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最新)為進一步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改善 XX區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綠色發展,根據中央、自治區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農村環境保護有關文件精神及中衛市農村工作會議部署,結合 XX區農業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以農業投入品減量化、 高效化以及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以農業減量投入、資源循環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手段,堅持生態優先、全面協調、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 建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長效機制,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和農業綠色發展, 加快
2、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建設。二、目標任務20XX年,XX區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化肥、農藥轉化利用率均達到38%以上,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 90%以上 ; 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7%以上,規模化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0%以上;殘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秸稈利用率達到83%以上。到 20XX年,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模式和運行機制基本建立, XX區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化肥、農藥轉化利用率均達到 40%以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 100%;畜禽糞污資源化率達到 95%以上,規模化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殘膜回收率達
3、到 90%以上,農作物秸稈利用率達到 85%以上。三、重點工作(一)實施主要農作物化肥零增長行動, 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一是鞏固和完善測土配方基礎工作 , 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程,以糧油作物、硒砂瓜、設施蔬菜、林果為重點,以新型經營主體和專業化農業服務組織為平臺,推進測、配、產、供、施一體化服務,實現化肥減量增效, 20XX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面積 45 萬畝。二是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 示范推廣緩控釋肥、水溶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 改進施肥方法,采用葉面噴施、溝渠施肥等方式,提高肥料當季利用率,減少化肥施用量, 20XX年推廣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面積 3 萬畝。三是大力實
4、施商品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 按照“一控兩減三基本”的要求 , 支持規模化養殖企業利用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推廣“規模化養殖 +沼氣 +社會化出渣”的運肥模式,支持農民積造農家肥,施用商品有機肥。同時,依托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專業化農化服務組織建立糧食及蔬菜作物綠色標準示范園 , 通過自治區有機肥定額補貼行動, 鼓勵商品有機肥生產, 提升有機肥施用技術與配套設施水平、標準化生產與耕地質量水平, 20XX年推廣商品有機肥替代化肥種植面積 3 萬畝。(二)大力推廣農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 實現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圍繞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病蟲害可持續治理技術體系,通過“一構建,三推進”,實現農藥使
5、用量零增長。一是構建病蟲監測預警體系。按照先進、實用的原則,建立田間監測網點,健全病蟲監測體系,配備自動蟲情測報燈、自動計數性誘捕器、病害智能監測儀等現代監測工具, 提升裝備水平; 完善農作物有害生物信息監控系統和病蟲害預測預報系統, 提高監測預警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農作物病蟲發生趨勢。 二是推進科學用藥。 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為重點, 培養一批科學用藥技術骨干, 輻射帶動農民正確選購農藥、精準科學用藥。按照國家及自治區相關規定,引導XX區內農藥銷售網點示范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逐步淘汰高毒高殘留農藥。科學采用種子、種苗、土壤處理等預防措施,減少中后期農藥施用次數。
6、對癥選藥,合理添加噴霧助劑,促進農藥減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圍繞 XX區糧食、設施蔬菜、硒砂瓜及特色經果林等主導產業,抓住關鍵環節、關鍵區域,大力推廣自走式噴桿噴霧機、高效常溫煙霧機、多旋翼無人機、風送式噴霧器等現代植保機械,采用低容量噴霧、靜電噴霧等先進施藥技術,提高噴霧對靶性,降低飄移損失,提高農藥利用率。年內 XX區建立綠色防控示范區 1個,通過示范帶動,各鄉鎮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達到 25 萬畝以上,覆蓋率達到 30%以上。三是推進綠色防控。重點選擇北方設施蔬菜基地、園藝作物標準園、 “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一批綠色防控示范區, 幫助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提升農產品質量、
7、創響品牌,實現優質優價,帶動大面積推廣應用。以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為重點,通過示范推廣,帶動農民科學應用綠色防控技術。大力開展清潔化生產, 繼續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處理項目,減輕農藥面源污染、凈化鄉村環境。四是推進統防統治。充分發揮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補助、 農機購置補貼等項目扶持引導作用,裝備現代植保機械,扶持發展一批裝備精良、服務高效、規模適度的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 以擴大服務范圍、 提高服務質量為重點,大力推進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 逐步實現農作物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的規模化實施、規范化作業。(三)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實施, 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
8、。一是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遵循農牧結合,種養平衡,科學制定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 合理規劃布局畜禽養殖品種、 規模、總量。按照 XX區畜禽禁(限)養區劃定方案要求,進一步核實禁養區內確需關閉搬遷養殖場, 并逐步予以搬遷。 二是加快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建設,全面落實養殖企業(戶)的主體責任,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畜禽養殖場戶(小區)、專業合作社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條例等法律法規。對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必須配套建設糞污貯存、處理、利用設施,并通過環評驗收。對現有畜禽規模化養殖場(小區)要根據污染防治需要,加快配套建設糞污貯存、處理、利用設
9、施。到 20XX年底, XX區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 90%以上。三是全力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重點扶持大型有機肥加工企業、生豬和家禽規模養殖場設施設備配套。到 20XX 年底, XX區計劃完成轄區內 30 家奶牛場污水沉淀氧化池、堆糞場等設施設備配套, 4 個生豬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設備配套, 2 家肉牛場堆糞場建設,100個生豬養殖戶 30立方集污罐建設,200 個養雞場(戶)防滲漏臨時儲糞場建設; 完成 3 家規模大于 5 萬只的大型規模化雞場雞糞無害化處理設施配套, 完成宣和、永康 4 個雞糞有機肥加工廠改造提升。四是積極推進畜牧業標準化生產, 持續推進畜禽規模場
10、標準化示范創建,支持規模養殖場標準化升級改造, 大力發展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組裝配套自動喂料、環境控制等現代化裝備,推行精準化管理,推廣節水、 節料等清潔養殖工藝和干清糞、微生物發酵等實用技術,提高畜禽養殖生產效率,加快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降低養殖業污染物排放, 大力推進物聯網現代畜牧業發展,加強養殖全過程監控,不斷提高生產管理和質量安全水平。 五是推進綠色畜牧業發展,嚴格規范獸藥飼料添加劑生產和使用,做好獸用藥物包裝物回收, 防止過量使用,促進源頭減量,建立健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充分發揮病死動物掩埋場的作用,探索病死動物資源化利用模式,嚴禁病死動物隨意亂拋,減輕源頭污染。(四)建立健全
11、廢舊農膜回收利用體系, 加強農用殘膜污染治理。一是堅持以政府主導和市場化運作結合的原則,規范農資銷售市場,大力推廣使用厚度為0.012 毫米以上、耐候期大于 6 個月、抗拉強度性能好的地膜,引導農民科學使用地膜,提高覆膜標準和質量,降低農用殘膜回收難度。二是通過項目扶持,鼓勵廢舊農膜回收加工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各鄉鎮建立廢舊農膜回收站、廢品回收箱和廢棄物分揀點, 通過以舊換新、 以物換物等方式全年開展農用殘膜回收,同時,鼓勵殘膜加工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益, 確保加工企業的加工承載能力滿足轄區回收網點殘膜回收量。三是開展地膜殘留面源定位監測工作, 實時掌
12、握地膜殘留狀況,科學評價覆膜年限、覆膜方式等對農田污染影響,有效促進殘膜回收,推動殘膜變廢為寶、變害為利、變棄為用,有效治理農業污染,殘膜回收率達到 85%以上。(五)深入推進農作物秸稈資源化技術,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一是全力實施好國家糧改飼項目,依托養殖企業,開展訂單生產,全面推廣玉米青貯和秸稈壓塊打捆等實用技術,切實提高秸稈飼料化利用率。二是通過爭取中央、自治區項目扶持,鼓勵農業綜合服務站、農機作業服務公司購買使用秸稈粉碎還田機、稻麥聯合收割機、 玉米聯合收獲機等大型機械, 開展農作物秸稈打包處理、 深翻還田等作業,繼續加大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推廣力度,促進秸稈肥料化利用。 三是加快推進 X
13、X阜康生物天然氣項目、沐沙有機肥加工項目、萬齊菌菇生產項目建設,大力推廣沼氣、秸稈活化及制作有機肥技術,推進秸稈燃料化、基料化利用,真正實現變廢為寶。四是開展常態化巡查,建立秸稈垃圾禁燒長效機制。由XX區委、政府督察室聯合區農牧林業科技局、建設交通局、環保局、工信局等部門成立秸稈禁燒聯合督察小組,形成“政府牽頭、部門聯動”的工作格局,開展秸稈禁燒常態化巡查,做到有火必禁、有煙必查,有灰必究。(六)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按照“提產能、調結構、轉方式、增效益”的思路,正確引導種植業結構調整,鼓勵和推廣高效節水種植技術。 在有條件的區域建設水肥一體化、 噴灌、滴灌、間歇灌溉和管灌等技術示范
14、, 通過爭取項目扶持等措施進行大面積推廣應用。地下水易受污染區域要引導農戶種植需肥量小的農作物, 使用高效低殘留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控,減輕農業生產對地下水的影響,提高農業水資源利用率和防治水資源污染。加大土地流轉和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力度,大力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加大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控制水稻種植面積,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四、職責分工區委宣傳部:負責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宣傳、報道、曝光工作遲緩等行為。充分利用廣播、微信、公開欄、宣傳條幅等方式對水源地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長期宣傳,深入發動,營造污染治理氛圍,確保做到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區委、政府督查室:會同相關部門對各鄉鎮農業
15、面源污染治理與綜合利用工作情況進行督查、通報。區農牧林業科技局: 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積極爭取項目支撐,加強農作物秸稈、農藥包裝廢棄物、農用殘膜、畜禽糞污等多種形式利用項目建設, 完善收集貯運利用服務體系, 聯合相關部門做好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督查考核工作。區建設交通局:負責各鄉鎮農村環境衛生的綜合整治, 確保社區、鎮村各類垃圾及時清理,并做好行政執法檢查及行政處罰等工作。區財政局: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給予資金扶持, 并負責資金的撥付、管理工作。區水務局:負責權限范圍內湖泊、河道、水庫溝道、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和濕地水域及兩岸的水質污染源的巡查、管理。區環保局:負責XX區地表水、飲用
16、水源地和大氣、土壤等環境監測及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組織開展生態和環境保護執法檢查,牽頭協調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調查處理等環保相關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對本轄區內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負總責,將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納入對鎮、 村干部的考核內容, 負責巡查監督、污染核查等工作。按照“網格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全面推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形成部門檢查、鄉鎮監管、村居落實的三級網格化監管責任體系,推進監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實現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監管全覆蓋。五、主要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為確保各項工作正常有序開展,成立以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區農牧林業
17、科技局、環保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 區委宣傳部、區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財政局、水務局、環保局、 建設交通局、各鄉鎮主要負責人及區農牧林業科技局、環保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辦公室設在區農牧林業科技局, 由農牧林業科技局分管領導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監督檢查和落實。各成員單位是落實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責任主體, 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 建立常態化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機制, 將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納入重點業務工作, 同安排、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二)加大技術推廣,提高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由區農牧
18、林業科技局牽頭,區財政局、 各鄉鎮配合,加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推廣、廢棄農藥包裝物、 農用地膜回收利用及畜禽糞污綜合處理與利用。一是結合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農機購置補貼等項目實施,鼓勵農業綜合服務站、 農機作業服務公司引大型農業機械,支持農民秸稈粉碎深翻還田, 繼續加大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推廣力度,促進秸稈肥料化利用。二是調整品種結構,調減籽粒玉米種植面積,擴大青貯玉米,適當發展鮮食玉米和糧飼兼用玉米,增加牲畜青貯秸稈飼料來源,提高秸稈飼料化利用水平。 三是加快推進畜禽糞污及農作物秸稈利用等在建項目建設進度,大力推廣沼氣、 秸稈活化及制作有機肥技術,推進秸稈、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四是結合自治區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項目實施, 繼續開展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理工作,進一步建立政府引導、農藥經營者回收、資質企業處理、農業生產主體廣泛參與的運行機制,健全回收、運輸、處理體系,實現農藥包裝廢棄物有效回收處理。五是加強農用殘膜回收力度,結合春耕、秋收,重點在硒砂瓜、玉米種植區域開展殘膜污染專項整治和回收利用工作,健全殘膜回收利用長效機制,確保農田和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三)加大資金支持,確保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順利開展。一是由區財政局安排農業面源污染專項資金,撥付各鄉鎮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腦軟硬件維修協議
- 飯店員工考試題及答案
- 保險基本原則試題及答案
- 如何提高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的適應性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系統分析師復習策略分享及試題及答案
- 七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五課時 初識Windows XP操作系統教學設計
- 摩托車配件買賣協議
- 農業用地臨時流轉協議
- 園藝師綠色理念與實踐試題及答案
- 會議資料制作合同
- 高考英語核心詞匯1000個
- 2024-2030年中國多重耐藥菌治療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報告
- GB/T 4706.66-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66部分:泵的特殊要求
- 2023-2024學年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八年級(下)期末數學試卷(含答案)
- GB/T 35607-2024綠色產品評價家具
- CJJT153-2010 城鎮燃氣標志標準
- 急救藥品、物品交接記錄
- QBT 2262-1996 皮革工業術語
- 課件:件雜貨船舶理貨操作程序(改)講解
- 質量通病防治指引(二次結構)
- 2024年公務員考試常識題400道及答案【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