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現象 單元鞏固訓練題_第1頁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現象 單元鞏固訓練題_第2頁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現象 單元鞏固訓練題_第3頁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現象 單元鞏固訓練題_第4頁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現象 單元鞏固訓練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聲現象一、選擇題1.一種聲波從水里傳到空氣中,它的傳播速度將(   ) A. 變大                                  B. 變小    &#

2、160;                             C. 不變                  

3、0;               D. 不能確定2.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從一木梳上很快地劃過去,再讓它慢一點從同一木梳上劃過去,兩次用力大小一樣,則兩次發出的聲音  (    ) A.音調不同 B.響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項都不同3.下列是控制噪聲的幾種措施,其中屬于防止噪聲產生的是(  ) A. 摩托車的消聲器     

4、 B. 公路兩旁的透明板墻      C. 城市道路旁的隔聲板      D. 工廠用的防噪聲耳罩4. 我們欣賞音樂時能分辨處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不同樂器發出聲音的(   ) A. 音色不同                 

5、60;       B. 音調不同                         C. 響度不同             

6、60;           D. 傳播速度不同5. 如圖中關于聲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 能從不同樂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聲音主要是因為響度不同B. 太空中宇航員能對話,說明聲音可在真空中傳播C. “倒車雷達”是利用次聲波傳遞信息D. 發音的音叉將乒乓球彈開,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6.下列圖中,主要描述聲能夠傳遞能量的是(    ) A.探測海探    B.敲瓶底火焰搖動

7、60;  C.回聲定位    D.超聲波探查7.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內裝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輕輕敲擊瓶口或用嘴貼著瓶口吹氣,會發出不同的聲音下列關于所發出聲音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A. 用筷子輕輕敲擊瓶口,甲瓶的音調最高               B. 用嘴貼著瓶口吹氣,甲瓶的音調最高C. 用筷子輕輕敲擊瓶口,丁瓶的音調最低   

8、            D. 用嘴貼著瓶口吹氣,丁瓶的音調最高8.魔術師表演“會跳舞的火焰”節目時,先在平臺上點燃一支蠟燭,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蠟燭附近,鼓面面對燭火。當他敲響小鼓,燭火就隨著鼓聲舞動。這一現象說明() A. 聲可以傳遞信息                  &#

9、160;                               B. 鼓面振動發聲,聲波能傳遞能量C. 聽到的鼓聲是鼓面振動產生的超聲波          

10、0;       D. 鼓面振動產生了電磁波9. 下列做法屬于在傳播途徑中控制噪聲的是(   ) A. 汽車進入市區后禁止鳴喇叭                              &

11、#160; B. 圖書館里不能大聲喧嘩C. 飛機旁的工作人員帶上耳罩                                D. 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10.關于下面所示四幅圖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12、0; )。A. 圖片A所示的實驗表明,真空不能傳聲                B. 圖片B所示的實驗表明,頻率越高,音調越低C. 圖片C所示的實驗表明,噪聲可以在人耳處減弱  D. 圖片D中的蝙蝠利用發出的是次聲波11.小華在鋼水管的一頭敲一下,小珍在另一頭聽到3下聲音,這三下聲音依次是有下例物質傳播的() A. 鋼 水 空氣   &

13、#160;                B. 鋼  空氣  水                    C. 水   空氣  鋼     

14、                     D. 空氣  水  鋼12.弦樂隊在演奏前,演奏員都要調整自己的樂器擰緊或放松琴弦,這樣做主要功能是改變樂器發出聲音的( ) A. 響度             

15、60;                    B. 音調                            

16、;      C. 音色                                  D. 傳播方向二、填空題 13.噪聲是當代社會的公害之一,它是由發聲體的 _振

17、動產生的,有資料顯示,噪聲每經過一塊100m寬的林帶可降低2025分貝,成雅高速公路的兩側種植著許多樹木,這是在 _減弱噪聲的 14.溫度一定時,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_的(選填“相同”或“不同”)。如圖中蒙住雙眼的小王能辨別周圍同學的聲音,這是因為不同人聲音的_不同,同時還可以根據聲音的_來大致判斷周圍同學離他的遠近(均選填“響度”“音調”“音色”)。15.巴西設計師將3D打印技術與醫用B超相結合,給孕婦腹中胎兒打印了1:1的3D模型,作為孩子的成長記錄B超是_波的應用,這種波在進行人體碎石時說明它具有_,它_(選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16.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

18、從_、_控制噪聲的17.一般來說,男同學講話的_ 比女同學低,是因為男同學聲帶振動的_一個同學大聲說話和小聲說話主要是他聲音的_不同,這是因為他聲帶振動的_不同 18.將耳朵貼在一根長鐵管的一端,讓另外一個人敲一下鐵管的另一端,你會聽到兩次響聲,首先聽到的應該是由_傳來的聲音,這是因為_如果是一段長自來水管,并照上面的做法去做那么,請你猜想一下會聽到幾次響聲:_ 19.音樂廳內正在舉行音樂會,男中音在放聲高歌,女高音在輕聲伴唱,又有多種樂器伴奏這時男中音的 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 _比男中音的高;我們能聽出伴奏樂器的種類是根據聲音的 _來判斷的 20. 音樂會

19、上聽到的小提琴聲是由琴弦_ 產生的,同時我們也能辨別不同樂器的聲音,是根據聲音的_ 不同 21.從聲音的特征看“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_大,“悅耳動聽”說明聲音的_好,“脆如銀鈴”說明聲音的_高。 22.小強用手機給家里打電話,他聽出是媽媽接電話,主要是根據聲音的_ 來分辨出的,媽媽讓說話大聲點,這是要求增大聲音的_ ;市區內某些路段“嚴禁鳴笛”,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這是在_ 處控制噪聲 三、實驗探究題 23.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幾個實驗: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小華把發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20、(1)通過對上面的種種實驗現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_ (2)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發出很大的響聲,但是他看到桌子幾乎沒有振動,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象更明顯,你的改進方法是:_; (3)小明、小華等同學在探究出上述問題之后,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聲音是怎樣從發聲物體傳播到遠處的?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經過認真地思考,提出了兩種猜想:聲音要傳播出去,需要物質做媒介;聲音要傳播出去,不需要物質做媒介;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如圖所示,隨著向外不斷抽氣,結果發現手機鈴聲越來越_(選填“大”或“小”)由此現象可以推理:猜想_是正確的 24.很多同學有過疑問“聲音具有能量嗎?它具

21、有的能量與聲音的響度和頻率是不是有關呢?”某同學對其中兩個問題進行探究,實驗器材如圖所示:A為一個空易拉罐,它的底部中央用釘子戳個小孔,將易拉罐的頂部剪去后,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繃緊,用橡皮筋扎牢,B為一只點燃的蠟燭。完成表中的內容。為保證每次實驗聲音的頻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_ 四、綜合題 25.如圖所示,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幅度;改變撥動鋼尺的力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振動的快慢大致相同 (1)此實驗用于探究聲音的_與_之間的關系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 (2)若要繼續探究聲音的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實驗時應保持_不變,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

22、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實驗發現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_,發出聲音的音調越_ 26.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用超聲波側位儀垂直向海底發射超聲波,經過6s收到海底返回的聲波 (1)則超聲波的頻率應在多少以上?請舉一例超聲波在生活中的應用; (2)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千米? (3)這種測量方法能否測量地球到月球之間的距離?并說明理由 27.假如你是社區的志愿者,為了向社區的居民宣傳噪聲對人體的危害,請你準備一份社區環境噪聲情況報告請根據下列要求回答問題: (1)請你列出社區噪聲來源清單(至少三種); (2)請你說說噪聲對社區居民的影響與危害(至少兩種); (3)請給出一些

23、解決社區噪聲的措施(至少兩種)。 答案解析 一、選擇題1.【答案】B 【解析】 因為水是液體,空氣是氣體,而聲音在液體中要比在氣體中傳播快,所以聲音從水里傳到空氣中,它的傳播速度將變小;故選B。【分析】聲音在不同介質中速度不同。2.【答案】A 【解析】 用硬紙片從木梳上很快地劃過去時,梳齒振動的快,故發出聲音的音調高;當慢一點從同一木梳上劃過去時,梳齒振動的慢,發出聲音的音調低,故答案為:A。【分析】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系.(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3.【答案】A 【解析】 A、摩托車的消聲

24、器屬于防止噪聲產生,符合題意;B、公路兩旁的透明板墻屬于在傳播過程中防止噪聲,不合題意;C、城市道路旁的隔聲板屬于在傳播過程中防止噪聲,不合題意;D、工廠用的防噪聲耳罩屬于在聲源處防止噪聲,不合題意故選A【分析】 防治噪聲可以從噪聲的產生、噪聲的傳播及噪聲的接收這三個環節進行防治結合實例可做出判斷4.【答案】A 【解析】 :不同的樂器即便演奏相同的樂曲,發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來辨別 故選:A【分析】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和特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5.【答案】D 【解析】 :A、能從不同樂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聲音主要是因為音色不同,故A錯誤 B、真空不能傳聲,

25、太空中宇航員對話需借助無線電設備,故B錯誤;C、“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故C錯誤;D、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發音的音叉將乒乓球彈開,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故D正確故選D【分析】解決此題要掌握以下幾個知識點:(1)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3)超聲波的應用:回聲測距、倒車雷達、B超等;(4)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6.【答案】B 【解析】【解答】探測海深、回聲定位、超聲波探查都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敲瓶底時火焰搖動是利用聲波來傳遞能量故答案為:B【分析】聲波可以傳遞信息,是指告訴我們什么,也就是傳遞了信息,如教師講課,告訴我們知識;聲波可以

26、傳遞能量是指可以改變什么,也就是傳遞了能量,如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超聲波清洗牙齒等.7.【答案】B 【解析】【解答】解:AC、用筷子輕輕敲擊瓶口,聲音是由瓶子和瓶內的水振動發出的,水越多,音調越低;因此甲的音調最低,丁的音調最高;故AC錯誤;BD、用嘴貼著瓶口吹氣,振動發聲的是由于瓶內空氣柱的振動發出的,空氣柱長度越短,音調越高;因此甲的音調最高,丁的音調最低,故B正確,D錯誤故選B【分析】敲擊瓶子時,振動發聲的物體是瓶子和瓶內的水;用嘴貼著管口吹氣,振動發聲的物體是瓶中的空氣8.【答案】B 【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聲音能傳遞能量【解答】當魔術師敲響小鼓時,鼓

27、面振動,產生聲音,聲音能傳遞能量,使蠟燭火焰跳動故AC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聲音是由振動產生,以及聲音能夠傳遞能量的了解和掌握9.【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汽車進入市區后禁止鳴喇叭,即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不符合題意; B、圖書館里不能大聲喧嘩,即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不符合題意C、飛機旁的工作人員帶上耳罩,即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不符合題意;D、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即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噪聲的減弱辦法有三個:在聲源處減弱;在人耳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逐個分析選擇項中的措施,與以上三種方法相對應即可得到答案10.【答案】A 【解析】【解

28、答】圖片A所示的實驗表明,真空不能傳聲,故A正確;圖片B所示的實驗表明,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B錯;.圖片C所示的實驗表明,頻率越大,音調越高,故C錯;圖片D中的蝙蝠利用發出的是超聲波,故D錯;應選A。11.【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于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聲音在固體、水、空氣三種介質的傳播速度依次減小,所以聽到三次聲音依次是鋼管、水、空氣傳來的故選A【分析】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液體中的傳播速度稍慢,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最慢12.【答案】B 【解析】【分析】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音色、響度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通過音色能分辨

29、物體【解答】(1)當擰緊或放松琴弦后,琴弦的振動快慢就會不一樣,故發出聲音的音調就會不同;(2)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品質和特色也就不同因此不同的樂器它們發出的音色也不同,所以坐在后排的觀眾即使看不清舞臺上的情況也能聽出進行獨奏的是何種樂器故答案為:音調;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音調和音色的了解情況,需要結合具體實例進行解釋二、填空題13.【答案】無規則;傳播過程中 【解析】【解答】解:噪聲是由發聲體無規則振動產生的;成雅高速公路的兩側種植著許多樹木,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故答案為:無規則;傳播過程中【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以及防治噪聲的途徑14.

30、【答案】不同;音色;響度 【解析】【解答】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溫度一定時,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蒙住雙眼的小王能辨別周圍同學的聲音,這是因為不同人聲音的音色不同,同時還可以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大致判斷周圍同學離他的遠近。【分析】聲音在介質中傳播速度與介質種類和溫度有關;音色與發聲體材料和結構決定;響度由發聲體的振幅決定,還受距離和擴散范圍有關。15.【答案】超聲;能量;不能 【解析】【解答】B超是超聲波的應用,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這種波在進行人體碎石時說明它具有能量,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答案為:超聲;能量;不能.【分析】超聲波的一個應用是B超,粉碎結石說明超聲波具有能量,

31、聲音不能在空氣中傳播.16.【答案】聲源處;在人耳處 【解析】【解答】解:圖甲表示禁止汽車鳴笛,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產生,即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戴耳罩是在人耳中減弱噪聲的故答案為:聲源處;在人耳處【分析】控制噪聲可以在聲源處,人耳處和傳播途徑處.17.【答案】音調;頻率低;響度;振幅 【解析】【解答】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男同學比女同學講話比較低沉,音調比較低,是因為男同學聲帶振動頻率低大聲說話比小聲說話聲音大,響度大,是因為大聲講話的同學聲帶振動幅度大,一個同學大聲說話和小聲說話主要是他聲音的響度不同,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物體的振動幅度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所以這是因為他聲帶振

32、動的振幅不同。故答案為:音調;頻率低;響度;振幅【分析】本題考查了音調、響度、音色的知識,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音色指聲音的特色.18.【答案】鐵管;固體傳聲的速度比氣體快;三次 【解析】【解答】解:聲音在固體、液體、空氣三種介質的傳播速度依次減小,所以將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讓另外一個人敲一下鐵管的另一端,會聽到兩次響聲,首先聽到的是由鐵管傳來的; 如果是一段長自來水管,并照上面的做法去做,會聽到三次聲音,先后是通過自來水管、水和空氣傳來的故答案為:鐵管;固體傳聲的速度比氣體快;三次【分析】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液體中的傳播速度稍慢,在氣體

33、中的傳播速度最慢19.【答案】響度;音調;音色 【解析】【解答】解:(1)男中音在放聲高歌,女高音輕聲伴唱男中音的聲音比女高音的聲音大,響度大女高音比男中音聲音高,音調高不同的樂器即便演秦相同的樂曲,發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來辨別故答案為:響度;音調;音色【分析】響度指聲音的大小,聲音越大,響度越大音調指聲音的高低,聲音越高,音調越高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和特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20.【答案】振動;音色 【解析】【解答】解:(1)小提琴發出聲音是靠琴弦的振動產生的;(2)聽音樂會時,我們是根據聲音的音色辨別出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的故答案為:振動;音色【分析】

34、(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音色是聲音的本質與特色,它與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我們根據音色能辨別物體21.【答案】響度;音色;音調 【解析】【解答】 “震耳欲聾”說明聲音強,響度大;“悅耳動聽”說明聲音品質好,音色好;銀鈴發聲時振動頻率高,“脆如銀鈴”說明聲音的音調高。【分析】聲音的特性有響度、音色、音調。響度表示聲音的強弱;音色表示聲音的品質;音調表示聲音頻率的高低。22.【答案】音色;響度;聲源 【解析】【解答】(1)小強用手機給家里打電話,他聽出是媽媽接電話,是根據音色判斷的;媽媽讓說話大聲點,說明小強的聲音太小,要增大響度(2)市區內某些路段“嚴禁鳴笛”,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

35、看,這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故答案為:音色;響度;聲源【分析】(1)聲音有三個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通過音色能辨別發聲體(2)防治噪聲可以從噪聲的產生、噪聲的傳播及噪聲的接收這三個環節進行防治三、實驗探究題23.【答案】(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出的(2)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紙屑(3)小; 【解析】【解答】解:(1)講話是聲帶的振動,音叉發聲使水振動,都能證明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2)桌子是較大的物體,發聲振動不易觀察,可轉換成桌面上小紙屑的振動,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紙屑;(3)瓶內空氣越來越少,聲音就越來越小,是聲音傳播的物質(空氣)逐漸減少造成的,因此猜想

36、是正確的故答案為:(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出的;(2)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紙屑;(3)小;【分析】(1)根據聲音產生的條件解答 .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把發聲體的振動轉換成一些較明顯的小物體的振動 ;(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離開了傳聲的介質聲音不能傳播,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聲音傳播的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24.【答案】探究內容“聲音是否具有能量”“聲能與響度是否有關”小孔距燭焰的距離3cm3cm做法輕拍塑料薄膜輕拍、重拍塑料膜觀察內容燭焰是否擺動燭焰擺動幅度是否改變為保證每次實驗聲音的頻率相同,要做到每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解析】【解答】在探究聲音是否具有能量時,可拍動塑料膜,觀察燭焰是否擺動,若燭焰發生擺動,則說明聲音具有能量;要探究聲音的能量與響度是否有關,要控制聲音的頻率不變、聲源到燭焰的距離不變,輕拍和重拍塑料膜,觀察燭焰擺動的幅度是否改變,若發生改變,則說明聲音的能量與響度有關:探究內容“聲音是否具有能量”“聲能與響度是否有關”小孔距燭焰的距離3cm3cm做法輕拍塑料薄膜輕拍、重拍塑料膜觀察內容燭焰是否擺動燭焰擺動幅度是否改變為保證每次實驗聲音的頻率相同: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分析】聲音具有能量,可以讓與之接觸或附近的物體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