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_第1頁
度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_第2頁
度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學年度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工作方案您現在正在閱讀的2019學年度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工作方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2019學年度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工作方案放假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一晃 ,署假已飄然而去 ,新的學期悄悄開始 ,在這個學期中 ,為了讓有條不紊地開展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學工作認真做好 ,特制訂方案如下。一、根本情況分析我們生活的世界到處都蘊含數學知識。三年級的學生目前正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圖形的過程 ,他們是天生的學習者 ,他們在對自然事物、社會現象的接觸過程中 ,不斷產生新的體驗 ,并在不斷反復的體驗活動中生成新的

2、感悟。因此 ,淡化形式 ,注重實質 ,強化體驗 ,鼓勵感悟 ,是現代教學之道。本班是本期我剛接的新班級 ,學生有63人 ,經過三年系統的數學學習 ,都擁有一定的數學根底知識。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擬高 ,學習習慣較好 ,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 ,能認真完成作業 ,對數學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 ,抽象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 ,在課堂上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學習過程 ,具有初步的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等能力。但是 ,有個別學生根底知識差 ,沒有學習積極性 ,沒有自控能力 ,而且是留守兒童 ,都是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 ,在家沒有人監督 ,更別說

3、有人指導 ,平時連作業都很少完成。本學期教學中 ,將向全體學生 ,努力創設愉快教學情境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力求全面提高他們的根底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與此同時 ,重點做好培優輔差工作 ,讓優生吃得飽 ,讓后進生樹立學習信心 ,愛學習 ,讓全班共同進步。二、教材分析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除法、認數、千克與克、加和減、24時記時法、長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觀察物體、統計與可能性及認識分數。1、除法主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這是學生在已學過的表內除法和簡單的有余數除法的根底上學習的。2、認數是在學生認識1000以內的數并能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 ,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的根底上 ,教學

4、認識10000以內的數。3、千克和克先教學千克的認識 ,再教學克的認識 ,然后安排了一個練習 ,穩固對千克和克的認識。最后還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4、加和減是在學生已經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根底上 ,教學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及相應減法。5、24時記時法主要有兩局部:認識24時記時法和有關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6、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根底上 ,教學各自的特征、周長的含義和周長的計算。7、乘法內容主要包括: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 ,及兩步連乘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8、觀察物體主要從

5、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物體。9、統計與可能性主要讓學生會畫正字記錄數據 ,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初步體會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死記硬背,關鍵是記憶有技巧,“死記之后會“活用。不記住那些根底知識,怎么會向高層次進軍?尤其是語文學科涉獵的范圍很廣,要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單靠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根底知識抓起,每天擠一點時間讓學生“死記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豐富的詞語、新穎的材料等。這樣,就會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給學生的腦海里注入無限的內容。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從而收到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成效。課本、報刊雜志中

6、的成語、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學生寫作文運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運用也很難做到恰如其分。為什么?還是沒有徹底“記死的緣故。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很簡單,每天花3-5分鐘左右的時間記一條成語、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寫在后黑板的“積累專欄上每日一換,可以在每天課前的3分鐘讓學生輪流講解,也可讓學生個人搜集,每天往筆記本上抄寫,教師定期檢查等等。這樣,一年就可記300多條成語、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積月累,終究會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這些成語典故“貯藏在學生腦中,自然會出口成章,寫作時便會隨心所欲地“提取出來,使文章增色添輝。10、認識分數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整數的根底上 ,聯系實際生活的需要認識簡單的分數 ,通過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 ,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分數。“師之概念 ,大體是從先秦時期的“師長、師傅、先生而來。其中“師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說文解字?中有注曰:“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師之含義 ,現在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傳授知識技術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長值得學習者。“老師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師。“老在舊語義中也是一種尊稱 ,隱喻年長且學識淵博者。“老“師連用最初見于?史記? ,有“荀卿最為老師之說法。慢慢“老師之說也不再有年齡的限制 ,老少皆可適用。只是司馬遷筆下的“老師當然不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