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浙教版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復習專項題_第1頁
小學四年級浙教版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復習專項題_第2頁
小學四年級浙教版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復習專項題_第3頁
小學四年級浙教版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復習專項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四年級浙教版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復習專項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課內閱讀。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1這段文字選自_。2解釋下面的詞語。恭:_通:_練囊:_3翻譯“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這個句子。_4車胤買不起燈油讀書,他想到了什么方法?你有什么感受?_2. 文言文閱讀。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保ㄗ⑨專┲粒旱鹊剑钡?。操:拿、持。度(

2、dù):量好的尺碼。1解釋下面的字。鄭人有欲買履者。欲:_履:_者:_2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1)而置之其坐。_(2)至之市。   _(3)而忘操之。   _(4)反歸取之。   _(5)何不試之以足?   _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至之市,而忘操之。_(2)寧信度,無自信也。_4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A.做事之前要有充分的準備,不能丟三落四。B.做事要有時間觀念,否則就會像鄭國人一樣失望而歸。C.遇到事情要懂得變通,根據情況采取合

3、適的辦法。D.要堅持原則,才能把事情做好。3. 課文理解。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比≈?,信然。1文中下劃線的句子中,“人問之”的“之”指的是_,“取之”的“之”指的是_。2你認為王戎是一個怎樣的孩子?_3你認為王戎的什么品質值得你學習?_4. 小古文閱讀。勿貪多瓶中有果。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注釋)汝(r):你。矣(y):了。1下列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A.瓶中有果。B.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C.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

4、,大哭。2“取之滿握”中的“之”指的是()A.瓶子 B.瓶中的果子 C.瓶口 D.拳頭3對“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你不要貪多,少拿幾個果子,手就可以出來了。B.我不要那么多,你握緊拳頭就可以出來了。4這篇小古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_5. 課內閱讀。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世說新語)1用自己的話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1)競走:_(2)信然:_2寫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譯文:_(2)

5、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譯文:_3說說為什么“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盻4你從這個故事中獲得了什么啟示?_6. 課內閱讀。精衛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選自山海經·北山經1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少女:_故:_2用自己的話說說“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钡囊馑肌3你覺得這是怎樣的精衛?結合文本寫出你的理由。_4本學期學習了不少中國神話故事,如嘗百草的_,開天地的_。課外的神話故事你還知道:_。(任寫一個即可)7. 閱讀古文,完成下面各題。_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n)于泥中,舉以

6、為人。(注釋)摶(tuán):揉成團。劇務:工作繁多。暇:空閑。1文中“未有人民”的“未”是什么意思?(  )A.未來 B.還沒有 C.未知 D.為2“乃引繩于泥中”的正確解釋應該是(  )A.于是她就引導繩子到泥漿中。B.于是她就拿了繩子投入泥漿中。C.于是她在泥漿中找到繩子。D.她竟然拿了繩子投入泥漿中。3為古文擬一個恰當的題目:_。8. 閱讀課文 ,回答問題。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1這篇文言文出自于_。( )A. 三字經 B.&

7、#160;山海經2“以堙于東?!钡摹败А弊x音是:( )A. yn B. yn3對“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一句理解正確的選項是:( )A. 女娃到東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B. 女娃到東海游玩,沉溺于東海美景不愿返回。C. 女娃到東海游泳,不愿起來。D. 女娃到東海游水,溺死沒有回來。4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停頓錯誤的一項是:(   )A. 炎帝之/少女B. 溺而/不返,故/為精衛C. 常銜/西山/之木石5精衛“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的原

8、因是:( )A. 善良的精衛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樣被大海淹死。B. 精衛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無用功。9. 古詩文閱讀。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160;,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 ,此必苦李?!比≈?,信然。1在橫線上把古文補充完整。2你認為要向王戎學習什么?答:_(文段一)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_,_。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選自世說新語·雅量)(文段二)許衡嘗署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或問之,曰:“非其有取之,不可也?!比嗽唬?/p>

9、“世亂,此無主?!痹唬骸袄鏌o主,吾心獨無主乎?”(選自元史·許衡傳)1補充(文段一)中的空白句,聯系上下文,寫出畫波浪線句子的意思。_2雅量,指為人具有寬廣的胸懷、淡定的氣度、優雅的涵養。王戎不取道旁李這則故事為什么會編入世說新語“雅量”這一篇章?_3同樣面對路旁有果的果樹,王戎和許衡的言行有同有異,你更贊賞誰?寫出理由。_10. 閱讀古文,完成練習??涓钢鹑湛涓概c日逐走,入日??剩蔑?,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注釋)逐走:賽跑。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欲得飲:想喝水解渴。河、渭:黃河、渭河。大澤:大湖。道:半路上。鄧林:桃林。1結

10、合注釋,解釋下列句子。(1)夸父與日逐走,入日。_(2)未至,道渴而死。_(3)棄其杖,化為鄧林。_2用自己的話講一講夸父逐日的故事。_3夸父和精衛有什么共同點?你身邊一定也有這樣的人,把他(她)的故事寫下來和大家分享吧。_11. 小古文閱讀,完成小題。鄭人買履(l)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注釋:履:鞋。坐:同“座”,座位。之:到去。操:拿,攜帶。反:同“返”,返回。及:到,等到。遂:終于。寧:寧可。無:不。1給下面的“度”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

11、)A指量好的尺碼。 B量長短。(1)“先自度其足”中“度”意思是(_)(2)“吾忘持度”中“度”意思是(_)2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話寫寫下面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原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大意:_3這則寓言故事,諷刺了什么樣的人?大膽的寫一寫。_12.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田登作郡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值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注解:田登,人名。  上元:元宵節1解釋加點的字: (1)田登作郡,自諱其名。(_)(2)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_)2翻譯下列句子。 

12、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_3這個故事的大意可以用兩句話來表達,即:_4你認為,田登是個怎樣的人? _13. 閱讀小古文,完成練習。_楊時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uò)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1整體感知:給這則小古文加標題,下面最合適的是哪個( )A.囊螢映雪 B.尊師重道 C.程門立雪 D.雪中送炭2字詞理解:對照譯文,照樣子解釋加點字的意思。例:楊時見程頤于洛(求見)(1)時與游酢侍立不去(_)   (2)頤既覺(_)3遷移運用:你從楊時的行為中感受到了什么?像這樣的成語故事你還知道哪些?試著再寫出三個。_14. 讀文言文囊螢夜讀,完成練習。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