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整理教師招聘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編_第1頁
2019-2020年整理教師招聘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編_第2頁
2019-2020年整理教師招聘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編_第3頁
2019-2020年整理教師招聘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編_第4頁
2019-2020年整理教師招聘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編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物、著作、主張1 .利托爾若(法,社會學家)、沛西*能(英,教育學家),“生物起源說"(教育是一種生物現象,不是人類 所特有的社會現象)。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標志著在教育起源上開始轉向科學解釋。否認社會屬性,不科學。P62 .孟祿(美,教育學家),“心理起源說”(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否認社會屬性,不科學。P63 .蘇格拉底,“產婆術”或“蘇格拉底法”或“問答式教學法”。(后人概括為四部分:諷刺“助產術”,歸納,定義)P204 .柏拉圖,理想國,培養的最高目標:哲學家兼政治家一一哲學王。P205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

2、遵循自然”;P20論靈魂,是歷史上第一部論述各種心理現象的著作 P2506 .昆體良(古羅馬,教學法大師)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P21雄辯術原理論演說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西方 第一部教學法論著建對班級授課制進行一些闡釋,這是班級授課制思想的萌芽7 .夸美紐斯(捷克,教育家),大教學論教育學開始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被認為是近代第三本教育學著作,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作了闡述,為班級授課制奠定了理論基礎。P161主要教學觀點:(教育目的:為人的永生做準備,又有現實目的。P21“泛智”教育:普及教育的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教育適應自然:該原則是貫穿夸

3、美紐斯整個教育體系的一條根本性的指導性原則。學制系統:分別四個時期。教學原則:提出并論述了直觀性 P152、系統性P153、量力性、鞏固性P154和自覺 性等。8 .盧梭(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愛彌兒懺悔錄;P21 I“教育上的哥白尼”;1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被譽為“舊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嶺);I個人本位論 P56 (關于教育目的確立的理論);兒童(學生)中心論(杜威,師生關系兩種對立的觀點)P100主要觀點:r教育的任務:使學生“歸于自然”,這是其自然主義教育的核心,把兒童的發展和教育劃分四個階段:嬰兒期、兒童期、青年期、青春期。9 .康德(德,哲學家,唯心主義),理

4、性主義教育思想的主要倡導者和踐行者;康德論教育,認為自由式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最早在大學開設教育學講座的有影響的學者之一,最早的教育學課程一一哥尼斯堡大學1774年。P2210 .特拉普(德,教育家)一一最早的教育學教授。1779年,哈勒大學。P2211 .裴斯泰洛奇(瑞士,民主主義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林哈德與葛篤德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 口號; P22要素教育論是他教學理論體系的重心;建立初等學校各科教學法,“小學各科教學法奠基人”;J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思想時間的教育家;形式主義教育論 (洛克,發展智力);P149個人本位論P56“知識與知識的

5、應用”和“你要滿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須認識和思考,但是為了這個目的,你(教學原則,理也必須行動,知和行又是那么密切地聯系著,假如一個停止了,另一個也隨之而停止”論聯系實際)P152要素主義:(巴格萊)P11712 .洛克(英國,哲學家、經驗主義的開創人),教育漫話;P22外銖輪:反對天賦觀念,提出了 “白板說” ;P40,他的教育思想對 18世紀英國的家庭教師教育和學園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形式主義教育論 P149 (裴斯泰洛奇,發展智力)。13 . 赫爾巴特(德,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P23/“現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學,1806年,標志著規范教育學的建立,被認為

6、是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傳統教育學理論的代表;社會本位論(關于教育目的的確立的理論)P57;論學科中心論(斯賓塞、巴格萊) P115;< 實質教育論(斯賓塞,傳授有用知識)P149;“我想不到任何無教育的教學”,教學過程的教育性規律 P149;教師中心論(凱洛夫),“舊三中心”(“課堂中心” “教材中心” “教材中心”)P100;教學四階段論(明了、聯合 /聯想、系統、方法),班級授課制得以進步完善而基本定型P161L用“統覺理論”原理說明教學過程,是新舊觀念的聯系和系統化的過程P144主要觀點:教育理論體系的兩個理論基礎倫理學和心理學: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即實踐哲學,體現物種道

7、德觀念,即內心自由、完善、仁慈、公平)的基礎上,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即研究觀念的科學,兩個概念“意識閾”和“統覺” )的基礎上,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教育目的:“教育性教學”、教學四階段論:明了、聯合 /聯想、系統、方法(他的學生席勒,五段,即預備、提示、聯 系、總結、應用)14 .杜威(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和心理學家)P23,民主主義與教育,1916,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現代教育理論的代表;“新三中心”(“兒童中心” “活動中心” “經驗中心”);學生中心論(盧梭,師生關系的兩種對立觀點)P100;設計教學法(克伯屈,其他教學組織形式)P164<實用主義教育學(克伯屈)P2

8、5機能主義心理學(詹姆士、安吉爾,提出“意識流”,強調對意識作用和功能的研究,西方心理學流派)P250教學過程是學生直接經驗的不斷改造和豐富的過程,是“從做中學”的過程。它以新的知識觀和知識形成觀作為教學理論的基礎。(教學過程)P144X活動課程的主要代表人物。P115主要觀點:論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學校即社會;論教育的目的:教育無目的論;課程改革:“從做中學”,教學方法一一探究的方法(五個步驟:創設疑難情景,確定疑L 難所在,提出解決問題的種種假設,推斷哪個假設能解決這個困難,驗證這個假設)15 .霍爾(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馮特的第一個美國弟子)r

9、實驗教學法(德梅伊曼、法比納、美桑代克)t內發論,“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遺產決定論,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P4016 .桑代克(美國,心理學家)廣實驗教育學;P24教育心理學,1903,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P344“教育心理學之父”;聯結一一試誤學習理論(教育心理學史上第一個較為完備的學習理論):學習的實質在于形成情境與反應之間的聯結,公式S-R;學習的進程是一種漸進的、盲目的、嘗試錯誤的過程;學習要遵循三條重要原則(即桑代克的三大學習定律),即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P366I相同要素說(早期遷移理論)P39317 .狄爾泰、斯普朗格、利特,文化教育學(或精神科學教育

10、學):作為科學主義的實驗教育學和理想主義的赫爾巴特式教育學的對立而存在與發展P2518 .克魯普斯卡婭(蘇聯),國民教育與民主制度,馬克思主義教育學 P2519 .凱洛夫(蘇聯,教育家)教育學,世界上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P25提出課的類型和結構的概念,使班級授課制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P161I教學過程是一種認知過程。(教學過程)P14420 .美鮑爾斯、金蒂斯,法布厄迪爾,批判教育學P2621 .贊科夫(蘇聯,教育家):教育與發展,把學生的一般發展作為教育的出發點,提出了發展性教學理論的 五條教學原則,即高難度、高速度、理論知識起指導作用、理解學習過程、是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

11、一般發展的原則。P2622 .布魯納(美國,教育家)僅教育過程,提出“結構教學論”,強調“我們無論選教何種學科, 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P26探究式教學(皮亞杰,教學模式) ;P173J認知一發現學習理論:學習的實質在于主動形成認知結構;學習的過程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P368j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當代的遷移理論)P394結構主義課程理論(以學科結構為課程中心,與之相對的是活動課程理論)P114發現法(教學方法)P160& 1994,總結了教育心理學 80年代以來的成果:主動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會文化研究 P34523 .瓦*根舍因(德,教育學家),創立了范例式教學理論

12、,范例式教學模式P26、P17324 .皮亞杰(瑞士,教育家)傳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論述智力發展的階段;P26探究式教學(布魯納,教學模式) P173提出認知模式(科爾伯格發展,德育模式)P191現代認知(信息加工)心理學:把人的心理活動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統,設計實驗,利用客觀研究方法來J 研究(奈塞爾認知心理學 )P251)認知發展階段論:感知運動階段(02歲,“客體永久性”),前運算階段(27歲,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具體運算結算(711歲,“去自我中心”),形式運算階段(11成人,抽象邏輯、可逆補償、靈活性)P353道德發展階段論:10歲是兒童從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轉化的分水嶺。自我中心階段、

13、權威階段(他律I階段)、可逆性階段、公正階段。態度和品德的形成包括以下階段:依從、認同、內化。P41225 .蘇霍姆林斯基(蘇聯,教育家),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和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中闡述了他的和諧教育思想,認為學校教育的理想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P26P2626 .保羅*朗格朗(法,成人教育家),終身教育引論,1970,被公認為終身教育理論的代表作。27 .舒爾茨(美,經濟學家),提出人力資本理論,重視教育投資,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源的核心;教育既是一種 消費活動,也是一種投資活動;經推算,美國 19291957年教育水平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為33%。P3528 .弗洛伊德(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及精

14、神分析學家)伊內發論: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要,J 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P40精神分析心理學:重視對異常行為的分析和無意識的研究(西方主要的心理學流派);P251、人格“三我結構”:本我、自我、超我(氣質)。P32329 .孟子、弗洛伊德、威爾遜、高爾頓、格塞爾、霍爾 :內發論P4030 .威爾遜(美,生物社會學家):內發論,把“基因復制”看做是決定人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P4031 .格塞爾(美,心理學家):內發論:強調成熟機制對人的身心發展的決定作用;P40“成熟勢力說":通過雙生子爬梯實驗證明(遺傳素質的成熟機制制約著人白

15、身心發展的水平及階段);P4132 .高爾頓(英國,探險家、優生學的創始人、心理學家,差異心理學之父、遺傳決定論的鼻祖):內發論,認為個體的發展及其個性品質早在基因中就決定了,發展之勢這些內在因素的自然展開,環境只起引發作用。P4033 .華生(美,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外銀輪:“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祖先的狀況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從領袖到小偷等Y各種類型的人” ;P40行為主義心理學: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1913, “第一勢力”,特點:反對研究意識,主張心 理學研究行為反對內省,主張采用實驗方法進行客觀的研究;P25034 .斯賓塞(英,教育家)“課程” 一詞,西方最早出現在

16、斯賓塞什么知識最有價值;P110學科中心課程理論(赫爾巴特、巴格萊要素主義P117) ; P115實質教育論(赫爾巴特,傳授有用的知識,無視對學生智力的訓練和培養)P14935 .博比特(美,學者)課程,1918,標志著課程作為專門研究領域的誕生,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課程理論 專著,提出“活動分析法” 。P11036 .布拉梅爾德(美),社會中心課程論 P11637 .泰勒(美,課程理論家)門目標模式: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則,1949 ,被公認為現代課程理論的奠基石:學校應當追求的目 標選擇和形成學習經驗有效地組織學習經驗課程評價/評價結果(課程設計的主要模式);P130焉目標評價模式:“課程評價

17、之父”(課程評價主要模式)P13238 .斯騰豪斯(英,課程理論專家):過程模式(課程設計的主要模式)P13039 .斯克里文(美,學者):目的游離評價模式(課程評價的主要模式)P13040 .斯塔弗爾比姆(美,教育評價家):CIPP評價模式(課程評彳的主要模式) P13341 .斯太克提出,古巴、林肯 發展:CSE評價模式。P13342 .烏申斯基(俄國教育家)“空洞的、毫無根據根據的理論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理論不能脫離實際,事實不能離開思想”(教學原則,理論聯系實際)P152“一般來說,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邏輯不是別的東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現象的聯系在我們頭

18、腦中的反映”(教學原則,直觀性原則)P153“知識只有形成了系統,當然是從事物本質出發來形成的合理地系統,才能被我們充分掌握。腦子里 裝滿了片斷、毫無聯系的知識,那就像東西放得雜亂無章的倉庫一樣,連主人也無法從中找到他所需 要的東西。”(教學原則,循序漸進原則 /系統性原則)P153“復習是學習之母”(教學原則,鞏固性原則)P15443 .加里寧(蘇聯,政治家、革命家):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作用);P8044 .第斯多惠:“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 P15345 . 加德納(美,心理學家),提出“多元智能理論” P154,說明了應當針對學生的個f特征進

19、行因材施教(教學原則,因材施教原則)P15446 .布魯姆(美,教育學家):目標教學法(教學方法),環節:定標、實施、評價P160教學目標分類:認知、情感、動作技能 P42047 .斯金納(美,教育心理家)華程序教學法(教學方法)P160,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行為分為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學習理論) P366I程序教學:是一種個別化的教學形式(教學設計,學生中心取向的教學策略)P42248 .沙塔洛夫(蘇聯,教育家):“剛要信號”圖表教學法(教學法)P16049 .彼得*麥克費爾(英,德育學家):體諒模式P19150 .班杜拉(美):社會模仿模式(德育模式)P192社會學習理論:觀察學習(包

20、括注意、保持、復現和動機)是人的學習最重要的形式。P367自我效能感理論:指人對自己能否成功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學習動機理論)P38351 .拉斯、哈明、西蒙(美):價值澄清模式(德育模式)P19252 .馬卡連柯(蘇聯,教育家)教育詩“平行影響”的教育思想(班級管理模式,班級平行管理) ,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德育原貝U)“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德育原則,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 合的原則)P19053 .布洛卡(法,醫生),1861,解剖了一位失語癥病人的腦,由此發現“布洛卡區”,證明心理是腦的機能。54 .巴甫洛夫(俄,生理學家、心理學家

21、、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創始人)把大腦皮層的功能分為第一信號系統活動(“望梅生津”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和第二信號系統活I 動(“望梅止渴”語詞)。P248用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解釋氣質的基礎(抑制性,安靜型,活潑型,不可遏制型)P3241經典性條件作用學習理論 :規律包括習得、消退、泛化與分化。(一般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學習理論)P36555 .馮特(德,心理學家),1879,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心理學成為獨立的科學P250構造主義心理學: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并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狀態三種元素;研究方法上,主張采用實驗內省法

22、分析意思的內容或構造(弟子鐵欽納)P25056 .詹姆士 (美,心理學家),創始機能主義心理學:提出“意識流”,強調對意識作用和功能的研究,西方心理學流派。P25057 .楊賢江(中國,教育家),以李浩吾化名出版新教育學大綱,1930,是我國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P2658 .盛宣懷,在上海開辦“南洋公學”,分設上院、中院、師范院和外院,其中師范院是我國最早的師范教育。59 .孟子、盧梭、裴斯泰洛奇、福祿貝爾、馬利坦、赫欽斯(永恒主義者)、奈勒、馬斯洛、薩特,個人本位論P5760 .荀子、赫爾巴特、涂爾干、納托普、凱興斯泰納、孔德、巴格萊 ,社會本位論。P5761 .巴格萊(美,教育家

23、、編輯):社會本位論;P57要素主義,課程的內容應該是人類文化的“共同要素”(裴斯泰洛奇)P11762 .杰克遜,1968,班級生活一書中首次提出“隱性課程”。P11563 .貝爾、蘭喀斯特(英國),貝爾蘭喀斯特,即導生制 P16364 .柏克赫斯特(美,教育家):道爾頓制.P16365 .勞伊德*特朗普(美,教育家):特朗普制。P16466 .洛卡諾夫:暗示教學模式。P17467 .羅杰斯(美,心理學家)d非指導性教學模式 P174<人本主義心理學:“第三勢力”,著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認為人本善,反對行為主義(馬斯洛)P250g人本主義學習論:P36968 .科爾伯格(美,學者):深化

24、認知模式(德育模式,皮亞杰提出)P19169 .德魯克(美,管理學家):提出目標管理(班級目標管理)P20570 .韋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格式塔(完形)心理學 P25071 .馬斯洛(美,社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第三勢力”,著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認為人本善,反對行為主義(羅杰斯);P251J個人本位論:P56需要層次理論: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缺失需要),求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成長需要)(學習動機理論)P311、P38272 .奈塞爾(美,心理學家):1967,認知心理學,標志著現代認知(信息加工)心理學的誕生:把人的心理活動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統,

25、設計實驗,利用客觀研究方法來研究。P25173 .艾賓浩斯(德,心理學家):“遺忘曲線”,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其趨勢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負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遺忘了。P27374 .斯皮爾曼(英,心理學家):二因素論,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智力理論)。P31675 .瑟斯頓(美,心理學家):群因素論,包括語言理解能力、語言流暢程度、數字能力、空間知覺能力、知覺速度、記憶能力和推理能力。P31676 .吉爾福特(美,心理學家):智力三維結構論,包括內容、操作(真正代表智力的高低)和成果。P31677 .卡特爾(美,心理學家):智力形態論,分為流體智力(先天,20歲以后發展達到頂峰,3

26、0歲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和晶體智力。P31678 .斯滕伯格(美,心理學家):三元智力論,包括智力成分亞理論、智力情境亞理論和智力經驗亞理論。P31779 .比納、西蒙(法,心理學家):最早的智力測驗,1905,編制的比納西蒙智力量表,提出智齡( MA) P31880 .推孟(美,教授):改名為斯坦福一比納量表,用智商代表智力水平,反應的是智齡和實際年齡的關系。智商=智齡(MA ) /實齡(CA) X 100 P31881 .韋克斯勒智力量表(韋氏智力量表):改用離差智商來衡量人們的智力水平。P31882 .奧爾波特:人格特質理論(人格理論,特質理論),把人格特質分為兩類,即共同特質和個

27、人特質(分為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P32383 .卡特爾:人格特質理論一一“特質因素分析論”P32384 .塔佩斯:“大五”人格理論,“人格海洋”(求新性、盡責性、外向性、隨和性和神經質)P32485 .希波克里特(古希臘,醫生):提出人體內有四種性質不同的體液,血液、黃膽汁、黑膽汁和黏液。P32486 .蓋倫(羅馬,醫生):提出了人的四種氣質類型,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郁質、P32487 .榮格(瑞士,心理學家):內一外向人格P32688 .霍蘭德(美,心理學家):人格理論,把人格分為六類,不同人格在職業選擇上具有明顯差異,即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常規型。P3

28、2689 .斯普蘭格:依據人類社會活動的六種形態,將人格劃分為六種性格類型,即經濟型、理論型、審美型、宗教型、權力型、社會型。P32690 .自陳式人格測試: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哈茨韋和麥金萊(美)P327愛德華個人興趣量表:愛德華(美,心理學家)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卡特爾(美) 90.投射式人格測驗:羅夏克墨漬測驗:羅夏克(瑞士,精神病學家)P328主題統覺測驗: 莫瑞和摩爾根(美,心理學家)句子完成測驗91 .舒茨(美,心理學家),提出了人際關系需要的理論,最基本的人際關系需要有三類,即包容需要、控制需 要、情感需要。P33692 .卡普捷列夫(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發表教育心

29、理學一書,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學”命名 的著作。P34493 .廖世承(中),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P34594 .勞倫茲(奧地利,生態學家),提出“關鍵期”(是指個體發展過程中環境影響其最大作用的時期)的概念 P35295 .維果斯基(蘇聯,心理學家):將“最近發展區”(兒童現有的水平與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也就 是說兒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成人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能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兩個臨近發展階段間的過渡狀態)這一概念引入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提出“良好的教學應走在發展前面”的著名論斷。P35596 .埃里克森(美,精神分析學家)

30、:人格發展論,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01.5歲),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3歲),主動感對內疚感(45歲),勤奮感對自卑感(611歲),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 歲)P35697 .加涅(心理學家)按學習的結果,講學習分為五類: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態度(學習的分類)P364 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P369、P42098 .阿瑟*雷伯(美,心理學家):按學習的意識水平,將學習分為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P36499 .奧蘇貝爾(美)按學習的性質與形式,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P364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當代的遷移理論,布魯納)P394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P368根據學校情境中的學業成就動機,奧蘇貝爾等人將動機分為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附屬內驅 力。P379100苛勒廠格式塔(完形)心理學:(韋特海默、考夫卡)P250J完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