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樓弱電設計方案_第1頁
大樓弱電設計方案_第2頁
大樓弱電設計方案_第3頁
大樓弱電設計方案_第4頁
大樓弱電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 章 設計方案1.1 綜合布線系統1.1.1 需求分析大樓是集辦公、培訓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筑的特點,綜合布線作為計算機網絡的重要基礎鏈路,必須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可擴展性、實用性、安全可靠性、保密性和經濟性,能滿足OA、CA、計算機網絡系統等系統的通信和辦公服務的需求。對所有線纜、電線、配線框及插座位置根據標準貼上標簽,大樓的控制設備采用能區別于其他電話及計算機數據線路的標簽,并在墻身機架名交叉連接處用紅色絕緣夾子標明。結構化綜合布線是一種開放性布線系統,其末端設備可以與其它廠家的產品兼容,包括數據終端、模擬和數字電話、計算機主機、可視電話會議系統、多媒體應用、智能化樓宇系統及其他

2、通用系統設備。主干網應具備很高的速率和帶寬,隨著應用的增加不會造成瓶頸。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應用設備不斷更新換代,對傳輸媒介的速率和帶寬的要求越來越高,大樓的水平數據、語音均采用五類雙絞線。語音主干采用三類50對大對數電纜;數據主干采用帶屏蔽六類雙絞線。 1.1.2 系統設計根據綜合布線系統模塊化的設計思想,大樓的綜合布線系統組成如下:Ø 工作區子系統Ø 配線子系統Ø 干線子系統Ø 管理子系統Ø 設備間子系統1.1.2.1 工作區子系統按照需要我們在大樓的辦公室、會議室、培訓教室等設置語音、數據信息點,水平線纜采用五類非屏蔽線纜,工作區

3、子系統全部為五類配置,接口形式全部為RJ45六類信息模塊,采用雙口信息插座面板。信息插座帶自鎖裝置,信息插座面板帶防塵蓋,不用時防塵蓋可關閉,防止灰塵進入。工作區的RJ45信息出口遵循TIA 568-A/B的連線標準。每一出口都可以連接計算機、電話機、打印機、傳真機、數字攝像機等辦公設備。 信息插座配有明顯的、可方便更換的、永久的標識,以區分電信插座的實際用途。這種電話、電腦圖標標識,既可防止電腦插頭誤插入電話插座后由于電話振鈴信號燒毀電腦設施的惡性事件的發生,也不影響系統的方便互換。經過對需求和設計圖紙的調整,共設語音點168個,數據點190,共358個信息點,具體布置見點位表。樓層位置數據

4、點語音點一層前臺12網絡視頻監控20WIFI1二層黨群活動室11工程部1313主管*444員工活動室22大會議室22網絡視頻監控2WIFI4主管+司機88三層經理室*666主管室*888開放辦公區3838洽談室*222影印室11打印機33WIFI3網絡視頻監控2四層經理室*333主管室*888出納、會計辦公區1515財務總監室11商務部開放辦公區1515洽談室*222采購部開放辦公區1414影印室、打印機33WIFI3網絡視頻監控3五層副總室*444董事長室11總、副經理室22會議室、會客廳22秘書室55行政辦公區33WIFI3網絡視頻監控2合計1901681.1.2.2 水平子系統語音、數據

5、系統傳輸均采用五類非屏蔽雙絞線,沿吊頂內金屬線槽敷設,暗管敷設至辦公終端,任何改變系統的操作(如增減用戶、用戶地址改變等)都不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增減用戶只需做必要的跳線即可,系統應具有極強的靈活性,為系統線路故障檢修提供方便。水平子系統由配線間到工作區子系統的線纜組成。水平線纜長度的確定依據如下:銅纜水平線纜的最大長度不能超過90米吊頂水平線槽暗管信息插座(包括面板、模塊)電話、計算機引出的RJ45接頭辦公區1.1.2.3 垂直子系統 大樓分四個配線區,三樓為主機房,每層配線間至設備間的主干線纜用超六類雙絞線,語音主干傳輸采用三類50對大對數電纜, 每層語音點的比例按1.5:1配置。1.1.

6、2.4 管理子系統為了便于管理和維護設備,大樓各樓層豎井內安裝配線架機柜,機柜高度1.2米以上24U的設備安裝空間,機柜采用符合厚度標準的冷軋鋼板制作,半封閉形(四周帶散熱孔,散熱面積達60%以上),可前后開門,并配鎖具,表面采用亞光噴塑處理,機柜頂部安裝1只通風用的軸流風扇,每只功率不大于20W,運行噪聲不大于50dB。所有配線架、端接箱所需連接跳線全部采用模塊式,無需專用工具進行修改、管理和系統維護。跳線數量按信息點滿配,并留有10%的余量。1.1.2.5 設備間子系統設備間就是網絡主機房,是大樓的網絡匯集點,本網絡、語音系統設置在三層網絡機房,整個大樓的信息發送與交換都在網絡機房進行。為

7、了確保通信質量、設備與人身安全,采取防雷、接地保護措施。1.1.2.6 人性化設計A.免工具安裝的RJ45模塊,省去手工卡線的麻煩,便于維護人員的操作。B.跳線和RJ45插座均自帶內嵌式防塵蓋。插拔時,防塵蓋自動打開或關閉,不需另行撥動,方便日常使用。C. 三點式接觸的RCP模塊,可在不中斷通信的情況下實現并機,切換和測試,達到電信級維護水平。1.2 數字監控系統1.2.1.1 系統需求系統具備方便的擴展功能和空間;系統具備方便網絡控制功能,授權用戶可通過既有網絡完成對全部圖像的實時監控、回放及控制功能;配多媒體管理系統,具有中文操作界面,帶電子地圖功能,并預留集成接口;提供保證斷電后系統攝像

8、機及記錄設備正常運行4個小時的UPS電源設備;遠傳及遠程訪問功能:將圖像,報警信息等通過局域網等介質傳輸到遠端計算機上,安裝了用戶端軟件的計算機可以通過以上介質遠程訪問;1.2.1.2 系統設計前端部分監控系統的攝像機布置將主要考慮在各出入口、樓道、車庫、機要辦公間、財務出納辦公室等,監控圖像接入三層弱電機房。 1.2.1.3 系統特色Ø 強大功能的網絡監控Ø 高分辨率的圖像質量Ø 靈活快速的監控部署Ø 便于擴展的解決方案Ø 超大規模的產品兼容Ø 硬盤錄像、視頻服務器的兼容并蓄Ø 安全高效的網絡拓展Ø 標準開放的分

9、布式架構Ø 穩定可靠的硬軟件構成 1.3 綜合管路系統1.3.1 概述弱電系統是現代建筑物內的綜合系統工程,它與大樓內所有建筑物的機電設備如變配電、空調、照明等設施有密切關系。這些弱電系統有安全防范系統、一卡通系統、廣播系統、綜合布線系統等,大樓弱電系統對建筑物來說是一個整體,每個弱電系統都有電纜管線,整個大樓遍布著弱電系統的電纜。管路設計的目的是使這些電纜按一定的規律,合理有序地安置在大樓內的綜合管路中。綜合管路的工程設計,其內容包括與整個弱電系統相關的弱電預埋管、弱電豎井、橋架、管路。綜合管路的設計和施工還牽涉到綜合配管或調整,橋架敷設預埋等。根據招標文件,我們在選用材料的時候所

10、有橋架要求采用防火鍍鋅金屬橋架,金屬導管采用KBG管和SC管,各個子系統采用合用一個橋架,其中樓控的電源線另外單獨穿管子,避免相互之間的干擾。 1.3.2 需求分析綜合管路系統,主要是在大樓內建立弱電系統線路的公共通道,是各個智能化系統設備聯結和集成的橋梁,由弱電橋架、管子及輔助材料等組成。綜合管路的設計以智能化系統的整體規劃和初步設計為基礎,使整個智能化達到結構完整,系統集成、擴充和維護。1.3.3 系統設計1.3.3.1 系統規劃及選型1. 垂直橋架系統綜合布線和其余系統合用一根橋架,垂直橋架規格為400 X 200,涉密網單獨使用規格為100*50的橋架。其中橋架中間采用隔板使光纖和其他

11、弱電線纜分開敷設,橋架從弱電管井開始安裝,沿著走道敷設,橋架內每米設置一個扣環,以固定垂直光纖、大對數電纜等其他弱電線路;垂直橋架安裝后,在弱電井內設置封閉板,平時關閉,檢修或增加干線時開放。2. 水平橋架系統為了和垂直橋架相對應,我們在每層的走廊吊頂內安裝了水平橋架,其中UPS電纜橋架規格為200*100,其中橋架中間采用隔板使光纖和其他弱電線纜分開敷設,根據樓層的信息點數和其他系統的點數來確定橋架的尺寸,所以在信息點密集的5-12層所用規格為400*150的水平橋架。3. 水平管路系統水平管路主要為從水平橋架至各個系統終端所使用的管材,采用的材料視各個系統的不同而不同。水平管路從水平橋架開

12、孔引出時,應從水平橋架的側面引出,并做好橋架與管路緊固連接和兩者之間的接地連接。大樓地下室采用SC管,地面以上采用KBG管。綜合布線線纜由橋架引出,穿1根線的管材的管徑均為20,穿2-3根線的管材管徑均為25;3根以上分管敷設;安保系統每個攝像機從橋架的引出線路穿管徑25的管子到所需要的位置,雙鑒探測器與緊急按鈕布一根KBG25;一卡通系統穿KBG25管至橋架。綜合布線的布點位置應離地30CM;當設備到場后,管路與設備之間留有一段距離,在這段距離之間就需要金屬軟管來連接,在金屬軟管與預埋管路之間加設過路盒,便于檢修、穿線和線路路由,并做好接地處理,在室外應做好防雨、漏水密封處理。水平管路布置主

13、要由預埋、吊頂敷設和沿墻、沿柱敷設這幾種,注意管路的走向布置美觀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懸空敷設時,超過一定距離必須做好支架固定等加以緊固。4. 公共廣播管路系統由于公共廣播系統為110V定壓信號傳輸(與常規弱電系統同橋架或同管高電壓會會造成信號干擾),且涉及消防報警,其所有管路均單獨設置。統一使用KBG20管。1.3.3.2 系統各部分設計1. 弱電橋架弱電橋架用角鋼支架支撐,角鋼架用膨脹螺栓固定在樓板下方。在樓板上并不需要預留預埋件,橋架由鍍鋅薄鋼板制成,在配線時 ,橋架要留有一定的備用量(30%-40%)。整個預埋管路和橋架的施工,可幾個部分組成:引入配線、輔助配線箱或配線架;垂直橋架部分,

14、樓層水平管線部分,配線接頭箱,過路箱、分線箱以及出線盒等接線設備。單根橋架在每隔一定的距離之間連接一根短接線以達到接地的效果。管內穿線與線的連接對穿管的線纜,不同系統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內;穿線前,采用壓縮空氣,將管內的積水和雜物清除干凈,并吸入少量滑石粉,以減少磨擦,并檢查管口毛刺和刃口是否清除干凈,以防穿線時導線絕緣被損壞;放線時采用放線架,以免導線扭結和背扣,同時,引入導線外圈抽線頭放線,以免弄亂整盤導線或導線打成小圈扭結;導線在管內不得有接頭和扭結,其接頭應設在接線盒,管內導線包括絕緣層在內的總面積不應大于管子內空面積的40%,且導線絕緣層不得損壞,導線不得扭曲;如導線較多,為

15、防止導線端頭路途受阻,要剝出端部線芯,并排好,與引線一端纏繞接好,再穿管;穿線時,應靠兩人配合進行,一人在一端拉鋼絲,一人在另一端把所有電線緊擰成一束送入管內,二人動作協調一致,應盡量減少導線與管中處磨擦;導線的連接必須保證質量,割開絕緣層時,不得損傷線芯,芯線連接,絕緣帶應均勻嚴密,不得低于原絕緣層的絕緣強度,注意鋼管穿線前應先戴護口,嚴禁先穿線后戴護口的施工方法,導線連接完畢,應在接頭處作好錫焊處理,并采用絕緣帶包扎牢。2. 電纜敷設電纜保護管的敷設:電纜管不應有穿孔、裂縫,內壁應光滑,管口應無毛刺和尖角,管口做成喇叭形,彎管后,不應有裂縫,其彎扁程度不超過10%,彎曲半徑不應小于電纜的最

16、小允許彎曲半徑,電纜管外表面刷瀝青漆作防腐處理,鍍鋅管鍍鋅剝落處應涂防腐漆,埋入混凝土內的管子可不涂防腐漆,電纜管管徑如無設計要求,管內徑與電纜外徑之比不小于1.5,每根電纜管彎頭不應超過3個,直角彎不應超過2個;電纜管連接應牢固,密封良好,兩口對準,且不得直接對焊,電纜保護管必須作好接地跨接,若管接頭采用套管焊接時可以除外;引至設備的電纜管管口位置,應便于與設備連接并不妨礙設備的拆裝和進出。橋架采用引出管時,必須用開孔器開孔,開孔應整齊,與管孔徑吻合,嚴禁采用氣、電焊割孔,連接應采用管接頭,嚴禁焊接,鋼制橋架直線敷設超過30m,應采用伸縮連接板連接,橋架的轉彎半徑,不應小于電纜的彎曲半徑,橋

17、架及其支吊架均應良好接地,接地干線與每段橋架,均應至少有一點可靠連接,包括彎頭等,在有振動的場所,還應裝置彈簧墊圈,軟連接處應采用紡織銅線連接。1.3.3.3 系統主要功能橋架應固定在墻面上(或吊頂下),要求橋架為全密封結構,以防鼠害。可通過鎖扣開啟蓋子,橋架之間通過配套的連接片和螺栓連接;金屬橋架用來安放和引導電纜,并起到機械保護的作用。同時還提供了一個防火、密封、緊固的空間使線纜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并為今后維護和擴充提供方便;橋架內線纜的總截面積不超過橋架內截面積的三分之一;金屬電線管內線纜的填充率不超過30%;為防止電磁干擾,信息線纜線路與強電線路平行走向之間距離不能小于如下距離:&

18、lt;2KVA127mm2-5KVA305mm>5KVA610mm所有底盒的底面距地面高度為300mm,機房內部底盒高度600mm;各鐵盒與墻內管路應連接良好,不能斷接;底盒上的螺絲孔(耳朵)不能損壞,否則面板無法安裝,信息插座距離強電插座應該大于20cm。1.3.3.4 與其它系統的關聯弱電施工總承包協調必須對本工程弱電系統總體進行協調管理,與其他各專業協調配合與電氣專業方的配合有關弱電之主要設備的供電由電氣專業方負責提供,電氣承包方將為弱電系統電力供電提供所需的線槽及管道,弱電施工總承包須在按時向電氣承包方提供本工程范圍內各系統有關施工圖,弱電施工總承包須提供與電氣專業方協調以進行所

19、需的安裝配合工作,并就雙方的交接駁口商定準確的位置。1.3.3.5 裝修承包方的配合在實際施工前,弱電施工總承包應協調各分包商/承包商與配合裝修單位進行已安裝工程作技術交底,并須以書面形式確認有關預留的設施是否滿足本技術文件范圍內施工的要求。弱電施工總承包須負責提供進一步完善預留設施的資料。弱電施工總承包開始工作后須以書面形式確認及提供有關建筑結構的外型和強度有影響的有關資料,包括設備進出的吊裝孔洞要求。如經復核原工程資料確定仍需再作增改時,弱電施工總承包須立刻提交詳細的資料供設計方審核。1.4 UPS電源、防雷接地系統1.4.1 系統概述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各樣的用電器越來越多。而這

20、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非線性負載,也就是說它們從電網提取的波形與電壓波形不一致。這樣無疑會給電網帶來了大量的諧波以及其他的公害,使供電的質量越來越壞。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系統及部門,如銀行系統、電力部門、機場、通訊設備、高級醫療設備等等對供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供電的連續性,即不能停電,還要求電壓、頻率、波形準確完好,不能受到電網的任何干擾,要有一個干凈或凈化的電源條件。電網的干擾分為以下六類:噪聲(noise):在正弦電壓波形上疊加的一些尖脈沖(毛刺);電壓變化(voltage variation):正弦電壓的幅值過高或過低;頻率變化(frequency variation):正弦波的頻

21、率不是標準50Hz,過高或過低;瞬間間斷(micro-break):正弦波的短暫不連續,一般指小于300毫秒的間斷;停電(outage):正弦波的長時間不連續一般指大于300毫秒的間斷;諧波(harzionics):在標準的50Hz的電網頻率上疊加了50Hz整數倍或非整數倍的信號,使正弦波嚴重失真。 為了消除以上這些電網公害的影響,一方面是指定有關的法規來限制用電器對電網造成的公害,如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標準IEC555-2(1982年生效)和IEC1000-3-2(1996年1月1日生效),歐洲標準EN60552,瑞士標準ASE 3600以及美國標準IEEE519等;另一方面,在重要場合

22、(如計算機、通訊設備等)普遍使用UPS來消除以上這些公害,使用電設備運行在安全的環境下。UPS經過多年以來的不斷改進,能夠徹底消除以上這些公害給用電設備帶來的影響,其作用和功能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方面:雙路電源之間的無間斷相互切換;隔離作用:將瞬間間斷、諧波、電壓波動、頻率波動以及電壓噪聲等電網干擾阻擋在負載之前,既使負載對電網不產生干擾,又使電網中的干擾不影響負載。電壓變換作用:當前級電網發生波動時,UPS的輸出電壓保持在一個恒定值。頻率變換作用:當市電頻率變化時,UPS起到穩頻作用。提供 一定的后備時間:通過浮充電狀態下的電池組,貯存一定的能量提供足夠的后備時間,使主機運行在安全的狀態下。各種

23、新技術的運用和質量的不斷提高,使系統的可靠性得到了更大的保證,用戶的使用愈加簡化。近年來,智能建筑方興未艾。智能建筑內多包含有大量的電子設備與計算機系統,這些電子設備與計算機系統通常屬于耐電壓等級低,防干擾要求高的弱電設備,最怕受到雷擊。普通建筑物防雷保護的避雷裝置引入了強大的雷電流通過引下線入地,在附近空間產生了強大的電磁場變化,會在相鄰的導線(包括電源線和信號線)上感應出雷電過電壓,因此普通建筑物防雷系統不但不能保護這些電子設備與計算機系統,反而可能會引入雷電。因此,智能建筑的防雷保護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課題擺在我們面前 。 1.4.2 系統需求弱電專業子系統均采用統一供電的方式,由蓄電間

24、統一引UPS電源至弱電間。智能化系統接地采用大樓聯合接地方式,與大樓其他電氣系統共用一個聯合接地體,其接地電阻不大于1。機房設備需配置UPS不間斷電源以保證在市電斷電情況下一定時間的連續供電。在大樓蓄電間配置一臺20KVA的UPS,滿載2小時。電源防雷應符合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2004版)標準。接地引出線可從聯合接地環網中專用環上引出至底層弱電進線間內,設置弱電總等電位聯結端子板,供各弱電機房局部等電位聯結端子板或智能化系統接地使用。弱電機房及會議系統控制室內設置局部等電位聯結,采用適當的銅排和網格分布。弱電機房局部等電位聯結端子板與總等電位聯結端子板間的接地干線需單獨設置。

25、弱電間內所有設備外殼必須與接地連接,采用適當規格的接地線連接至接地端子板。考慮未來擴展的需要,弱電防雷接地系統的接地樁、匯流排等接地系統容量在滿足現有機房設備的使用需求上,預留50%的余量。機房接地傳輸主干在滿足現有設備接地的需求基礎上,預留50%的接地點。機房的防雷等級做到C級和做到三級電源防護。安裝設備的過電壓保護措施,具體做法須符合IEC61643之規定要求。同時,為防止避雷器過負荷造成短路,配置專用動作曲線的斷路器,該斷路器具有在浪涌電流經過時不動作的特性。1.4.3 防雷系統防雷系統由外部防雷和內部防雷兩部分組成。接地系統分為機房接地、弱電井設備接地、金屬橋架接地、弱電接地干線幾部分

26、。本工程采用綜合接地方式,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姆。1.4.3.1 外部防雷外部防雷應按相關標準進行設計,在建筑物屋面選擇合適的位置安裝1根預放電型避雷針,以保證建筑物屋面的各種設備如衛星接收裝置、屋面電子設備處于其保護之內,免受直擊雷的襲擊。此部分由強電或設計院設計。1.4.3.2 內部防雷1.4.3.2.1 電源防雷在供電主干線、配電箱及電子設備前加裝耐沖擊電壓不同保護設備。在UPS輸入端的總配電柜內安裝TOP TB40-385/4電源防雷器。所有電源防雷器前應加裝后備保護空開或者斷路器一套。電源三級防雷器選型:選用較小通流量但殘壓更低的插座電源防雷器TD106,此防雷器為一拖三的防雷插排,插

27、接在重要設備如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等插座處,使整個機房的重要用電設備得到電源三級保護,該保護器最大放電電流為7KA,具有三級保護于一體,能濾除300KHZ-100MHZ的雜波,主要應用在網絡機房、電信機房、UPS機房和各個IDF。1.4.4 接地系統一個良好的接地系統是保護人身、設備安全、系統穩定工作的重要保證,也是防雷系統的重要基礎。在電子計算機房防雷設計規范(GB 5O174-93)中,明確提出: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護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種接地宜共用一組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按其中最小值確定;若防雷接地單獨設置接地裝置時,其余三種接地宜共用一組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其中最

28、小值,并應按現行國標建筑防雷設計規范要求采取防止反擊措施。接地是避雷技術最重要的環節,不管是直擊雷、感應雷、或其他形式的雷,最終都是把雷電流送入大地。接地電阻越小,散流就越快,被雷擊物體高電位保持時間就越短,危險性就越小。對于場地的接地電阻要求4歐姆,并且采取共用接地的方法將避雷接地、電器安全接地、交流地、直流地統一為一個接地裝置。如有特殊要求設置獨立地,則應在兩地網間用地極保護器連接,這樣,兩地網之間平時是獨立的,防止干擾,當雷電流來到時兩地網間通過地極保護器瞬間連通,形成等電位連接。總結來說,弱電系統的防雷問題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尤其是弱電系統的雷電浪涌防護還重視不夠,也常常由其而引起設備的損壞,所以在完善弱電系統外部防護的同時,要加強弱電系統的內部防護,建議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首先要完善弱電外部雷電防護,將絕大部分雷電流直接接閃引入地下泄散。(2)其次要阻塞沿電源線或數據、信號線引入的過電壓波。(3)第三限制鉗位被保護設備上浪涌過壓過流幅值在設備可承受的范圍。1.4.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