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教案)模板[1] (3)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9d3dce2b-6db0-4e8e-8c77-d413283343fe/9d3dce2b-6db0-4e8e-8c77-d413283343fe1.gif)
![教學設計(教案)模板[1] (3)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9d3dce2b-6db0-4e8e-8c77-d413283343fe/9d3dce2b-6db0-4e8e-8c77-d413283343fe2.gif)
![教學設計(教案)模板[1] (3)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9d3dce2b-6db0-4e8e-8c77-d413283343fe/9d3dce2b-6db0-4e8e-8c77-d413283343fe3.gif)
![教學設計(教案)模板[1] (3)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9d3dce2b-6db0-4e8e-8c77-d413283343fe/9d3dce2b-6db0-4e8e-8c77-d413283343fe4.gif)
![教學設計(教案)模板[1] (3)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9d3dce2b-6db0-4e8e-8c77-d413283343fe/9d3dce2b-6db0-4e8e-8c77-d413283343f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設計(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學 科語文年 級九年級教學形式班級授課制教 師張文青單 位乾縣長留初中課題名稱與朱元思書學情分析分析要點:1.教師主觀分析、師生訪談、學生作業或試題分析反饋、問卷調查等;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主要分析學生現在的認知基礎(包括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要形成本節內容應該要走的認知發展線;3.學生認知障礙點:學生形成本節課知識時最主要的障礙點。與朱元思書是一篇以書信形式描繪富春江山水的美文。它以清麗的文字,明快的節奏,錯落的韻致,雋永的意境成為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歷久不衰。作為教材來學習,就是要讓學生讀懂它,品味文章佳處,激發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對文言文的語言感受
2、能力,積累文言語匯,這正是語文課程標準所要求達到的目的。【學情分析】 對富春江山水的陌生,可能會減弱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致。然而文章優美的語言會第一時間打動學生,我們不妨從朗讀、品味語言下手。對于文章的難點“鳶飛戾天”兩句的理解,以學生現有的生活閱歷恐怕是勉為其難。我們不必刻意求深,求透,有所感悟即可。 教學目標分析要點:1.知識目標;2.能力目標;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8與朱元思書【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 1弄清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文言詞語的含義,培養初步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積累文言語匯,反復誦讀,做到熟讀成誦,爛熟于心,出口成章,培養文言語感能力。 3體會文章的“結構之美、語言之美、意境
3、之美、志趣之美”,獲得美的享受,培養審美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以誦讀帶動課文內容的學習,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積累感悟運用”的學習過程。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水和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體會作者高潔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懷。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人描寫山川景色的文章浩如煙海。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三峽吧?文章描寫了三峽兩岸高峻的山勢、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峽中四時景色的變化,充滿了詩意,成為古今傳誦的名篇。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類似的文章與朱元思書。大家可以通過比較閱讀,看看兩篇文章在內容和形式上有什么異同。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識記生字 縹(pio) 湍(
4、tun) 軒(xun) 邈(mio) 泠(lng) 嚶(yng) 鳶(yun) 窺(ku) 柯(k) 教師指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從字的音、形、義三方面理解、認記,可以讓學生大聲讀一讀,動手寫一寫。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朗讀課文 要求:采用多種形式反復朗讀,感知課文內容。注意語氣,突出重音,節奏鮮明,速度稍緩。 2疏通文意 a先自主學習,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難懂的詞語,由教師提問或者學生提出問題老師解答。 補充注釋: 風煙俱凈:全,都。 任意東西:任憑江流飄蕩而或東或西。 一百許里:余。 天下獨絕:極頂。 急湍甚箭:湍,急流。甚,勝過,超過。 泉水激石:沖擊,沖刷。 好鳥相鳴:美麗的鳥兒。
5、 在晝猶昏:猶如,如同。 b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對搞不懂的問題,通過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相互質疑解答,弄懂全篇。 c課堂交流,翻譯全文,教師點撥。 d繼續朗讀課文,以至成誦。 四、理解課文內容 (教師導學) 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疏通了文意,對這篇課文已經有了大概的了解。若要對文章的內容做進一步的探究,還應怎樣做呢?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提出問題,供大家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集中歸納到以下幾點,通過合作探究,做出解答,最后統一認識) 1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試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劃分本文結構,概括段落大意。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達方式?目的是什么? 4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
6、想感情?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來? 5本文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 1本文主要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的奇山異水。中心句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第一段總領全篇,點明“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第二、三段分寫,緊承上文,具體而細致地分別描寫異水和奇山。 3主要采用了描寫的手法,表現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百許里)水之清澈和兩岸夾山之高峻。 4流露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蔑視和避世隱退的高潔志趣。從“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可以看得出來。 5本文是一篇駢體文,語言優美,采用以駢為主,駢散結合的寫法,且講究對和聲律。 (這一問題教師可以主講,結合學過的課文陋室銘,指導學
7、生能分辨課文中的駢句和散句即可,不必細究) 五、探究景物描寫的特點 請學生談談本文在景物描寫上的特點,并用同樣的方法,做口語片斷練習。 教師提示: 1抓住了景物的特點,突出了“奇山異水”。 2按地點轉移,由近及遠的順序寫:從流飄蕩,俯視碧水,仰觀青山。 3采用多種修辭手法使描寫對象形象鮮明,富于生機: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夸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對偶);負勢競上,爭高直指(擬人);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對偶) 4詳寫山,略寫水。疏密有分,輕重有度。 六、拓展延伸,比較閱讀 教師首先讓學生集體背誦三峽,熟悉文章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從內容和形式等方面談談兩篇文章的異同。鼓勵
8、學生放開談,隨意談。學生邊談,教師邊歸納,寫在黑板上。 1相同之處: 都主要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突出描寫了山水的景色,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欣賞和熱愛之情。 寫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都側重寫山,突出了山勢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2不同之處: 寫作目的不同:三峽主要是為了客觀地介紹地理知識,而與朱元思書則突出了對大自然的贊賞,而且寫出作者的內心感觸。 在描寫上:三峽在寫景色方面突出了四時的變化;寫山時,還突出了山的連綿不斷。 在形式上:三峽是散文,而與朱元思書是駢文。 (這一環節,學生能指出多少就指出多少,不必強求。教師要略加點撥,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理解) 七、教師小結 山川景色,古來共談。當我們手捧書卷,領略這些美文的時候,我們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間,眼觀自然之象,耳聽天籟之音,身感物外之趣,雜念頓然消逝,心靈得以凈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們真的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國的青山綠水,飽覽大自然的旖旎風光。 板書設計板書設計 與朱元思書 吳均 總敘:景色奇特秀麗愛慕自然 分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