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第1、2、3次實驗裝置如圖中的甲、乙、丙所示。(1)、請計算出后兩次的機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2)、比較1、2兩次實驗,可得的結論:_(3)、比較2、3兩次實驗,可得的結論:_次數鉤碼重G/N鉤碼上升高度h/m測力計的示數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 /120.10.90.374.1240.11.60.3340.11.10.52、小明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進行了三次實驗,數據如下表: 表中有一個數據的記錄是錯誤的,錯誤的數據是_ 3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_ 本次實
2、驗得到的結論是:_實驗次數 物重G/N 物體上升的高度h/cm 測力計的示數F/N 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8 3 6 8 2.5 24(2)小紅在小明實驗的基礎上利用圖乙也做了實驗,小紅的做法是為了控究 _當這兩位同學使用各自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若忽略繩重及摩擦,它們的機械效率 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得到的結論是:_ _. (3)小軍也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物理量控制因素物重G/N繩端拉力F/N機械效率 /較小提升速度104.279.4中等提升速度104.279.4較大提升速度104.2
3、79.4甲在小軍的實驗中,你得到的結論是:_。3、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強按正確方法操作,如圖是他實驗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記錄的一組數據。(1)由表中數據可計算出,滑輪組對鉤碼做的有用功為_J,人做的總功為_J。鉤碼總重 G(N)鉤碼上升高度h(m) 測力計拉力 F(N) 測力計移動距離s(m) 5 0.05 1.4 0.15(2)對以上兩個計算結果進行比較,其不合理之處是_;結合測力計放大圖,可知小強的錯誤是_。(3)在該次實驗中,所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應該是_。鉤碼總重 G(N)鉤碼上升高度h(m) 測力計拉力F(N) 測力計移動距離s(m) 5 0.05 1.4 0.154、某班
4、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完成了“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以后,進行了小組交流,下表是甲乙兩小組的實驗數據記錄:實驗小組鉤碼重G/N動滑輪重 G/N拉力F/N機械效率 / 甲 0.5 0.4 0.35 47.6 乙 0.5 0.4 0.38 43.9甲、乙兩個小組的動滑輪重相同,提起的鉤碼重也相同,測出的滑輪組機械效率卻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5、在測定“各種滑輪組機械效率與物重關系”的實驗中,小明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進行實驗,并將數據記錄在了下面表格中。實驗次數鉤碼重G/N鉤碼上升高度h/m 拉力 F/N繩端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 1 1 0.1 0.6 0.3 55.6 2 2 0.1 0
5、.9 0.3 3 3 0.1 1.1 0.3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繩子,根據數據組裝滑輪組 ;并計算出后兩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就這一問題的研究,你認為她收集的數據是否充分?說明理由。6、在研究“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因素”的實驗中,小聰同學預設的實驗過程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一個鉤碼的重力,按照圖甲組裝滑輪組,靜止時讀出測力計的示數F1,根據 =G/Fn計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再按照圖乙組裝滑輪組(動滑輪大小變化),改變所提物重,提升兩個鉤碼,重復上述實驗計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比較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高低只與物重有關。指出實驗方案有哪些不足,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
6、。7、學校實踐活動中,小明同學在探究“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重的關系”的實驗中,得到了如下實驗數據:(不計繩重及摩擦)實驗次數物重G/N鉤碼上升高度h/m拉力F/N繩端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平均機械效率120.11.50.266.7%80.3%240.12.50.280%360.13.50.285.7480.14.50.288.9%(1)請你指出表格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說出你認為不合理的理由.(2)聰明的小明仔細分析了實驗表格,他發現了一個欣喜的結論,使用此滑輪組時拉力一定小于物重。請你對此結論進行評價.8、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與物重關系”的實驗中,用同一滑輪組裝置做了三次實驗,測量的數據如下
7、表:實驗次數鉤碼重G/N鉤碼上升高度h/m拉力F/N繩端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110.10.60.355.6220.10.90.374.1330.11.10.390.9右圖是某公司的一幅廣告宣傳畫:一個 巨大的滑輪提起一個小皮箱,宣傳文字寫著“事無大小,必盡全力”。(1)請你分析上述實驗數據,得出機械效率與物重的定性關系;(2)利用這個關系對這幅宣傳畫發表自己的評述9、將重物從樓下搬到樓上是很辛苦的。一位同學想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了一個升降裝置,用電動機提供動力將物體拉上樓,經過班內同學交流確定以下兩套方案,如甲乙兩圖,請你對兩套方案進行對比,作出評價.10、(2007武漢)小強在測滑輪組的機
8、械效率時,記錄了如下的實驗數據:(不計繩重和摩擦) (1)根據下表的數據可以計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 (2)請幫助小強畫出該滑輪組的繞線方式。(3)當動滑輪重為 N時,使用該滑輪組提起2N重的鉤碼剛好不省力。 11、(2007桂林)小明對“斜面的機械效率與什么因素有關?”這一課題,提出了如下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長度有關;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體的重力有關。給你如圖所示的裝置,請你選擇上述猜想中的一項,并解答下列問題:(1)你選擇的猜想是(填寫序號)(2)要用圖中的器材完成你選擇的探究,還要補充的器材是
9、:(至少寫出兩種).(3)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需要控制不變的因素有:;。12、(2005鹽城)在做“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強和同學們組裝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每只滑輪重都相同,不計摩擦和繩重)。(1)對于甲圖所示的滑輪組,如果沒有刻度尺,只要測出鉤碼重G,然后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秤使鉤碼升高,從彈簧秤上讀出拉力值F,即可算出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比較甲、乙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知甲 乙(選填:、或)。(3)實驗后小強猜想,對于同一滑輪組(例如圖乙),它的機械效率也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實驗進行了探究,并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你認為小強應采用的正確方法是什么?答: 。
10、13、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同一滑輪組進行了兩次實驗, 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序號鉤碼重G/N鉤碼上升的高度h/c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N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cm1250.6252481.1(1) 在表格的空格處,填上合適的數據(2) 在圖16中用筆畫線代替細繩組裝滑輪組(3)第1次實驗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4)如果將重為3N的鉤碼掛在同一滑輪組下,根據題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斷出這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應在_范圍內14、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明同學測的數據如下表所示:(1)根據表格提供的信息請你幫小明完成滑輪組的裝置圖。鉤碼重/N彈簧測力計讀數/N鉤碼移動的距離/m彈簧
11、測力計移動的距離/m機械效率31.20.10.3(2)在表中空白處寫出機械效率的值。(3)實驗后小明積極思考如果該滑輪組的滑輪個數及繞繩方式不變,改變其他因素是否會影響它的機械效率呢?他想可能改變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會影響機械效率。你還能提出一個猜想嗎?并針對你的猜想設計實驗方案。猜想; ; 甲 乙 圖14 丙丁實驗方案: 。15.小明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過程如圖14所示。小明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丁所示。(1) 根據上面的實驗數據,計算該滑輪組做的(2) 有用功、總功和機械效率(寫出計算步驟)。 (2)若增加提升鉤碼的個數,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填“增大”、“不變”或“
12、減小”)。影響該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還有 。16、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實驗裝置如下圖:物理量123鉤碼重G(N)446鉤碼上升高度h(m)0.10.10.1繩端拉力F(N)1.81.42.4繩端移動距離S(m)0.30.5甲 乙0.3機械效率74%(1)通過表中數據可分析出實驗1是用 (填“甲”或“乙”)圖做的實驗,實驗2是用 (填“甲”或“乙”)圖做的實驗。(2分)(2)請將表中空白處填上恰當的數據。(百分號前保留整數)(2分)(3)通過實驗1和實驗2的數據分析可得出結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_。(1分)(
13、4)比較實驗1和實驗3可得正確結論:使用同一滑輪組,_,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分)17、在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提升物體的重力大小是否有關”的實驗中,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另外提供的實驗器材還有:一把刻度尺、鉤碼(質量未知)若干。(1)請畫出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并寫出用直接測量的物理量表示的機械效率表達式。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用直接測量物理量表示的機械效率表達: 。(2)在實驗中勻速提升物體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拉力的大小 N。如果拉彈簧測力計時用力較大,使物體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大了,則測得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18、同學們在
14、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時提出了下列假設: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動滑輪重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被提物重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承重繩子段數有關。一位同學設計了如圖5所示的四個滑輪組,并將所滑實驗數據填入下表:實驗次數動滑輪重/N物重/N拉力/N繩子的股數n機械效率11212141.6732424142.5(1) 實驗時,應_、_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上升,并由彈簧測力計讀出繩子自由端的_的大小;同時用_測出鉤碼升高的高度人。(2)在表中填上四次實驗的繩子的股數n和機械效率。(3)根據實驗_和_(填、)可知,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與被提物重有關; 圖5(4)根據實驗和可知
15、,滑輪組提升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_;(5)通過實驗可以發現,不同滑輪組提升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_;(6)要研究滑輪組機械率高低是否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應該選用_(填“同一”或“不同”)滑輪組,提升_(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去研究。19、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實驗裝置分別如圖27中的甲、乙、丙所示。次數鉤碼重GN鉤碼上升高度hm有用功W有用J測力計拉力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總功W總J機械效率1201020903027741%2401041603048838%34011105055(1)比較第1次實驗和第2次實
16、驗,可得結論:使用同樣的滑輪組,提起的鉤碼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_。(2)第3次實驗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J,機械效率是_(3)第3次實驗中動滑輪個數比第2次實驗多,動滑輪自重增大,使動滑輪所做的額外功_(選填“增大”或“減小”),因而由第2、3次實驗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自重大小有關。(4)綜合上述結論,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_額外功(選填“增大”或“減小”)。20、做物理實驗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芳芳同學按照圖6所示裝置對動 滑輪特點進行了探究,記錄的數據如下表:通過分析數據。她覺得與“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的結論偏差較大。你一定也做過這樣的實驗,回想你的實驗經歷,回答下
17、列問題:(1)該實驗中出現這樣結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還應滿足什么條件時“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2)分析表中數據你還發現該裝置的機械效率隨物重的增大怎樣變化?21、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課上,同學們利用老師提供的器材組裝了多種滑輪組;(1)請你在上圖中任選兩圖,猜想它們的效率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可能是什么因素影響了它們的效率?(2)請你根據你的猜想,設計合理的實驗步驟來驗證它;(3)根據可能出現的現象寫出實驗結論參考答案:1、(1)同一滑輪組,提起的物重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2)不同的滑輪組機械效率不同,且在物重相同時,動滑輪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2、18cm或5cm、
18、80%、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提升的高度無關(2)滑輪組的繞線方式 、相同、做的有用功相同,做的額外功也相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繞線方式無關、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速度無關3、0.25、0.21、有用功大于總功、測力計的示數讀錯、92.6%4、測拉力時沒有使測力計勻速上升,造成測量的力不準確、滑輪的輪與軸間的摩擦力大小不同5、不充分,因為他只采用了此滑輪組進行了三次實驗,應該換用不同的滑輪組再進行實驗,結論就會更可靠。6、(1)、在靜止時讀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應在勻速運動過程中讀數 (2)、探究機械效率與物重關系時,換用了不同的滑輪組,應用同一個滑輪組進行實驗(3)、探究機械效率與哪些因
19、素有關,而得到的結論是只與物重有關7、(1)平均機械效率一欄不合理,物重發生改變時,機械效率已經發生改變,求平均機械效率無意義。(2)不正確,他只探究了物重大于1N時的情況,應再探究物重等于1N和物重小于1N時的情況。8、甲的機械效率比乙的高、物重太大時,甲提不起來、乙比甲省力9、(1)同一滑輪組,物重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2)物重越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10、不考慮摩擦和繩重時,F(GG動)/n,代入,得G/(G+G動),代入數據可求得80。由表格中數據可知,s=2h,所以繞線時,要有2股繩子吊起動滑輪。根據滑輪組省力公式F(GG動)/2,不省力即F=G物2N,解得G動2N。11、(1)任選其中一個均可 (2)(3)見下表選擇補充器材控制因素彈簧測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拍賣協議合同
- 噴漆外包協議合同
- 股份分紅協議合同
- 建筑法規協議的合同是指
- 紋身學員合同協議書范本
- 店鋪投資協議合同
- 掛賬協議是合同
- 優信二手車合作協議合同
- 浦東離婚協議合同
- 個人泵車租賃合同協議書
- 查對制度完整版本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全冊各單元重點單詞短語句式
- 2025山東能源集團中級人才庫選拔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DB32T 2060-2024 單位能耗限額
- 斜頸康復治療
- 體育賽事突發事件輿情應對預案
- 生物教案:第二章第節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第課時
- 《跨境電商直播(雙語)》課件-4.1跨境直播腳本設計
- 專題25 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平衡主線型-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原卷版)
- 風電場場內道路、平臺工程施工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2024年新款滅火器采購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