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古典詩詞中的”閑”_第1頁
漫話古典詩詞中的”閑”_第2頁
漫話古典詩詞中的”閑”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漫話古典詩詞中的”閑”在中國古典詩詞中,“閑”作為一種特殊的生活狀態,被詩人賦予了多樣的意味,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一、閑中顯曠達“閑”是一種心境,傳達出來的是詩人的心性。蘇軾的點絳唇:“閑倚胡床,庾公樓外峰干朵。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起筆就是“閑”,正是這樣的“閑”,引領出樓外連綿起伏的山巒,引領出詞人座上的雅客:清風和明月。蘇軾才情蓋世,官場上卻屢屢受挫,“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正是他精神世界里的這份曠達,才使之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巨人。他在前赤壁賦也曾寫道:“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閑”與

2、江山風月為伴,“閑”出的是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也“閑”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李白的“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廬山謠寄侍御虛舟),同樣也“閑”出一種從容。“石鏡”傳為廬山東面的一圓石懸巖,明凈能照人影,被詩人閑來窺探,探出的一定是求仙問道的新途徑,詩人的心情自然也會為之一爽。再如劉禹錫的“靜看蜂教誨,閑想鶴儀形”(晝居池上亭獨吟)。雖然詩人“獨吟池上亭”,但他卻師蜂自勵,以“鶴儀形”(即君子異形)為尚,表現出身閑志不閑的高遠情懷和別樣的氣概。二、閑中露自得一萬卷書、一千卷金石遺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一老翁,自稱“六一居士”的歐陽修,晚年充滿著對清閑生活的向往,為了盡情享受田園生活的

3、樂趣,他提前五年退休。“無窮興味閑中得,強半光陰醉里銷”,于他而言,耕種、撫琴、飲酒、賦詩,那才是生活里最為本真的東西。他在許多詩句中都提到“閑”,“無用物中仍老病,太平時得作閑人。鳴琴酌酒留嘉客,引水栽花過一春”(答判班孫待制見寄),“老得閑來興味長,問將何事送余光。春寒擁被三竿日,宴坐忘言一炷香”(答樞密吳給事見寄)。歐陽修的“閑”,充滿著一種歸真的“興味”,這“味”里寫滿的是自在,無論是留客飲酒、春來栽花,還是擁被臥床、宴后焚香,顯露出的都是一種率性而為無拘無束的自在,而這樣的自在在詩人的心里又充滿了一種得意。再看李白的山中問答:“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窗然去,別有天地

4、非人間。”起句的問“何意棲碧山”,問得突如其來,詩人卻“笑而不答”,這一“笑”含一絲狡黠,而“不答”又帶有幾分神秘。“心白閑”,既是對“何意”一問的回應,又自然地引出“不答”而答的答案:別有天地的碧山,艷美的桃花追逐著清澈的溪流窅然而去,這哪里是人間有的景色呀!詩人的“閑”,“閑”出了一番非人間的仙境,“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自得也便躍然紙上。而林逋的“鶴閑臨水久,蜂懶采花疏”(小隱自題),看似寫鶴的“閑”,寫鶴因其“閑”而在水邊“久”立。可“閑”鶴的背后,還立著詩人,正有滋有味地觀賞著這樣一幅滿是閑情逸致的景觀。由此,詩人的“閑”也就透出紙背,透出紙背的還有詩人隱居生活“趣有余”的自得。

5、三、閑中出禪意王維幾經周折后,才真正開始了他那亦官亦隱的生活,他以禪者的目光看待萬物,用靜定的心性體味生命,然后再把對禪的感悟糅合進雅致的詩句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首鳥鳴澗,表現的是一個“靜”,這“靜”不是幽冷也不是空寂,而是詩人心性清閑時的體驗,靜謐里有桂花紛紛落地的輕音,靜謐中有月出驚動山鳥的嗚叫,而這些動感又滋生出無限的靜感。安閑之夜的魅力就在于它沒有人的喧囂與塵世的污濁,顯現的是一種令人愉悅和適意的心境,這種從靜觀中體會到的趣味,該就是與之相近的禪意了。王維清溪中的詩句“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心閑情淡,亦如澹澹的清流。心境物境全然融為一體,同樣充

6、滿了禪意。再讀劉長卿的尋南溪常道士:“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寫詩人尋訪常道士的經過,一個“閑”字,引出道士住所的安閑,近處芳草萋萋的安閑,遠處悠悠白云纏繞沙洲的安閑,還有溪水、山林的安閑,置于這樣的一派安閑之地,詩人也隨之而安閑,禪意自然也就隨之而生。四、閑中生落寞趙師秀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第一聯先以青草、池塘、蛙鳴、雨聲構成了江南獨具韻味的黃梅時節的景色,“有約不來過夜半”,點出了詩人曾“約客”來訪,可是過了半夜,期待中的客人的叩門聲還是未響。燈芯漸漸燃盡,詩人只

7、能下意識地“閑敲棋子”,而篤篤的敲棋聲又將燈花震落。一燈如豆,閑敲棋子,“閑”出的是一派夜雨凄迷的景象,也“閑”出詩人獨自枯坐的落寞。再讀楊萬里的閑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詩人午睡初醒,睡前所吃梅子的余酸還殘留在齒頰間,雖有芭蕉的清影映于紗窗之上,也映出幾分幽靜,可此時詩人卻“無情思”。夏日晝長,百無聊賴之間也只能“閑看兒童捉柳花”來打發時光。正值壯年的詩人,不能再與兒童們追逐嬉戲,只能“閑看”小孩兒們的玩耍,從他們的稚趣中獲取一種安慰。這樣的“閑”可謂落寞之極。又如李涉的“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題鶴林寺僧舍),“閑眠盡日無

8、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竹里),在與僧人的對話中,在無人的休眠里,贏得半日閑靜,偷得春風掃門。“閑”出的更是一種慵懶和空虛,無狀的落寞之情也變得可感可掬。五、閑中透悲愁在古詩詞中,“閑”和“愁”常常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如“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易安一剪梅)。但也有將“愁”隱匿于“閑”中的,如白居易的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后誰能惜酒錢?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閑征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9、”詩的前兩聯詩人回憶年少時的“不憂生計”,引發出的是年老的不“惜酒錢”;于是,即使共同以“十干”的金錢來換“一斗”美酒也在所不辭,盡管彼此的年齡都是“七十欠三年”。后兩聯是寫,閑來引經據史尋取酒令,醉后靜聽清幽的吟誦勝過絲竹的樂音:于是便有了一種期待:等到重陽佳節時家釀的菊花酒更為醇香,再與你共飲一醉而陶陶然。詩人試圖“陶然”于“一醉”之中怡情養性,設想借“勝管弦”的“清吟”來消遣自己,然而“閑征”還是在無意中道出了詩人的悲愁,詩人雖有滿腹經綸之才學,匡時救世之志向,卻只能借此行行酒令,虛擲時光,這“閑”的背后透出的是骨子里難言的悲苦。再如方澤的武昌阻風:“江上春風留客舟,無窮歸思滿東流。與君盡日閑臨水,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