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專項提升練習_第1頁
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專項提升練習_第2頁
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專項提升練習_第3頁
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專項提升練習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專項提升練習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古詩閱讀。村居清 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1題目“村居”表示(   )A.在鄉村里居住 B.在鄉村里居住時見到的景象。2“忙趁東風放紙鳶”中“紙鳶”的意思是( )A.蝴蝶 B.燕子 C.風箏3“東風”指的是(   )A.春風 B.東邊刮來的風 C.吹向東邊的風4我知道這首詩描寫的是_(填寫季節),我是從詩句中的“_”看出來的。5這首詩描寫人物活動的句子是 _,詩中的人物是_,活動是_,時間是_,詩人選寫的

2、兒童、東風、紙鳶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6詩歌通過“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情景,表現了孩子們的_,春天的_。7詩歌用一個“_”字,一個“_ ”字把靜止的楊柳擬人化了。2. 課內精讀。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1下列字詞解釋正確的是(   )A.醉:喝醉 B.散:分散 C.紙鳶:風箏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前兩句古詩的意思。_3選出符合古詩內容的一項(   )A.前兩句古詩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B.村居描寫出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畫。( 

3、0; )4詩中的小朋友春天去放紙鳶,你春天的時候有什么活動?試著說一說。_3. 閱讀詠柳,回答問題。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1這首詩的作者是_代的_。2解釋字詞。碧玉:_   似:_3“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是一個   句,把 比作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_ 4. 課內閱讀。(晴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幕)前去祭掃。過端午,賽龍舟,粽子艾香滿堂飄。七月七,來乞巧,牛郎織女會(鵲雀)橋。1選擇括號里正確的字。2端午節是()。A

4、.農歷四月初五 B.農歷五月初五3讀了片段后,知道了端午節的習俗有_。4乞巧節過后的傳統節日是(_)。5. 古詩樂園。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_,_。1在橫線上寫出這首詩的后兩句。2這首詩是_朝詩人_寫的。3這首詩中的“_”字和_”字把靜止的楊柳人格化了。6. 古詩閱讀。絕句兩個黃鸝_,_白鷺_。_,_。1補全古詩。2這首詩是_朝詩人_寫的。3詩中描寫了六種景物:_、_、_、_、_、_。描寫顏色的詞有_、_、_、_。描寫聲音的詞是_。表示數量的詞有_、_、_、_。7. 把古詩補充完整,并完成練習。(1)補充古詩。   絕, 

5、0; 徑   蹤滅。孤   蓑笠翁,獨釣寒   。(2)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詩人   。(3)找出詩中的兩對近義詞。           8. 課外閱讀。山霧山霧,像貪玩的孩子,大清早就在山谷里奔跑。一會兒從山下跑到山上,一會兒又在半山繚繞。它是在追逐嬉鬧的小伙伴 ,還是在綠林中藏貓兒?太陽出來了,露出微笑的臉,山霧跑累了,在

6、山里落腳。看,綠葉上那串串晶瑩的露珠,是它流淌的汗水在陽光下閃耀。它悄悄地鉆進草叢里,然后頑皮地舉著一頂頂小紅帽。1根據短文內容連一連。貪玩的   小伙伴嬉鬧的   露珠晶瑩的   孩子2在文中用“_”畫出一個比喻句。3為什么說“山霧,像貪玩的孩子”?_4在你眼中,山霧像什么呢?_9. 課內閱讀。你拍五,我拍五,叢林深處有猛虎。你拍六,我拍六,黃鸝百靈唱不休。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貓在嬉戲。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動物都有家。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動物是朋友。這部分寫了_、_、_、_這幾種動物。10. 讀片段,

7、完成練習。那時候,風兒吹動樹葉孩子們也在這里“沙沙,沙沙!”逗小松鼠,那回憶采野薔薇嗎?多么美好,也在這里,又那么遙遠捉紅蜻蜓,啊!逮綠蟈蟈嗎?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1孩子們在搖籃里做了些什么?用“_”畫出有關信息。2為什么說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A.因為祖先在這里學會了很多本領,這里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快樂。B.因為他們在這里睡覺,睡得很香。3在祖先的搖籃里,人們還會做什么?請你寫一寫當時人們可能進行的活動。_1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生查子元夕宋 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8、#160; 問題:這首詞與元夕四首寫的都是元宵節的景象,他們所表達的感情有何不同?說一說你的看法。_12. 根據課文內容和提示填空。1.登鸛雀樓中包含哲理的句子是,  。 2.登飛來峰中包含哲理的句子是,。 3.,入竹萬竿斜。13. 閱讀詩歌,回答問題。風葉圣陶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樹葉顫(chàn)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林木點頭的時候,我們知道風正走過了。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河水起波紋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1)我發現這首詩很有特點,那就是每節的前兩行   。(2)作者是怎樣寫風來了的?請你畫上“   ”。(3)你怎么知道風來了?請你仿照詩歌寫一節。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   ,我們知道風來   了。14. 閱讀理解。望天門山唐 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還。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1)前人評價這首詩時說:天門中斷楚江開的開字看似平淡,其實很妙,請賞析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