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機各系統吹管調試方案_第1頁
汽機各系統吹管調試方案_第2頁
汽機各系統吹管調試方案_第3頁
汽機各系統吹管調試方案_第4頁
汽機各系統吹管調試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XXXXXXXX 擴建工程#3 機組 汽機各蒸汽管路吹洗調試方案簽字頁批準:審核:編寫:目錄1 編制依據 12 調試目的 13 吹管范圍、方法及質量標準 14 吹管應具備的條件 25 吹管步驟 46 蒸汽吹掃程序 57 吹管臨時設施的安裝及技術要求 78 吹管期間對水質的要求 99 安全注意事項 910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因素控制措施 1011 組織分工 11附表: 141 編制依據1.1火力發電廠基本建設工程啟動及竣工驗收規程(1996 年版)及相關規程;1.2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汽輪機機組篇(1992 年版);1.3火電工程啟動調試工作規定;1.4火電工程調整試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

2、準(1996 年版);1.5電力建設工程調試定額(2002 年版);1.6火電機組達標投產考核標準(2001 年版)1.7電力基本建設工程質量監督規定;1.8設計院設計施工圖。1.9制造商有關系統及設備資料。2 調試目的鍋爐過熱器、再熱器及其蒸汽管道內部的清潔程度,對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及能否順利投產關系重大。為了清除在制造、運輸、保管、安裝過程中管內積存的雜物和產生的銹蝕,必須對鍋爐的過熱器、再熱器及蒸汽管道進行蒸汽沖洗,以防止機組運行中過熱器、再熱器爆管和汽機通流部分損傷,提高機組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并改善運行期間的蒸汽品質。3 吹管范圍、方法及質量標準3.1 吹管范圍、方法本措施所包括的蒸汽

3、吹管范圍為主、再熱蒸汽系統和主機軸封高低壓供汽管路,輔助蒸汽母管及相關供汽管路。主、再熱蒸汽系統吹管采用蓄能降壓法,在再熱器冷段管道安裝集粒器,吹管過程采用主汽系統與再熱汽系統不分階段的串聯沖洗方式(即一次沖洗)。當鍋爐升壓至吹管壓力時,迅速全開臨時吹管控制閥,此時由于汽包內壓力驟降,汽包內的水大量汽 化,利用此蒸汽對系統進行沖洗,待壓力降到一定值后關閉控制閥,向鍋爐補水至正常水位,然后再次升壓,重復上述沖洗操作,直至吹管合格為止。主機軸封供汽管路,輔助蒸汽系統管路的吹掃采用穩壓吹掃方式,即維持一定的壓力,對相應系統進行一段時間的吹掃(吹掃次數不低于 3 次)。3.2 吹管的質量標準3.2.1

4、 每次吹管時,過熱器、再熱器及其管道各段的吹管系數應大于 1;3.2.2 在保證吹管系數的前提下,連續兩次更換靶板檢查,靶板上沖擊斑痕粒度不大于 0.8mm,且肉眼可見斑痕不多于 8 點,即認為沖洗合格;3.2.3 可通過控制吹管時的過熱器出入口差壓與額定壓差比值大于 1.4 來保證過熱器入口吹管系數大于 1;3.2.4 主、再熱蒸汽系統,高壓旁路系統的吹掃均在吹洗管道末端的臨時排汽管內裝設靶板;主機軸封供汽管路,輔助蒸汽系統管路的吹掃,由于系統實施較難,按照規定要求對相應系統可以采用 2030min 的穩壓吹掃,間隔半小時后,同樣方式吹掃第二次(第三次),以確保吹掃質量。4 吹管應具備的條件

5、4.1 吹管前需試運完畢的系統及裝置汽機側下列系統的分系統調試應結束并取得簽證,具備投用條件:4.1.1 凝結水系統及相關閥門;4.1.2 空冷系統及相關閥門;4.1.3 輔機冷卻水系統;4.1.4 電動給水泵及相關給水管路閥門;4.1.5 輔助蒸汽系統及相關閥門;4.1.6 除氧器汽水系統及相關閥門;4.1.7 主機潤滑油、頂軸油系統;4.1.8 主機盤車裝置;4.1.9 發電機密封油系統;4.1.10 機側疏水系統;4.1.11 吹管臨時系統及臨吹門。4.2吹管前,汽機側其它投用條件4.2.1 各抽汽電動截止閥關嚴;4.2.2 汽機低壓缸后缸噴水具備投用條件;4.2.3 主蒸汽、冷再、熱再

6、、高旁、低旁管道疏水閥投用(涉及吹管系統的疏水均應該排放至地溝);4.2.4 給水流量試驗已完成;4.2.5 除氧器安全閥已整定完畢,并投用;4.2.6 各貯水箱、排汽裝置熱井、凝結水箱、除氧器補足除鹽水;4.2.7 除氧器進汽加熱管道沖洗結束,除氧器具備加熱條件,保證給水溫度在 90以上;4.2.8 化學監督用儀表裝置已裝好,具備投用條件;4.2.9 排汽裝置及空冷島具備投用條件;4.2.10 汽機缸溫測點投用。4.3 對公用系統的要求吹管期間下列公用系統已經分系統試運轉結束,辦理簽證,記錄齊全,并已投運:4.3.1 廠用電系統(廠用動力電源、事故電源和照明電源)4.3.2 化學補給水、取樣

7、(爐水、給水、凝結水)、加藥系統4.3.3 壓縮空氣系統4.3.4 輔助蒸汽系統4.3.5 消防系統4.3.6 空調暖通系統4.4對工作場所的要求:4.4.1 吹管投用系統與尚未施工完成的現場及有關系統之間已有可靠的隔絕;4.4.2 吹管臨時管道、排汽口周圍已設置明顯的警戒線和警示牌,并安排專人職守,禁止人員靠近,排汽口所對場地設立足夠范圍的警戒區;4.4.3 防礙通行和有著火危險的腳手架及障礙已拆除;4.4.4 溝道蓋板、爬梯、平臺欄桿齊全,地面平整清潔,工作人員能安全通行;4.4.5 具備充足可靠的照明、通風及消防設施,消防通道暢通;5 吹管步驟5.1 檢查滿足附表及下列要求:5.1.1

8、吹管前必須確認下列條件滿足5.1.2 確認吹管蒸汽流程、各閥門、堵板狀態正確;5.1.3 確認所有臨時性管道外觀正常;5.1.4 確認所有永久性和臨時性支吊架(包括所有彈簧和恒力支吊架)外觀、荷載正常,管道處于自由狀態;5.1.5 運行操作人員就位,設備正常。5.2 投運汽機輔機5.2.1 啟動凝結水泵、投入除氧器水箱水位自動、投入除氧器輔汽加熱;5.2.2 啟動電動給水泵;5.2.3 啟動主機潤滑油系統;5.2.4 啟動發電機密封油系統;5.2.5 投入主機盤車裝置。5.3鍋爐上水過程5.3.1 將凝結水上到高水位;5.3.2 啟動輔機循環水泵,向用戶供水;5.3.3 啟動凝結水泵,再循環運

9、行,檢查無問題后向除氧器上水至正常水位,上水流量由除氧器水位調整門控制;5.3.4 適時開啟凝結水泵出口至本體疏水擴容器、高壓疏水擴容器、排汽裝置喉部的噴水減溫門,防止由于疏水系統的不嚴密而造成的排汽裝置溫度升高;5.3.5 開啟輔汽聯箱至除氧器加熱調整門,加熱除氧水箱中的凝結水;5.3.6 開啟電動給水泵前置泵入口門;5.3.7 啟動給水泵,開啟給水泵出口電動門旁路注水門向高壓給水管路注水,直至排空氣管見水后,開啟出口電動門向鍋爐上水,同時關閉給水泵出口電動門旁路注水 門。6 蒸汽吹掃程序6.1 輔助蒸汽母管吹掃此系統管路吹掃時間安排在系統管路安裝結束及系統閥門調試完畢之后進行。吹掃前,應進

10、行系統暖管。吹掃壓力為 0.60.8MPa。吹掃結束后,整定輔助蒸汽聯箱安全門。6.2 輔助蒸汽至除氧器加熱管路的吹掃老廠來汽至輔助蒸汽管路吹掃結束后,進行此系統吹掃。除氧器進汽接臨時管路引至室外安全處。吹掃時,稍開至輔助蒸汽電動門進行系統暖管,全開輔助蒸汽至除氧器加熱管路的閥門,關閉四段抽汽至除氧器加熱電動門,維持輔助蒸汽母管 0.60.8 MPa,全開除氧器進汽門,進行系統吹掃。吹掃此管路期間,關閉輔助蒸汽至其它用戶閥門以及關閉冷再至輔汽、四段抽汽至輔汽的閥門。6.3 輔助蒸汽至主機軸封供汽管路吹掃輔助蒸汽至軸封供汽管路吹掃安排在主再熱蒸汽吹掃前進行,輔助蒸汽至軸封供汽管路吹掃參數要求:維

11、持 0.25MPa,350,持續時間 20min,間隔吹掃 3 次。系統吹掃流程:輔助蒸汽供軸封電動門®輔助蒸汽供軸封電動調節門®輔助蒸汽供軸封手動門®高壓前后汽封供汽手動門(低壓前后汽封供汽手動門)隔離系統及閥門:主蒸汽至軸封供汽系統、再熱冷段至軸封供汽系統、軸封溢流6.4 沖洗過熱器、再熱器及其管道XXXXXXXX 科學研究院移交文件BT部門:汽機XXXXXXXX 擴建工程#3 機組汽機各蒸汽管路吹洗調試方案編號:QJ02-14在鍋爐點火升壓后,先采用低壓力試沖洗,以檢查臨時系統的安全性,然后再進行正式沖洗。流程如下:汽包®過熱器®主蒸汽管

12、道®主汽分支管®高壓主汽門®臨時管®臨吹門®臨時管®冷再管®集粒器®冷再管®再熱器®熱再管®中壓主汽門前分支管®中壓主汽門®臨時管®靶板®臨時排汽管®消音器閥門狀態:高旁沖洗控制門、二段抽汽電動門、高排至輔汽母管閥門、主蒸汽至軸封系統閥門關閉吹管控制閥為主汽臨吹門6.5 沖洗高壓旁路高壓旁路沖洗應在主再熱蒸汽系統沖洗基本合格后進行。流程如下:汽包®過熱器®主蒸汽管道®高旁管道®高旁沖洗控制門

13、74;高旁管道®冷再管®集粒器®冷再管®再熱器®熱再管®中壓主汽門前分支管®中壓主汽門®臨時管®靶板®臨時排汽管®消音器閥門狀態:主汽臨吹門、二段抽汽電動門、高排至輔汽母管閥門、主蒸汽至軸封系統閥門關閉吹管用高旁沖洗臨時控制門控制6.6 沖洗主汽至軸封供汽管路主機軸封供汽管路出口接臨時管,引至室外安全處;主汽至軸封供汽管路吹掃參數要求:維持 2.0MPa,350,持續時間 20min,間隔 30min,吹掃三次。系統吹掃流程:主蒸汽供軸封電動門®主蒸汽供軸封電動調節門

14、4;主蒸汽供軸封手動門®高壓前后汽封供汽門;隔離系統及閥門:輔助蒸汽至軸封供汽系統,再熱冷段至軸封供汽系統,軸封溢流。6.9 各系統的吹管參數列于下表:表 3吹管系統始吹壓力 MPa終吹壓力 MPa蒸汽溫度吹掃次數每次吹掃時間輔助蒸汽母管0.60.80.60.835032030min輔助蒸汽至除氧器加熱管路0.60.80.60.835032030min輔助蒸汽至主機軸封0.250.25350320min主汽 再熱汽6.0汽包壓力3.5汽包壓力40070至靶板合格120 S高旁4.2汽包壓力3.0汽包壓力4005至靶板合格150 S主汽至軸封2汽包壓力2汽包壓力350320min7 吹

15、管臨時設施的安裝及技術要求7.1吹洗臨時控制門7.1.1 公稱壓力不小于 16MPa、溫度為 450、與臨時管道通徑相配的速動電動閘閥。按吹管導則的要求,閥門全行程動作時間小于 1 分鐘,為保證吹管質量,本現場要求臨吹門全行程動作時間小于 30 秒;7.1.2 吹洗臨時控制門旁路門:公稱壓力不小于 10MPa、溫度為 450、公稱直徑不小于 28mm;7.1.3 臨時控制門及旁路應水平安裝、并搭設操作平臺;7.1.4 吹洗臨時控制門應在主控室內進行遠方操作。7.2臨時管道7.2.1 臨時控制門前、后的臨時連接管道,設計壓力應不小于 9.8MPa、溫度不小于 450、管徑與主蒸汽管相同;7.2.

16、2 臨時排汽管的內徑不小于吹洗管的內徑,設計壓力為 1.5MPa、溫度為 450;7.2.3 臨時控制門前連接管道從汽機高壓主汽門門蓋引出,主汽門內至機側加裝堵板;接(見附圖 1);7.2.4 汽機高壓缸排汽管道在逆止門后斷開,與臨時連接管道連7.2.5 臨時排汽管從汽機中壓主汽門門蓋引出,主汽門內至機側加裝堵板;7.2.6 高壓門蓋按壓力不小于 9.8MPa、溫度為 450設計;中壓門蓋按壓力不小于 1.6MPa、溫度為 450設計;7.2.7 臨時連接管和排汽管支吊架應布置合理、牢靠,承受排汽反力的支架按大于 4 倍的吹洗計算反力考慮;7.2.8 再熱器冷段管道、熱段管道、高壓旁路及吹管用

17、臨時管道在安裝對口前必須經過嚴格質量檢查,其內部不允許存在任何雜物;7.2.9 臨時管道安裝前應進行內部噴沙除銹處理,安裝焊接必須用亞弧打底,確保管內無焊渣和焊瘤。7.3 集粒器7.3.1 設計壓力:6MPa,設計溫度:450。集粒器材質、外筒管徑及壁厚同再熱汽冷段管;7.3.2 集粒器多孔管外徑同主汽管,孔眼12mm,孔邊間距 34mm,孔沿管錯列均布,孔眼總面積應不小于主汽管有效截面的五倍,孔眼屑片、毛刺應清理干凈;7.3.3 集粒器水平安裝,可選擇安裝在給粉機室外墻平臺上的冷再管道上,便于搭設操作平臺,集粒器的結構可參見鍋爐專業吹管方案;集粒器前后安裝壓力表。7.4 靶板器7.4.1 靶

18、板器位于臨時排汽管前段,盡量靠近正式管道,并搭設操作平臺;學研究院移交文件BT部門:汽機建工程#3 機組管路吹洗調試方案編號:QJ02-14XXXXX汽XXXX 科XXXXXXX 擴機各蒸汽7.4.2 靶板器可采用法蘭式結構,靶板應拋光處理,無肉眼可見斑痕。靶板材質:鋁。靶板表面處理:拋光,精度 6.3 微米(R 級)靶板尺寸:寬度為排汽管內徑的 8%,長度貫穿管子內徑。7.5高壓旁路的要求高壓旁路減溫減壓調節閥閥芯取出,安裝臨時吹掃用閥芯。7.6消音器主、再熱蒸汽系統吹洗排汽口應裝設消音器。7.7其他臨時措施7.7.1 高壓缸排汽至再熱器冷段加臨時封堵,四抽逆止閥臨時壓緊裝置已壓緊,確保嚴密

19、;7.7.2 軸封供汽系統調節門門芯已經抽出;7.7.3 高排逆止門疏水及中壓聯合主汽門前疏水至疏水膨脹箱斷開,引至大氣。8 吹管期間對水質的要求吹管期間,鍋爐給水、爐水品質監督應按電力基本建設熱力設備化學監督導則 SDJJS03 88 的規定執行。給水PH 值8.89.3(25)爐水SiO2210mg/l Fe<3000mg/l當爐水經化驗不合格時,應在吹管停歇時進行排污換水,保證吹管期間爐水品質符合上述標準。9 安全注意事項9.1 隨時檢查管路支吊架及臨時管路加固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9.2 隨時檢查有無蒸汽漏入汽機的現象,如發現蒸汽漏入汽機,應立即停爐。汽缸內壁溫度測點應投用,以

20、便監視汽缸溫度;9.3 臨沖門的操作和靶板的拆裝應由專人負責,兩者間要建立指令許可性聯系;拆裝靶板和集粒器排放前應經現場負責人同意,關閉吹管臨時門及其旁路門,并驗證無汽時方可進行;工作時應使用隔熱手套和適合的工具。吹管值班負責人應得到檢修值班負責人的“工作結束”通知后,方可開啟臨時門的旁路門進行暖管;9.4 排汽口前方應標明足夠范圍的禁區,并樹立明顯標記,排汽口不得正對建筑物,并派專人監視,與控制室保持密切聯系;9.5 吹管期間要嚴格控制水位,以免蒸汽帶水,降低溫度,影響吹管效果;9.6 吹管前主蒸汽、再熱器冷段管道及臨時管道應徹底疏水,過熱器、再熱器所有疏水的一次門全開,用二次門控制,吹管前

21、上述疏水應全部關閉;9.7 運行人員必須熟悉機組的運行操作,同時還應熟悉蒸汽吹管的工作過程;9.8 在汽機主油箱附近和通道處的蒸汽管路應保溫;9.9 吹管期間應備有足夠的消防器材;9.10 吹管期間注意系統隔離狀態,防止誤操作發生;9.11 吹管期間監視主機缸體溫度變化;9.12 吹管期間,運行人員應加強對運行系統、設備的監視和就地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吹管領導小組和鍋爐調試人員;9.17 在蒸汽吹掃工作中發生事故或危急狀況,按運行規程的相關要求進行處理。10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因素控制措施10.1 所有工作人員應著裝規范整齊,配戴安全帽,電氣操作人員應穿絕緣鞋。10.2 試驗過程中,不得

22、隨意吸煙,需要吸煙時應到指定場所吸煙。10.3 集控室等人員比較集中的場所禁止吸煙,試驗中產生的生產和生活垃圾應由專人負責清理打掃。10.4 所有參加本次試驗人員應學習本措施,并熟悉凝結水系統和設備的運行規程。試前要任務明確,試驗時要精力集中,服從統一指揮,不得擅自離開自己的崗位,如要改動接線或更動設備,一定要事先征得試驗負責人同意。10.5 試驗中如發現異常要及時匯報,如遇設備操作問題,應聽從調試人員指揮。10.6 試驗中若發生事故等緊急情況,按運行規程的相關要求進行處理。10.7 嚴格執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防止電氣誤操作。臨時電源應有明確標示,并做好隔離工作,試驗完成后及時恢復10.8

23、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每個參加試驗的人員和與試驗有關的人員始終應遵守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的有關規定,不得違反。所有人都有權有責任制止任何違反電力安全規程的行為。11 組織分工11.1組織形式:成立機組各蒸汽管路吹掃調試領導小組,下設現場指揮和設備驗收組、運行操作組、調試組、檢修組、消防組。其示意圖如下:機組各蒸汽管路吹洗領導小組 11.2各機構職責:11.2.1 領導小組職責:審定和批準機組各蒸汽管路吹洗技術措施;檢查系統條件,協調各方面工作;研究吹洗期間發生的問題,安排試運步驟。11.2.2 現場指揮職責:執行領導小組的決定;根據各職能組在吹洗前的檢查、操作和調試的準備情況,安排吹洗過程;指揮并協調

24、各職能組現場工作。11.2.3 設備驗收組職責:審核有關設備的調試報告;審定有關設備的運行條件;監督設備的運行性能和吹洗工作的質量。11.2.4 運行操作組職責:執行試運行操作并監視設備運行狀態。XXX 科11.2.5 調試組職責:調試準備和試運期間的試驗工作;分析研究調試中的技術問題。11.2.6 檢修組職責:維護檢查試運設備以保證設備具備試運條件;搶修試運期間可能發生的設備故障和缺陷。11.2.7 消防組職責:負責審查系統試運范圍內的消防設施應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一旦發生火情,立即組織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11.3各單位分工:吹管工作在領導小組領導下由電科院、電建公司、電廠和監理公司分工合作

25、、互相配合、共同進行。為確保吹管期間人員和設備的安全,順利完成吹管工作,吹管期間的所有工作由指揮部統一指揮,由吹管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完成。各單位參加人員名單、聯系電話在沖洗前公布于現場。具體分工如下:監理公司:對蒸汽吹洗全過程進行監督;負責對吹管臨時設備、吹管系統的審批;參加吹洗前后檢查、驗收、評定工作。 電廠:負責系統、設備試驗、啟動和運行的操作(不包括集粒器排放和靶板更換),及系統、設備巡查,和相關參數的記錄工作;對蒸汽吹洗全過程進行監督;負責對吹管臨時設備、吹管系統的審批; 負責組織吹洗前后檢查、驗收、評定工作;負責保障工作所需的合格水源、電源、輔助蒸汽、壓縮空氣等的供給。電建公司:負責吹洗系統安裝,臨時隔離措施的執行,以及吹洗結束后臨時系統的拆除和系統的恢復;負責吹洗臨時設備的準備、設計制作、和安裝;負責集粒器排放和靶板更換的操作,和吹管過程中系統、設備的維護、消缺工作;負責現場安全保衛、消防救護和對隔離區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