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本文由yekangan貢獻 doc文檔可能在WAP端瀏覽體驗不佳。建議您優先選擇TXT,或下載源文件到本機查看。 (論文) 專科畢業設計 科畢業設計(論文) 設計 ( 2010 屆 ) 題 學 專 班 學 目 院 業 級 號 丙類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研究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應用電子技術 07 應用電子技術(1)班 0705510033 張志斌 楊金偉 講師 20010 年 3 月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完成日期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丙類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研究 Class C power amplifier design and research 學生姓名:張志斌 Student:Zhan
2、g Zhibin 指導老師:楊金偉 講師 Adviser: Lecturer Yang Jinwei 臺州學院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School of Physics &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Zhejiang, China 2010 年 3 月 March 2010 II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摘要 本文主要概述丙類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高頻功率放大器根據 其不同的工作狀態,可以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三種工作狀態,其中 丙類的工作效率最高,但在要求非線性失真很小的場合,高頻功率放 大器不宜采用丙類工作狀態;
3、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術指標包括輸 出功率、效率功率增益、電流波形、負載特性等等;此外還對于電路 方案的確定和電路板的制作方法和制作過程等做了簡單的介紹; 另外 還有丙類功率放大器的技術指標的測試方法和測試結果。 關鍵詞 高頻;放大器;丙類, III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a Class C power amplifier works. High-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can be divided int
4、o A, B and C are three working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highest efficiency class C, but required a small nonlinear distortion occasion. High-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working status should not be used C; high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key technical indicators including output power, efficiency, pow
5、er gain, current waveform, load characteristics, etc.; the program also determine the circuit and circuit board production methods and production and made the process simple introduction; Class C power amplifier in addition to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test methods and test results. Key words
6、High frequency;Amplifiers;C-class IV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目 錄 1. 引言 1 2設計方案 1 3丙類放大器的硬件電路 2 3.1.丙類放大器電路 2 3.2.丙類諧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3 4丙類放大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6 5丙類放大器的測試方法 8 6丙類放大器的測試數據記錄 9 7PCB 板的設計與制作 10 7.1硬件電路的制作 10 7.2電路板制作的注意事項 11 8結論 15 參考文獻 16 謝 辭 17 附 件 18 V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1. 引言 顧名思義,高頻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器高頻信號并獲得足夠大的輸出功率, 常又稱為射
7、頻功率放大器(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它廣泛用于發 射機、高頻加熱裝置和微波功率源等電子設備中。 無論是廣播通信,還是其他通信,發射機發射信號都需要有一定的功率。特 別是傳遞傳送信號的距離越遠,需要的發送功率越大。在高頻電路中,為使待發 送的高頻信號獲得足夠的功率,需要設置高頻功率放大器。高頻功率放大器主要 有三個任務:1、輸出足夠的功率;2、具有高效率的功率轉換;3、減小非線性 失真 。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是從電源供給功率中轉換而來的, 所以在馬努功 率輸出需要的同時,必須注意提高功率的轉換效率 。利用選頻網絡作為負載回 路的功率放大器稱為諧振
8、功率放大器,這是無線電發射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3。 根據放大器電流導通角的范圍可分為甲類、乙類、丙類及丁類等不同類型的功 率放大器。電流導通角愈小,放大器的效率愈高。如甲類功放的=180,效 率最高也只能達到 50%,而丙類功放的50%,負載 RL=50.在 VCC=+12 V 的條件下,晶體管 3DG12 的 主要參數為 PCM=700 mW,ICM=300 mA,UCES0.6 V,30,fT150 MHz,放大器功率 增益 A6 dB.為了獲得較高的效率及最大的輸出功率,選丙類功率器的工作狀 態為臨界狀態,取=605。 3丙類放大器的硬件電路 3.1.丙類放大器電路 +12V 1K TE2
9、 C1 0.1u 2 R1 3K C2 120P R2 3 TE1 C6 0.1U C5 120P R8 GND 3 GND 5K WE1 1 1 B 1 2 D1 LED E1 W QE1 3DG12C QE2 3DG12C C GND L1 2.2UH R3 1.5K 2 R5 10 R4 300 E R6 10 R7 20 R9 75 R10 240 R11 560 CE2 0.01U CE3 0.01U GND 圖 3-1 丙類諧振功率放大器 激勵級 QE1 采用甲類放大,因此基極偏壓采用固定偏壓形式,靜態工作點 ICQ=7mA。直流負反饋電阻 300,交直流負反饋電阻為 10,集電極
10、輸出由變壓 器耦合輸出到下一級。諧振電容取 120P,根據前面的理論推導,變壓器 TEI 參 數為 N 初級:N 次級=2.56,初級取 18 匝,次級取 7 匝。 功放級 QE2 采用丙類放大。導通角為 700,基極偏壓采用發射級電流的直流 分量 IEQ 在發射級偏置電阻 Re 上產生所需要的 VBB,其中直流反饋電阻為 30, 2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交直流反饋電阻為 10,集電極諧振回路電容為 120P,負載為 50,輸出由變 壓器耦合輸出,采用中間抽頭,以利于阻抗匹配。它們的匝數分別為 N3=6 匝, N1=9 匝,N2=23 匝。 6 3.2.丙類諧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高頻功
11、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圖如 3-2 所示 圖 3-2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圖 各元件作用: LC 諧振網絡為放大器的并聯諧振網絡。諧振網絡的諧振頻率 為信號的中心頻率。作用:濾波、匹配。 VBB :基極直流電壓作用:保證三極管工 作在丙類狀態。 VBB 的值應小于放大管的導通電壓 U on ,通常取 VBB 0 。 VCC : 集電極直流電壓,作用:給放大管合理的靜態偏置,提供直流能量 高頻功率放大器電壓電流波形如圖 3-3 所示 3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圖 3-3 高頻功率放大器電壓電流波形 晶體管開啟電壓 Uon(硅管 0.50.7v,鍺管 0.20.3v) 當 UBB +Ubmco
12、st Uon 時, 放大器無外加激勵時, 晶體管截止。 通常當 UBB 設為為負值或為小于 Uj 的正電壓,放大器工作在丙類 設 ubUbm cost uBEUBBUbm cost 當 uBE Uj 時,晶體管才導通,才有電流通過。電流 iC 為周期 性的余弦脈沖,用傅里葉級數展開得 iCIC0IC1m costIC2m cos2t ICnm cosnt 當輸出回路的選頻網絡諧振于基波頻率時,iC 只有基波電流才 產生壓降,因此輸出電壓 uCE 近似為余弦波形,且與輸入電壓 ub 同頻、 反相。 諧振電阻 RP0LQ L= QL/ 0C 工作原理: 高功放輸入完整余弦波,由于放大器工作在丙類狀
13、態,產生的 iC 為周期性余弦脈沖波,但負載為調諧回路,諧振于基波頻率,可選出 iC 的基波。故在負載兩端得到的電壓仍為與輸入信號同頻的完整余弦波。 u i u BE i B i C u C u i 為余弦電壓, 可表示為 u i =Uim cos t 則: u BE = VBB +u i = VBB + Uim cos t UCmIC1m RP 圖 3-4 i C 波形 4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根據三極管的轉移特性可得到集電極電流 i C , 為余弦脈沖波, 如圖 3-4 所示: 根據傅立葉級數的理論, i C 可分解為: i C =IC0 +i c1 +i c2 +i c3 +L +
14、i cn + L 式中: IC0 為直流電流分量 i c1 為基波分量, i c1 =Icm1 cos c t i c2 為二次諧波分量, i c2 =Icm2 cos 2c t i cn 為 n 次諧波分量, i cn =Icmn cos nc t 其中,它們的大小分別為: IC0 =i Cmax 0 ( ) Icm1 =i Cmax1 ( ) Icmn =i Cmax n ( ) i Cmax 是 i C 波形的脈沖幅度, 0 ( ) 、1 ( ) 和 n ( ) 分別為直流分解系數、基 波分量分解系數和 n 次諧波分量分解系數, n ( ) 的大小可根據余弦脈沖分解系 數表查。 IC 信
15、號的導電角可以用下面的公式進行計算 cos U on ? U BB U bm U on ? U BB U bm arccos 當 i C 信號通過諧振網絡時,由于諧振網絡的作用,可得其諧振網絡壓降為: u c =RIcm1cosc t=U cm cosc t 5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圖 3-5 波形圖 各信號的波形如圖 3-5 所示: 功率關系: 功率關系: 直流功率:PV=VCCICO 輸 出 功 率 : P O= 放大管功耗: 效率:= PO/PV 1 2 Icm1Ucm PT=PV-PO 4丙類放大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1、輸出功率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是指放大器的負載 RL 上得
16、到的最大不失真功 6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率。如 圖所示的電路中,由于負載 RL 與丙類功率放大器的諧振回路之間采用變壓 器耦合方式,實現了阻抗匹配,則集電極回路的諧振阻抗 R0 上的功率等于負載 RL 上的功率,所以將集電極的輸出功率視為高頻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即 Pc=1/2Uc1mIc1m=1/2I2c1mR0=U2c1m/2R0 測量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術的連接電路如圖所示,其中高頻信號發生器 提供激勵信號電壓與諧振頻率,示波器監測波形失真,直流毫安表 mA 測量集電 極的直流電流,高頻電壓表 V 測量負載 RL 的端電壓。只有在集電極回路處于諧 振狀態時才能進行各項技術指標的測量。
17、可以通過高頻電壓表 V 及直流毫安表 mA 的指針來判斷集電極回路是否諧振,即電壓表 V 的指示為最大,毫安表 mA 的指示為最小時集電極回路處于諧振。當然用頻掃儀測量回路的幅頻特性曲線, 使中心頻率處的幅值最大也可以。7 放大的輸出功率可以由下式計算: P0=u2L/RL 式中,uL 為高頻電壓表 V 的測量值。 2、效率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總效率由晶體管集電極的效率和輸出網絡的傳輸效率 決定。而輸出網絡的傳輸效率通常是由電感、電容在高頻工作時產生一定損耗而 引起的。放大器的能量轉換效率主要由集電極的效率所決定。所以常將集電極的 效率視為高頻功率放大器的效率,用表示,即 =PC/PD 利用圖所
18、示電路,可以通過測量來計算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集電極回路諧振 時,的值由下式計算: =PC/PD=U2L/RL/Ic0Ucc 式中,UL 為高頻電壓表的測量值;Ico 為直流毫安表的測量值。 3、功率增益 放大器的輸出功率 Po 與輸入功率 Pi 之比稱為功率增益,用 Ap(單位: dB)表示,如下式: Ap=Po/Pi 7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5丙類放大器的測試方法 +12V 1K TE2 C1 0.1u 2 R1 3K C2 120P R2 3 TE1 C6 0.1U C5 120P R8 GND 3 GND 5K WE1 1 INE1 1 B 1 2 D1 LED E1 W QE1
19、3DG12C QE2 3DG12C C GND L1 2.2UH 2 E TTE2 R5 10 R4 300 R6 10 R7 20 R9 75 TTE1 R3 1.5K R10 240 R11 560 CE2 0.01U CE3 0.01U GND 圖 5-1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電路圖 先調節 WE1,使 QE1 的靜態工作點為 ICQ =7mA(VE=2.2V) 。再從 INT1 處輸入 10.7MHz 的載波信號(此信號是由高頻信號源提供) ,信號大小為:從示波器上 看 Vp-p=500mV,用示波器探頭在 TTE1 處觀察輸出波形,調節 TE1、TE2,使輸出 波形不失真且最大。然后從
20、INE1 處輸入 10.7MHz 載波信號,信號大小從示波器 上看 Vp-p=0mV 開始增加,用示波器探頭在 TTE2 上觀察電流波形,直至觀察到有 下凹的電流波形為止(此時如果下凹波形的電流波形左右不對稱,則微調 TE1 即可) 。如果再繼續增加輸入信號的大小,則可以觀測到下凹的電流波形的下凹 深度增加。 觀察放大器的三種工作狀態 使回路諧振在 10.7MHz,輸入信號大小不變(Vp-p=500mV) ,改變負載 RL, 會使 Rp發生變化,分連接別 R9、R10、R11 使負載電阻依次變化,并用示波器 探頭在 TTE2 上觀察不同負載時的電流波形。同時,在 TTE1 處觀察不同負載時的
21、輸出電壓波形。測負載特性時,用高頻電壓表測量負載電阻上的電壓,改變負載 RL,記下相應的電流 ICQ 和電壓 VL,并且計算當 RL=51 歐時的功率和效率。最后 8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改變激勵電壓的幅度,觀察對放大器的工作狀態的影響。使 RL=50 歐,用示波器 觀察 QE2 發射極上的電流波形,改變輸出信號大小,觀察放大器三種狀態的電流 波形。 6丙類放大器的測試數據記錄 VE=2.207 5.4 格 1.2 格 3.8 格 F 5.4 格*0.707=3.8 格 通頻帶:1.2*1MHz=1.2MHZ QE1:9.625V QE2:11.988V 用高頻毫伏表:掃頻信號:0.7V
22、 都不接 R9、R10、R11 時:TTE1:1.6V 只接 R9 時: 接 R9、R10 時: R9、R10、R11 都接時: TTE1:1.3V TTE1:1.2V TTE1:1.1V 9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Ucm 10MHz 11MHz f 10.7MHz 當 R9、R10、R11 都接上時 RL= R9/R10/R11=1/(1/75+1/240+1/560)=51.85 歐 P0=U L/RL=1.1 /51.85=0.023W =PC/PD=U L/RL/Ic0Ucc=0.023/0.007*12=27.38% 測試結果分析: 甲類功放:=180,有靜態偏置,效率低。 丙類
23、功放:90,無靜態偏置或反偏,效率高。 高頻諧振功放應工作在臨界狀態,其判斷是 Ucc-Ucem=Uces。 2 2 2 7PCB 板的設計與制作 印制電路板的設計是以電路原理圖為根據,實現電路設計者所需要的功能。 印刷電路板的設計主要指版圖設計,需要考慮外部連接的布局。內部電子元件的 優化布局。金屬連線和通孔的優化布局。電磁保護。熱耗散等各種因素。優秀的 版圖設計可以節約生產成本,達到良好的電路性能和散熱性能。簡單的版圖設計 可以用手工實現,復雜的版圖設計需要借助計算機輔助設計(PROTEL)實現。8 7.1硬件電路的制作 首先用 PROTEL 軟件根據所需要的功能畫出電路原理圖,再以電路原
24、理圖畫 10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出 PCB 圖;然后再用打印機將 PCB 圖打印在熱轉印紙上(在打印之前應在軟件中 設置好各種參數),再然后用熱轉印的方法將 PCB 圖轉印到覆銅板上,再轉印之 前應先用砂紙將覆銅板的那面(有銅的那一面)擦干凈;接著再將熱轉印好的覆 銅板上的熱轉印紙撕下,一定要趁熱撕下,同時,看看熱轉印的效果,如果有很 多斷線則應該用砂紙將轉印好的覆銅板擦掉重新轉印; 在熱轉印好之后將覆銅板 放入鹽酸和雙氧水的混合液中,一邊腐蝕一邊觀察,以防止過量腐蝕,而導致電 路板報廢,當露在外面的覆銅全被腐蝕后就可以將電路板從混合液中撈出來,但 在撈的過程中注意安全,因為混合液中含
25、有鹽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所以應該 用其他物件來撈,撈出來后再用清水沖洗,然后再用手拿,當再腐蝕過程中不慎 碰到混合液應該及時用大量清水沖洗;當腐蝕好電路板后,再將電路板擦干,接 著再用鉆孔機將電路板上的需要焊接電子元件的焊盤打好孔,注意焊盤的大小, 如果焊盤上沒有銅會導致后面的焊接無法進行; 再用砂紙將電路板上的打印機的 墨擦掉,并洗好擦干,這樣電路板就做好了。 在電路板做好后,還要用萬用表進行電路連接測試,測試電路板上的覆銅是 否導通,因為在制作過程中可能存在導致電路板上的線路有斷開,所以此時要用 萬用表進行測試;在測試好后,接著就是在電路板上焊接電子元件了,在焊接時 要注意不要虛焊和漏焊
26、,在焊好后再減掉電子元件上多余的引腳。然后就可以進 行硬件的測試和調試了。 7.2電路板制作的注意事項 7.2 印刷電路板圖設計的基本原則要求 1印刷電路板的設計,從確定板的尺寸大小開始,印刷電路板的尺寸因受 機箱外殼大小限制,以能恰好安放入外殼內為宜,其次,應考慮印刷電路板與外 接元器件(主要是電位器、插口或另外印刷電路板)的連接方式。印刷電路板與 外接元件一般是通過塑料導線或金屬隔離線進行連接。但有時也設計成插座形 式。即:在設備內安裝一個插入式印刷電路板要留出充當插口的接觸位置。對于 安裝在印刷電路板上的較大的元件,要加金屬附件固定,以提高耐振、耐沖擊性 能。 2布線圖設計的基本方法 1
27、1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首先需要對所選用元件器及各種插座的規格、尺寸、面積等有完全的了解; 對各部件的位置安排作合理的、仔細的考慮,主要是從電磁場兼容性、抗干擾的 角度,走線短,交叉少,電源,地的路徑及去耦等方面考慮。各部件位置定出后, 就是各部件的連線,按照電路圖連接有關引腳,完成的方法有多種,印刷線路圖 的設計有計算機輔助設計與手工設計方法兩種。 最原始的是手工排列布圖。這比較費事,往往要反復幾次,才能最后完成, 這在沒有其它繪圖設備時也可以, 這種手工排列布圖方法對剛學習印刷板圖設計 者來說也是很有幫助的。計算機輔助制圖,現在有多種繪圖軟件,功能各異,但 總的說來,繪制、修改較方便
28、,并且可以存盤貯存和打印。 接著,確定印刷電路板所需的尺寸,并按原理圖,將各個元器件位置初步 確定下來,然后經過不斷調整使布局更加合理,印刷電路板中各元件之間的接線 安排方式如下: (1) 印刷電路中不允許有交叉電路, 對于可能交叉的線條, 可以用“鉆”、 “繞”兩種辦法解決。即,讓某引線從別的電阻、電容、三極管腳下的空隙處 “鉆”過去,或從可能交叉的某條引線的一端“繞”過去,在特殊情況下如何電 路很復雜,為簡化設計也允許用導線跨接,解決交叉電路問題。 (2)電阻、二極管、管狀電容器等元件有“立式”,“臥式”兩種安裝方 式。立式指的是元件體垂直于電路板安裝、焊接,其優點是節省空間,臥式指的 是
29、元件體平行并緊貼于電路板安裝,焊接,其優點是元件安裝的機械強度較好。 這兩種不同的安裝元件,印刷電路板上的元件孔距是不一樣的。 (3)同一級電路的接地點應盡量靠近,并且本級電路的電源濾波電容也應 接在該級接地點上。特別是本級晶體管基極、發射極的接地點不能離得太遠,否 則因兩個接地點間的銅箔太長會引起干擾與自激, 采用這樣“一點接地法”的電 路,工作較穩定,不易自激。 (4) 總地線必須嚴格按高頻中頻低頻一級級地按弱電到強電的順序排 列原則,切不可隨便翻來復去亂接,級與級間寧肯可接線長點,也要遵守這一規 定。特別是變頻頭、再生頭、調頻頭的接地線安排要求更為嚴格,如有不當就會 產生自激以致無法工作
30、。調頻頭等高頻電路常采用大面積包圍式地線,以保證有 良好的屏蔽效果。 12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5)強電流引線(公共地線,功放電源引線等)應盡可能寬些,以降低布 線電阻及其電壓降,可減小寄生耦合而產生的自激。 (6)阻抗高的走線盡量短,阻抗低的走線可長一些,因為阻抗高的走線容 易發笛和吸收信號,引起電路不穩定。電源線、地線、無反饋元件的基極走線、 發射極引線等均屬低阻抗走線,射極跟隨器的基極走線、收錄機兩個聲道的地線 必須分開,各自成一路,一直到功效末端再合起來,如兩路地線連來連去,極易 產生串音,使分離度下降。 印刷板圖設計中應注意下列幾點 1布線方向:從焊接面看,元件的排列方位盡可
31、能保持與原理圖相一致, 布線方向最好與電路圖走線方向相一致, 因生產過程中通常需要在焊接面進行各 種參數的檢測,故這樣做便于生產中的檢查,調試及檢修(注:指在滿足電路性 能及整機安裝與面板布局要求的前提下)。 2各元件排列,分布要合理和均勻,力求整齊,美觀,結構嚴謹的工藝要 求。 3電阻,二極管的放置方式:分為平放與豎放兩種: (1)平放:當電路元件數量不多,而且電路板尺寸較大的情況下,一般是 采用平放較好;對于 1/4W 以下的電阻平放時,兩個焊盤間的距離一般取 4/10 英 寸, 1/2W 的電阻平放時,兩焊盤的間距一般取 5/10 英寸; 二極管平放時, 1N400X 系列整流管,一般取
32、 3/10 英寸;1N540X 系列整流管,一般取 45/10 英寸。 (2)豎放:當電路元件數較多,而且電路板尺寸不大的情況下,一般是采 用豎放,豎放時兩個焊盤的間距一般取 12/10 英寸。 4電位器:IC 座的放置原則 (1)電位器:在穩壓器中用來調節輸出電壓,故設計電位器應滿中順時針調 節時輸出電壓升高,反時針調節器節時輸出電壓降低;在可調恒流充電器中電位 器用來調節充電電流折大小,設計電位器時應滿中順時針調節時,電流增大。電 位器安放位軒應當滿中整機結構安裝及面板布局的要求, 因此應盡可能放軒在板 的邊緣,旋轉柄朝外。 (2)IC 座:設計印刷板圖時,在使用 IC 座的場合下,一定要
33、特別注意 IC 座 上定位槽放置的方位是否正確,并注意各個 IC 腳位是否正確,例如第 1 腳只能 位于 IC 座的右下角線或者左上角,而且緊靠定位槽(從焊接面看)。 13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5進出接線端布置 (1)相關聯的兩引線端不要距離太大,一般為 23/10 英寸左右較合適。 (2)進出線端盡可能集中在 1 至 2 個側面,不要太過離散。 6設計布線圖時要注意管腳排列順序,元件腳間距要合理。 7在保證電路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設計時應力求走線合理,少用外接跨線, 并按一定順充要求走線,力求直觀,便于安裝,高度和檢修。 8設計布線圖時走線盡量少拐彎,力求線條簡單明了。 9布線條寬窄和線
34、條間距要適中,電容器兩焊盤間距應盡可能與電容引線 腳的間距相符; 10設計應按一定順序方向進行,例如可以由左往右和由上而下的順序進行 PCB 及電路抗干擾措施: 1.電源線設計 根據印制線路板電流的大小,盡量加租電源線寬度,減少環路電阻。同時、 使電源線、地線的走向和數據傳遞的方向一致,這樣有助于增強抗噪聲能力。 2.地段設計 地線設計的原則是; (1)數字地與模擬地分開。若線路板上既有邏輯電路又有線性電路,應使它們盡 量分開。低頻電路的地應盡量采用單點并聯接地,實際布線有困難時可部分串聯 后再并聯接地。高頻電路宜采用多點串聯接地,地線應短而租,高頻元件周圍盡 量用柵格狀大面積地箔。 (2)接
35、地線應盡量加粗。若接地線用很紉的線條,則接地電位隨電流的變化而變 化,使抗噪性能降低。因此應將接地線加粗,使它能通過三倍于印制板上的允許 電流。如有可能,接地線應在 23mm 以上。 (3)接地線構成閉環路。只由數字電路組成的印制板,其接地電路布成團環路大 多能提高抗噪聲能力。 3.退藕電容配置 PCB 設計的常規做法之一是在印制板的各個關鍵部位配置適當的退藕電容。退藕 電容的一般配置原則是: (1)電源輸入端跨接 10100uf 的電解電容器。如有可能,接 100uF 以上的更好。 14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2)原則上每個集成電路芯片都應布置一個 0.01pF 的瓷片電容, 如遇印制
36、板空隙 不夠,可每 48 個芯片布置一個 110pF 的但電容。 (3)對于抗噪能力弱、關斷時電源變化大的器件,如 RAM、ROM 存儲器件,應在芯 片的電源線和地線之間直接接入退藕電容。 (4)電容引線不能太長,尤其是高頻旁路電容不能有引線。此外,還應注意以下 兩點: (1 在印制板中有接觸器、繼電器、按鈕等元件時操作它們時均會產生較大火 花放電,必須采用附圖所示的 RC 電路來吸收放電電流。一般 R 取 12K,C 取2.247UF。 (2CMOS 的輸入阻抗很高,且易受感應,因此在使用時對不用端要接地或接正電 源。 8結論 經過自己的努力和指導老師的悉心教導, 已經完成了對丙類功率放大器
37、技術 指標的測試和記錄, 通過這次設計能進一步的理解諧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 負載阻抗、激勵電壓和集電極電源電壓發生變化對其工作狀態的影響。 希望這個課題在以后能更得到很大的改善,能進一步的完善其功能,隨著科 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丙類功率放大器的研究也將不斷的深入, 希望以后人們能 設計更好的放大器電路,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15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參考文獻 1 楊翠娥.高頻電子線路實驗與課程設計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5,147-148 2 胡宴如.高頻電子線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7-139 3 沈偉慈.高頻電路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
38、000,65-67 4 申功邁.高頻電子線路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3,46-50 5 孫 霄 霄 . 高 頻 丙 類 功 率 放 大 電 路 的 設 計 J. 牡 丹 江 師 范 學 院 學 報 ( 自 然 科 學 版 ) , 2008,2,48-49 6 劉守義.高頻電子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1.56-58 7 張志雄. 高頻電子線路教學方法研究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1,20,74-76 , 8 萬 琰 . 基 于 丙 類 諧 振 功 放 負 載 特 性 分 析 與 調 試 的 探 討 J. 漯 河 職 業 技 術 學 院 學 報.2008,7(2),29-30. 9 (臺州學院計算機基礎教學網) 16 臺州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謝 辭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我已畢業,畢業設計是我大學時代的最后一次作業,通 過這次的畢業設計,我學會了很多很多,它既是對學校所學知識的全面總結和綜 合應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班級工作管理經驗介紹
- 油墨基礎知識
- 無錫學院《企業內部控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數據分析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旅游職業學院《情緒行為異常兒童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音樂學院《舞蹈創編(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央民族大學《高級德語I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刑法與刑事訴訟理論與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美術學院《基礎筆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交通工具圖標識別》課件
- 2022《煤礦安全規程》
- 精選常熟市化工企業名單
- 超詳細大鼠的解剖圖譜
- GB/T 17048-2017架空絞線用硬鋁線
- 物資需求預測方法
- 體育通識題試題附答案
- 尾礦庫巡壩工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 儀表-ind560技術說明書METTLERTOLEDO未經書面許可不得翻印、修改或引用
- 《城鄉規劃法》課件
- 《新能源汽車故障診斷和維修研究(論文)8200字》
- 八大浪費管理培訓教材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