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觀測規范_第1頁
沉降觀測規范_第2頁
沉降觀測規范_第3頁
沉降觀測規范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 沉降觀測51 一般規定511 對于深基礎或高層、超高層建筑,基礎的荷載不可漏測,觀測點需從基礎底板開始布設并觀測。據某設計院提供的資料,如僅在建筑底層布設觀測點,將漏掉5tm2的荷載(約等于三層樓),從而將影響變形的整體分析。因此,對這類建筑的沉降觀測,應從基礎施工時就開始,以獲取基礎和上部結構的沉降量。512 同一測區或同一建筑物隨著沉降量和沉降速度的變化,原則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沉降觀測等級和精度,因為有的工程由于沉降觀測初期沉降量較大或非常明顯,采用較高精度不但費時、費工造成浪費,而且也無必要。而在觀測后期或經過治理以后沉降量較小,采用較低精度觀測則不能正確反映其沉降量。同一測區也有沉降

2、量大的區域和小的區域,采用不同的觀測等級和精度較為經濟,也符合要求。但一般情況下,如果變形量差別不是很大,還是采用一種觀測精度較為方便。514 本規范第91節對建筑變形測量階段性成果和綜合成果的內容進行了較詳細的規定。對于不同類型的變形測量,應提交的圖表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本規范對各類變形測量提出了應提交的主要圖表類型,分別列在有關章節中。52 建筑場地沉降觀測521 將建筑場地沉降觀測分為相鄰地基沉降觀測與場地地面沉降觀測,是根據建筑設計、施工的實際需要特別是軟土地區密集房屋之間的建筑施工需要來確定的。這兩種沉降的定義見本規范第21節術語。    毗鄰的

3、高層與低層建筑或新建與已建的建筑,由于荷載的差異,引起相鄰地基土的應力重新分布,而產生差異沉降,致使毗鄰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差異沉降越大,建筑剛度越差,危害愈烈,輕者房屋粉刷層墜落、門窗變形,重則地坪與墻面開裂、地下管道斷裂,甚至房屋倒塌。因此建筑場地沉降觀測的首要任務是監視已有建筑安全,開展相鄰地基沉降觀測。    在相鄰地基變形范圍之外的地面,由于降雨、地下水等自然因素與堆卸、采掘等人為因素的影響,也產生一定沉降,并且有時相鄰地基沉降與場地地面沉降還會交錯重疊。但兩者的變形性質與程度畢竟不同,分別提供觀測成果便于區分建筑沉降與場地地面沉降,對于

4、研究場地與建筑共同沉降的程度、進行整體變形分析和有效驗證設計參數是有益的。522 對相鄰地基沉降觀測點的布設,規定可在以建筑基礎深度1520倍的距離為半徑的范圍內,以外墻附近向外由密到疏進行布置,這是根據軟土地基上建筑相鄰影響距離的有關規定和研究成果分析確定的。   1 取上海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編制說明介紹的沉樁影響距離(見表5-1)和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表733相鄰建筑基礎間的凈距(見表5-2)作為分析的依據。   2 從表5-1、表5-2可知,影響距離與沉降量、建筑結構形式有著復雜的相關關系,從測量工作預期

5、的相鄰沒有建筑的影響范圍和使用方便考慮,取表5-1中的最大影響距離(1015)L再乘以系數作為選設觀測點的范圍半徑,亦即以建筑基礎深度的1520倍之距離為半徑,是比較合理、安全和可行的。另外,補充說明的是,本規范第422條中規定的基準點應選設在離開鄰近建筑的基礎深度2倍之外的穩固位置,也是以上述分析為依據的。    3 產生影響建筑的沉降量隨其離開距離增大而減小,因此對觀測點也規定應從其建筑外墻附近開始向外由密到疏來布置。53 基坑回彈觀測 532 基坑回彈觀測比較復雜,需要建筑設計、施工和測量人員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回彈觀測點的埋設也十分費時、費工,在基

6、坑開挖時保護也相當困難,因此在選定點位時要與設計人員討論,原則上以較少數量的點位能測出基坑必要的回彈量為出發點。據調查,國內只有北京、西安、上海、山東等地做過這個項目。表5-3分別給出幾個示例供參考。534 規定回彈觀測最弱觀測點相對鄰近工作基點的高程中誤差不應大于±10mm,是根據以下考慮和估算確定的。    1 基坑的回彈量,在地基設計中可根據基坑形狀(形狀系數)、深度、隆起或回彈系數、楊氏模量等參數進行預估。經調查,基坑回彈量占最終沉降量的比例,在沿海地區為1415,北京地區為1213,西安地區為13以上。統計一般高層建筑,基坑深度為51

7、0m的回彈量,黃土地區為1020mm,軟土地區為1030mm,這與設計預估的回彈量基本一致。    2 按本規范第305條和第306條對估算局部地基沉降的變形觀測值中誤差mS和公式(306-1)的規定,可求出最弱觀測點高程中誤差。取最大回彈量為30mm,則得:     此處的mH即為相對于鄰近工作基點的高程中誤差。537 基坑開挖前的回彈觀測結束后,為了防止點位被破壞和便于尋找點位,應在觀測孔底充填厚度約為lm左右的白灰。如果開挖后仍找不到點位,可用本規范第532條第3款設置的坑外定位點通過交會來確定。5

8、4 地基土分層沉降觀測542 分層沉降觀測點的布設,限定在地基中心附近約2m見方范圍內,間隔約50cm最好在同一垂直面內,一方面是為了方便觀測和管理,另一方面制圖較為準確。因為分層沉降觀測從基礎施工開始直到建筑沉降穩定為止,時間較長,且在建筑底面上加砌窨井與護蓋,標志不再取出。544 規定分層沉降觀測點相對于鄰近工作基點或基準點的高程中誤差不應大于±10mm,是依據以下考慮提出的:地基土的分層及其沉降情況比較復雜,不僅各地區的地質分層不一,而且同一基礎各分層的沉降量相差也比較懸殊,例如最淺層的沉降量可能和建筑的沉降量相同,而最深層(超過理論壓縮層)的沉降量可能等于零,因此就難以預估分層沉降量,也不能按估算的方法確定分層觀測精度要求。55 建筑沉降觀測555 本條關于建筑沉降觀測周期與觀測時間的規定,是在綜合有關標準規定和工程實踐經驗基礎上進行的。由于觀測目的不同,荷載和地基土類型各異,執行中還應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對于從施工開始直至沉降穩定為止的系統(長期)觀測項目,應將施工期間與竣工后的觀測周期、次數與觀測時間統一考慮確定。對于已建建筑和因某些原因從基礎澆筑后才開始觀測的項目,在分析最終沉降量時,應注意到所漏測的基礎沉降問題。    對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