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綱_第1頁
榆樹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綱_第2頁
榆樹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綱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榆樹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綱2004 年 2022 年榆樹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領導小組辦公室二00四年十二月六日、/.前言根據長春市國土資源局部署,榆樹市從 2004 年 11 月 10 日開始,開展了全市土地利用總 體規劃的修編工作,方案在 2005 年 8 月底前完成市、鄉兩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任務。并 完成 5 個根底性課題研究成果。一、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目的 全面加強土地利用的宏觀控制和方案管理,科學合理地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優化配置土 地資源,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挖掘存量土地的利用潛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保障國民經濟快 速、穩定、持續健康開展。結合我市社會經濟開展需要以及土地

2、利用規劃管理中的成功經驗,針對上輪規劃實施中 存在的問題, 對新形勢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的根本思路、 組織管理、 技術方法和制度創新做 出積極有益的探索, 以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為制定和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提供依據, 并為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整理、保護提供科學的規劃控制依據。二、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任務 以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戰略目標和加強耕地保護為重點,進行人口、農業用地及各類 非農業用地需求預測,分析研究城鎮、村莊存量土地集約利用潛力,確定城鎮、 村莊用地控制范 圍規模和國民經濟各業用地指標; 把礦產資源規劃和土地開發、 整理、 復墾專項規劃納入土地利 用總體規劃中, 并確定

3、 2022 年和 2022 年的專項規劃工程。 在變更詳查成果根底上, 更新各級土 地利用圖件,繪制市級 1:10萬、鄉鎮級 1:2.5萬、村級 1: 1萬土地利用規劃圖件,形 成修編后的規劃方案、規劃說明、專題報告等各項文字成果,報上級政府批復。三、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第七條; ?中 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耕地的通知? 中發 199711 號; ?國務院關 于加強城市規劃工作的通知?國發 199618 號。四、編制規劃的指導思想認真執行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的根本國策,堅持以人為

4、本的開展 觀,以效勞于我市經濟建設為根本出發點,堅持 “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的原那么,妥善處 理好社會經濟開展與資源保護、整體與局部、長遠與當前的關系,全面落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大力提高土地生產率, 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優化配置, 提高土地資源對經濟社 會可持續開展的保障能力。五、本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期限以 2004 年為基期,以 2022 年為近期目標年,以 2022 年為規劃目標年。 規劃范圍為全市 4723.77 平方公里全部土地資源。第一章 土地利用現狀及評述一、土地資源概況榆樹市位于東經126014列270509北緯443035 4515之間0轄30個鄉鎮,四

5、個街道辦事處,土地總面積 4723.77 平方公里,占長春市土地總面積的 22.96%。城市建成區 面積 14.56 平方公里。 2004 年全市總人口為 122.87 萬人,人均耕地 0.27 公頃。市區人口 15.07 萬人。按土地利用現狀分類:農用地 396092.32 公頃,建設用地 40812.17 公頃,未利用土地 35472.51 公頃。分別占土地總面積83.85%、8.64%、7.51%。農用地中,耕地、林地面積分別為 335940.77 公頃、 36930. 02 公頃,分別占農用地總面 積的 84.81%和9.32%,分別占幅員面積的 71.12%和 7.82%。二、土地資

6、源利用特點1 、耕地集中連片,土地墾殖率較高。 我市地處松遼平原,地勢平坦。除東南局部丘陵區多有較大起伏外,大局部土地較為平 坦,全市平原面積多達 39.85 萬公頃,占全市幅員面積的 84.36% 。其中耕地為 33.59 萬公頃,占 平原面積的 84.30% 。耕地集中連片、土地平坦,為開展農業機械化提供了有利條件。全市土地 墾殖率為 71.12%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全市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土質肥沃,適宜性廣。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為 2.59%,這是開展農業生產得天獨厚的條件。由于黑土層較厚, 有機質含量高,適宜各種農、林、菜、果等農業經濟植物生長,土地適宜性廣泛。3、 水域面積較

7、大,水資源豐富。全市水域坑塘、溝渠、水庫和河流面積 22455.16 公頃,其中水庫水面 3505.02 公頃, 坑塘面積 2788.05 公頃。水域面積中水庫水面和坑塘水面是今后開展水產養殖業的重要基地。全 市水資源豐富,一是地表水資源豐富,儲量為 3.41 億立方米,每公頃平均達 722 立方米。根本 可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 二是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 儲量為 40.87 億立方米, 近期年均可開采 2.2 億立方米。4、沿江河待開發土地資源分布集中,有利于水田開發。 全市荒草地集中分布在沿江河低洼區。這一區域靠近江河,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加之土地后備資源集中連片,為開展水稻生產提供

8、了優越的水土資源條件。三、當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1 、土地利用結構單一、布局不盡合理。長期以來,偏重糧食生產,無視了林、果業及其它各業的均衡協調開展,影響了各業綜 合效益的發揮。2、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土壤資源退化。 長期以來,由于對土地整治、保護與使用的辯證統一關系認識缺乏,只重視使用,無視 整治與保護, 片面追求擴大耕地面積, 使毀林開荒現象時有發生, 生態植被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 壞。土地資源潛力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造成了農業生態的失衡。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黑土層變薄,土壤肥力下降,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貧乏。 近年來,由于農肥投入偏少,化肥施用量猛增,造成了土壤嚴重退化。3、土地后

9、備資源缺乏,人地矛盾日益加劇。隨著人口的增加,工農業生產建設的不斷開展,全市的非農業建設用地增長較快,占用 一定數量的耕地。 全市人均占有耕地已由 1984 年的 0.29 公頃降低到 0.27 公頃。 目前, 全市僅有 土地后備資源 12465.00 公頃, 人均土地后備資源數量只有0.01公頃。從詳查到 2004 年,由于土地開發,增加了耕地面積,但人均耕地面積仍在減少。同時,隨著土地開發的不斷深入,大量的 土地后備資源日益減少, 開發難度日益加大, 開發潛力越來越小。 今后隨著非農業建設用地增加, 農、林、牧結構的進一步調整,人地矛盾將會日益加劇,人均耕地逐年減少已成定局。4、建設用地逐

10、年增加,土地浪費現象時有發生。全市城鎮村及工礦用地已由 1984 年 27140.90 公頃增加到 2004 年的 34080.50 公頃,增 加了 6936.60 公頃,年平均增加 346.98 公頃。建設用地的增加, 帶來了土地資源一定程度的浪費。 如盲目擴大建設規模、少批多占、占而不用等。5、土地利用方案管理力度不夠。人們對土地利用方案認識淡薄。土地利用方案缺乏權威性。第二章 土地需求量預測一、人口總量預測結果依據榆樹市人口統計資料及對全市 24 個鄉鎮和城區街道辦事處人口調查資料,采用 平均增長速度法,對全市人口進行了預測。到 2022 年和 2022 年全市人口總量分別為 125.3

11、6 萬 人和 129.63 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分別為 104.78 萬人和 105.15 萬人,非農業人口分別為 20.58 萬人和 24.48 萬人。二、土地需求量預測一 耕地需求量 依據對各種作物的單產水平的預測結果,結合國民經濟對農產品規劃目標以及社會對農 產品的需求預測, 2022 年糧食生產需求耕地總量為 26.67 萬公頃,蔬菜生產需求耕地 1.69 萬公 頃,其它作物需求耕地 5.00 萬公頃。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占用耕地 810.00 公頃,非農業建設需占 用耕地 1500 公頃。據以上預測,到 2022 后全市共需要耕地 33.59 萬公頃。二園地需求量到規劃年園地增加 200

12、.00 公頃,園地總面積到達 1024.09 公頃,增加面積全部來源于耕 地。三 林業用地需求量2004 年全市林地面積為 36930.02 公頃,居民點工礦用地內部及 “四旁 溝旁、路旁、屯 旁、宅旁植樹 14500 公頃,灘涂堤防植樹 5000 公頃,全市林地總面積可達 56430.02 公頃。全 市林地覆蓋率為 11.95 % 。按林業開展目標林地覆蓋率到達13.00 %測算,到 2022 年林地需求量為 61410.02 公頃,需凈增加林地 4980.00 公頃。其中對耕地需求 610.00 公頃,灘涂造林 500.00 公頃,居民點工礦用地內部及 “四旁植樹 3870.00 公頃。四

13、牧業生產用地需求量 我市牧業開展主要靠耕地提供飼料來解決。可適當開展人工高產牧草地。五 非農業建設用地需求1、城市建設用地需求榆樹市到 2022 年城市規模為 18.00 平方公里, 其中建設用地 16.86 平方公里, 2022 年到 達 22.00 平方公里, 其中建設用地 20.69 平方公里。 扣除建成區現有面積 14.56 平方公里, 到 2022 年城市用地增加 230 公頃,耕地最低需求量為 190 公頃,最高需求量為 210 公頃。到 2022 年城 市用地增加 613 公頃,耕地最低需求 500 公頃,最高需求量為 550 公頃。2、農村非農業建設用地需求根據建設用地統計預測

14、, 全市扣除城市建設外, 到 2022 年非農業建設用地最低需求量為300 公頃,最高需求量為 335 公頃。到 2022 年耕地總量最低為 850 公頃,最高需求量為 950 公 頃。到 2022 年全市非農建設用地最低需求耕地 1350 公頃,最高需求耕地 1500 公頃。第三章 土地利用的戰略方針和目標一、戰略方針 堅持以農業為根底的方針,保持商品糧基地的地位,在土地利用上首先滿足農業用地需求,認真貫徹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的根本國策,不斷提高糧食生產水平; 堅持全面開展農村經濟的方針,使農林牧副漁業協調開展;堅持 “一要吃飯、二要建設 的方針, 為全市社會經濟開展提

15、供土地保障, 確保城市建設、 重點工程的用地需求。 堅持促進土地集約利 用和優化配置,深挖存量土地潛力,適度安排非農業建設用地規模;堅持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和 生態效益同步開展的原那么, 為生產生活創造良好的土地生態環境; 堅持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有 余的戰略目標,加大土地開發復墾、整理的力度,保障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開展。二、戰略目標到 2022 年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提高全市土地生產率,優化用地結構,農林牧協調發 展,滿足社會經濟開展和生態環境的要求。具體目標:1、全市耕地到達 336140.77 萬公頃,根本農田保護率到達87.69% ,保護面積 283117.00萬公頃。改造中低

16、產田 10 萬公頃。2、改造中低產林地,增加有林地面積,林地覆蓋率到達13.00% 。3、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控制在1500 公頃以內,其中 60% 用地保證城市建設和重點建設工程需求。第四章 土地利用分配方案根據?榆樹市國民經濟和社會開展 “十一五 規劃和 2022 年遠景目標綱要?規劃的主要目 標,通過對國民經濟各重要部門以及對各種用地需求的預測和土地供給的可能條件,以 2004 年 為根底,到 2022 年時主要用地的調整方案如下:一、 2022 年用地分配第一方案 為保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有余,耕地開發量略高于各項建設占用量和農業內部結構調整 占有量。 25以上超坡耕地退耕還林 600 公

17、頃。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控制在 1500 公頃以內, 年均 占用耕地 93.75 公頃。城市生態林建設占用耕地 10.00 公頃。1、耕地面積到達 336140.77 萬公頃, 比 2004 年增加 200 公頃。 改造中低產田 10 萬公頃, 糧食總產量每年不低于 20 億公斤。根本農田保護面積 283117.00 萬公頃,保護比率 87.69% 。規劃期內耕地增加量為 2510 公頃,耕地減少總量為 2310 公頃。 .2、園地面積規劃期內增加 200 公頃,園地總面積到達 1024.09 公頃。增加面積來源于耕 地。3、林地增加 4980 公頃,其中:退耕還林 600 公頃,城市生態綠化用

18、地 10 公頃;灘涂造 林 500 公頃;居民點工礦用地內部及四旁植樹造林 3870.00 公頃,林地總面積到達 61410.02 公頃, 林地覆蓋率到達 13.00% 。4、城鄉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增加1673 公頃,其中耕地 1500 公頃。城市建設用地增加613 公頃,其中耕地 550 公頃; 建制鎮和村屯非農業建設用地量為610 公頃, 其中耕地 550 公頃;重點建設工程用地量增加 450 公頃,其中耕地 400 公頃。主要是拓寬黑大公路、 榆山鐵路等重點 工程用地。5、到 2022 年全市耕地增加總量為 2510 公頃。其中獨立工礦廢棄地復墾耕地 100 公頃, 土地整理增加耕地

19、200 公頃,未利用土地開發耕地 2210 公頃。規劃期內全市未利用土地開發量 占全市現有未利用土地資源總量的17.73% 。二、 2022 年用地分配第二方案 與第一方案不同的是非農建設用地規模和未利用土地開發數量。 增加量 2310 公頃, 耕地 減少量 2110 公頃。到 2022 年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 1350 公頃。城鄉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增加 1480 公頃。 其中城市用地增加 580 公頃,其中耕地 530 公頃;農村非農建設用地量為 900 公頃,其中耕地 820 公頃。未利用土地開發耕地 2022 公頃,占全市現有未利用土地資源總量的16.13% 。復墾、整理耕地數量與第一方

20、案同。第五章 土地利用分區土地利用分區是各種用地指標與結構調整的空間布局, 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核心內容。 為了因地制宜地發揮土地資源優勢,為實現土地利用規劃用途管制效勞。根據市域內自然資源、 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分異規律, 依據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變更詳查、 土地資源適宜性評價、 土地生態經濟區劃和農業綜合區劃, 我市土地利用分區布局采用土地地域分區和土地利用區二級 分區系統。全市共劃分三個地域分區,三個土地利用區二級。一、地域分區我市地處長白山山地向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不同地域土地利用結構不同,土地利用方 向與規劃用途不同。根據自然資源、社會經濟條件、 土地利用結構和方向的差異性, 劃

21、分三個地 域分區。一、中西部糧豆薯平原生態區包括弓棚鎮、 五棵樹鎮和新莊鎮等 21 個鄉鎮182 個行政村。 全區幅員面積為 193126.00 公頃,占全市幅員面積的 40.88%,其中耕地 151548.40 公頃,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 45.11% 。中 西部地勢平擔,土壤耕性良好,土質肥沃,是全市商品糧集中產區。它是榆樹市的糧倉,以盛產 玉米、大豆等糧食著稱省內外,林業生產以農田防護林為主,按三北防護林第一期工程設計, 全 部完成林網建設。 今后必須以更新改造和保護為主, 及時防治森林病蟲害。 使現有防護林面積只 能增加不能減少,提高森林覆蓋率。牧業具有農區牧業之特點, 即以農戶分散飼養

22、為主,以農副 產品為主要飼料來源,要大力開展畜牧業,鼓勵規模飼養。在商品糧基地鄉鎮,逐步建成生態型農業區。一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不斷培肥 地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二是改善農田防護林結構,增強防風保水能力。三是改良耕作栽培制 度,有利于用地、養地。四是圍繞區內小城鎮建設抓好蔬菜、果樹等園藝基地建設,積極擴大大 棚溫室蔬菜面積。 五是扶持和開展農業機械化作業承包專業戶, 促進土地集約化經營和提高農業 機械化水平。六是搞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 全面進行農作物保護, 減少毒濟危害。七是大力開展 農區畜牧業,興辦糧食、農副產品加工業。二、沿江河稻米麥水產低洼平原生態區本區包括松花江沿岸階地平原和卡岔河谷

23、地, 以及拉林河岸的低洼地和東南部河谷川地。 全區包括紅星鄉、大嶺鎮、保壽鎮等16 個鄉鎮的 123 個行政村。全區幅員面積為 175970.00公頃,占全市幅員面積的 37.25%,其中耕地 117723.77 公頃,占全市耕地總面積 35.04% 。本區 地勢低洼平坦, 土質肥沃, 土壤耕性較差, 怕澇不怕旱。 水草豐富, 柳林茂密, 擁有荒草地 3905.00 公頃,占全市荒草地資源的 52.05% 。牧業生產除豬禽外,養牛專業戶增多。今后開展方向,本 區應以建設水稻、玉米商品糧基地為主,要適當開展小麥, 擴大水稻面積,發揮以稻治澇的生產 優勢。大力開發水資源,開展水產養殖業。全力營造江

24、河堤防護林、護岸林和薪炭林,實行林草 結合,保護農田,繁衍野生經濟動植物,以利于農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有方案地適度開發荒草 地資源。三、東南部糧林牧雜多種經營丘陵臺地生態區本區包括東南部光明、謝家等 4 個鄉鎮的 83 個行政村。全區幅員面積為 103281.00 公頃,占全市幅員面積的 21.87% 。其中耕地 66668.60 公頃,占全市耕地面積的 19.85% 。林地 19646.73 公頃,占全市林地面積的 53.20% ,是三個生態區林地面積最多的地域。本區地貌為淺 丘陵狀臺地區,地下水資源缺乏,防御自然災害彈性能力較弱,崗地怕旱,洼地怕澇,很難適應 多變氣候,因而大力開展以林牧

25、生產為主的多種經營有很大潛力。 開展方向應該林、 農并重, 逐 步以林為主,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建立多層次有山區特色的多種經營生態區。一是按 “三北 防護 林工程規劃, 大力加強水土保持林、 用材林基地建設。 將 25以上的坡耕地逐步退耕還林、 還園, 嚴格控制無方案開發耕地,注重水土保持,保持和維持生態平衡。二是每個鄉鎮都要建立以 果樹、葡萄為主的果園。三是利用林間草地及野生植物資源開展養牛、養羊、養兔、養鵝等草食 畜禽。四是開展林木、水果加工業。五是改良土壤,增強地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六是區內的 土橋、向陽、黑林等小城鎮,要集中開展區內土特產品加工業;在光明、謝家兩鄉建設藥材、山 楂、養兔

26、、用材林生產基地; 在土橋、黑林建設葡萄種植、 養牛、養蜂基地; 在光明花園山一帶, 建立野生經濟動物保護區,培育生態試驗基地。二、土地利用分區 根據土地利用方向和土地用途的不同,以土地適宜性評價為根底,依據規劃原那么,土地利 用調整次序和經濟建設,社會開展需要,分別在每個地域分區內劃分三個土地規劃用途控制區, 劃定用地分區。即農業地區、建設用地區、未利用土地區。一農用地區 指為開展農業生產需要劃定的土地區域。包括規劃所確定的全部現有耕地、林地、園地、 農業生產設施用地、農田防護林、農村道路以及農業土地后備資源等。全市農業用地區總面積 396729.32 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 83.99%

27、 。農用地區內劃分三個小區,即耕地區、園地區和林地區。1 、 耕地區指為開展糧食、蔬菜及其它農作物生產需要劃定的土地區域。包括規劃確定的全部現有 耕地,農業生產設施用地、農田防護林、農村道路用地、以及耕地后備資源等。全市耕地區總面積 357729.32 公頃,占農用地區土地總面積的 90.17% 。根據土地利用功 能又分為根本農田和一般農田。全市根本農田耕地面積 283117.00 公頃,占耕地區總面積的 79.15% 。按保護基數 322850.00 公頃計算,保護比率為 87.69% 。該區是我市主要糧食生產基地。除根本農田外,耕地區還有一般耕地 53023.77 公頃,占耕地區總面積的

28、14.82% 。這局部 耕地土地質量較差,有很大增產潛力。該區內還有非耕地 21588.55 公頃,占耕地區總面積的 6.03%。這局部土地主要是農村道路、溝渠和坑塘等。2 、 園地區指果園用地。包括現有成片的園地和規劃確定的宜園土地后備資源。 全市規劃確定的園地區面積為 1000.00 公頃,占農用地區總面積的 0.25% 。3、林業用地區 指開展林業和改善生態環境劃定的土地區域。包括現有林地、已列入生態建設規劃的造 林地、規劃的退耕還林耕地和宜林的后備土地資源。全市規劃的林業用地區,面積為 38000.00 萬公頃,占農用地總面積的 9.58% ,主要分布 于東南部丘陵林農區。二建設用地區

29、指城市、建制鎮、鄉村居民點、獨立工礦建設、交通運輸和水利設施用地等需要劃定的 土地區域。全市規劃的建設用地區總面積 42385.17 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8.97% 。該區又分為城鎮建設用地區、村鎮建設用地區、獨立工礦用地區和其它建設用地區。1、城鎮建設用地區是指城鎮建設需要劃定的土地區域。 該區規劃面積為 4151.19 公頃, 占全市建設用地區總 面積 9.80% 。其中城市規劃面積 2068.52 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區的 49.83%;全市 16 個建制鎮 規劃面積 2082.67 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區的 50.17% 。2、村屯建設用地區是指村屯建設需要劃定的土地區域。全市村屯

30、居民點規劃面積 30190.85 公頃,占全市建 設用地總面積 71.23% 。3、獨立工礦用地區 指獨立于城鎮、村屯建設用地區以外的工礦建設需要劃定的土地區域。包括獨立工礦和 特殊用地,面積 981.46 公頃,占全市建設用地區總面積的2.31% 。4、其它建設用地區指交通運輸、 水利設施建設用地。 面積 7061.67 公頃,占全市建設用地區總面積的16.66% 。三未利用土地區 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區域。包括荒草地、沼澤地、裸土地等未利用土地和河 流水面、灘涂等其它土地。總面積 33262.51 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 7.04% 。第六章 實施規劃的主要措施1、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規劃實施的領導,建立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