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_第1頁
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_第2頁
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_第3頁
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課程教案課次第五次授課方式理論課 討論課 實驗課 習題課 其他課時2(請打)安排授課題目(教學章、節或主題) :第二章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第一節城市園林綠地的分類及其用地選擇教學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個層次):掌握城市園林綠地的分類熟悉各類別綠地的內容了解綠地和城市用地的關系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是園林綠地五大類型中的公園綠地和附屬綠地難點是園林綠地是以什么條件分類的,對城市建設起什么作用教學基本內容方法及手段回顧上節授課內容;講授講授本節內容:多媒體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概念和任務第一節城市園林綠地的分類及其用地選擇:一、城市園林綠地分類;二、各類園林綠地的特征和用地選擇

2、作業、討論題、思考題:1、 你對國家行業標準“城市園林綠地分類標準”有何認識?基本教材和主要參考資料:1、 楊賚麗等,城市園林綠地規劃(第二版),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62、李錚生主編,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 (第二版),建工出版社, 20063、王紹增主編,城市園林綠地規劃,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城市綠地分類標準(CJJ/T85-2002 )課后小結: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課程教案課次第六次授課方式討論課 實驗課習題課 其他課時2理論課安排(請打)授課題目(教學章、節或主題) :第二章 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第二節 城市園林綠地指標第三節 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布局第四

3、節 樹種選擇教學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個層次) :掌握城市園林綠地指標的概念和計算方法熟悉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布局的類型和特點了解園林城市指標的要求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是園林綠地指標和布局類型難點是園林綠地指標的計算教學基本內容方法及手段回顧上節授課內容;講授講授本節內容:多媒體第二節 城市園林綠地指標:一、指標的作用;二、影響指標的因素;三、指標制訂的依據;四、綠地指標的計算第三節 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布局:一、布局形式;二、布局目的;三、布局要求;四、布局原則第四節 樹種選擇:一、樹種規劃的原則;二、樹種規劃方法作業、討論題、思考題:1、 國外城市綠地系統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主要階段?2、

4、 城市園林綠地樹種規劃的意義和作用?基本教材和主要參考資料:1、 楊賚麗等,城市園林綠地規劃(第二版),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62、李錚生主編,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 (第二版),建工出版社, 20063、王紹增主編,城市園林綠地規劃,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課后小結: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課程教案課次第七次授課方式理論課 討論課 實驗課 習題課 其他課時2(請打)安排授課題目(教學章、節或主題) :第二章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第五節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的基礎資料和規劃文件的編制教學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個層次):掌握規劃文件的組成和內容熟悉規劃基礎資料的內容和如何獲得了解如何進行園林綠

5、地的現狀調查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是規劃文件部分難點是規劃文件中的圖紙、文本和說明書的制作教學基本內容方法及手段回顧上節授課內容;講授講授本節內容:多媒體第五節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的基礎資料和規劃文件的編制一、基礎資料的收集二、規劃文件的編制作業、討論題、思考題:1、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包括哪些內容?2、簡述“國家級園林城市”的概念。基本教材和主要參考資料:2、 楊賚麗等,城市園林綠地規劃(第二版),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62、李錚生主編,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 (第二版),建工出版社, 20063、王紹增主編,城市園林綠地規劃,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課后小結: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課程教案課次第

6、八次授課方式理論課 討論課 實驗課 習題課 其他課時2(請打)安排授課題目(教學章、節或主題) :第二章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第五節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的基礎資料和規劃文件的編制教學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個層次):掌握系統規劃文本、說明書、規劃圖件的內容熟悉綠地系統規劃的程序和具體涉及的內容了解園林綠地現狀調研的內容及對系統規劃的重要性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是文本、說明書和圖件難點是如何用現代的理論和實踐理解上述三方面內容教學基本內容方法及手段回顧上節授課內容;講授講授本節內容:多媒體第五節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的基礎資料和規劃文件的編制三、城市園林綠地現狀調研 四、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案例作

7、業、討論題、思考題:1、 為什么要進行城市園林綠地現狀調研?基本教材和主要參考資料:1、 楊賚麗等,城市園林綠地規劃(第二版),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62、李錚生主編,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 (第二版),建工出版社, 20063、王紹增主編,城市園林綠地規劃,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課后小結:第二章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第一節城市園林綠地的分類及其用地選擇第二節城市園林綠地指標第三節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布局第四節城市園林綠化樹種規劃第五節城市園林綠地規劃的基礎資料和規劃文件的編制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就是對各種城市綠地進行定性

8、、定位、 定量的統籌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結構的綠色空間系統,以實現綠地所具有的生態保護、游憩休閑和社會文化等功能的活動。(在城市用地范圍內,根據各種不同功能用途的園林綠地, 合理地來布置,使園林綠地能夠改善城市小氣候條件,改善人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條件、并創造出清潔、衛生、美麗的城市。)園林綠地還具有內容豐富的設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藝術性,并與城市各組成部分,組成完美的有機整體。 在另一方面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又是指導城市園林綠地詳細規劃和建設管理的依據。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的任務:1、確定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的原則;2、選擇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項園林綠地,確定其位置、性質、范圍、面積;3、根據國民經濟

9、計劃、生產和生活水平及城市發展規模,研究城市園林綠地建設的發展速度與水平,擬定城市綠地的各項指標;4、提出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調整、充實,改造、提高的意見,提出園林綠地分期建設及重要修建項目的實施計劃,以及劃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綠地;5、編制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圖紙和文件;6、對于重點的大型的公園綠地,還需提出示意圖和規劃方案,根據實際情況,應提出重點園林綠地的設計任務書,內容包括綠地的性質,位置、周圍環境、服務對象、估計游人量布局形式、藝術風格、主要設施的項目與規模、完成建設年限、建設的投資估算等。作為園林綠地詳細規劃的依據。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工作主要由城市規劃部門和園林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的工

10、程技術人員共同協作完成。第一節城市園林綠地的分類及其用地選擇我國已于 2002 年 9 月 1 日實施了國家行業標準城市綠地分類標準 ( CJJ/T 85-2002J 185-2002 ),對城市綠地有了明確的分類方法。同過去的綠地分類方法有較大的差異,有利于今后城市園林綠地的建設和管理。一、城市園林綠地分類城市綠地分為大類、中類和小類三個層次,共5 大類、 13 中類、 11 小類,以反映綠地的實際情況及綠地與城市其他各類用地之間的層次關系,滿足綠地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科學研究和統計等工作使用的需要。綠地以英文GREEN SPACE的第一個字母G 和阿拉伯數字表示。大類:G1 公園綠地G2

11、 生產綠地G3 防護綠地G4 附屬綠地G5 其它綠地中類 G11 綜合公園小類G111 全市性公園G12 社區公園G112 區域性公園G13 專類公園G121 居住區公園G14 帶狀公園G122 小區游園G15 街旁綠地G131 兒童公園G41 居住綠地G132 動物園G42 公共設施綠地G133 植物園G43 工業綠地G134 歷史名園G44 倉儲綠地G135 風景名勝公園G45 對外交通綠地G136 游樂公園G46 道路綠地G137 其他專類公園G47 市政設施綠地G48 特殊綠地二、城市各類園林綠地的特征及用地選擇G1(公園綠地)( public park) :向公眾開放,以游憩為主要功

12、能,兼具生態、美化、防災等作用的綠地。G11 綜合公園( park) :內容豐富,有相應設施,適合于公眾開展各類戶外活動的規模較大的綠地。G111 全市性公園:為全市居民服務,活動內容豐富、設施完善的綠地。G112 區域性公園:為市區內一定區域的居民服務,具有較豐富的活動內容和設施完善的綠地。G12 社區公園( community park):為一定居住用地范圍內的居民服務,具有一定活動內容和設施的集中綠地。不包括組團綠地。G121 居住區公園:服務于一個居住區的居民,具有一定的活動內容和設施,為居住區配套建設的集中綠地。服務半徑0.5-1.0km 。G122 小區游園:為一個居住小區居民服務

13、、配套建設的集中綠地。服務半徑0.3-0.5km 。G13 專類公園( theme park) :具有特定內容和形式,有一定游憩設施的綠地。G131 兒童公園( children park ):單獨設置,為少年兒童提供游戲及開展科普、文化活動的公園。G132 動物園(zoo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移地保護野生動物,供觀賞、 普及科學知識、進行科學研究和動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設施的綠地。G133 植物園( botanical garden):進行科學研究和引種馴化,并供觀賞、游憩及開展科普活動的綠地。G134 歷史名園 (historical garden and park):歷史悠久,知名度高,

14、體現傳統造園藝術并被審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園林。G135 風景名勝公園 (famous scenic park):位于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以文物古跡、 風景名勝點(區)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園功能的綠地。G136 游樂公園:具有大型游樂設施,單獨設置,生態環境較好的綠地,綠化面積應不小于65% 。G137其它專類公園: 除以上各種專類公園外具有特定主題內容的綠地。包括雕塑公園、盆景園、體育公園、紀念性公園等,綠化用地不小于65% 。G14 帶狀公園 (linear park)::沿城市道路、城墻、水濱等,有一定游憩設施的狹長形綠地。G15街旁綠地(roadside green space):位于城

15、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對獨立成片的綠地,包括街道廣場綠地、小型沿街綠化用地等,綠化面積不小于65% 。G2( 生產綠地)(productive plantation area):為城市綠化提供苗木、花草、種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G3(防護綠地)(green buffer,green are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城市中具有衛生、隔離和安全防護功能的綠地。包括衛生隔離帶、道路防護綠地、城市高壓走廊綠帶、防風林、城市組團隔離帶等。G4(附屬綠地) (attached green space):城市建設用地中綠地之外各類用地中的附屬綠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

16、地、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對外交通用地、道路廣場用地、市政設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綠地。G41 居住綠地 (green space attached to housing estate, residential green space):城市居住用地內社區公園以外的綠地,包括組團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綠地、小區道路綠地等。G42公共設施綠地:公共設施用地內的綠地。G43 工業綠地:工業用地內的綠地。G44 倉儲綠地:倉儲用地范圍內的綠地。G45 對外交通綠地:對外交通用地內的綠地。G46 道路綠地 (green space attached to urban road and square):道

17、路廣場用地內的綠地。包括行道樹綠帶、分車綠帶、交通島綠地、交通廣場和停車場綠地等。G47 市政設施綠地:市政公用設施用地內的綠地。G48 特殊綠地:特殊用地內的綠地。G5(其它綠地):對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居民休閑生活、城市景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有直接影響的綠地。包括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區、郊野公園、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林地、城市綠化隔離帶、野生動植物園、濕地、垃圾填埋場恢復綠地等。第二節城市園林綠地指標城市園林綠地指標(public green space norm):一般指城市中平均每個居民所占城市綠地的多少,通常以城市公園綠地面積的人均占有量表示。一、城市園林綠地指標的作用1、反映城市

18、綠化水平;2、體現一個城市國民經濟水平的高低;3、反映城市文化水平的高低;4、便于城市綠化建設投資的估算;5、便于統計部門統計。二、影響城市園林綠地指標的因素1、國民經濟水平;2、城市性質;3、城市規模;4、城市自然條件;5、城市現狀。三、綠地指標制定的依據1、國內城市綠地的現狀水平:2、國外城市綠地水平;3、環境保護的科學要求;4、游憩綠地的合理容量。四、城市園林綠地指標的計算1、計算城市現狀綠地和規劃綠地的指標時,應分別采用相應的城市人口數據和城市用地數據;規劃年限、城市建設用地面積、規劃人口應與城市總體規劃一致,統一進行匯總計算。2、 綠地應以綠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積為準,每塊綠地只應計算

19、一次。3、 綠地計算的所用圖紙比例、計算單位和統計數字精確度均應與城市規劃相應階段的要求一致。4、綠地的主要統計指標應按下列公式計算。A g1m = Ag1 / Np式中A g1m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 /人 );A g1 公園綠地面積();N p 城市人口數量(人 )。A gm =(A g1+A g2+A g3+A g4)/N p式中A gm人均綠地面積( /人 );A g1 公園綠地面積( );A g2 生產綠地面積();A g3 防護綠地面積( );A g4 附屬綠地面積( );N p 城市人口數量(人 )。g =(A g1+A g2+A g3+A g4) / Ac x 100%式中g 綠

20、地率( % );A c 城市的用地面積()以上三項指標為城市綠化水平的重要指標,城市綠化覆蓋率應作為綠地建設的考核指標。第三節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布局一、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布局的形式城市綠地布局有八種基本的形式:點狀、網狀、 環狀、 楔狀、放射狀、 帶狀、 放射環狀、指狀等。我國的城市綠地系統,從形式上可以歸納為四種:1、塊狀綠地布局:2、帶狀綠地布局;3、楔狀綠地布局;4、混合式綠地布局。二、綠地布局的目的1、滿足全市居民方便地游覽和休息;2、維護大的生態環境系統平衡;3、形成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4、滿足各類防護的需要;5、豐富城市的藝術面貌;6、有利于花園城市的建設。三、布局的要求1、布局合理

21、;2、指標先進;3、質量良好;4、環境改善。四、綠地系統布局原則1、綜合考慮、全面安排;2、因地制宜、有的放夭;3、均衡分布、比例合理;4、遠近結合、合理安排;5、突出特色、發揮綜合功能。第四節城市園林綠化樹種規劃一、樹種規劃原則1、切合森林植被區的自然規律;2、選擇鄉土樹種;3、選擇抗性強的樹種;4、快慢長樹相結合;5、以喬木為主。二、樹種規劃方法1、調查研究2、選擇骨干樹種3、制定主要樹種比例第五節城市園林綠地規劃的基礎資料和規劃文件的編制一、基礎資料收集二、規劃文件編制三、規劃成果審批四、城市園林綠地現狀調研五、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案例一、基礎資料收集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要在大量搜集資料的基

22、礎上,經分析、 綜合、 研究后編制規劃文件。除了常規城市規劃的基礎資料外(如地形圖、航片、遙感影象圖、電子地圖等),一般需要收集以下資料:1、自然條件資料2、社會條件資料3、園林綠地資料4、技術經濟資料5、植物物種資料6、綠化管理資料1、自然條件資料主要包括 :地形圖資料 (圖紙比例為1:5000 或 1:10000 ,通常與城市總體規劃圖的比例一致);氣象資料 (歷年及逐月的氣溫、濕度、降水量、風向、風速、風力、霜凍期、冰凍期等);土壤資料 (土壤類型、土層厚度、土壤物理及化學性質、不同土壤分布情況、地下水深度、冰凍線高度等);2、社會條件資料主要包括 :城市歷史、典故、傳說、文物保護對象、

23、名勝古跡、革命舊址、歷史名人故址、各種紀念地的位置、范圍、面積、性質、環境情況及用地可利用程度;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及產業產值狀況、城市特色資料等;城市建設現狀與規劃資料、 用地與人口規模、 道路交通系統現狀與規劃、 城市用地評價、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旅游規劃、農業區劃、農田保護規劃、林業規劃及其他相關規劃。3、園林綠地資料主要包括 :城市中現有園林綠地的位置、 范圍、 面積、性質、質量、植被狀況及綠地可利用的程度 ; 城市中衛生防護林、工業防護林、農田防護林市域范圍內城市生態景觀綠地、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的位置、范圍、面積與現狀開發狀況;

24、城市中現有河湖水系的位置、流量、流向、面積、深度、水質、庫容、衛生、岸線情況及可利用程度 ;城市規劃區內適于綠化而又不宜修建建筑的用地位置與面積原有綠地系統規劃及其實施情況。;4、技術經濟資料主要包括 :城市規劃區內現有城市綠地率與綠化覆蓋率現狀;現有各類城市公共綠地的位置、范圍、性質、面積、建設年代、用地比例、主要設施、經營與養護情況,平時及節假日游人量,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指標( /人 ),每一游人(按城市居民的1/10 計 )所擁有的公共綠地面積;城市規劃區內現有苗圃、花圃、草圃、藥圃的數量、面積與位置,生產苗木的種類、規格、生長情況,綠化苗木出圃量、自給率情況。城市的環境質量情況,主要

25、污染源的分布及影響范圍,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現狀與規劃,環境污染治理情況,生態功能分區及其他環保資料;5、植物物種資料主要包括 :當地自然植被物種調查資料;城市古樹名木的數量、位置、名稱、樹齡、生長狀況等資料;現有園林綠化植物的應用種類及其對生長環境的適應程度(含喬木、灌木、露地花卉、草類、水生植物等);附近地區城市綠化植物種類及其對生長環境的適應情況;主要植物病蟲害情況;當地有關園林綠化植物的引種馴化及科研進展情況等。6、綠化管理資料主要包括 :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機構的名稱、性質、歸屬、編制、規章制度建設情況;城市園林綠化行業從業人員概況:職工基本人數、 專業人員配備、 科研與生產機構設置等

26、;城市園林綠化維護與管理情況:最近 5 年內投人的資金數額、專用設備、綠地管理水平等。二、規劃文件編制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文件編制工作,包括繪制規劃方案圖、編寫規劃文本和說明書,經專家論證修改后定案,匯編成冊,報送政府有關部門審批。規劃的成果文件一般應包括劃文本、規劃圖件、規劃說明書和規劃附件四個部分。其中,經依法批準的規劃文本與規劃圖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1、規劃文本2、規劃圖件3、規劃說明書4、規劃附件規1、規劃文本 :闡述規劃成果的主要內容,應按法規條文格式編寫,行文力求簡潔準確。2、規劃圖件 :表述綠地系統結構、布局等空間要素,主要內容包括:城市區位關系圖;城市概況與資源條件分析圖;城市區

27、位與自然條件綜合評價圖(1:l0000-1:50000);城市綠地分布現狀分析圖(1:5000-1:25000);市域綠地系統結構分析圖(1:5000-1:25000);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布局總圖(1:5000-1:25000);城市綠地系統分類規劃圖(1:2000-1:10000);近期綠地建設規劃圖(1:5000-1:10000);其他需要表達的規劃意向圖(如城市綠線管理規劃圖,城市重點地區綠地建設規劃方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圖件的比例尺應與城市總體規劃相應圖件基本一致,并標明風玫瑰;城市綠地分類現狀圖和規劃布局圖,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可分區表達。為實現綠地系統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的“無縫銜接 ”,

28、方便實施信息化規劃管理,規劃圖件還應制成AutoCAD或GIS格式的數據文件。3、規劃說明書:對規劃文本與圖件所表述的內容進行說明,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城市概況、 綠地現狀(包括各類綠地面積、人均占有量、 綠地分布、 質量及植被狀況等);綠地系統的規劃原則、布局結構、規劃指標、人均定額、各類綠地規劃要點等;綠地系統分期建設規劃、總投資估算和投資解決途徑,分析綠地系統的環境與經濟效益;城市綠化應用植物規劃、古樹名木保護規劃、綠化育苗規劃和綠地建設管理措施。4、規劃附件:包括相關的基礎資料調查報告、規劃研究報告、分區綠化規劃綱要、城市綠線規劃管理控制原則、重點綠地建設項目規劃方案等。三、規劃成果審批

29、按照國務院 城市綠化條例的規定, 由城市規劃和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等共同編制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經城市人民政府依法審批后頒布實施,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國家建設部所頒布的有關行政規章、技術規范、 行業標準以及各省、 市、自治區和城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相關地方性法規,可以作為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審批的依據。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成果文件的技術評審,一般須考慮以下原則:1、城市綠地空間布局與城市發展戰略向協調,與城市生態景觀優化相結合;2、城市綠地規劃指標體系合理,綠地建設項目恰當,綠地規劃布局科學,綠地養護管理方便 ;3、在城市功能分區與建設用地總體布局中,要貫徹"生態優先 "的規劃思想,

30、把維護居民身心健康和區域自然生態環境質量作為綠地系統的主要功能;4、注意綠化建設的經濟與高效,力求以較少的資金投入和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5、強調在保護和發展地方生物資源的前提下,開辟綠色廊道,保護城市地區的生物多樣性 ;6、依法規劃與方法創新相結合,規劃觀念與措施要"與時俱進 ",符合時代發展要求;7、發揚地方歷史文化特色,促進城市在自然與文化發展中形成個性和風貌;8、城鄉結合,遠近期結合,充分利用生態綠地系統的循環、再生功能,構建平衡的城市生態系統,實現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在實際操作中,一般的審批程序是:建制市 (市域與中心城區)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由該

31、市城市總體規劃審批主管部門(通常為上一級人民政府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參與技術評審并備案,報城市人民政府審批。建制鎮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由上一級人民政府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參與技術評審并備案,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批。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所轄行政區的綠地系統規劃, 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 報上一級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四、城市園林綠地現狀調研城市園林綠地現狀調研, 是編制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過程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 調研所收集的資料要求準確、 全面、科學,通過現場踏勘和資料分析, 了解掌握城市綠地空間分布的屬性、 綠地建設與管理信息、綠化樹種構成與生長質量、古樹名木保護等情況

32、,找出城市綠地系統的建設條件、 規劃重點和發展方向, 明確城市發展的基本需要和工作范圍。 只有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 才能全面掌握城市園林綠化現狀, 并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作出實事求是的現狀評價。(一)、城市綠地空間分布屬性調研1、組織專業隊伍,依據最新的城市規劃區地形圖、航測照片或遙感影象數據進行外業現場踏勘, 在地形圖上復核、標注出現有各類城市綠地的性質、范圍、 植被狀況與權屬關系等綠地要素。2、對于有條件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盡量采用衛星遙感等先進技術進行現狀綠地分布的空間屬性調查分析,同時進行城市熱島效應研究,以輔助綠地系統空間布局的科學決策。3、將外業調查所得的現狀資料和信息匯總整理,進行內業計算,分析各類綠地的匯總面積、空間分布及樹種應用狀況,找出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的辦法。4、城市綠地空間分布屬性現狀調查的工作目標,是完成"城市綠地現狀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