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406江西省建設工程消防技術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_第1頁
最新201406江西省建設工程消防技術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_第2頁
最新201406江西省建設工程消防技術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_第3頁
最新201406江西省建設工程消防技術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_第4頁
最新201406江西省建設工程消防技術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西省公安消防總隊)贛公消發2014107號關于印發建設工程消防技術有關問題 的指導意見(2014年)的通知各公安消防支隊:2014年5月23日,總隊組織召開消防建審驗收工作座談會, 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建設工程消防技術問題進行了座談討 論,并達成了共識,經征求公安部消防局、相關規范管理組及部 分專家意見后,制定了建設工程消防技術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 (2014年),現予發布,請遵照執行。江西省公安消防總隊2014年6月4日江西省公安消防總隊司令部辦公室2014年6月12日印發建設工程消防技術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 2014 年)根據近年來在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中遇到的問題,依據有關工程建設消防

2、技術標準及條文說明的精神,借鑒其他省市有關消防設計的成功經驗和工程實例,結合建設工程投入使用后消防管理的需要,本著確保消防安全和經濟實用的原則,經充分研究,制定如下指導意見。一、建筑定性1 、公寓類建筑的定性及消防設計( 1 ) 除獨立建造的學生或員工宿舍 (公寓) 外, 其他公寓類建筑應按旅館或綜合類公共建筑考慮其消防設計。( 2 ) 獨立建造的學生或員工宿舍 (公寓) 可按照非住宅類居住建筑設計。( 3 ) 與其他功能空間組合建造的綜合性公寓建筑, 公寓部分應采用防火墻與其他區域進行防火分隔,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2、民用建筑中設置的庫房、儲藏間等不得儲存易燃易爆物品,其火災危險性

3、類別應當確定為丙類。3 、 兒童早教中心、 兒童教育培訓學校、 親子園、 兒童職業體驗場所、舉辦兒童特長培訓班的場所等主要為兒童提供活動、培訓、游藝、游樂的場所均屬于兒童活動場所,其防火設計應執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對 “兒童活動場所” 的有關規定。 兒童是指未滿14 周歲的人。4、敞開式汽車庫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 )每層汽車庫外墻敞開面積超過該層四周墻體總面積的25% 。( 2 ) 汽車庫每個防火分區對室外直接敞開的面積應超過該防火分區周邊圍護(含敞開部分側向面積)總面積的 25% 。敞開口設在頂部時,每個敞開口短邊尺寸不應小于 13 米,面積不小于169 平方米,且敞開口面積不小于與該敞

4、開口連通的汽車庫側向敞開面積的總和。二、消防車道和滅火救援場地的設置1 、 高層建筑應當按規定設置環形消防車道, 當設置環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可沿建筑的兩條長邊設置消防車道,普通高層住宅和山坡地或河道邊臨空建造的高層建筑可沿一條長邊布置消防車道,但該長邊所在建筑立面應為消防車登高操作面。2 、 消防車道的坡度不宜大于 8 度, 其轉彎處應滿足消防車轉彎半徑的要求,登高車的轉彎半徑一般不小于 12 米。3 、 消防車道距高層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的外墻宜大于 5 米且不宜大于 15 米。供消防車停留的操作場地,其坡度不宜大于 3 度。4 、 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可結合消防車道布置且應與消防車道連通,

5、場地靠建筑外墻一側的邊緣至建筑外墻的距離不宜小于 5 米,且不應大于 10 米, 當一條長邊長度的底邊連續布置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確有困難時,可在此范圍內確定一塊或若干塊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 且兩塊場地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宜大于 30 米。 場地的長度和寬度分別不應小于 15 米和 8 米。 對于建筑高度不小于 50 米的建筑, 場地的長度和寬度分別不應小于 15 米。 建筑物與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相對應的范圍內,必須設置直通室外的樓梯或直通樓梯間的入口。5 、 廠房、 倉庫、 公共建筑的外墻應在每層的適當位置設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的窗口, 窗口的凈高度和凈寬度分別不應小于 0.8米和 1.0

6、米,窗口下沿距室內地面不宜大于 1.2 米,該窗口間距不宜大于 20 米, 窗口的玻璃應易于破碎, 并應設置可在室外易于識別的明顯標志。6 、 消防車道和滅火救援場地應采用硬化路面, 不應采用隱形消防車道。 供大型消防車通行和??孔鳂I的消防車道和滅火救援場地,其等效均布活荷載取值應按以下原則確定:依據當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最大現已裝備的消防車輛滿載總重,將其車輪的移動集中荷載按結構效應等效原則換算為等效均布荷載。三、平面布置和防火分隔1 、 消防水泵房、 配電房、 發電機房等設備用房應集中布置, 并設置相應的值班室與消防控制室建立聯絡,便于對設備用房實施統一管理。2 、 商業建筑中組合建造的自用

7、倉庫面積不應超過該層總建筑面積的 10% ,且每個倉庫隔間的建筑面積地上不應超過500 平方米,地下不應超過200 平方米。 地上面積不大于 500 平方米或地下面積不大于 200 平方米的自用倉庫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 小時的隔墻和 1.5 小時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 隔墻上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且在火災情況下能自行關閉。商業建筑中大于 500 平方米或地下面積大于 200 平方米的自用倉庫應設置獨立的防火分區和獨立的安全出口。3 、 嚴格控制防火卷簾的使用范圍, 樓梯間和前室的墻不應采用防火卷簾代替。四、安全疏散1 、高層建筑的商店的人數應參照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第 5.3.17條計算確

8、定,當商店位于高層建筑裙房或建筑高度24 米以下的樓層, 且商店和建筑高度24 米以上樓層的疏散樓梯和安全出口分別獨立設置時,其疏散總寬度可參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 5.3.17 條計算確定。2 、設在高層建筑主體,由建筑高度24 米以下的樓層獨立使用的疏散樓梯間,可采用封閉樓梯間。3 、 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計算疏散人數時, 按照該場所廳、 室(“一個廳、 室” 是指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中一個相互分隔的獨立單元,即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 小時的隔墻和不低于1 小時的樓板與其他單元或場所分隔,且設有不小于 2 個疏散門,疏散門為不低于乙級的防火門,單元之間或與其他場所之間的分隔構件上無任何門窗洞

9、口)的建筑面積計算,場所內設置的倉庫、辦公室、設備房等非外來人員使用的房間,如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 小時的隔墻、不低于 1 小時的樓板和不低于乙級的防火門與其他部位進行防火分隔,可按照該類房間實際使用人數計算。4 、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 5.3.5 條需設置封閉樓梯間的建筑,如采用開敞式外走廊直接連接的疏散樓梯間, 可不采用封閉樓梯間。5 、商業服務網點建筑面積超過200 平方米的,應設置兩個安全出口,兩個安全出口的間距不應小于 5 米。商業服務網點室內最遠點到安全疏散出口的疏散距離不應超過22 米, 樓梯的一段距離按其 1.5 倍水平投影計算,全部設置符合標準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其安全疏散

10、距離可增加 25% 。6 、 地下汽車庫每個防火分區的人員安全出口均應直通室外或疏散樓梯間,不得利用通向相鄰防火分區的防火門作第二安全出口。7 、 設計防火門的疏散寬度為凈空尺寸, 防火門洞必須預留安裝尺寸,門寬凈尺寸符合規范要求。五、消防給水和自動滅火系統1 、 設置在吊頂下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灑水噴頭一般不應采用隱蔽型噴頭, 確有需要的, 應當嚴格控制使用數量。 按照規范要求,嚴格限制邊墻型噴頭的使用范圍。2 、商業服務網點的室內消火栓可設置在各商業網點的公共部位,保證任何部位有兩個消火栓的水槍充實水柱同時到達。各商業網點內可設置消防軟管卷盤或輕便消防水龍。3 、 復式住宅樓沒有戶門開啟的

11、樓層可不設置室內消火栓, 但必 須保證住宅任何部位有兩個消火栓的水槍充實水柱同時到達。4 、 民用建筑消防電梯前室的消火栓可計入消火栓總數, 但在計算距離時應當適當折減。5 、 高層民用建筑中火災危險性大、 發生火災后對生產和生活產生嚴重影響的配電室等, 屬于 “特殊重要設備室” , 應設自動滅火系統。六、防煙排煙設施1 、建筑高度不超過32 米的二類高層建筑應參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的相關規定,設置排煙設施。2 、 排煙風機宜設置在排煙風機房內或安裝在室外, 設置在建筑內部的排煙風機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 小時的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 1.5 小時的樓板與建筑其它部

12、位分隔,隔墻上開門時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排煙風機房可與通風空調機房共用, 并符合上述要求。當排煙風機吊裝在靠近室外的吊頂內時,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1小時的防火隔板與其他部位分隔,其吊裝承重構配件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 1.5 小時。3 、 地下汽車庫每個防煙分區獨立設置排煙排風系統時, 排煙和排風系統可以合用,排煙排風口可以合用,并設置為常開型,每個防煙分區應當至少設置一個直接啟動風機的手動按鈕,從一個防煙分區內的任何位置到最鄰近的一個手動按鈕的距離不應大于 30 米。七、電氣設施1 、 建筑面積超過5000 平方米的地上商場、 每層建筑面積超過2000 平方米的地下商場, 建筑面積超過1000

13、0 平方米的集貿市場、劇場、圖書館、展覽中心和醫院門診樓等具有大空間、大平面或疏散通道復雜的場所,單層建筑面積 1000 平方米以上的地下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單層建筑面積 2000 平方米以上的地上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高度超過 100 米的公共建筑, 地鐵隧道區間, 應設置集中控制型的疏散指示系統。集中控制型的疏散指示系統應優先采用自帶電源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指示標志的間距應為 3 至 5 米。2、下列建筑或場所應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1 )建筑高度大于 50 米的乙、丙類廠房和丙類倉庫,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30L/s 的廠房(倉庫) 。( 2 )一類高層民用建筑。( 3)座位數超過1500 個的電影院、劇場,座位數超過3000個的體育館, 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 3000 平方米的商店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