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NK項目瀝青雙表處面層施工方案_第1頁
烏干達NK項目瀝青雙表處面層施工方案_第2頁
烏干達NK項目瀝青雙表處面層施工方案_第3頁
烏干達NK項目瀝青雙表處面層施工方案_第4頁
烏干達NK項目瀝青雙表處面層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烏干達Nyakahita-Kazo道路升級改建工程瀝青雙表處面層施工方案 編 制 :唐 勇 審 核 :梁 鋒 批 準 :李向東烏干達NK項目經理部2012年1月21日目 錄1 編制依據及原則21.1 編制依據21.2 編制原則22 工程概況23 施工總體目標23.1 工期目標23.2 質量目標23.3 安全目標33.4 文明施工目標33.5 環境保護目標34 資源需求計劃34.1 勞動力使用計劃34.2 機械設備使用計劃45 瀝青雙表處面層施工工藝45.1 總體安排45.2 工藝流程55.3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56 質量標準87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08 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2、109 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110 環境保護措施 121 編制依據及原則1.1 編制依據1.1.1 烏干達道路施工通用技術規范20041.1.2 烏干達Nyakahita-Kazo項目特殊規范1.1.3 烏干達Nyakahita-Kazo項目合同文件1.1.4 烏干達NK項目施工圖設計文件1.1.5 目前項目部現有的技術力量和歷年的路基施工經驗。1.2 編制原則1.2.1 施工總體布置體現確滿足工期的原則;1.2.2 施工質量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1.2.3 施工過程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保護環境的原則;1.2.4 遵循專業隊伍施工,機械配套的原則。2 工程概況本項目為NYAKAHITA-KAZ

3、O-FORT PORTAL公路升級改建工程的一部分, 位于烏干達西南部NYAKAHITA-KAZO境內,距離首都KAMPALA 約220公里,距離最近的港口MOMBASA約為1720公里,合同里程68Km,起止樁號Km0+000Km68+000。業主為烏干達公路局,資金來自非洲發展銀行,工期36個月,養護期365天。雨季為每年35月和811月,降雨量較大。 瀝青雙表處路面全寬9米,透層采用MC-30稀釋瀝青,灑布量為1.0L/m2;一表瀝青灑布量為1.2 L/m2,碎石粒徑為20mm,撒布量為19Kg/ m2;二表瀝青灑布量為0.9 L/m2,碎石粒徑為10mm,撒布量為11 Kg/ m2。3

4、 施工總體目標3.1工期目標計劃工期: 開工日期: 2012.03.10竣工日期: 2013.01.20 3.2 質量目標確保工程質量優良,驗收時,合格率達到100%。3.3 安全目標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建設安全標準化工地,杜絕因工亡人事故,避免重傷,因工年受傷率控制在0.5以下。3.4 文明施工目標嚴格遵守當地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并結合我單位以往現場管理和公路施工的成功經驗,嚴格按現代化施工管理要求,堅持文明施工、規范作業,使施工現場始終保持良好的施工環境和施工秩序。3.5 環境保護目標始終貫徹“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

5、,牢固樹立“不破壞就是最大的保護”的思想,做到盡量少擾動地表、少破壞地表植被,杜絕因人為因素產生和加劇水土流失,保護公路沿線河流溝渠水質不受污染,嚴禁捕獵、驚擾野生動物,施工完畢后,對場地及時予以平整、覆蓋,有條件的地段恢復植被,實現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并重,公路項目與自然環境和諧的目標。 4 資源需求計劃根據工程施工進度進行資源的合理調配,勞動力與機械配套根據工程進度需要進行增減。本方案暫時按照一個獨立的生產單位編制。4.1 勞動力使用計劃(見下表)序號工種/職務數量備注1施工管理12測量人員13試驗人員14自卸車司機75壓路機司機36撒布車司機17灑水車司機18裝載機司機19掃地車司機110

6、工人304.2 機械設備使用計劃(見下表)序號施工機械數量備注1膠輪壓路機22雙鋼輪壓路機13自卸車74瀝青碎石撒布車15裝載機16掃地車17灑水車15 瀝青雙表處面層施工工藝5.1 施工準備 5.1.1 技術準備 (1)集中技術人員進行圖紙會審,熟悉各部位結構,確定合理的施工工藝。 (2)對全線的導線點、水準點進行加密、復測、精度符合規范要求。 (3)對瀝青和集料進行檢測,確保各項指標滿足規范要求。 (4)詳細了解施工環境,編制切實可行的單項施工組織方案,明確關鍵工序、旱雨季施工措施,合理劃分施工作業段,按照規范標準和要求對基層進行驗收,確保其滿足要求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5)開始施工

7、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技術、操作、質量、安全等二級交底,做好技術指導和安全防衛工作。 (6)測量放樣:施工前應將基層表面清掃干凈,放出路面的邊線點,相鄰點牽上線繩,畫上油漆以標示出路面邊線。 5.1.2 施工機械 (1)運輸設備:自卸汽車等。 (2)預裹設備:裝載機等。 (3)灑布設備:瀝青碎石灑布車等。 (4)碾壓設備:雙鋼輪壓路機、膠輪壓路機等。 (5)其它設備:灑水車、清掃車、脫桶設備。 5.1.3 材料準備瀝青雙層表面處治采用符合圖紙和規范要求的瀝青,集料由試驗室按規定頻率取樣檢測,各項指標滿足規范要求。當規范對集料有預裹要求時,還要用稀釋瀝青完成對集料的預裹,并充分晾曬,確保集料撒布

8、前完全干燥。 5.1.4 監控儀器 (1)測量儀器全站儀、對講機、30米卷尺等測量儀器一套。 (2)試驗儀器磨耗機、標準篩、天枰、托盤等試驗儀器一套。 5.1.5 作業條件 (1)基層缺陷處理與驗收,驗收項目包括:縱斷高程、中線偏位、橫坡、邊坡、寬度、壓實度等,監理工程師驗收批復。 (2)做好縱、橫向排水系統,保證排水暢通。 (3) 施工作業人員要求:應由工長或技術人員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和安全交底,做到熟練掌握集料的預裹、撒布、碾壓等技術要求和施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4)在正式開工前已進行試驗段施工,以確定施工工藝、瀝青灑布量、碎石撒布率、碾壓遍數、驗證人員機械配置等。(5)當規范對集料有預

9、裹要求時,可采用稀釋瀝青對集料進行預裹處理。預裹時應拌合均勻,并進行充分的晾曬,直至完全干燥。5.2 工藝流程準備下承層透層油灑布撒布第一層瀝青及碎石一表碾壓噴灑第二層瀝青及碎石二表碾壓初期養護5.3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5.3.1 準備下承層清掃灑布瀝青透層的工作面,確保基層表面清潔,無塵埃、無雜物、無松散現象,并適當灑水濕潤。 5.3.2 透層油灑布 (1) 噴灑條件灑布瀝青材料的氣溫不低于10,且是穩定而上升的溫度。風速適度,有霧或下雨不得施工。 (2) 透層噴灑透層瀝青采用瀝青灑布車均勻灑布,并按規定要求的方法檢測瀝青灑布用量。施工時,采用一次灑布法噴灑液體瀝青。噴灑前,保持基層表面潮濕

10、,灑水量以能夠控制揚塵為度,用瀝青灑布車按設計的瀝青用量,沿基層縱向勻速噴灑透層瀝青,要求灑布均勻,不能露白,露白處用人工補灑。噴灑時對噴灑區附近的結構物、樹木、路緣石和硬路肩等加以保護,以免受到污染。在噴灑交接處要精心控制,不超過設計灑布量,做到不漏灑和少灑。當分段或分道噴灑透層瀝青時,應在橫向銜接處鋪放1米左右的厚紙或鐵皮,使開始噴灑的透層油灑在厚紙或鐵皮上,以防重疊噴灑,造成灑布量過大。在進行多道透層油噴灑時,縱向搭接寬度應控制在510cm以內。如用壓力式瀝青灑布車噴灑時,應從噴灑起點后方適當距離起步行駛,以期行駛至澆灑地點時便能以規定速度均勻噴灑透層油,減小瀝青灑布車起步加速的影響。在

11、噴灑過程中若發現有噴油嘴堵塞或噴量減小等情形,應立即停止噴灑,檢查和疏通噴油嘴,由此造成的噴灑不勻或者花白條應及時安排人工進行補灑。 5.3.3 透層養護灑過透層油的表面至少養生5天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養生期間,禁止車輛通行,如必須行駛的施工車輛在破乳后才能上路,并保證車速低于5Km/h,嚴禁剎車或調頭。對于需要及時開放交通的路段,在透層油噴灑2小時以后,撒布一薄層石屑,然后,方可開放交通,但應采取相應的限速和交通管制措施。 5.3.4 第一層表處瀝青及碎石撒布瀝青加熱時要控制油溫和加熱時間,通常情況下,石油瀝青的出油溫度控制在160190之間,不允許超過200,允許加熱時間為6小時。瀝青

12、噴灑前應確保透層表面清潔、無塵埃、無雜物,必要時通過灑水清洗干凈。瀝青灑布車噴灑瀝青時應保持穩定速度和噴灑量,并保持整個灑布寬度噴灑均勻。灑布車的噴嘴應適用于瀝青的稠度,確保能成霧狀,與灑油管成1525的夾角。灑油管的高度應使同一地點接受23個噴油嘴噴灑的瀝青,不得出現花白條。瀝青應分段、分塊灑布,嚴格控制瀝青灑布量,灑油應均勻,不得產生露白或泛油。噴灑瀝青材料時應對構造物、路緣石等外露部分作防污染遮蓋,并根據灑布量選定瀝青灑布車的排檔和油泵速度。對于碎石撒布應確保撒布均勻,達到全面覆蓋、厚度一致,既不重疊也不露油,集料撒布出現集堆或縫隙等撒布不均勻情況時,應及時檢查調整設備出料口,并人工掃除

13、補勻。當瀝青撒布及碎石撒布調試好后,可進行同步撒布。 5.3.5 第一層表處碾壓第一層表處集料撒布后立即用68噸的雙鋼輪壓路機進行初壓。初壓時壓路機從路邊向路中心依次進行碾壓34遍,每次輪跡重疊3050厘米左右。輾壓速度初始宜慢,速度不超過2km/h,以后可適當增加。輾壓時應特別注意路面的表面平整、外形美觀以及橫坡的要求。同時,用膠輪壓路機復壓46遍左右,使得熱瀝青在逐漸冷卻的過程中與集料的表面充分接觸和粘接,并在接下來2-3天內用膠輪壓路機不斷復壓,直至瀝青與集料充分粘裹緊密為止。 5.3.6 第二層表處瀝青及碎石撒布第二層表處瀝青及碎石撒布方法與第一層表處撒布基本相同。在撒布前,用掃地車徹

14、底清除第一層表處面層的活動浮料,并用空壓機或水車清理殘余灰塵等,必要時輔以人工撿拾雜物,確保一表表面清潔、無浮料、無塵埃、無雜物。瀝青撒布車撒布瀝青及石料時應保持穩定速度和撒布量,并保持整個撒布寬度噴灑均勻。撒布車的瀝青噴嘴應適用于瀝青的稠度,確保能成霧狀,與灑油管成1525的夾角。灑油管的高度應使同一地點接受23個噴油嘴噴灑的瀝青,不得出現花白條。瀝青應分段、分塊灑布,嚴格控制瀝青灑布量,灑油應均勻,不得產生露白或泛油。噴灑瀝青材料時應對構造物、路緣石等外露部分作防污染遮蓋,并根據灑布量選定瀝青灑布車的排檔和油泵速度。 5.3.7 第二層表處碾壓第二層表處的碾壓方法與第一層基本相同,但可以采

15、用8噸以上的雙鋼輪壓路機進行初壓。第二層表處集料撒布后立即用68噸的雙鋼輪壓路機進行初壓。初壓時壓路機從路邊向路中心依次進行碾壓34遍,每次輪跡重疊3050厘米左右。輾壓速度初始宜慢,速度不超過2km/h,以后可適當增加。輾壓時應特別注意路面的表面平整、外形美觀以及橫坡的要求。同時,用膠輪壓路機復壓46遍左右,使得熱瀝青在逐漸冷卻的過程中與集料的表面充分接觸和粘接,并在接下來2-3天內用膠輪壓路機不斷復壓,直至瀝青與集料充分粘裹緊密為止。 5.3.8 初期養護在一表和二表碾壓結束后應封閉一段時間的交通,待瀝青冷卻后即可開放交通,并通過開放交通補充壓實,成型穩定。在通車初期應設專人指揮交通和控制

16、行車路線,使行車輾壓均勻,逐步成型。每隔2030米用石屑或粗砂設置一道減速坎,限制行車速度不超過2O km/h。嚴禁車輛在路面上調頭,急剎車或加速起步,嚴禁畜力車及鐵輪車通過。當發現有泛油時,應在泛油處補撒與最后一層石料規格相同的嵌縫料并掃勻,過多的浮料應掃出路外。施工完成后,應在路側合適位置準備適量碎石、石屑、粗砂或小礫石23m3/1000m2作為初期的養護用料。6 質量標準 6.1 原材料質量要求 6.1.1 瀝青質量要求 瀝青質量標準執行烏干達通用技術規范(2005)4000章(表4302/7)標準:對于石油瀝青80/100:最小軟化點()135下最小動力粘度(Pa.s)10下最小延度(

17、mm)10下最小恢復彈性(%)最大穩定度偏差()5下最小粘附性(%)491.0 50060290 6.1.2 稀釋瀝青MC-30質量要求 稀釋瀝青MC-30質量要求執行美國AASHTO標準M82-75(1996)及美國ASTM試驗規程:檢測項目試驗方法要求25下粘度(Sec)ASTM D88-9475-150閃點()ASTM D92-96最小38含水量(%)ASTM D95-83最大0.2蒸餾試驗ASTM D402-93蒸餾體積比(%)2250-2526040-7031575-93 6.1.3 表處碎石質量要求 集料質量要求執行烏干達通用技術規范(2005)4000章(表4502/2)標準:集

18、料特性集料粒徑20 mm14 mm10 mm7 mm平均最小尺寸ALD(mm)11-158-105-6.52-4針片狀指數FIBS 812:105.1202530TFV干BS 812:105-1:1989對于AADT 1000,Min.160kN對于AADT 1000,Min.120kNTFV濕BS 812:105-1:1989不小于TFV干的75%集料級配要求執行烏干達通用技術規范(2005)4000章(表4502/1)標準:篩分孔徑 (mm)集料粒徑, (% 通過率)20 mm14 mm10 mm7 mm252014106.352.3610085-1000-300-5-10085-1000

19、-300-5-10085-1000-300-5-10085-1000-300-5細料: 0.425石粉: 0.075 0.5 0.3 1.0 0.5 1.0 0.3 1.5 1.0 6.2 成品質量要求 6.2.1 MC-30稀釋瀝青透層成品質量要求MC-30稀釋瀝青透層成品質量要求執行烏干達通用技術規范(2005): (1)貫入深度要求:3-10mm。 (2)撒布量要求:1.0L/m2。 6.2.2 瀝青雙表處成品質量要求 瀝青雙表處成品質量要求執行烏干達通用技術規范(2005)第4000章(表4503/1,表4503/2)規定的標準。集料尺寸(mm)正常灑布率瀝青灑布量(l/ m2)碎石撒

20、布率(kg/m2)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1000201.81.51.219141.41.11.014101.21.00.91170.90.80.77 6.2.3 瀝青灑布量檢測:根據規范要求,檢測透層油和熱瀝青的灑布量采用盤測法(Tray Test),檢測頻率為每500 m2檢測一點。 6.2.4 集料撒布量檢測:根據規范要求,檢測集料的撒布量采用盤測法(Tray Test),檢測頻率為每500 m2檢測一點。 6.3 外觀質量要求表處面層成型后表面應平整密實。碎石排列緊密、連續,無輪跡、無浮料。邊線整齊、平順,無泛油、無雍包。7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7.1 開工前,進行施工測量,準確確定線路中樁

21、、邊樁的位置。對于各類測量儀器,如全站儀儀等,按規定做好計量檢定工作,在使用過程中要隨時發現掌握可能出現的偏差,保證計量設備的準確。7.2 施工前,組織技術人員和施工工人做好技術交底工作。7.3 定期組織職工進行質量安全學習,使其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根據不同的作業內容,學習相關的工程質量措施,使其認識到工程質量的重要性。7.4 施工過程中保證碎石撒布的寬度,碾壓到位。 7.5 施工完成后做好交通管制和分流,并安排專人進行看護,防止集料分布不均。 7.6 嚴禁自卸車、壓路機等在碾壓好的路面上急轉、急停和調頭。 7.7在表處面層施工完成后,任何可能造成路面損壞的車輛和設備一律禁止通行,并每隔3

22、0-50米用石屑設置減速坎,控制行車速度在30km/h以內。 7.8 復壓完成之后,徹底開放交通之前清除表處面層的浮料,避免穩定的碎石受到嵌擠而產生松動,并移除減速坎。8 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8.1 建立現場安全成產領導組織,認真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8.2 施工前,對所有作業人員盡享入場安全教育培訓。安全交底必須細致、全面、有針對性,需要繪制示意圖時,須由編制交底人依據規范和現場實際情況繪制。8.3 施工現場施工機械、電氣設備、施工機具、臨時線路等要定期檢修保養,發現故障及時處理,檢修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機械操作人員需持證上崗,技術熟練,并且按照規定的操作流程作業,禁止違規操作。8.4 交通車輛由當地司機駕駛,禁止中方人員無證駕駛交通車輛。8.5 項目地處丘陵地帶,縱坡較大,交通和施工車輛行至陡坡急彎段時,務必減速讓行。8.6 各施工路段必須按要求擺放相應標志、標牌,以起到對過往車輛警示、指示作用;施工路段起、終點應各安排一名交通指揮人員,用以協調過往車輛,見附圖,交通管制圖。8.7 每天施工完畢,施工機械集中停放在遠離道路的位置,并在停機位置前后100米之外擺放減速和警告標志牌,施工機械周圍拉警戒線,安排警察或保安看護施工機械,確保施工機械安全。8.8 瀝青經過高溫加熱后的氣體對皮膚、呼吸道、視網膜等黏膜組織有一定的傷害刺激作用,必須定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