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醫療機構新型冠狀病毒院感防控應急預案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院內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有效降低新型冠狀病毒在醫療機構內的傳播風險,規范醫務人員及患者行為,結合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及診療條件,特制訂本預案。1. 成立新型冠狀病毒院感防控小組及辦公室組 長:副組長:成 員:職 責:1.負責統一領導和指揮工作,對2019-nCoV防控方案、措施的落實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提高醫院醫務人員認識做好醫療救治與院感防控準備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敏感性。2.負責對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環境清潔、消毒、隔離及個人防護的業務指導工作、院感防控知識培訓等。辦公室設立在:*辦公室職責1
2、.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加強發熱門(急)診管理工作。2.組織協調醫院多學科做好病例醫療救治與院感防控工作。3.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2019-nCoV疑似患者、臨床診斷或確診患者,做好多學科會診、重癥患者救治及網絡直報等相關工作,負責流感防治工作防控方案的組織、落實、督導及檢查。4.負責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統計及上報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早控制。2. 成立診治專家組組 長:副組長:成 員職 責:1. 在領導小組領導下,負責疑似2019-nCoV病例會診、排查、轉診等。2.指導臨床對2019-nCoV病人的醫療救治和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及相關知識
3、的培訓等工作。3.服從領導小組調遣,參加專家會診,指導醫療救治與防控工作。4.負責組織及督導消毒、隔離和防護等物資的日常儲備和應急供應。3.工作要求(一)開展全員培訓:要求全員熟練掌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知識、方法與技能,做到不漏掉一個病人;不發生一例醫護人員感染。(二)做好醫務人員防護工作:規范消毒、隔離和防護工作流程,確保醫務人員防護到位,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三)加強感染的監測工作:做好早預警、早預報,強化對院感防控監督與指導,發現隱患、及時改進。(四)做好醫院環境清潔、消毒管理:嚴格按照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規定執行,做好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等的處理工作,并制定符合規范
4、要求的操作流程。(五)加強對來院就診預檢分診處、發熱門診患者的管理:1.距咨詢臺大于1米的距離劃一紅線,要求患者站在紅線外,避免擁擠和患者及家屬圍堵在醫務人員周圍;患者離開后及時對周圍環境進行消毒處理。2.及時給就診患者及陪護人員發放醫用外科口罩。3.用后防護用品按感染性廢物處理。4.穿脫防護用品及接觸患者后及時進行手衛生。(六)加強對重點科室、重點環節的管理1.普通科室:病區預留一間應急隔離室,防備已收入住院患者出現疫情情況,做到就地隔離;醫務人員執行標準預防,做好個人防護及手衛生。2.留觀病人:【居家觀察病人】被觀察者盡量獨立居住,與家庭成員接觸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加強有效通風;每日根據情
5、況選擇清水擦拭或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物表。【集中觀察】加強空氣通風和消毒,每日紫外線照射;做好環境表面消毒;被褥等紡織品等定期更換,首選臭氧消毒機消毒處理。3.隔離救治疑似和確診患者的留觀室和病房:醫務人員從事診療活動時,應著病區專用工作服,穿隔離衣或防護服、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當近距離接觸患者有可能發生患者分泌物噴濺時應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當實施能夠產生氣溶膠操作時,如: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尸檢等高危操作時,將醫用防護口罩更換戴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正壓式頭套,穿防護服,戴一次性乳膠手套;必要時穿一次性鞋套。嚴格探視制度,不設陪護,原則上不探視,若患者病情危重
6、必須探視時,探視者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做好個人防護。疑似病人必須單間安置;確診的同種病原體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同一病室,床間距大于1.1米。4.確診患者轉運患者轉運包括從就診地到臨時安置地,從臨時安置地到集中安置地。應制定經呼吸道傳播疾病患者院內轉運與院外轉運的制度與流程。疑似或確診經空氣傳播疾病患者和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應按上級部門統籌安排,及時轉運至有條件收治的定點醫療機構救治。轉運時,工作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轉運中避免進行產生氣溶膠的操作。非必需情況,不允許患者離開隔離區域盡可能減少與工作人員、探視者及其他患者的接觸患者需通過專用的轉運途徑轉運(負壓轉運車),轉運完成后,應及時對轉運車輛進行終末
7、消毒,終末消毒應遵循WS/T 367的要求。(轉運應經上級有關部門批準,由市衛健委調用專用車輛進行轉送 )如果情況允許,為患者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七)加強對醫療廢物的管理:門急診及發熱門診及病區醫療廢物一律雙袋包裹,標識清楚,專人送至醫療廢物暫存處。(八)關注醫務人員健康:主動健康監測,包括體溫和呼吸癥狀。每日至少兩次測量體溫。附錄:1.不同區域防護用品的選擇2.病人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等噴濺到物體表面的處理流程3.轉運制度4.物體表面、地面、復用物品等的消毒措施1.不同區域防護用品的選擇一級防護(3±2件套+手衛生):適用于預檢分診、發熱門診與感染性疾病科門診醫務人員;
8、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隔離衣(預檢分診必要時隔離衣),必要時戴一次性乳膠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 二級防護(6件套+手衛生):適用于醫務人員從事與疑似或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的診療活動;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護眼鏡或面罩(防霧型)、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一次性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 三級防護(6件套+手衛生):適用于為疑似或確診患者實施產生氣溶膠操作者,如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或飛濺的工作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正壓式頭套、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一次性鞋套,
9、嚴格執行手衛生。2.病人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等噴濺到物體表面的處理流程(一)準備工作1.物品準備:一次性吸濕布、多個干凈抹布、清水或(含清潔劑如潔潔靈等)、5000mg/L和2000mg/L含氯消毒劑、消毒濕巾、空桶、黃色醫療廢物袋。2.人員準備:穿工作服、戴手套、戴口罩。(二)使用沾有濃度5000mg/L含氯消毒劑的布覆蓋在污染物上。(三)用覆蓋物包裹污染物,一起丟入黃色醫療廢物袋內,按感染性廢物處理。(四)操作人員脫去污染手套,洗手,再次更換新手套。(五)根據污染物噴濺范圍,以污染物為中心,從外圍1-2米處,由外向內采用沾有2000mg/L含氯消毒劑的抹布擦拭物表,作用時間不少于10分鐘
10、,使用后抹布放入醫療廢物袋內,不得在清水或消毒液中重復清洗;清潔時遵守清潔單元的原則,做到“一巾一物”。(六)采用含氯等具有腐蝕性的消毒溶液表面擦拭時,30分鐘后更換新的抹布;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劑殘留。(七)全部操作結束,脫去手套,洗手。(八)使用后抹布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清水洗凈晾干備用。處理流程:去污染(含消毒液的布)-消毒-清潔3.轉運制度院內轉運1.嚴格執行醫院預檢、分診制度。2.預檢分診處或門急診發現疑似病人,按照首診負責的原則,接診人員應立即為該病人及陪護人員發放醫用外科口罩,指導正確佩戴,電話通知相關部門后,引領病人暫時到預檢室或遠離人群的區域。3.接診人員
11、穿戴好防護用品(二級防護)護送病人到發熱門診(傳染科)。4.運送病人途中避免停留,杜絕與其他人密切接觸。5.運送車輛上備齊防護用品(如感染性廢物袋、消毒液、吸濕紙或布、乳膠手套、速干手消毒凝膠),遇病人發生嘔吐、體液等噴濺時,及時處理防止發生病原體的播散。6.護送人員與發熱門診(傳染科)接診人員嚴格交接手續,確保患者安全。7.護送人員及車輛在傳染科下風口固定位置進行終末消毒處理后返回急診科或門診咨詢臺。院外轉運1、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2、隨車接診人員嚴格按照醫院隔離技術規范要求,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到達傳染科制定位置。3、接診人員到達傳染科與科室相關人員做好交接工作。4
12、、車廂內工作人員處于上風口位置,保持室內空氣新鮮。5、工作人員執行手衛生的管理制度,進行相關活動前后要嚴格手消毒。6、運送到指定醫院傳染科病區做好交接工作。7、運送人員與車輛就地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醫療廢物雙袋包裹送到指定地點。4.物體表面、地面、復用物品等的消毒措施1.物體表面的消毒:診療設施、設備表面以及高頻接觸衛生表面,如床欄、床邊桌、呼叫按鈕、監護儀、微泵、門把手、計算機等物體表面、轉運車輛、擔架等運輸工具(使用完之后立即消毒)首選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耐腐蝕的使用2%雙鏈季銨鹽或75%的乙醇擦拭消毒(兩遍),若使用一次性消毒濕巾,可清潔消毒一步完成,每天至少3次。遇污染隨時消毒。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然后常規消毒。清理的污染物可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也可排入有消毒裝置的污水系統。 2.地面的消毒: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染物后消毒。無明顯污染物時可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天12次。遇污染隨時消毒。 3.復用物品如診療器械、器具的消毒:應當盡量選擇一次性使用的診療用品。聽診器、溫度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和物品實行專人專用。重復使用的醫療器具應當按照“特殊病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578-2025無損檢測聲發射檢測壓電聲發射傳感器接收靈敏度譜的驗證
- GB/T 45436-2025電爐工藝及裝備技術改造規范
- 紡織企業生態設計與可持續發展考核試卷
- 電信服務在智能物流配送的優化考核試卷
- 液體分離技術在皮革工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纖維制品的國內市場消費趨勢分析考核試卷
- 畜牧業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與認證流程考核試卷
- 無線廣播傳輸在體育賽事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氣象預報在農業種植調整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稀有金屬在智能傳感器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福樓拜-教學講解課件
- 《衛生應急管理》衛生應急管理概述-課件
-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遺傳學疾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醫學院課件
- 變電站視頻及環境監控系統施工工藝
- 2022年ESG發展白皮書商業調研報告
- 《現代世界形成》
- 微專題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地質地貌的形成過程
- TCMBA 020-2023 人正常乳腺及乳腺癌類器官制備、凍存、復蘇和鑒定操作指南
- 國際關系理論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外交學院
- 作風建設試題
- DL-T 2192-2020 并網發電廠變電站電力監控系統安全防護驗收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