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僅供學習與交流朔州市地名研究.精品文檔.朔州市地名研究學生姓名:王瑞君 指導教師:王文卿摘要:地名是人們賦予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專有名詞。文章從語言與文化兩個方面對朔州地名進行研究。從語言學角度來看,主要研究朔州地名的結構成分、結構方式以及所用的修辭格。從文化角度來看,主要從軍事、地域、歷史這幾個方面對朔州地名進行分析、研究。關鍵詞:朔州 地名 語言 文化引言:朔州市坐落在山西省北部,東經111°53-113°34,北緯39°05-40°17的內外長城之間,西北毗鄰內蒙高原,南扼雁門關隘,既是溝通山
2、西省會太原、北方重鎮大同和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三大城市的橋梁,又是一座新興的煤電能源工業城市。朔州市是1989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省轄地級市,為全國新興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現轄兩區四縣(即朔城區、平魯區、山陰縣、右玉縣、懷仁縣、應縣),69個鄉鎮,1832個行政村,總面積10639平方公里。朔州歷史悠久。境內的峙峪、邊耀、鵝毛口等古遺址表明,早在兩萬八千多年前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春秋以前,這里為少數民族北狄所居,戰國時歸入趙國版圖。秦時置雁門郡;西漢時置馬邑縣(今朔城區)、中陵縣(今平魯區)、劇陽(今應縣)、陰館(今朔城區東南)、汪陶(今山陰縣)、埒縣(今朔城區南)、樓煩(今朔城
3、區西南)、善無(今右玉縣),歸雁門郡管轄。西晉時將雁門關以北各縣民撤往關南,地歸代王拓拔猗盧。北魏時屬畿內地,置桑乾郡、繁峙郡、馬邑郡。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將朔州治從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遷到馬邑西南;天保八年改馬邑縣為招遠縣,為朔州治。北周升朔州為總管府。隋時改為馬邑郡,轄鄯陽(今朔城區南部)、神武(今山陰、應縣境)。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馬邑為朔州;天寶八年(公元742年)又改朔州為馬邑郡。明時,朔州隸屬大同府,轄馬邑縣,應州轄山陰縣;到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置右玉縣、左云縣、平魯縣、寧遠廳和朔州及馬邑縣,懷仁、應州與山陰同隸屬大同府。民國元年(1912)五月改州
4、為縣,同隸雁門道,后雁門撤道,直隸山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朔州先隸察哈爾省,1952年劃歸山西省,屬雁北專區。1989年設朔州市。據查,前人對朔州市地名的研究成果很少,只有相關的兩篇論文:同朔地區歷史地名考辨、朔州古地名考辨,它們大都是從古代歷史方面來分析朔州古地名的。在這里,我借自己是本地人之利,結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從語言與文化兩個方面對朔州地名進行研究,希望能對山西地名研究起到補充作用。一 朔州地名的語言研究地名,顧名思義是“地之名”,是地方、地域的名稱,它作為語言里專有名詞的一部分,其命名對象是地理實體。地名的主要功能是用來指稱的,是在人類交際過程中產生的,它和語言的聯系最為密切
5、,地名在語言學研究中有著非同尋常的價值,這里我主要從結構成分、結構方式、修辭格這幾個方面來研究。(一)朔州地名的結構成分漢語地名的結構成分包括通名和專名,在結構上大部分是專名+通名的形式。在介紹朔州地名的通名與專名之前首先介紹一下漢語地名的通名與專名。一般認為,漢語地名是由通名和專名兩部分組成。關于通名和專名的定義李如龍先生認為:“通名標志著人們對于自然地理環境的認識和分類,記錄著人類改造自然的各種舉措和設施,也體現著行政管理的區劃系統。專名的形成則和人們對該地域的最初理解和認識相關,體現著各式各樣的命名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地名的得名之由。” 1簡單地說就是“專名定位、通名定類”。在漢語地名中
6、一般是專名在前通名在后。通名和專名可以是語素、詞、詞組,有時候通名和專名還可以相互轉換構成新的地名,有些通名還可以單說。朔州地名,在結構成分上可以分為通名和專名兩類。1.朔州地名的通名朔州地名的通名可分為如下幾類:(1)行政區劃通名主要有:市(朔州市)、區(朔城區、平魯區)、縣(應縣)、鎮(神頭鎮)、鄉(小平易鄉)、村(赤谷村、白土窯村)等。(2)自然地貌通名主要有:山(利民山)、嶺(包家嶺、蘆家嶺)、梁(白家梁)、灣(南河灣、黑土灣、蘆草灣、新石灣、店灣)、林(南榆林)、溝(擔水溝、好女溝、后塘溝、姬家溝、井溝、喬溝)、坡(菜地坡、柴道坡、大廟坡、上中坡、田地坡、黃榆坡、泉子坡)、河(七里河
7、)、洼(張家洼、豐臺洼、井洼、馬家洼)等。(3)人工建筑通名主要有:廟(大寺廟、白龍王廟)、井(劉井溝村、潘井溝村、上井村、中井村、磚井村)、鋪(常門鋪)、店(霸王店、梁家店、四圣店)、閣(夏閣)、廠(神頭電廠)、等。2.朔州地名的專名朔州地名的專名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1)廣泛使用方位詞方位詞是標明地名的地理方向,指稱一定的空間范圍,對地名起修飾作用,也有的是為了區別重要的地名。主要的方位詞有東、西、南、北、頭、前、后、中、上、下等。如:西關、西山、西崔莊村、西虎屆村、西郡村、西孫村、西窯頭、東關、東坡上村、東山上村、東郡莊村、東駝梁村、東鄉寨、東辛莊、東榆林、東莊村、橋北、北漢井村、北旺莊
8、、北辛窯、北邢家河村、北張寨、南榆林、南壩、南曹村、南關村、南紅溝村、南坪、南泉村、后道、后豐預村、后福寺、后疙瘩峰、后寨村、站前、前黃石崖、前梁村、前寺懷村、前鷹臥山等。(2)廣泛使用數詞地名中數詞的運用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a.數詞表示數量,如:八十道洼村。b.數詞表示某種地物的排列順序,如:二墩村。c.表示某地物的間隔距離,如:朔城區的七里河。(3)廣泛使用形容詞朔州地名中廣泛使用的形容詞主要有大、小、新、老。還有表示顏色的形容詞,使用最多的顏色的詞語就是紅、白、黑、青。地名舉例:大莊村、大嘴溝、大白坡村、大白羊洼村、大刁、大夫莊、大松溝、小霍家營村、小蔣家屯、小泊村、小川村、新磨村、新石
9、灣 、紅壕頭村 、紅山村、紅土堡、白殿溝村、白養溝村、黑虎地、黑洲灣、青泉寺、青羊溝等。(二)朔州地名的結構方式朔州地名的結構方式包括偏正式和聯合式兩種:1.偏正式偏正式地名最通用的形式是專名+通名,這種形式早在秦漢時就已經產生,例如:秦代有馬邑、雁門郡、代縣、代郡等;北魏有偏關、清水河等。后來地名的通名越來越多,一般來說通名總是名詞,專名的詞性不固定。朔州地名的這種偏正式結構主要有一下幾種形式:(1)專名是名詞和名詞性短語主要有:菜地坡、倉房、柴道坡、甘泉莊、黑虎地、將軍會村、交界村、井溝、蘭園村、劉小峰村、路莊、水泉、石門村、魚渠嶺村等。(2)專名是形容詞和形容詞性短語主要有:白圐圙村、大
10、白坡村、大嘴溝、好女溝、紅娘墓村、紅土堡、黃水河村、南壩、前暖溝村、青泉寺、三層洞村、雙圪塔等。(3)專名是表動作的詞和語主要有:團城、團城村、保全莊村、常樂村、朝陽灣村、賀莊村、計家窯村、下紅溝村等。(4)專名是表數量的詞和語主要有:二道洼村、二墩村、二龍灣村、九墩溝村、九圪塔村、九坪梁村、三合村、三里莊村、十里后村、十里鋪村、雙化嶺、四圣店村、一間房、雙合屯、雙扣子、十八戶營、三角嘴村等。(5)專名是表方位的詞和短語主要有:中曹山村、中石湖村、南白莊村、南關村、南坪、西崔莊村、西神頭村、東關村、東邵莊村、東駝梁村、東王圐圙村、東辛莊等。(6)專名是形容詞+名詞主要有:大石堡、大莊村、大松溝
11、等。(7)專名是形容詞+數詞主要有:王二莊等。2.聯合式這類復合地名比較少,在朔州地名中體現這一點的地名有:店灣、花紅等。(三)朔州地名所用的修辭格人們在給地名命名時,為了追求雅化好聽等修辭效果,多采用一定的修辭格來給地方命名。朔州地名也不例外,在朔州地名中,常用的辭格有:比喻、擬人、借代、夸張等。1. 比喻比喻的生命力在于相似點, 在本體和喻體之間, 潛在的相似點非常多, 關鍵是要得到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的認可。漢語地名中的喻體, 一般是漢民族的文化心理世界樂于接受的。如:大蟲窩村,因地形看起來像蟲窩的底部而得名;黃麻頭村,因大部分土地遠看非常像黃麻而得名等。這兩個地理實體名稱因勢就形,蟲窩給
12、人以安全感,黃麻頭象征著豐收,這些都給無生命的村落以栩栩如生的形象。2. 擬人在人類居住的世界里, 山山水水往往引起人們的想象, 被賦予人的品質, 并進而用以形容比擬一個人的面貌和品格, 這樣, 不但有了生命, 有了情感, 而且還有了意志和道德情操。如:紅娘墓村,就被當地老百姓賦予紅娘的美稱,寓意好事成雙,喜氣臨門。3. 借代借代體與本體的相關關系首先是存在于物理世界之中, 但是, 這存在于物理世界中的相關關系還得由人們去發現, 去得到人們的承認, 就是說, 物理世界中的相關關系還得經過文化世界的篩選、過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地名和地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許多地名都源于當地的自然景觀、生動
13、形象, 具有豐富的漢文化意蘊。(1)以地理實體的色彩命名的地名如:黑流堡、黑土窯、紅壕頭村、黃石崖等。(2)以地理實體的形狀而命名的如:擔水溝村、牛圈梁村、盤倒、青疙瘩村、鶯房溝等。4. 夸張夸張通過對事物的合理夸大或縮小,使地理景觀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使人們更能欣賞自然形象的意趣, 諸如一間房、小口溝、銀行等都是用夸張構成的地名,給地理實體平添了藝術情趣, 經久難忘。二 朔州地名的文化研究地名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而且是一種文化現象。地名是人們為行政區劃、居民居住地等所取的名稱,是人們社會活動的真實見證,它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宗教信仰、歷史文化、民族特征、宗族觀念的珍貴資料。地名不僅僅是指代
14、意義上的標志,它具有更深層的內涵,它反映了人們的價值取向、生活習俗、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等。地名作為一種語言現象,它和文化的關系是很密切的,所涉及的范圍也是很廣博的。薩丕爾說:“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并且,語言不能離文化而存在。所謂文化就是社會遺傳下來的習慣和信仰的總和,由它可以決定我們的生活組織?!钡孛倪@種文化現象是俯拾即是的。下面就分別從軍事文化、地域文化、歷史文化這幾個方面看朔州地名文化。(一)軍事文化朔州地處內外長城之間,為“晉之北鄙,國之邊陲”。朔州的歷史,就是一部民族交融史、戰爭史。從最早的詩經中就可以看出,西周宣王時北狄獫狁孔熾率眾內侵,襲擾晉北,戰國趙襄子敗“三胡”滅代,武靈王
15、破林胡樓煩,秦漢對峙匈奴,魏晉南北朝,五胡亂世,遼金交錯對峙,元明北邊多事等等,都說明朔州地區歷經割據、分裂、游移、錯合,飽經蹂躪,成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碰撞最為劇烈的地區。 反映在地名上,也體現出非常鮮明的軍事特色,許多城池堡寨都打上了清晰的戰爭烙印。前文所述的郡、州、縣名就充分體現出這個特點。以下所談的堡寨也是明證。 堡寨(砦),就是以土筑城或設置木柵構建防御工事 。宋史記載:“寧化軍有地萬頃,皆肥美,可募人田作,教戰射,為堡砦。”時至今日,朔城區許多村莊,仍以堡、寨為名,如下水堡、代堡、團堡、小堡、辛寨、下寨、木寨、小寨、前寨、后寨等。右玉縣作為抗擊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前沿,堡寨遍布境內,現
16、存的地名仍有威遠堡、牛心堡、高家堡、元堡子、威坪堡、破虎(胡)堡、古城堡、上下堡、秦昌堡、黑流堡、李家堡、后所堡、云陽堡等眾多村名。在那個時期,朔州地廣人稀,北有少數民族不斷侵擾,作為軍事邊防,軍民結合,設堡立寨,平時堡外放牧耕作,戰時匿財抗敵,完全可以理解。至于朔州境內的幾處六郎寨,則純粹是楊業父子抵抗遼金所筑的軍營,現在幾處遺址仍保存得較為完好。除此之外,我們從現今仍在使用的許多地名中,仍然可捕獲到許多與軍事有關的信息。如營、鋪、所、墩等。 叫營的村莊有五花營、全武營、霍家營、小營、元營等。 叫鋪的有鋪上、八里鋪、十里鋪、二十里鋪等。叫所的有前所、后所等。叫墩的有煙墩、長城墩等等。據資料記
17、載,營指軍壘、軍營?!皣@而聚曰營”。營軍即軍營,營田即屯田,經營田產,這在后文提到。鋪,宋代開始稱郵遞驛站為鋪,到元代更加完備、嚴密,州縣十里就設一鋪,大事派人騎馬飛報,小事由鋪兵文書傳遞,明、清沿襲該制。如今所說的十里鋪、二十里鋪等村名都由此演化,遍布全國。墩,即墩臺、烽火臺,朔州管轄腹里墩臺二十九座,煙墩村即有一座,后演變為村名。朔州境內部分村名的形成,也與軍屯、商屯等移民有關。軍屯盛于明朝,據史書記載,明朝稽古立法,凡天下兵衛鄰旁閑曠之地,分畝為屯,倚耕以守,再加上移民,籍民為軍,置衛屯田,每人授田五十畝,三分守城,七分屯種,這對鞏固邊防、擴大生產、增加財政收入都起到積極作用。部分兵士
18、退伍落籍耕種,以姓、以地為莊、為村。據明史記載,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八年正月,晉南十余萬民和兩萬六千六百官兵屯于雁門關外至大同、東勝等地區。募商人到邊地開墾荒地,向軍隊交糧,然后回原籍領鹽引做買賣,謂之商屯。屯田以區域分里甲,與原住民以社分里甲有別。但不管是軍屯,還是商屯,都是由于朔州地處邊塞,加上戰亂不斷,人口劇減,大量土地荒蕪,才導致了移民屯墾,也自此誕生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地名,如李家莊(吉莊)、高莊、賈家莊、里林莊、三甲村、一半村等。(二)地域文化 地名從其本質的意義而言,就是此地區別于他地的一個標記。在朔州的地名中,三分之一的地名與地理形勝有關,如朔州的“朔”,就有“北方寒冷的”的意思
19、;山陰,就是“翠微山之陰”;應縣的“應”,就是境南龍首山與境北黃花嶺遙相呼應的意思;鄯陽,鄯地之陽;河陰,桑干河之陰;應州,龍首山、雁門山遙相對應之地等。從朔州鄉村地名上來看,這一點體現的更明確,更有特色,如:1與山壑有關的地名,主要有:峙峪、峪口、鵝毛口、赤谷村、南阜、紅山峪、黃土坡、天門山、天邊梁等。2與河澤有關的地名,主要有:黃水河、沙河、河匯、河頭、海北頭、涂皋、三泉、清泉、灰泉、下水、長潤等。3與氣候有關的地名,主要有:云水莊、熱窩、干溝、下濕莊等。4與當地產出有關的地名,主要有:野狐梁、狼兒村、牛圈梁、野豬洼、黃花梁、草地村、羊圈頭、馬場、鹽豐營、大鹽坊、油坊頭、榆林、柳莊、柏谷寨
20、、韭畦村、磨石、爐子溝、大破石村(與造紙有關)、瓦窯頭等。5與周圍建筑有關的地名,主要有:禪房、秋寺院、尚南頭、大東寺、樓子村、石井、義井、雙井、窯子頭、新橋等。6與中心城市遠近有關的地名,主要有:三里村、五里村、七里鋪等。7與長城有關的地名,主要有:口里村、口外村、邊墻框等。8與烽火臺有關的地名,主要有:煙墩村、野墩村、三十二村、三十八村(第三十二、三十八個烽火臺)等。9與集鎮店鋪有關的地名,主要有:要集、三家店、薛家店、四圣店、鋪上,等等。還有一些地名與村莊規模有關,如一間房、三家村、三百戶、六百戶、十八戶營等。其中一間房、三家村比較直觀,一看村名便知其意。關于三百戶、六百戶,這就涉及到遼
21、金時期的行政設置,那時,每三百戶人家就設置一名百戶長(也稱謀克)來進行管理,當時該村曾住過一位百戶長,故稱“三百戶村”。六百戶村同樣得名于此。至于十八戶營,據說在元朝時該村曾經集中居住過十八戶韃子,由此得名。(三)歷史文化朔州市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秦代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這些都在地名中留下了印跡。朔州地名的歷史文化特色主要體現在歷史人物文化、歷史遺跡文化和歷史心理文化方面。1.歷史人物文化朔州地名中留下了受到人民敬仰和愛戴的歷史人物。后人為了紀念他們,往往用和他們有關的字眼來做地名。如朔州著名的歷史人物尉遲恭,他是朔州鄯陽(今山西朔城區)人,中
22、國唐朝名將,被封為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贈司徒兼并州都督,謚忠武,賜陪葬昭陵。尉遲恭,一身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唐朝初年,尉遲恭率領一支部隊屯兵于劉家莊一帶,扎有兩座大營,就是朔州今天的“南營”和“北營”。為了加強軍事防御能力,尉遲恭在兩座大營東面約2公里處修筑了一座堡壘,就是今天的“堡子溝”一帶。據說尉遲恭的兵器就遺留在溝里。 順著堡子溝往東4公里,就是金山山脈的主峰金山。“金山”之名,有人說它像漢字的“金”字而得名,也有人說因它出產黃金而得名。相傳,當年尉遲恭每天騎馬到金山上淘取黃金,以養活部隊。今天的金山腳下一塊巨石上有一個大大的很明顯的馬蹄印,據說那就是尉遲
23、恭的戰馬踩踏下的,由此而得名“下馬坡、上馬坡”。金山有六個洞,每天進一個洞能淘得一斗黃金,六天一輪,周而復始。隨著歲月的流逝,尉遲恭的部隊不斷壯大,老將軍覺得每天一斗金子不夠部隊開銷了。于是,他就對著金山嘮叨:“連我的部隊也養活不了,還金山呢?干脆改叫窮猴子山吧!”第二天,金山六洞中果真不產黃金了,變成“窮猴子山”了,故“窮猴子山”由此得名。 2.歷史遺跡文化朔州地名留下了一些歷史先人的遺跡文化,而由此文化得名的地名也有一些,其中最著名的是有關崇福寺命名的記載。據歷史記載崇福寺所在地,在上古時期為遙遠的戎狄部族的土地。在漢末時期,鮮卑崛起于遼東,漠南匈奴加入鮮卑同盟,西晉時期朔州已納入拓拔鮮卑
24、勢力。拓拔鮮卑信仰西域佛教,力主“佛是戎神,所應兼奉”,試圖以西域佛教壓制漢人文化,邀請西域大和尚在今華北地區大規模修建寺廟。鮮卑南下中原時,曾從西域于闐調尉遲王族隨軍討伐。之后尉遲部有定居山西,其中在朔州的尉遲部中有被道家尊為門神的尉遲敬德。以尉遲敬德名義監造的寺廟頗多,其中包括朔州的崇福寺的修建。五代十國末期,契丹人將節度使稱作太師,此寺一度被改為林太師府衙,后又改為寺廟,取名林衙寺。金代第四任皇帝,遷都今北京的迪古乃題額“崇福禪寺”,定名崇福寺,一直沿用至今。3.歷史心理文化朔州地名也留下了歷史上當地人們的普遍心理文化,主要包括意愿文化。朔州人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向往,希望能生活幸福,充滿
25、陽光。如民福街、鄯陽街、后福寺等地名。注釋1 李如龍.漢語地名學論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參考文獻1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李如龍.漢語地名學論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4劉德昊.大安地名的語言研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1期:96-97.5亓海峰.地名中的修辭現象-以膠遼官話村莊地名為例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6蔡瑋.漢語地名與修辭格J.閱讀與寫作, 2001年03期:23-24.7王文卿.淺談山西地名的地域文化特征J.中國地名,2011年04期:34-37.8王文卿.山西地名的歷史文化特色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4期:46-49 .9連雪.淺析中國地名文化J.語文學刊,2011年第16期:.10李愛軍、司徒尚紀.山西戰爭文化地名類型-空間分布特征及背景分析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43-48.11陳玉林、楊文義.同朔地區歷史地名考辨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12陳玉林.朔州古地名考辨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4期:.13華林甫.中國地名學源流M.長沙:湖南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武漢警官職業學院《日語綜合技能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企業法律合規培訓
- 2025年冰箱維修服務合同樣本
- 2025知識產權合同范本國際智能手機應用許可合同
- 2025國際貿易合同范本的中英文對照
- 2025物業管理服務合同范文
- 2025年度商務咨詢合同范本
- 2025年未簽訂合同的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所需證據有哪些
- 2025合同管理解決方案2
-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調研考試政治試題(含答案)
- 10月自考現代語言學(00830)試題及答案解析與評分標準
- 農村急救體系建設
- 倉庫搬運工安全操作培訓課程
- 廣東省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實施細則(2023年修訂版)
- 梯子的安全使用課件
- 《非稅收入征收管理》課件
- 老年人的口腔知識講座
- 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緩釋片-藥品解讀
- 政府采購工作的不足和整改措施
- Unit1+Art+Ancient+Reading+and+Thinking+Chinese+Art+on+show教學設計 高中英語人教選擇性必修第三冊
- 自駕車出差油費報銷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