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調研報告_第1頁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調研報告_第2頁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調研報告_第3頁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調研報告_第4頁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調研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調研報告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周俊宇一、汽車零部件產業規劃之產業現狀綿陽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通過多年發展已初具規模,涌現出一批市場競爭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企業和產品。隨著華晨汽車南方基地一期建成達產,我市正逐步成為全省重要的輕卡、皮卡、suv、微型面包車等整車生產基地。中國重汽集團綿陽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一期建設竣工投產,填補了省內重型專用車項目的空白;車用汽油機及柴油機等關鍵零部件產品已形成規模生產,具有較強綜合實力。2009 年,全市汽車工業規模以上企業44 戶,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1 個 (新華公司)、省級技術中心1 個 (三力公司),產值過 10 億元的企業1 戶。全行業規模

2、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2.37 億元,同比增長49.7% 。(一 )整車產品初步形成全市現有華晨汽車南方基地華瑞汽車及中國重汽集團綿陽專用車有限公司。華瑞(華鑫)汽車2009 年汽車產量實現1.97 萬輛。中國重汽集團綿陽專用車有限公司2009 年底一期建成投產。(二 )汽車零部件產業不斷壯大全市汽車零部件產業主要產品已涵蓋發動機總成、轉向器總成、傳動軸總成、凸輪軸、齒輪及飛輪、氣門構件、液壓挺柱、空氣濾清器等類型,產品生產初具規模,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已成為國內主要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配套生產協作伙伴,并逐步擠入了歐美汽車零配件配套體系。(三 )產業集群發展開始起步我市涪城區、游仙區、高新區

3、、經開區集聚了華瑞(華鑫)、中國重汽 2 家整車企業和新華內燃機、華晨瑞安、三力股份等數十家配套的零部件企業,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四 )制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一是汽車生產規模總量小,龍頭企業發展不足,帶動潛能尚未發揮;二是零部件企業雖然數量較多,但產業集中度低,普遍規模偏小,產品結構單一;三是雖然綿陽汽車產業已形成了一定的相對集中,但基本屬于分散布點,線條式發展模式,沒有專門的汽車產業園區或汽車產業集中發展區; 四是部分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不高,還難以完全適應國際采購系統化、模塊化供應的要求。二、汽車零部件產業規劃之發展環境(一 )

4、面臨的形勢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消費結構、組織結構、競爭環境和體制政策正在經歷深刻的變化。一是市場需求持續增加。隨著我國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汽車成為新的消費熱點,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推動汽車工業呈現出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10 年整車需求量將達到1500 萬輛,年增長率8% 。我國將成為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產業轉移進一步展開。中國、印度、俄羅斯及東南亞國家成為世界汽車廠商爭奪的主要地區。到2009 年底,世界一流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已在我國設立合資公司 50 余家, 這一趨勢還將加大。三是市場細分將使后起企業得到新的發展機遇。巨

5、大的市場發展空間、消費需求的多樣性以及市場細分的進一步展開為后起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在開放條件下形成新的產品和技術平臺,贏得后發優勢和發展提供了機會。四是新能源汽車正式列入國家汽車產業振興及發展規劃,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投入及政策支持達到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高度。(二 )我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1 、區位優勢綿陽是中國唯一科技城,是川西北重要的物流、交通、通訊樞紐,具有較強的綜合實力,較好的投資和人居環境。2、發展優勢隨著華晨汽車南方基地的達產、中國重汽專用車的投產、富臨新能源汽車的進入,公路建設和物流業發展將為綿陽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牽引帶動作用。3、產品優勢汽車零部件產業具備做大做強

6、的支撐條件。新華內燃機、新晨動力已研發并量產三大系列25 款輕型汽(柴 )油車用發動機,其中 8 款填補國內空白,所生產的發動機除配套輕型車以外,還配套轎車,產品技術及品質國內領先,形成國內發動機自主知名品牌。4、創新優勢綿陽擁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同時還有長虹、 九州等一批具備生產汽車電子產品能力的大型企業作支撐。5、市場潛力從市場前景看, 大中輕型客車、高檔皮卡及多功能運動車(suv) 、各類改裝汽車和微車、以及重型貨車等產品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隨著國外汽車制造業中心向中國轉移,國內汽車制造業向西部地區轉移,消費增量也

7、開始西移,我市已成為部分汽車企業建設經濟型汽車生產基地的高度關注地區。總體看,雖然我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礎還不夠雄厚,但在國內對汽車需求持續增長、行業內部整合加快、市場細分程度進一步提高的背景下,只要突出重點,發揮比較優勢,堅持開放帶動,做大做強綿陽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仍有較大的空間和潛力。三、汽車零部件產業規劃之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及規劃布局(一 )總體思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抓住機遇,圍繞汽車節能、環保、安全三大主題,不斷優化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整車(中國重汽、華瑞(華鑫)汽車、富臨新能源汽車)為龍頭,以發動機、自動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為基礎,依據國家產業政策,有效推動國內知名汽車企業在綿投資

8、。充分利用災后對口援建及中國(綿陽 )科技城建設的優勢,建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聚集區,做大做強我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打造在西部具有領先水平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二)發展目標1、總體目標到2012年,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0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 60億元;到201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 300億元以 上,實現工業增加值 90億元。2、年度經濟目標根據國家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09年-2012年)及綿陽市工業經濟發展總體規劃 (2010年-2015年)的目標任務要求,確定未來5年我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年度總體經濟目標(見附表)。2010年-2015年年度總體經濟目標類別指標(億元)

9、2010 年2011 年2012 年2013 年2014 年2015 年總體經濟目標工業總產值70150200230270300增加值214560698190利稅61418212427整車工業總產值2570120140165200增加值82136425060利稅2611131518零部件工業總產值45808090105100增加值142424273230利稅4778993、規劃布局按照“一園一主業”要求,重點建設“一園兩基地”即高新區汽車 工業園、華晨汽車及發動機零部件生產基地、游仙經濟實驗區汽 配生產基地。新建整車項目全部進入高新區汽車工業園,豉勵新 建零部件項目進入高新區汽車工業園和華晨汽

10、車及發動機零部件 生產基地及游仙經濟實驗區汽配生產基地。4、高新區汽車工業園(核心發展區)在高新區規劃建設 5平方公里的汽車工業園(位于綿安汽車產 業帶)加上已在高新區已建設投產的華晨汽車南方生產基地,形成 我市汽車整車制造核心區。主要生產華瑞(華鑫)汽車、中國重汽綿陽專用車、富臨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及新華公司的車用汽 (柴)油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箱等汽車零部件,形成整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集聚區。同時,規劃 1000畝用于汽車商貿城(含汽車物流及 4s店群)建設,形成輻射川西北的汽車商貿市場。該園區建成后加上已投產的華晨南方基地,201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 237億元,增加值71.1億元,利稅21

11、.33億元。5、華晨汽車及發動機零部件生產基地(配套發展區)在安縣花 英工業園區規劃建設 2平方公里的汽車零部件配套 產業基地。主要生產華晨汽車零部件及發動機零配件,該基地建 成后,到201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 50億元,增加值15億元,利 稅4.5億元。6、游仙經濟實驗區汽配生產基地(配套發展區)該基地位于游仙區,占地10 平方公里(其中,新增5 平方公里位于小枧鎮五里梁)。 該基地主要生產發動機零配件如液壓挺柱、空濾器、油底殼等零件。到2015 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3 億元,增加值 3.9 億元,利稅1.17 億元。四、汽車零部件產業規劃之發展重點(一 )支持發展依據我市現有產業和資源優勢,支

12、持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做大做強,形成龍頭帶動、優勢發揮、規模效應的產業格局。1 、整車(1)新能源汽車。重點推動富臨集團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項目,到2015 年,形成年生產新能源汽車8 萬輛的產能。(2)重型載貨車。重點推動建設中國重汽綿陽專用車生產基地,到 2015 年, 中國重汽綿陽專用車形成年生產各類改裝、特種、專用載貨汽車3 萬輛的產能,逐步引導中國重汽將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生產向我市轉移。(3)輕型載貨車、越野車、面包車。重點發展金杯皮卡、西部牛仔等輕卡和微車,到2015 年,華瑞(華鑫)汽車形成年生產各類輕卡及海星微車15 萬輛的產能;重點發展金杯霸道越野車,到2015 年

13、, 華瑞汽車形成年生產越野車6 萬輛的產能;重點依托華晨汽車,發展金杯面包車,到 2015 年, 華瑞汽車形成年生產面包車8 萬輛的產能; 引導華晨汽車將核心技術轉移到綿陽,使其南方基地與北方基地并行,逐步將華晨轎車生產引入南方基地,提高我 市轎車生產水平。到 2015 年,實現我市整車40 萬輛,工業總產值200 億元,增加值 60 億元,利稅18 億元。2、零部件(1)發動機。重點發展新晨動力車用汽(柴 )油及小排量汽車發動機。 2009 年啟動總投資10.5 億元的“年產 50 萬臺車用汽(柴 )油發動機”項目。(2)變速箱。重點推動新華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7 億元的“年產50 萬臺汽車自

14、動變速箱”項目, 2009 年啟動。(3)重點發展以高水平鑄造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鑄件。(4)重點發展以電動轉向為代表的轉向傳動系統部件。(5)重點發展以組合凸輪軸為代表的發動機系統配件。支持發展的汽車零部件(不含整車)項目到2015 年,實現我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工業總產值100 億元, 增加值 30 億元, 利稅 9億元。(二 )鼓勵發展根據國家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09-2012) 及我市科技優勢及資源優勢,通過招商引資,填補汽車產業鏈缺失,形成我市汽車及零部件完整產業鏈,夯實產業基礎。1 、發揮軍工技術優勢,開發汽車零部件產品充分利用我市軍工技術、軍轉民政策,開發零排放、綠色汽車的新

15、能源車用電池;中、 高級轎車用led 車燈;高清晰車載gps 系統;汽車行駛安全監控系統及車用渦輪增壓器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汽車前沿技術零部件產品。2、通過招商引資,填補汽車產業鏈缺失(1)圍繞我市汽車底盤總成部件的缺失,鼓勵發展主減速器等傳動系統零配件;車橋、懸架等行駛系統零配件和制動器等制動系統零配件。(2)圍繞汽車車身加工制造,鼓勵發展汽車車身沖壓等鈑金汽車零部件。(3)圍繞汽車內外飾系統,鼓勵發展汽車儀表臺等汽車零配件。3、引進研發機構,填補汽車技術鏈缺失吸引國內外汽車研發機構落戶綿陽,匯聚人才,瞄準汽車前沿技術,把握汽車發展動態,提高汽車研發制造工藝水平,填補我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16、技術鏈的缺失,形成可持續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技術基礎。五、汽車零部件產業規劃之發展措施(一 )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有力推進根據市委“工業強市”戰略及綿陽市工業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的精神,組建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推進辦公室,制定產業發展詳細規劃,協調產業布局,指導產業發展。相關縣、市、區要成立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推進機構,積極推進產業招商和項目服務。(二 )樹立規劃引領觀念,指導產業有序發展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推進辦公室要根據綿陽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規劃(2010 年 -2015 年 )的指導精神,強化規劃的指導作用, 對新建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進入“一園兩基地”落戶建設, 對歷史形成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有序調整

17、進入“一園兩基地”發展。依據規劃目標,對重點園區、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聯系,并通報情況,保證我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持續、健康、有序。(三)實施品牌戰略,增強企業競爭力大力支持企業實施技術創新和品牌創新戰略,著力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力。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爭創國家級技術中心和省級技術中心。深化企業質量管理,增強市場開拓能力,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四)優化空間布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和細化“一園兩基地”園區規劃,加快“一園兩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汽車整車生產集中區、零部件生產集中區、汽車商貿等特色板塊,形成空間和產品雙集聚的合理布局

18、。(五)強化要素保障,提高物流通行能力加強“一園兩基地”基礎設施建設, 統籌電力、天然氣和水等生產要素,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要素保障。制定節能減排目標,鼓勵企業加強節能減排,強化環保意識和措施。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技能,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加快我市貨運出口物流通道建設,提高企業原材料及整車產品物流通行能力。(六)突出產業重點,圍繞產業招商圍繞我市汽車工業產業鏈中的缺失部分開展招商,完善汽車工業產業鏈、技術鏈和產品鏈。鼓勵以商招商。發揮現有整車和發動機龍頭企業的集聚和帶動作用,積極引入配套企業,實現就近配套。(七)爭取政策扶持,促進產業發展積極爭取省委省政府在財政、研發、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政府機關、公共事業采購汽車時優先考慮“綿陽造”汽車產品,形成良好的川內銷售氛圍。加強金融、企業和政府三方的協調,對重大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