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摸底專項練習題_第1頁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摸底專項練習題_第2頁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摸底專項練習題_第3頁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摸底專項練習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摸底專項練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課內閱讀。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心眼既不專一,決不能記,。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1將短文內容補充完整。2解釋文中加點字。謂:_急:_3用自己的話總結上文的讀書方法。_4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談談上述的讀書方法對你的啟示。_2. 閱讀理解。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先解釋句中加點字,再解釋句子意思。(楚人)譽之曰:“

2、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譽:_ 陷:_句子意思:_2從這則寓言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3. 課內閱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甚:_惠:_詣:_ 乃:_為:_設:_示:_未聞:_家禽:_2用/ 給短文劃分節奏。3用四字詞語夸一夸楊氏之子:_、_、_、_。4楊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與楊氏子很熟?_5你喜歡孔君平說的話還是楊氏之子說的話?為什么?_6我也會說:李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_。”龍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

3、曰:“未聞_。”4. 課內閱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對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買)。B.其人弗能應也(楚人)。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D.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將發議論。)2“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_3學習這則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_4請用“自相矛盾”寫一句話。_5. 文言文閱讀。截竿入城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

4、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釋)執:握,持,拿。初:開始時。計:計謀,辦法。俄:一會兒,不久。老父:古時對年長男子的尊稱。吾:我。圣人:最完善、最有學識的人。何:怎么,為什么。遂:于是,就。1找出文中的反義詞:(_)(_)2“何不以鋸中截而入”是()。A.反問句B.設問句C.疑問句D.感嘆句3“遂依而截之”的意思是_。4對文言文的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截竿是一種入城的方法。B.魯人虛心接受建議。C.老父是個聰明人。D.兩個人都是錯誤的。5故事諷刺了哪些人?_(填序號)自作聰明的人。 隨意盲從的人。遇事不思考的人。沒有知識的人。6. 精讀細品(先用“”畫出文言

5、文的節奏,再說說全文的意思)。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_7. 課內閱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_1在橫線上補全文段。2解釋加點字在句中的意思。吾矛之利(_)弗能應也(_)不可同世而立(_)3此文段出自文言文_,這則文言文意在告訴人們:_4本文篇幅短小,給人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比如,一個“譽”字,就可以讓人想到_。“何如”一問,能讓人聯想到_。8.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漢江 臨 泛(唐) 王 維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

6、,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注釋楚塞:楚國的邊界。戰國時這一帶本為楚地。三湘:漓湘、瀟湘、蒸湘的總稱,在今湖南境內。山翁:指晉代山簡,竹林七賢山濤之子。曾任征南將軍,好飲,每飲必醉。(1)第三、四兩句詩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江水的_, 兩岸青山的_。(2)你認為第五、六兩句詩哪兩個詞用得妙?為什么?_(3)從整首詩來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_。9. 文言文閱讀。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 ),號日“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選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注釋)廣:李廣,西漢時期的名將。 居:鎮守。匈奴:古代的一個游牧民族。 號:稱。 歲:年。(閱讀鏈接)公元

7、前129年,李廣以衛尉身份做將軍,率軍出雁門關抗擊匈奴。匈奴軍隊龐大,把李廣的軍隊打敗后,李廣也終因寡不敵眾而受傷被俘。押解途中,他飛身奪得身邊一個匈奴少年所騎的馬匹,搶走少年的弓,射殺追騎無數,終于回到了漢營。1如果要在文中的括號內填入一個詞語,以下最合適的是:。(填序號)A.大驚失色B.興高采烈C.不慌不忙D.氣極敗壞2請寫出畫橫線的句子的大意:_。3根據閱讀鏈接,匈奴之所以“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是因為_。10. 小古文閱讀。王華還金王華六歲,與群兒戲水濱,見一客來濯足,以大醉,去,遺所提囊。取視之,數十金也。公度其醒必復來,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頃,其人果號而至,公迎謂曰:

8、“求爾金耶?”為指其處。其人喜,以一鋌為謝,卻不受。注釋以:因為。遺:丟失。度:估計,思考。復:再。爾:你,你的。為:替,給。鋌:同“錠”。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1)與群兒戲水濱(_)(2)其人果號而至(_)2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這個故事發生在王華六歲時,地點是水邊。B.王華將金子投到水中,是想等人們走后,自己再取走,沒有想到那人找回來了,于是只好把金子還給他。C.其人“號”是因為擔心找不到他的金子,其人“喜”是因為金子失而復得。D.王華拒絕那人的報酬更加體現了他拾金不昧的可貴品格。11. 小古文閱讀。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

9、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這番話是寫_的。在這段話里,他談到的讀書的要訣是:_、_、_。2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_(2)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_3“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這句話是用來形容:_4為什么說“此三者缺一不可”?_12.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梁國楊氏子九歲,甚_。孔君平_,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_。孔_曰:“_。”兒應聲答日:“_。”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2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人家中一個九歲男孩的故事。(_)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_)文

10、中的“夫子”是舊時對學者或老師的尊稱。(_)文中的“家禽”和我們現在生活中所說的“家禽”意思相同。(_)文中的“兒”是指楊氏之子。(_)3短文的第一句話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4“兒應聲答曰”中的“應聲”反映了什么? _5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6你認為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_13. 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梁國楊氏子九歲,。孔君平,父不在,乃。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曰:“此是。”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補充原文。2判斷下面的說法,對的打“”,錯的打“”。(1)“君”與“夫子”都是對人的尊稱。(_)(2)句中的“家禽”和現在的“家禽”意思一樣。(_)3文章的第一句話點明了人物及其特點,起到_的作用。4楊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與楊氏子很熟?_5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A.孔君平的話剛說完,楊氏之子馬上就做出了回答,說明小孩子的反應速度快。B.楊氏之子的話讓孔君平感到羞愧,無言以對。C.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楊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且用了否定的方式,回答婉轉。D.楊氏之子回答的話很正確,沒有一絲紕漏,說明了小孩子心思縝密。14. 文言文閱讀。丁生愛弟丁生有弟,甚愛之。一日,弟疾,臥床不能起。丁生暇時,輒坐床前,為弟講故事,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