管生產的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行。7.18 梯子應堅固完整,有防滑措施。梯子的支柱應能承受作業人員及所攜的工具、材料攀登的總重量。 硬質梯子的橫檔應嵌在支柱上,梯階的距離不應大于40cm,并在距梯頂1m處設限高標志。7.21 利用高空作業車、帶電作業車、叉車、高處作業平臺等進行高處作業,高處作業平

23、臺應處于穩定狀態,車輛移動時,作業平臺上準載人。 起重工作由專人指揮,明確分工;起重指揮信號應簡明、統一、暢通。重大物件的起重、搬運工作應由有經驗的專人負責,作業前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使全體人員熟悉起重搬運方案和安全措施。 起吊物件應綁扎牢固,若物件有棱角或特別光滑的部位時,在棱角和滑面與繩索(吊帶)接觸處應加以包墊。起重吊鉤應掛在物件的重心線上。起吊電桿等長物件應選擇合理的吊點,并采取防止突然傾倒的措施。 在起吊、牽引過程中,受力鋼絲繩的周圍、上下方、轉向滑車內角側、吊臂和起吊物的下面,禁止有人逗留和通過。 起重機上應備有滅火裝置,駕駛室內應鋪橡膠絕緣墊,禁止存放易燃物品。 對在用起重機械,

24、應當在每次使用前進行一次常規性檢查,并做好記錄。起重機械每年至少應做一次全面技術檢查。 禁止與工作無關的人員在起重工作區域內行走或逗留。 在高壓配電室、箱式變電站、配電變壓器臺架上進行工作,不論線路是否帶電,應先拉開低壓側刀閘,后拉開高壓側隔離開關(刀閘)或跌落式熔斷器,在停電的高、低壓引線上驗電、接地。以上操作可不使用操作票,在工作負責人監護下進行。 作業前檢查雙電源和有自備電源的用戶已采取機械或電氣聯鎖等防反送電的強制性技術措施。 在雙電源和有自備電源的用戶線路的高壓系統接入點,應有明顯的斷開點,以防止停電作業時用戶設備反送電。 環網柜、電纜分支箱等箱式設備宜設置驗電、接地裝置。 進行配電

25、設備停電作業前,應斷開可能送電的待檢修設備,配電變壓器各側的所有線路(包括用戶線路)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和熔斷器,并驗電、接地后,才能進行工作。9.1.7 配電設備驗電時,應戴絕緣手套。如無法直接驗電,可以按3.3.3條的規定進行間接驗電。 配電設備應有防誤閉鎖裝置,防誤閉鎖裝置不準隨意退出運行。倒閘操作過程中禁止解鎖。如需解鎖,應履行批準手續。解鎖工具(鑰匙)使用后應及時封存。 桿塔上帶電核相時,作業人員與帶電部位保持表5-1的安全距離。核相工作應逐相進行。 在停電檢修作業中,開斷或接入絕緣導線前,應做好防感應電的安全措施。 帶電作業應在良好天氣下進行。如遇雷電(聽見雷聲、看見閃

26、電)、雪、雹、雨、霧等,不準進行帶電作業。風力大于5級,或濕度大于80%時,一般不宜進行帶電作業。 在特殊情況下,必須在惡劣天氣進行帶電搶修時,應組織有關人員充分討論并編制必要的安全措施,經本單位分管生產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行。 對于比較復雜、難度較大的帶電作業新項目和研制的新工具,應進行科學試驗,確認安全可靠,編出操作工藝方案和安全措施,并經本單位分管生產的領導(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行和使用。 參加帶電作業的人員,應經專門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取得資格、單位書面批準后,方能參加相應的作業。帶電作業工作票簽發人和工作負責人、專責監護人應由具有帶電作業資格、帶電作業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 帶

27、電作業應設專責監護人。監護人不準直接操作。監護的范圍不準超過一個作業點。復雜或高桿塔作業必要時應增設(塔上)監護人。 帶電作業工作票簽發人或工作負責人認為有必要時,應組織有經驗的人員到現場勘察,根據勘察結果作出能否進行帶電作業的判斷,并確定作業方法和所需工具以及應采取的措施。 帶電作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停用重合閘或直流再啟動保護,并不準強送電。.1 中性點有效接地的系統中有可能引起單相接地的作業。10.1.7.2 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的系統中有可能引起相間短路的作業。.3 直流線路中有可能引起單極接地或極間短路的作業。10.1.7.4 工作票簽發人或工作負責人認為需要停用重合閘或直流再啟動保護的

28、作業。禁止約時停用或恢復重合閘及直流再啟動保護。 在帶電作業過程中如設備突然停電,作業人員應視設備仍然帶電。工作負責人應盡快與調度聯系,值班調度員未與工作負責人取得聯系前不準強送電。 表10-1 帶電作業時人身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電壓等級KV1035661102203305007501000土500土660土800距離m0.40.60.71.01.81.62.23.43.25.25.66.86.03.4_6.8表10-3 良好絕緣子最少片數電壓等級KV35661102203305007501000土500土660土800片數23591623253722_32 等電位作業一般都在63(66)、土1

29、25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電力線路和電氣設備上進行。若需在35KV電壓等級進行等電位作業時,應采取可靠的絕緣隔離措施。2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電力線路和電氣設備上不準進行等電位作業。 等電位作業人員應在衣服外面穿合格的全套屏蔽服(包括帽、衣褲、手套、襪和鞋,750、1000KV等電位作業人員還應戴面罩),且各部分應連接良好。屏蔽服內還應穿著阻燃內衣。 禁止通過屏蔽服斷、接接地電流、空載線路和耦合電容器的電容電流。 上桿前,應先分清相、零線,選好工作位置。斷開導線時,應先斷開相線,后斷開零線。搭接導線時,順序應相反。 人體不準同時接觸兩根線頭。.1 帶電作業工具應定期進行電氣試驗用機械試驗,其試驗

30、周期為: 電氣試驗:預防性試驗每年一次,檢查性試驗每年一次,兩次試驗間隔半年。 機械試驗:絕緣工具試驗每年一次,金屬工具兩年一次。操作沖擊耐壓試驗宜采用250/2500µs的標準波,以無一次擊穿、閃絡為合格。 工頻耐壓試驗以無擊穿、無閃絡及過熱為合格。 試品應整根進行試驗,不準分段。 填用電力電纜第一種工作票的工作應經調度的許可。填用電力電纜第二種工作票的工作可不經調度的許可。若進入變、配電站、發電廠工作都應經當值運行人員許可。 變、配電站的鑰匙與電力電纜附屬設施的鑰匙應專人嚴格保管,使用時要登記。.4 溝槽開挖深度達到1.5m及以上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土層塌方。.15 制作環氧樹脂電

31、纜頭和調配環氧樹脂工作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防毒和防火措施。.16 電纜施工完成后應將穿越過的孔洞進行封堵,以達到防水、防火和防小動物的要求。 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樓梯和平臺,應裝設不低于1050mm高的欄桿和不低于100mm高的護板。如在檢修期間需將欄桿拆除時,應裝設臨時遮欄,并在檢修結束時將欄桿立即裝回。臨時遮欄應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組成。上桿離地高度為10501200mm,下桿離地高度為500600mm,并在欄桿下邊設置嚴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0mm的擋腳板。原有高度在1000mm的欄桿可不作改動。 在戶外變電站和高壓室內搬動梯子、管子等長物,應兩人放倒搬運,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安全

32、距離。.1 電氣工具和用具應由專人保管,每6個月應由電氣試驗單位進行定期檢查;使用前應檢查電線是否完好,有無接地線;不合格的禁止使用;使用時應按有關規定接好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漏電保護器)和接地線;使用中發生故障,應立即修復。.8 電動工具的電氣部分經維修后,應進行絕緣電阻測量用絕緣耐壓試驗,試驗電壓為380V,試驗時間為1min。 在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以及禁止明火區動火作業,應填用動火工作票。 動火工作票不準代替設備停復役手續或檢修工作票、工作任務單和事故應急搶修單,并應在動火工作票上注明檢修工作票、工作任務單和事故應急搶修單的編號。.2 一級動火工作票由申請動火部門(車間、分公司、工區)的動火工作票簽發人簽發,本部門(車間、分公司、工區)安監負責人,消防管理負責人審核、本部門(車間、分公司、工區)分管生產的領導或技術負責人(總工程師)批準,必要時還應報當地地方公安消防部門批準。 二級動火工作票由申請動火部門(車間、分公司、工區)的動火工作票簽發人簽發,本部門(車間、分公司、工區)安監人員、消防人員審核,動火部門(車間、分公司、工區)分管生產的領導或技術負責人(總工程師)批準。.3 動火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