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二試卷D(已調格式)_第1頁
古漢語二試卷D(已調格式)_第2頁
古漢語二試卷D(已調格式)_第3頁
古漢語二試卷D(已調格式)_第4頁
古漢語二試卷D(已調格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華南師范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2016年1月委考課程 古代漢語(二) 模擬卷D(課程代碼:11495 )注意事 注意:1.本試卷共七大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卷的規定位置上; 3.必須用黑色墨水的鋼筆和圓珠筆填寫,不能使用涂改液; 4.考試形式:閉卷。題 號一二三四五六七總 分得 分一、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天者莫明於日月”中的“莫”是一個( ) A人稱代詞B指示代詞C無定代詞D否定副詞下列疑問代詞中主要用于詢問處所的是( ) A胡B惡C曷D奚 對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條是( ) A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

2、兇:收成不好B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勝:超過C涂有餓莩而不知發。發:出發D斧斤以時入山林。斤:斤兩在“許子以釜甑爨”這個句子中,“爨”的意思是( ) A燒火做飯 B古民族名C灶 D姓對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條是( ) A寒暑未薄而疾。薄:薄弱B繁啟蕃長於春夏。啟:開門C星隊木鳴,國人皆恐。隊:隊列D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分:職分下列古代漢語代詞中不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的是( ) A之 B爾 C所 D其下列副詞中屬于指代性的副詞是( ) A乃 B相 C即D未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一句子中,介詞“以”的用法是( ) A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 B引進動作行為的工具C引進動

3、作行為發生的原因 D引進動作行為的條件下列語氣詞中常用于句首的是( ) A蓋 B哉 C也 D歟下列句中的“之”字用于連接主謂結構,使其變為名詞性詞組的一句是( ) A之二蟲又何知?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 C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D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對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條是( ) A而后乃今培風。培:培養B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搶:觸,碰C此小大之辯也。辯:辯論D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勸:勸說在“望洋向若而嘆曰”這個句子中,“望洋”的意思是( ) A望著海洋B迷惘直視的樣子 C感嘆 D向望對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條是( ) A有圣人作,構木為

4、巢,以避群害。作:起來,興起B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臭:臭味C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法:法律D股無胈,脛不生毛。股:臀部古人經常使用謙敬語,從修辭方式上講運用了下面哪種手法 ( ) A委婉 B用典 C比喻 D分承“主人下馬客在船”這個句子所用的修辭方式是( ) A復合偏義 B互文見義 C共用 D分承在十三經注疏本中詩經的注解中“疏”字后面的文字是( ) A西漢毛亨的注 B唐孔穎達的注 C唐陸德明的注 D東漢鄭玄的注下列古書注解術語中主要用來辨析同義詞之間細微差別的是( ) A讀若 B讀為 C之言 D謂之下列古書注解術語中主要用來指明古書中脫落了文字的現象的是( ) A言 B脫 C如字 D辭

5、也在“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這個句子中,“池”的意思是( ) A水塘 B深水 C護城河 D池塘對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條是( ) A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望:希望B顧自以為身殘處穢,動而見尤,欲益反損。尤:責備C終不可以為榮,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點:評論D則是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恨:仇恨對下列古國名或族名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條是( ) A吐蕃T b B大宛D wn C月氏Yu sh D康居Kn j下列聯綿詞中兩個音節具有雙聲關系的是( ) A逍遙 B盤桓 C倉庚 D蕭瑟在古書中下列哪種古音通假現象最為常見( ) A雙聲通假 B疊韻通假 C同音通假 D聲韻相鄰通假對下列句

6、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條是( ) A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行:行走B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陽:太陽C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向:朝北的窗D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稱:稱贊,頌揚在“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這個句子中,“驟”的意思是( ) A快跑 B屢次 C突然 D迅速初唐以后,人們嚴格按照律詩的格律要求寫作的詩歌形式叫做( ) A近體詩 B古體詩 C古風 D長短句“渡遠荊門外”這句詩的平仄格式是( ) A平平仄仄平 B平平仄平平 C仄仄仄平平 D仄仄平平仄近體詩的平仄格式可用“對”和“粘”的規則來掌握,“粘”是指( ) A上一聯對句和下一聯出句頭二字的平仄相同

7、B上一聯對句和下一聯出句頭二字的平仄相反 C同一聯出句和對句平仄相反 D同一聯出句和對句平仄相同歉敬副詞可分為表敬的和表歉的兩類,下列副詞中屬于表歉的是( ) A請 B幸 C竊 D辱下列句子標點有誤,造成標點錯誤的原因屬于( ) *東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A詞匯方面 B語法方面 C音韻方面 D古代文化常識方面二、 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下列詞中可以做疑問代詞的有( ) A誰 B何 C胡 D然 E安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以”字用作連詞的有( ) A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B古之民樸以厚,今之民巧以偽。 C發憤忘食,樂以忘憂。D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E.

8、 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下列關于近體詩押韻的說法正確的有( ) A首句一定要押韻。 B一般押平水韻。C偶句一定要押韻。 D可以換韻。E. 不能“出韻”。下列古書注解術語中用來說明某字是虛詞的有( ) A辭也 B語詞也 C語助也 D謂之 E之言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與括號中的字屬于通假字的有( ) A故錯(措)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B圣人有(又)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C昔者孔子沒(歿),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D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曝)之。E是以圣人不期脩(修)古,不法常可。三、 釋詞題(本大題共12小題,前9題每題1分,后3題每題2分,共15分)(一)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詞語的意義

9、。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走 跑,這里指逃奔。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治 有條理、后正道的措施。寒暑未薄而疾,襖怪未至而兇。 薄 迫近。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適 到去。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窮 盡,走到盡頭。徐偃王處漢東,地方五百里。 方 見方,方圓。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 交通 交結,往來。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 容 容貌,打扮容貌。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行 道路。(二)說明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的詞性和意義;如果沒有實在意義,則說明其語法作用。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莫:無定代詞,沒有人,沒有誰。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

10、士邪? 羞:形容詞用作使動,使感到羞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予:第一人稱代詞,做賓語。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讀為、讀曰”與“讀若、讀如”這兩類古注術語的使用旨趣有何異同? “讀為、讀曰”這兩個術語主要是用來說明通假,即用本字來說明正文中的假借字及古今通用字,“讀為”間或也用于注音。(3分)“讀若、讀如”這個術語則主要用來注音,起標明音讀的作用。有時“讀如”也用來說明通假字或辨別同形字(2分)古音通假的前提條件是什么?古音通假有哪幾種類型?古音通假的前提是借字讀音與本字的讀音必須相同或相近,所謂讀音是指當時當地的讀音,即先秦古音(2分)。按借字與本字的語音

11、關系,可以分為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兩類,其中同音通假是借字和本字的聲韻都相同而構成的通假。音近通假又可分為雙聲通假、疊韻通假、聲韻相鄰通假(3分)。標出下列詩歌的平仄格式,并找出它的韻腳字。 李商隱晚晴深居府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干後,歸飛體更輕。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每句1分)韻腳字:城,清,晴,明,輕。(1分)五、古文今譯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把下面短文中帶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12、;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2)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便會吃不完。(2)這樣就使百姓供養老人孩子和

13、為死者辦喪事都沒有什么遺憾。(3)五畝大的宅院,在里面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都可以穿絲織品了。(4)須發花白的老人也就不會頭頂著或背負著重物在路上行走了。(5)能做到這樣,卻不能統一天下而稱王的,是不曾有過的事。六、古文標點題(本大題共1小題,5分)給下面這段古文加上標點符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癈疾者皆有所飬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

14、獨癈疾者皆有所飬,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說明:每錯4處扣1分,扣完5分為止。七、古文閱讀題(本大題共1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古文,然后解答文段后面提出的問題夫子房受書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恠。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圣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雖有賁、育,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蓋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盜賊。何哉?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蓋世之材,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于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一)解釋文中加著重號詞語的意義。(5分) (1)圯 (2)夷滅 (3)忿忿 (4)蓋 (5)折(一)(1)重,指加重。 (2)接納,接受。 (3)指國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