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復習導學案_第1頁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復習導學案_第2頁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復習導學案_第3頁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復習導學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靖邊縣第六中學 八年級語文備課組 總第 課時 主編人: 邊莉 審核人:劉飛 班級: 組名: 學生姓名: 上課時間: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復習導學案一、(4分)全卷書寫分。二、完成110題。(26分)1.給句中加點字注音。具答之,便邀( )還家。 可愛者甚蕃。( )各隱卷底衣褶( )中。 選賢與( )能。男有分( )。 舟尾橫臥一楫( )。不可褻( )玩焉。 黃發垂髫。( )2.辨別解釋句中加點的詞。尋向所志 ( ) 芳草鮮美( )尋 鮮尋病終 ( ) 陶后鮮有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佛印絕類彌勒( )屬 絕 神情與蘇黃不屬( )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東坡右手執卷端 ( ) 不足

2、為外人道也( )端 足其人視端容寂( ) 東坡現右足( )3.在括號中補出省略的成分。(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 )皆嘆惋。余人各復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4.翻譯下面的句子。落英繽紛 屋舍儼然 黃發垂髫 惟吾德馨 亭亭凈植 雕欄相望 矯首昂視 天下為公 5.寫出含有加點字意義的成語。香遠益清 豁然開朗 猶得備晨炊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6.仿照例句寫句子。 例: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 7.用一

3、句話概括文段的內容。防止“情緒污染”,主要還是加強品格和心情修養。人心情愉悅,就能分泌更多的內啡肽,使人精神快樂,健康長壽。反之,則會減少這種物質的分泌,使人憂郁寡歡,加速老化。某刊曾登載如下相處金言:“為小事爭吵是愚蠢,為大事爭吵是無能。做你該干的事,不做無謂的精神消耗。”其次,要善于克制和忍讓。不少“大腕”、政治家都不斷警示自己要“制怒”,要“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作為普通小民,更應該“有話好好說”,有事商量著辦,切不可動輒爭吵、斗氣,自家相殘。再次,要審視自己,多加交流。人無完人,誰都有毛病。家庭成員之間特別是夫妻之間,多交流。多溝通,及時了解對方的意見、看法和心理需求。尋找

4、共同點,擴大共同點,共同構建歡愉和諧的家庭氣氛。 8.閱讀簡答。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文段的結構方式是 。文段從表達方式看,側重 。文段的說明順序是 。9.默寫。苔痕上階綠, 。談笑有鴻儒, 。可以 ,閱金經, , 。予獨愛蓮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

5、之,則右刻“ , ”,左刻“ , ”,石青糝之望岳全詩。 10詩詞賞析。春 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是一首五言 詩,作者通過寫淪陷中長安城的破敗景象,抒發了詩人 的情懷。詩題中的“望”字統領以下幾句詩 。如果將這首詩劃為兩層,應怎樣劃?為什么? .這首詩所用的修辭手法有 三、完成1115題。(10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

6、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11.解釋句中加點的字。 選賢與能( ) 講信修睦( ) 男有分( ) 貨惡其棄于地也( )盜竊亂賊而不作( ) 是謂大同( )12.揣摩句子特征,翻譯句子。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13.文章的結構方式是 14.文章從 、 兩個方面說明了“大同”社會的優越性。15.文章的中心觀點是 。四、閱讀。(30分)(一)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

7、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16.解釋句中加點

8、的詞。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無論魏晉(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遂與外人間隔( )17.翻譯下面的句子。 漁人甚異之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后遂無問津者 18.選出加點詞詞義不同的一項( )A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B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C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D未果 后遂無問津者19.選出加點詞詞義相同的一項( )A出: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B乃:乃大驚 乃不知有漢C復:復前行 不復出焉D舍:便舍船 屋舍儼然20.本文以漁人進出桃源為線索組織材料,細讀文章,完成文章結構圖。 訪問桃花源 21.以“桃花源美,美在”寫幾句賞析性的話

9、。 (二)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22.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自李唐來( ) 不蔓不枝(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可愛者甚蕃(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宜乎眾矣( )2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蓮,花之君子者也。 24.選出加點詞詞義不同的一項(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B可:

10、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可以調素琴C獨:晉陶淵明獨愛菊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陸草木之花 蓮之愛25.下面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 B“香遠益清,亭亭凈植”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芳名遠播。 C“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請漣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詡.26.文中寫“菊”和“牡丹”是為了 27.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話是 28.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從修辭角度看,是 句,從句子的整散角度看,是 句。29.文章表達了作者

11、的生活態度。(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30.解釋加點的字。老翁逾墻走( )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 )急應河陽役( )死者長已矣( )惟有乳下孫( )31.解釋下面雙音節詞。 一何( )偷生( ) 致詞( )完裙( ) 幽咽( )前途( )32.翻譯下面的句子。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33.簡答。詩中能總括全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