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解讀_第1頁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解讀_第2頁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解讀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解讀儋州市西流中心小學 唐金萍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課文講述了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對亞里士多德的一個學說產生懷疑,經過反復試驗證明了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是錯誤的,然后走上比薩斜塔把結論公諸于世。課文表現了伽利略獨立的人格、科學的精神和宏大的境界。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兩個鐵球,一個1磅重,一個10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這句話使伽利略產生了疑問。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么把這兩個鐵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栓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做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

2、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這怎么解釋呢?17世紀的歐洲,人們信奉亞里士多德,對他的每一句話都深信不疑。這樣的“信奉”,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簡明扼要地向我們闡明了,可以結合以下詞語體會:1.“兩千多前年”時間之久;2.“意大利、希臘”地域之廣;3.“不容更改”態度之堅;4.“你是什么意思?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罪名之大。課文第五自然段則從另一個側面描述了這種“信奉”:“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等會兒他就固執不了啦,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一個“竟”,一個“盡”,兩個“!”,把人們心中的鄙視、不屑、不滿、盲從盡顯無疑。在這

3、樣的情況下,伽利略懷疑權威不僅要面對人們的嘲笑譏諷,還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甚至有生命的危險。課文這樣一烘托,伽利略勇于為科學獻身的偉大精神就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讀者的心中。懷疑之后,“伽利略帶著疑問反復進行了許多次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說錯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反復”一詞。“反復”看上去似乎與“許多次”同義,實際上,這里沒有用“重復”而選用“反復”一詞,意味著這許多次試驗可能會涉及到各種因素的變化,如高度、球體的質地、兩球重量的比例等,這意味著伽利略在對他能想到的各種情況進行試驗。只有這樣試驗,得出的結論才具有說服力,才能經得起推敲和檢驗,才能站得住。他對科學、對試驗結果的負責任,從這種周密的試驗過程中體現出來。至此,得出了結論,進行公開試驗。課文第六自然段 “伽利略在斜塔上出現了。他右手拿著一個10磅重的鐵球,左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鐵球。兩個鐵球同時脫手,從空中落下來。一會兒,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因為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正跟伽利略說的一個樣。”為什么要公開試驗?作為一個科學家,伽利略想打破當時人們盲目崇拜權威、迷信權威的思想,形成科學的態度,由此可以感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