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點預測.docx_第1頁
高考生物考點預測.docx_第2頁
高考生物考點預測.docx_第3頁
高考生物考點預測.docx_第4頁
高考生物考點預測.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與經濟的迅速發展,人類越來越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我國對環境保護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并提出了一些治理環境的理念和觀點,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等。這些理論和觀點與生物學科中生態環境的保護相關內容高度契合,近幾年全國卷高考試題中以生態文明建設、生態農業為背景和切入點的試題己悄然出現,預計此類試題在2022年高考中仍將出現,試題可結合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處理、生態恢復等方面進行考查。角度1垃圾處理類1. 我國絕大

2、部分村莊的污染治理目前還處于“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的階段,農村環境治理迫在眉睫。單純套用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置及管理方式,不能適應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需求。為解決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問題,某學院提出了如圖所示的方法。回答下列問題:處置方法垃圾分類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方法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方法=廢品類可回收垃圾I匚士汁廚余垃圾IIj包裝垃圾(=!=有害垃圾I中菖廢品收購站:七甘堆肥/厭氧制沼氣:(=衛生填埋:專業化處置;廚余垃圾主要包括居民日常生活產生的食物殘渣(如剩菜、剩飯等)、廚房下腳料(菜根、菜葉等)和果皮等,這部分垃圾可發酵產生沼氣,參與發酵的微生物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填生態系統成分),這些微生

3、物可將垃圾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或沼氣,此過程中發生的能量變化主要是(2) 包裝垃圾如紙杯、塑料袋等,若通過焚燒處理,其有害產物可能會出現在南極企鵝體內,原因是,因此需經衛生處理后再進行填埋處理。(3)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廢舊電池、過期藥物等,此類垃圾若進入土壤或水體中,其中的重金屬離子等物質會通過逐級積累,最后可能出現在人體細胞內。(4) 當河流受到輕微的污染時,可通過等作用很快消除污染,這體現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若某處土壤堆積的生活垃圾過多,則會導致該處土地失去功能,此時要提高其穩定性,可采取的措施是o答案:(1) 分解者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轉變成熱能;(2)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具有全球性;(3

4、) 食物鏈(和食物網);(4) 物理沉降、化學分解、微生物分解抵抗力實施相應的物質、能量投入,保證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答案合理即可)。2. 微塑料是一種持久性污染物,覆蓋在土壤生物表面時會導致其無法正常呼吸,與其他有毒物質結合會毒害土壤生物,故對土壤生態系統具有嚴重的危害。根據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土壤中各種生物構成了,作為一種持久性污染物,微塑料大量堆積導致很多地方成了不毛之地,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造的演替類型是0(2) 某生物興趣小組欲通過實驗分析微塑料對土壤理化性質以及對土壤中動物、植物、微生物的豐富度的影響,則對照組的實驗材料是,實驗組的處理是。(3) 微塑料影響了生態系統的碳

5、循環,試分析原因:(4) 垃圾分類對微塑料污染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試分析原因:答案:(1) 群落次生演替;(2) 自然狀態的土壤使用微塑料覆蓋的土壤;(3) 微塑料影響土壤生物將有機物氧化分解產生C02的過程,使C02回到無機環境的途徑受阻;(4) 垃圾分類后微塑料被單獨放置,減少了毒害土壤生物的機會,進而減少了土地資源的浪費(合理即可)。角度2生態恢復類3. 塞罕壩草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它曾是清朝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后因砍伐嚴重逐漸退化,直到“飛鳥無柄樹,黃沙遮天日”。后來,塞罕壩人無畏困難,鑄成“綠色屏風”,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傳奇。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

6、) 隨著時間的推移,輔以有效的人為手段,草原群落會逐漸恢復到砍伐前的狀態,這個過程在生態學上稱為。在此過程中,人類活動對它的影響是O(2) 區別不同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在群落的演替過程中,灌木群落代替草本群落的原因是。草原上草的“綠色”為昆蟲提供了采食的信息,這體現了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昆蟲吃草后,昆蟲同化能量的去向有O(4)在草原恢復初期的115年,物種多樣性快速上升,1520年,物種多樣性略低于第15年,原因可能是。群落演替達到頂極階段的過程中,能量輸入總量的變化趨勢為。答案:(1) 群落演替使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加速生態恢復(答案合理即可);(2) 物種組成

7、灌木長得更高大,在競爭陽光中占優勢;(3) 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穩定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流向下一營養級(和未利用);(4) 具有生存優勢的物種出現,使某些物種在競爭中被淘汰(答案合理即可)逐漸增大直至穩定。4. 為調查某自然保護區發生山體滑坡后第30年生物群落的恢復情況,科研人員對山體滑坡區域的恢復群落和未發生滑坡區域的原始林群落進行了植被生物量(指某時間單位面積內現存生物的有機物總量)的研究,得到如圖所示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6(5(4(3(2(1(7&孕畫莽州集s2?.七2喬木植被類型圖中代表恢復群落的是(填“S1”或“S2”)。為使實驗結果真實可靠,科研人員在確定樣地數

8、量和大小后,還要注意做到(2)群落演替是指o山體滑坡后形成恢復群落的過程屬于演替,判斷依據是o(3)相對于原始林群落,恢復群落對光能的利用率較低,請從群落水平加以解釋:o(4)若在山體滑坡后,人類參與了恢復群落的工程建設,使滑坡區域植被生物量得到了快速恢復,這說明。答案:(1)S2隨機取樣;(2)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次生山體滑坡后植被雖被破壞,但還具備一定的土壤條件,還可能存在植物的種子、發芽的地下莖或植物根系等(合理即可);(3)恢復群落的植被物種豐富度小,垂直結構不明顯;(4)人類活動可以改變(或影響)群落演替的速度。角度3生態農業類5. 稻田養鴨也可稱為“稻鴨農

9、法”,利用鴨子控制稻田中的雜草和害蟲,不僅能減少農藥的使用,而且鴨肉品質更佳。鴨糞可用作肥料,利于水稻生長,實現稻鴨雙豐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稻鴨農法”可減輕環境污染,提高物質和能量的利用率B. 與傳統稻田相比,題述新型稻田中害蟲種群的K值會減小C. 該生態系統可實現稻鴨雙豐收,鴨子和水稻是互利共生關系D. 將鴨子引入水稻田,原有的食物鏈營養級可能增加答案:C6.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無公害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如圖為某地進行生態養殖的創新模式,該模式運用生態工程原理,可得到品質高、備受歡迎的綠色無公害產品。根據圖示相關內容回答問題。無公害產品飼料鮮活肉鴿TiI糞便及落地飼料

10、匚二按樹林分隆區欲調查某鴿群的種群數量,宜采用法進行調查,宰殺鴿子時一般不選擇幼年鴿,從種群持續增長的角度分析,目的是O(2) 某同學認為鴿子糞便中的能量屬于鴿子同化的能量,該觀點是否正確?O理由是。(3) 核樹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改善環境;當地的人們還將核樹加工成木材、紙漿,從其葉片中提取可以驅蚊的芳香油等,這些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價值。(4) 該模式將肉鴿養殖、魚塘養殖、樹木種植等產業進行了有機結合,請從環境保護及能量流動的角度對該模式進行評價:。答案:(1) 標志重捕保持鴿群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以持續獲得更多利益(答案合理即可);(2) 不正確鴿子糞便中的能量來自飼料和上

11、一營養級,并未經鴿子同化;(3) 間接價值和直接;(4) 該模式減少了糞便、廢水等對環境的污染,通過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最大限度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答案合理即可)。角度4環境治理類7. 為減少某河流中N、P含量過高帶來的不良影響,環保工作者擬利用當地原有水生植物凈化水體,他們選擇其中3種植物a、b、c,將其分別置于條件相同的試驗池中,90天后測定它們吸收N、P的量,結果如表:植物種類N吸收量相對值P吸收量相對值浮水植物a22.31.7浮水植物b8.150.72沉水植物C14.612.22.結合表中數據分析,為獲得降低該自然水體中N、P的最佳效果,應投放的兩種植物及投放

12、所選植物對該河流的生態影響是()A. 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結構將保持不變B. 植物a和b,該河流中的食物鏈將縮短C. 植物a和c,這兩種植物種群密度會增加D. 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動方向將改變答案:C8. (2020湖北荊州質檢)為保護褐馬雞及其棲息地,某地建立了自然保護區。研究人員對該地區的鳥類進行了調查,獲取了相關數據。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調查褐馬雞在該地區鳥類中是否占優勢,屬于(填“種群”“群落”或“生態系統”)水平上的研究范疇。(2) 鳥類豐富度調查結果顯示,森林中鳥類有96種,灌木林中鳥類有57種,草原鳥類有36種。森林中鳥類種數遠多于灌木林和草原,原因是更復雜,為鳥類提供了o(3) 保護區內褐馬雞種群的能量流動關系如表所示單位:(X102Jm2al)o攝食量糞便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