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實驗室設計方案-SLD中檢實驗室技術_第1頁
微生物實驗室設計方案-SLD中檢實驗室技術_第2頁
微生物實驗室設計方案-SLD中檢實驗室技術_第3頁
微生物實驗室設計方案-SLD中檢實驗室技術_第4頁
微生物實驗室設計方案-SLD中檢實驗室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微生物實驗室設計方案SLD 中檢實驗室技術微生物實驗室是檢測實驗室常見類別之一,主要用于食品相關項目的檢測和分析工作,SLD 中檢實驗室技術給位分享一下微生物實驗室設計時需要關注的基本內容:一、微生物實驗室簡介(一)微生物實驗室主要檢測項目有: 大腸菌群; 霉菌; 乳酸菌; 雙歧桿菌; 菌落總數; 酵母; 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二)微生物實驗室組成: 準備室; 洗滌室; 滅菌室; 無菌室; 恒溫培養室; 普通實驗室。(三)這些房間的共同點:地板和墻壁的質地堅硬、光滑,儀器和設備的陳設簡潔,便于打掃衛生。二、微生物實驗室功能分區:(1) 準備室 準備室

2、用于配制培養基和樣品處理等室內設有試劑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專柜、電源、電爐、冰箱、實驗臺和上下水道等。(2) 洗滌室 洗滌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過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時還會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設置洗滌室。室內應備有加熱器、蒸鍋, 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還應有各種瓶刷、去污粉、洗衣粉、肥皂等。(三)滅菌室 滅菌室主要用于培養基的滅菌和各種器具的滅菌室內應備有高壓蒸汽滅菌器、烘箱等滅菌設施。(四)無菌室 是系統接種、純化菌種等無菌操作的專用實驗室( 1) 無菌室也稱接種室,一般為45 、高 為 2.5 m 的獨立小房間(與外間隔離),專設于微生物實驗室內。( 2)

3、 在一般環境的空氣中,由于存在許多塵埃和雜菌,很易造成污染,對接種工作干擾很大。( 3) 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種的接種移植是一項主要操作,這項操作的特點就是要保證菌種純種,防止雜菌的污染。1 、無菌室的設置無菌室應根據既經濟又科學的原則來設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幾點:( 1 )無菌室應有內間和外間,內間是無菌室,外間是緩沖室。房間容積不宜過大,以便于空氣滅菌。最小內間面積一般為:2m × 2.5m 5 ,最小外間面積一般為:1m × 2m 2 ,高度以2.5m 以下為宜,應設有天花板。( 2 )內間應當設拉門,以減少空氣的波動,門應設在離工作臺最遠的位置上;外間的門最好也用拉門

4、,要設在距離內間最遠的位置上。( 3 )在分隔內間與外間的墻壁或“隔扇”上,應開一個小窗,用作接種過程中必要的內外傳遞物品的通道,以減少人員進出內間的次數,降低污染程度。小窗一般設計寬60cm 、高 40cm 、厚 30cm ,內外都掛對拉的窗扇。( 4)無菌室容積小而嚴密,使用一段時間后,室內溫度很高,故應設置通氣窗。通氣窗應設在內室進門處的頂棚上(即離工作臺最遠的位置),最好為雙層結構,外層為百葉窗,內層可用抽板式窗扇。通氣窗可在內室使用后、滅菌前 開啟,以流通空氣,有條件可安裝恒溫恒濕機。2 、無菌室內設備和用具( 1 ) 無菌室內的工作臺,不論是什么材質和用途的,都要求表面光滑和臺面水

5、平。( 2 ) 在內室和外室各安裝一個紫外燈(一般為30W )。內室的紫外線燈應安裝在經常工作的座位正上方,離地面2m ,外室的紫外線燈可安裝在外室中央。( 3 ) 外室應有專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盛有“來蘇兒消毒水”的瓷盆和毛巾、手持噴霧器和5% 石炭酸【即苯酚】溶液等。( 4) 內室應有酒精燈、常用接種工具、不銹鋼制的鑷子、刀、剪、70%的酒精棉球、工業酒精、載玻璃片、特種蠟筆、記錄本、鉛筆、標簽紙、膠水、廢物筐等。3、 無菌室的滅菌消毒( 1 )紫外線照射:在每次使用無菌室前進行。紫外線有較好的殺菌效果。通常應開啟紫外線燈照射30 60 分鐘。( 2 )噴霧:在每次使用無菌室前進行噴

6、霧消毒。噴霧可促使空氣中微粒及微生物沉降,防止桌面、地面上的微塵飛場,并有殺菌作用,一般使用5% 石炭酸噴霧。( 3 )薰蒸:這是無菌室徹底滅菌的措施。無菌室使用了較長時間,污染比較嚴重時,應進行薰蒸滅菌。可用硫磺、甲醛或乳酸薰蒸。4、 無菌室工作規程( 1 ) 無菌室滅菌:每次使用前開啟紫外線燈照射30 分鐘以上,或在使用前照射 30 分鐘,對內外室用5% 石炭酸噴霧。( 2) 用肥皂洗手后,把所需器材搬入外室;在外室換上已滅菌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戴好口罩,然后用2% 煤酚【即甲基苯酚】皂液將手浸洗2 分鐘。( 3) 將各種需用物品搬進內室清點、就位,用5%石炭酸在工作臺面上方和操作員

7、站位空間噴霧,返回外室,5 10min 后再進內室工作。( 4) 接種操作前,用70% 酒精棉球擦手;進行無菌操作時,動作要輕緩,盡量減少空氣波動和地面揚塵。( 5) 工作中應注意安全。如遇棉塞著火,用手緊握或用濕布包裹熄滅,切勿用嘴吹,以免擴大燃燒;如遇有菌培養物灑落或打碎有菌容器時,應用浸潤5% 石炭酸的抹布包裹后,并用浸潤5% 石炭酸的抹布擦拭臺面或地面,用酒精棉球擦手后再繼續操作。( 6) 工作結束,立即將臺面收拾干凈,把不宜在無菌室存放的物品和廢棄物全部拿出無菌室后,開紫外線燈照射30 分鐘或對無菌室用5% 石炭酸噴霧。(五)恒溫培養室( 1) 室的設置( 1 ) 培養室應有內、外兩

8、間,內室是培養室,外室是緩沖室。房間容積不宜大, 以利于空氣滅菌,內室面積在3m × 4m 12 左右, 外室面積在3m × 2m 6 左右,高度以2.5m 左右為宜,都應設有天花板。( 2) 分隔內室與外室的墻壁上部應設帶空氣過濾裝置的通風口。( 3) 為滿足微生物對溫度的需要,需安裝恒溫恒濕機。( 4) 內外室都應在室中央安裝紫外線燈,以供滅菌用。2 、培養室內設備及用具( 1 ) 內室通常配備培養架和搖瓶機(搖床)。常用的搖瓶機有旋轉式、往 復式兩種。( 2 ) 外室應有專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手持噴霧器和5% 石炭酸溶液、 70% 酒精棉球等。3 、培養室的滅菌、消毒培養室滅菌、消毒措施和無菌室相同。小規模的培養可不啟用恒溫培養室,直接在恒溫培養箱中進行。(六)普通實驗室 主要進行微生物的觀察、計數和生理生化測定工作。 室內的配置因工作側重點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一般均配備實驗臺、顯微鏡、柜子和凳子。 實驗臺要求光滑、平整,實驗柜要足以容納日常使用的藥品和用具等。(七)更衣室 是進入無菌室之前工作人員進行更衣、洗手的地方。 室內設置無菌室及緩沖室的電源控制開關和放置無菌操作時穿的工作服、鞋子、帽子、口罩等。(八)辦公室 用于登記待檢驗樣品; 出具檢測報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