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領域網絡管理數據模型的建立資料_第1頁
通信領域網絡管理數據模型的建立資料_第2頁
通信領域網絡管理數據模型的建立資料_第3頁
通信領域網絡管理數據模型的建立資料_第4頁
通信領域網絡管理數據模型的建立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通信領域網絡管理數據模型的建立BuildingofNetworkManagementDataModelinCommunicateFieldJIAZong-pu,LIHui-chao(Schoo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China):Thevarietyandcomplexityofnetworkmanagementdataincommunicationfieldmakesmanynetworknanagementsystemsrelativeindependenceandbr

2、ingdifficutiesinshareandapplicationofdatainnetwork.Accordingtothemodelofnetworkelements,WeanalyzevariabledatainnetworkandbuildmodelofnetworkelementsfornetworkdatawhichapplyXMLandJava.1 概述在當前信息資源海量化,信息渠道多元化,信息載體多樣化,信息傳播扁平化的互聯時代里,數據管理技術及其應用的發展呈現了面向應用多元處理的趨勢。具體表現在由采集、分類、整理過渡到挖掘、分析、人工智能為主要特征的階段。2006年,中國

3、數據管理技術應用市場保持了快速增長,市場整體規模達到28.49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421%,已經成為軟件產業發展中的熱點領域;2007年,在中國各行業用戶數據整合應用需求意識不斷提高的內部因素驅動下,在加入WTOf市場全面開放面臨激烈競爭的外部壓力下,數據管理技術及其應用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賽迪顧問預計,中國數據管理技術應用市場規模未來5年將保持平穩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為30%左右。到2011年整體市場規模將有望超過100億元人民幣。通信領域網絡管理數據整合技術是整個領域網絡管理的核心技術。本項目面向通信領域,為復雜的網絡管理的核心層提供網絡管理數據整合技術,包括數據收集整合、數據存儲整合、

4、數據應用整合、數據呈現整合四個層面的整合技術。而通信領域網絡管理數據模型的建立就是針對通信領域網絡管理的數據特性采用對象建模的方式建立通信領域統一數據模型,對各類網管數據進行數據存儲整合。2 相關技術與與概念2.1 數據整合意義1) 消除信息孤島,使網絡管理系統形成互通互聯的整體;2) 形成了各個應用系統的統一訪問入口;3) 提供滿足信息安全的統一數據發布平臺;4) 提供了已有業務系統升級的新手段;5) 為建立企業決策系統提供了數據準備;6) 解決了數據不規范、編碼不一致等問題;7) 規范了信息模型,遵循國際標準;8) 形成了“按需定制”的企業信息架構。2.2 數據整合基本原則1) 全方位集成

5、原則,信息整合系統既是“數據中心”也是“業務中心”,信息整合要具有界面集成、數據集成、應用遷移、業務集成等能力。2) 全面集成原則,既要支持邏輯集成,也要支持物理集成。3) 開放性原則,信息整合平臺不能成為第N+1個系統。4)標準化原則,基于IEC61970國際標準。5) 規范化原則,規范各個應用系統數據。6) 統一原則,實現代碼統一,信息模型統一。7) 平臺化原則,采用標準的平臺,保證可靠性和標準性和開放性。8) 流程化原則,業務基于流程引擎實現流程重組和可定制。9) 3網絡管理中的網元對象網絡管理中的網元對象通常是指經過抽象和對象化后,能被網絡管理者識別的被管網絡設備實體。它具有多樣性和復

6、雜性兩個特點。多樣性網元對象的多樣性表現在通信領域收集數據的方式上。目前采集數據的方式包括TCP/IP、SNMP串口、Telnet、設備文件、Syslog、專業網管數據庫、專業網管接口、自主開發信息收集Probe方式等。復雜性網元對象的復雜性體現在網元對象的結構上。通常的數據采集設備都包含有數目不等的子網元對象。如我們比較熟悉的網管數據庫,包括SQL數據庫、ORCA數據庫、SYBAS敞據庫等等,對于各個數據庫又包括多種接口。同時有些相同設備的型號不同其層次結構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別,這更增加了網元對象的復雜性。正因為被管網元對象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使得如何構建其對象模型,成為網管數據整合的關鍵一步,

7、因為所有的網絡收集方式都是以網元為中心,網元模型越靈活,則網管數據整合的可擴展性越強。10) XML技術可擴展標記性語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是用來描述數據的一種技術。其具體格式和HTMU艮相似,但是其最大的特點就是XML的標簽都沒被定義,使用者可以對所使用的標簽進行自己的定義。而這種定義又由標記、元素和屬性這三個嚴格規定的格式來約束,使得XML在保證了規范性和易識別性的同時,具有很強的可擴展性。從某種意義上說,XML文件本身就是一個數據庫了,而它的靈活性又遠遠在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之上。2.5對象建模原則通過對網元對象特點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建立一個適合管理

8、并具有良好擴展性的網元對象模型,應遵循以下原則:1) 用最少的對象模型來描述最多種類的網元對象;2) 應盡量避免特殊化;3) 對象的層次結構無論復雜還是簡單,都可以用相同的數據結構來表示;4) 通過該模型能方便地進行網管數據整合;5) 有足夠的擴展空間,使得出現新的網元對象時,該模型同樣也能適應;6) 易于代碼實現和維護;3 數據整合網元模型建立根據上述建模原則,我們提出一種靈活并能抽象出最大種類網元對象的模型建立方法。我們希望能用一個通用對象Ne來描述現有的所有網元對象。Ne對象應具備以下屬性:id:用來唯一標識該網元對象。publicAttributes:由所有網元對象都具備的屬性構成,如

9、:對象名稱、對象類型等。privateAttributes:由網元對象自身特性屬性構成,其屬性值通常由對象類型等因素決定。storageAttributes:由網元對象自身存儲屬性構成,存放完成該類型數據整合所需的參數或數據。childNe:由所有該網元對象的子網元對象構成。子網元對象又是一個Ne對象。parentNe:指示該網元對象的父網元對象。而Ne中的publicAttributes、privateAttributes和storageAttributes都由一個成員為多個Attribute對象的哈希表構成。Attribute對象主要由一個name-value對來確定其屬性,valueTy

10、pe則指示了該屬性值的類型。上述模型可通過UML苗述如圖1所示。對照上面提出的建模原則,可以看到這一模型只用了一個核心對象Ne來表示所有的網元對象,Attribute對象從屬于Ne對象。通過privateAttributes這一靈活的屬性,可以將各種特性的數據用相同的數據結構來表示,無論網元對象如何變化,都不需要改變Ne的結構。而childNe和parentNe兩個屬性則可以非常清楚的將網元對象的層次結構表示出來。Ne中的storageAttributes可以使開發人員很容易獲得需要整合的數據信息。此模型未針對任何一個具體的網元對象,因此當出現新的網元對象和新的存儲類型時,只需分別擴充priv

11、ateAttributes和storageAttributes中的相關屬性,然后在對該對象的處理程序中對這些擴充的name-value對進行相應的處理,就能方便地實現將新的對象和功能加入整合系統中。4 數據整合網元模型實現通過xml和系統開發語言可以實現這一模型。考慮到數據整合軟件的跨平臺性和移植性需求,采用Java語言作為系統核心開發語言具有較好的現實意義。xml是一種可擴展的標記語言,由于xml可以自定義標記,因此通過它將抽象的模型轉化為具體的對象十分方便。如果用戶知道模型的構建規則,則可以通過自己編寫xml文本,載入新的存儲類型。模型的構建規則由xmlschema給出,所有的xml文本都需要經過schema的檢驗,只有通過檢驗的xml描述才能轉換為數據整合系統中的合法網元對象。通過檢驗的xml描述被傳送至數據整合系統后,需要經過由Java編寫的xml轉換程序進行信息轉換,一部分需要立即處理的信息要傳送給應用服務器端(如對象類型,以防止類型重復),另一部分信息則傳送給數據庫服務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