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學困生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 長豐縣陶樓中心校 沈小青新課程改革提倡以人為的理念,要求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終身發展。關注學困生的轉化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小學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其有效度如何,直接關系到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與是我校申報了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作業的有效設計省級課題。在數學教學中,學困生是我們教學的重要對象,培養他們的能力、樹立自信心、形成健康人格和心理是我們做好教育工作的職責。作業是一個人在學生階段的重要工作,只要上學就去完成大量的作業。同時,作業大概也是讓學生最感到有負擔,特別是學困生在對作業完成上,經常受到的是責罰,所以會產生厭倦久而久之無法保質保量的完成
2、作業,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因為數學作業的設計對于學困生對當天所學知識的鞏固、深化有著重要關系,所以我們作為教育的一線工作者有必要對數學作業的設計花上一些時間,這是應該的、值得的。我首先調查一下以前學生作業上所存在的問題,因而進行對癥下藥。通過調查和分析歸納出作業的問題主要為以下幾個問題。(1)作業量過大,作業成了學生的沉重負擔想,學生抵觸。(2)作業內容枯燥無趣。作業形式單調,統一任務多,自主選擇少。(3)很多作業都是為了考試違背了學生的身心發展。(4)作業隨意性大,缺少常規不能張弛有度。(5)作業評價方式單調,評語刻板教條缺乏感染力,缺乏人情味。(6)學生在作業上沒有交流,實踐性作業少,更沒有
3、合作性作業少。(7)一些學校作業管理死板,作業活動只能按照條條框框來做,老師很難搞些個性化作業。(8)作業成效不顯著,學困生還是學困生,有的甚至越來越差。由此,我認為對數學作業的設計,特別學困生作業設計應從作業本身入手,正視學生的差異,設計符合他們的“個性化”作業。一、設計新穎的作業標題在小學生的眼里,那些新穎、生動、靈活多變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的興趣,促使他們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其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根據這一規律,我在設計作業題目時,把本身呆板沒有趣味性題,設計加入故事性、游戲性并具有童趣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一個樂學者。比如“選擇題”改為“火眼金晴”;“
4、判斷題”改為“我當小醫生”、“啄木鳥看病”;“計算題” 比較枯燥、乏味,改為“小壁虎找尾巴”“小熊闖關”“找門牌號”“小鳥回家”等帶有童趣味的游戲性作業,把一道道計算題融合在故事情節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運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學習的興趣。能夠讓學生在做題目時邊做邊玩能夠達到玩中學,這樣孩子還會感覺到做題目枯燥無味嗎?孩子對做作業產生了興趣,在做題時就會認真對待每一題,作業會做了,知識就會掌握牢固,孩子成績就會得以提高。二、設計層次性作業教師面臨的是一個個基礎不同、能力不同、興趣不同的個體,數學教學要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所以每個班都會有優等生和學困生,他們之間存在著很
5、大的差異,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設計出分層作業,就是作業內容具有層次性。而層次性是指作業內容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具有一定的梯度,體現教學內容的層次;同時每位學生在學習上都有差異,要為了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針對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設計多梯級多層次的作業,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1)課堂作業布置的層次化設計。我針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作業布置不搞“一刀切”,設計出“選做題”和“必做題”,優等生這兩種題都要做。比如我在上完一節新內容時做課堂作業,有的同學做5道題,有的只要做3道題,因為我把作業分為基礎題 和拓展題,基礎題學生必做而拓展題可以自由選做,能力強可以做,學困生不會
6、做可以不做,如會做一道就做一道,不會加以強迫,這樣學困生就不會因為要做難題而有心理負擔,久而久之就會改掉不做作業或拖拉作業的壞習慣。(2)課堂例題理解的層次化設計每節新課上完,進行知識鞏固練習時,設計出一組難易不同的、多梯級多層次的課堂習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把習題設計出由易到難的題循序漸進體現教學內容的鞏固加深對知識的掌握。例如在四年級教學乘法分配律時,設計了這樣一組有層次性的課堂習題:第一層次(基本題)簡便計算下列各題:27×28+28×73;25×(40+4)。第一題就是基本形式的練習,是將27個28和73個28合并為100個28;第二題讓學生靈活運用字母
7、公式,不僅可以從左往右算a×b+a×c=a×(b+c),也可以從右往左算a×(b+c)= a×b+a×c。第二層次(變式題)簡便計算下列各題:25×44;98×101-98;127×34+127×25+127×49。這一層次中的第一題需要學生將數先進行合理分拆,再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第二題屬于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形式的,需要將題補充完整后再進行簡便計算;第三題利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推廣。第三層次(提高題)下列各題能簡便計算的簡便計算:(13×36+12×36)
8、×4;53×64+37×53。這兩題都是需要進行兩次簡便計算題,第一題中就需要先在括號內進行乘法分配律再結合前一課時的乘法結合律進行第二次簡便計算;第二題就需要先利用乘法分配律得到202×53,再將數合理分拆后,第二次利用乘法分配律簡便計算。這樣,所有學生都能在新授課后的課堂練習中,夯實基礎,靈活掌握新知,嘗到了成功的歡樂。作業有了層次,學生就有了選擇,有了知識的坡度,教學也就有了針對性,因材施教也就可以落在實處。(3)解決問題的層次化設計。小學數學的解決問題對學困生來說非常的難,特別是兩步或三步,有的學困生他們不理解題目的意思,根本不知從哪下手。遇到這
9、樣的情況,我會將題目拆開把一個問題改成兩步來解決,當他們會時再合并。比如“一個養雞場有公雞234只,母雞是公雞的4倍養雞場共有多少只雞?”改成“一個養雞場有公雞234只,母雞是公雞的4倍,母雞多少只?養雞場共有多少雞?”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學困生在解決問題能力會有大大的提高。三設計實踐性作業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實踐性作業是指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還可以小組合作交流來完成作業。如:剪一剪、畫一畫、走一走、折一折、拼一拼、量一量,根據學生在實際實踐過程中得到的現象、實
10、物、數據等,進行分析、推理、判斷或計算,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在教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面積時可以讓學生動手用硬紙板做一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框架,然后動手量一量他們四邊的長并進行計算從而得出求周長的多種方法,再通過比較引導出計算公式。這樣不僅對知識的來源有了體驗更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牢牢的掌握知識,實踐過程是能力的鍛煉,也是對興趣的提高。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有的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學生年齡小不好理解。這時教師在作業設計上,應努力創設出數學與生活實際聯系,促使學生嘗試著從生活角度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使學生認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并逐步成為知識的實踐者。比如在教學人民幣時讓學生去逛超市看看超市中各種東西單價,0.50元就是五角錢,并讓學生通過買東西來學習人民幣單位換算。還有在教學合理安排時間時,讓學生想一想生活中媽媽燒菜時的情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可以同時做?怎樣做節約時間?數學是最需要通過不同類型的題目來強化和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的學科。這時教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碌曲縣2025年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答案
- 長春建筑學院《形體訓練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襄陽科技職業學院《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伊吾縣2025屆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2025屆初三調研測試(二)物理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骨科機器人手術個案護理
- 銷售新人培訓方案
- 煤礦安全規程培訓課件
- 淘寶售后規則培訓
- 物流訂單管理培訓課件
- 《三角形的外角》優秀課件
- 如何進行社會調查研究課件
- 鵪鶉蛋脫殼機的設計
- 項目管理進度表模板(全流程)
- 行為安全觀察behaviorbasedsafety研究復習過程
- 鍋爐專業術語解釋及英文翻譯對照
- 《小石潭記》作業設計
- 體育測量與評價PPT課件-第五章身體素質的測量與評價
- 過程分層審核檢查表
- 氣井地面排采技術方案
- 旅行社等級評定申報材料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