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第一單元《古詩詞三首》_第1頁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第一單元《古詩詞三首》_第2頁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第一單元《古詩詞三首》_第3頁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第一單元《古詩詞三首》_第4頁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第一單元《古詩詞三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第一單元古詩詞三首課題古詩詞二首課型講讀課文授課時間2課時教學目標1.識記本課3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正確、流利朗讀、背tt古詩詞。2.進一步了解詩詞的有關知識。3.借助字典和課本注釋理解詩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詩詞 的意思。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熱愛自然、歌頌自 然的情懷,感受自然的美好。教學重點1 .通過課文的學習,感爻作者對大自然的爰戀之情;2 .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麗。教學難點通過理解重點詞語來體會詩人的豐富情感。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認識3個生字,正確朗讀詩詞。2 . 了解詩詞的作者。3 .學習古詩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

2、望湖樓醉書,理解詩句人思,體會詩人的情感。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激發情感,談話導入。我們的祖國有巍峨的群山,有浩瀚的江 海,有無邊的森林,有起伏的稻田。唐詩宋 詞中,就有許多是描寫山水風景的。如王之渙涼州詞中的詩句:“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白居易憶江南中的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感,導入新課。使學生集中精力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從而提高學習效)分鐘詩句:“日由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率。還有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詩句:“飛流亙卜二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今天,我 們將學習新課古詩詞二首。(板書課題: 古詩詞二首)新課教學()分鐘二、品讀古詩,認識作者。1 .認識生字:德

3、、鵲、蟬、稻。學會正確讀寫。2 .認識詩歌的作者,簡介。【由示課件21孟浩然,唐代詩人。漢族,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 合稱為“王孟”。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 世稱蘇東坡。漢族,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 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的詞屬于豪放派,與辛棄疾同是豪 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辛棄疾(1140 1207),南宋詞人。原 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 東濟南)人。他的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 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 對當時 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 祖國河山的作品。3.讀生節

4、奏。學生先自讀,教師指導:【由示課件31并板書: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學生自讀后教師 指導,并由示課 件,使學生能夠 把握準詩詞的節 奏,正確朗讀詩 歌,同時,這也 是正確理解詩詞 的第一步。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3.反復多讀幾遍這首詩,通過查字典, 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詞語的意思, 想想這首 詩大體寫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畫由來, 小組討論。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1 .再讀古詩,想想每句詩的意思, 可以 與同學合作。2 .匯報: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3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由各詩 句的意思。【由示課件41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日暮時

5、 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 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 近。4 .全班齊讀此詩。四、想象詩境,悟其感情。1 .教師有感情朗讀,學生閉目想象。2 .學生發言,把想到的畫面說給大家 聽。在讀的基礎上再 通過看注釋、查 字典等手段來理 解詩句,可以鍛 煉學生自學古詩 詞的能力。學生根據自己的 理解和合作的結 果說由詩句的意 思后,教師由示 課件,既可以糾 正學生理解上的 錯誤,又可以為3 .學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4 .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詩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 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5 .自由讀詩,要求帶著和詩人一樣的感 情

6、朗讀。6 .練習背誦。五、總結學法,自學新詩。1 .總結學習方法:【由示課件 51初讀 詩句了解大意理解詩意體會詩境悟其感情(板書:初讀詩句了解大意理 解詩意體會詩境悟其感情)2 .用總結的學習方法嘗試學習 六月二 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學生按步驟學習,教 師巡視指導。【由示課件6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學生正確表達提供范例。讀準、讀通、讀 懂古詩,是古詩 教學最基本的要 求。作為高年級 的古詩教學,一 定要將學習的主 動權交給學生, 讓學生通過學 習,學會學古詩 的方法。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六、檢查回饋,點撥指導。1 .指名學生

7、朗讀,師生共同評價。2 .再讀全詩,你覺得哪個詞用得好?你 能準確地感受全詩的意境嗎?3 .學生回答,教師指導,感悟遣詞用句 的技巧:(1)詩中把“烏云”比作“翻墨”,即 打翻的墨汁,形象逼真。(2)用“跳珠”形容雨點,有聲有色。(3) 一個“未”字,突生了天氣變化 之快;一個“跳”字,一個“亂”字,寫由 了暴雨之大,雨點之急。“忽”字用得十分輕巧,卻突生天色變 化之快,顯示了風的巨大威力。4.提問后,明確:這首詩的大意是:黑色的云像打翻的墨 水還沒來得及把山遮住, 白色雨點就像珍珠 一樣亂跳,蹦入船中。忽然一陣卷地而來的 大風把云和雨吹散了,望湖樓下的湖面平靜 得好似藍天。品味詞語的精妙 是

8、學習古詩的難 點,讓學生通過 自主、合作、探 究的方式,領悟 作者用詞的精 妙,體會古詩的 巧妙,更一步加 深了對古詩的欣 賞。七、感情朗讀,背誦課文。感情朗讀,將學生引入情境,直面美景, 從而入情入境,熟讀成誦,水到渠成。課堂作業新設計、把詩歌補充完整,再把新補充的句子意思寫由卷一1 .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江清月近人。2 .寫生所填詩句的意思。二、認真朗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回答問題。(1)詩中前兩句中的“未遮山”"” ":寫由了雨下得很急,烏云還沒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點便好似 珍珠一般亂蹦亂跳地躥入船中的情景。(2)詩中的“翻墨” “水如天”是什么意思?三

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首詩中,詩人是按照怎樣的 順序描寫驟雨初晴、風云變幻的西湖景象的?【答案】一、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傍晚時分漂泊的旅客又增添了幾許憂愁。空曠的原野里,低垂的天幕比樹還低。二、(1)跳珠 亂入船(2)翻墨:像墨汁一樣的黑云在天上翻卷。水如天:遠遠望去,水天一色,連成一片。三、時間順序:觀察從黑云翻墨到急雨驟降再到雨后初晴。(或空間順序:視線從天空、遠山至雨珠、船頭再到登樓望湖。)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讀由詞的節奏和韻味。 背誦課義。2 .幫助學生理解詞句的意思,想象詞句所描繪的畫面,體 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

10、分鐘、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 .大家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清 平樂,村居嗎?再來背誦一遍吧。2 .出示清平樂村居。【由示課件8】清平樂村居溫故知新,導入課題。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 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3.同學們,你們記得這首詞是誰寫的 嗎?(辛棄疾)這節課我們就學習他的另一首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板 書課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二、思考質疑,解讀課題。1 .齊讀課題,指名讀課題。解讀課題有利于 整體感知這首詞 的大體內容,了 解詞的有關知 識。2 .讀了題目,你知道了什么,還有 什么疑問?新課教學()分鐘3 .課題有兩部分,第

11、一部分“西江 月”是詞牌名,我們學過的詞還有哪些 詞牌名?后一部分是題目,從題目中你讀懂了什么?(這是一首詞,“西江月”是詞牌,“夜行黃沙道中”是題目。時間:夜里。地點:黃沙道。事情:行。)4 .說說題目的意思。(夜間行走在黃沙嶺的道路上。)三、初讀詞作,初步感悟(一)多種形式朗讀,邊讀邊悟。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突破本課理解上的重點°1 .自己放聲讀一讀西江月夜行 黃沙道中。讀通,讀順。2 .指名朗讀,并讓學生做由相應的 評價,教師隨機引導學生讀生這首詩的 節奏。(讀詞的時候如果能稍加停頓,那 就能讀生節奏,讀生味道。)【由示課件9】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

12、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3 .課件由示配樂范讀。4 .女生男生賽讀。5 .全班齊讀,邊讀邊想:讀著讀著, 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夜晚?就在這樣的夜晚,作者看著,聽著,聞 著,還想著那么,他到底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又聞到什么?從而又想到了什么呢?(二)全班交流,理解詩意。1 .默讀課文,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2 .指名說說詞語的意思。教師指導: 驚鵲:鵲兒被驚醒。鳴蟬:蟬兒鳴叫。社:社廟。溪橋:溪上的小橋。3 .指名說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4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

13、蛙聲一 片。”(1)指名說“誰聽取蛙聲一片?” 又是 誰“稻花香里說豐年”?(2)討論:這句話該如何解釋?5 .試著把意思連起來說一遍。【由示課件10】天邊的明月升上了 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 的晚風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 谷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 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引導學生進 一步體會詞的意 境,鍛煉學生的 寫作及表達能 力。著豐收年。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 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 雨,往日的茅屋小店還在土地廟的樹林 旁,道路轉過溪水的源頭,它便忽然由 現在眼前。四、合作探究,反饋交流。(一)全班交流,自由讀詞,思考 下列問題:【由示

14、課件11】1 .你從詞中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 么?聞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 .詞中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象?3 .詞中流露由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 情?4 .由“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 忽見”這句詞,你想到了哪一句有名的 詩?(二)學生匯報,教師引導。1.聽到了風的聲音,蟬和青蛙的叫 聲。看到了明月、驚鵲、風吹稻田、天 外疏星。想到了農民豐收時的情景。(板 書:看明月,驚鵲聽清風,鳴蟬,課堂小 結及拓 展延伸()分鐘板書內容蛙聲聞稻花香 想說豐年)2 .描寫的是夏季的景象。3 .流露由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 民生活的思想感情。(板書:熱愛大自然 關心人民生活)4 .我想到了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

15、暗花 明又一村”這句詩。五、拓展延伸,寫話練習。【由示課件 12】想象這首詞的畫 面。1 .配樂寫話。此時此刻,你的腦海 生現了怎樣的畫面?請用簡單的文字進 行描述。2 .畫面取名:給自己的文字取一個 美麗的名字。3 .集體交流交流討論:江南夏夜圖、山村夏夜 美景圖、田野山水名作、江南山村盛夏 月夜圖4.背誦并默寫這首詞。宿建德江圖畫與詩句結 合,學生對詩意 的理解會更加深 刻,對詩句的記 憶會更深刻。設 置此環節的目的 是鞏固所學,加 強積累。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初讀詩句了解大意理解詩思體會詩境一悟其感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看

16、明月,驚鵲聽 清風,鳴蟬,哇聲熱愛大自然聞 稻花香J關心人民生活想 說豐年課堂作業新設計、默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O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的上闋寫了哪些夏夜特有的聲音?寫這些聲音有何作用?三、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描寫的季節是 , 從這些聲音看得由,作者對這些景物的描寫,把黃沙道寫得 O四、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中表明詞人暢談豐收的歡快之情,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的句子是 【答案】一、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 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 見。二、蟬鳴、鵲啼、蛙叫、人聲。第二問:一方面渲染了歡樂的 氣氛,另一方面夜行

17、人能清晰地聽到這一切,反過來又表現了夏夜 的寂靜。三、夏季 鳴蟬、稻花香、蛙聲充滿生機四、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教學反思教學中我遵循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的教學原則,通過 創設學習詩詞的美好的意境,引導學生融入想象,自讀自悟,勾勒 畫面,相互交流,體會意境。并且在自讀、精讀、熟讀的基礎上,加深體驗。通過課后拓展詩詞,吟誦詩詞的活動,拓展了學習的時 空。我覺得課堂教學有一些成功之處,主要表現在:我主要采用誦 讀感悟,品評賞析,積淀深化的教學方法,適時借助多媒體課件, 引領學生讀中感悟,讀中融情,悟中升情。在第一個環節:創設詩 意課堂中,我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熱愛古詩詞 的情感和學習古詩詞的求知欲。第三個環節:初讀詩詞,初步感悟。我讓學生采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