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_第1頁
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_第2頁
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_第3頁
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_第4頁
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Sy-5 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實驗程序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酶的作用具有專一性。一、實驗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還原糖。它們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還原糖。還原糖能夠與斐林試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淀。用淀粉酶分別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反應,再用斐林試劑鑒定溶液中有無還原糖,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學反應。證明酶的專一性。二、目的要求1.初步學會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學反應的方法。2.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學反應。三、重點與難點1.重點初步學會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學反應的方法-探索酶的特性之一(酶的專一性)的方法。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

2、化淀粉的反應。2.難點學會探索實驗的設計方法和探索方法。讓學生學會探索實驗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實驗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四、材料用具質量分數為2%的新鮮的淀粉酶溶液。試管,大燒杯,量筒,滴管,溫度計,試管夾,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火柴。質量分數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質量分數為3%的蔗糖溶液,斐林試劑,熱水。五、方法步驟(錄象觀察)1.取材2.實驗過程3.結論序號項目試管12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注入蔗糖溶液2mL3注入新鮮的淀粉酶溶液2mL2mL結論: 1號試管中出現磚紅色沉淀,2號管無顏色變化。淀粉酶只能把淀粉水解成麥芽糖,不能水解蔗糖。驗證了酶的專一性。注意事項(1)做好本實驗的關

3、鍵是蔗糖的純度和新鮮程度。這是因為蔗糖是非還原性糖,如果其中混有少量的葡萄糖或果糖,或蔗糖放置久了受細菌作用部分分解成單糖,則與斐林試劑共熱時能生成磚紅色沉淀,使人產生錯覺。為了確保實驗的成功,實驗之前應先檢驗一下蔗糖的純度。普通的細粒蔗糖往往由于部分水解而具有一些還原糖??捎檬惺鄞髩K冰糖,水洗去其表面葡萄糖得到純凈的蔗糖。(2)實驗中要將試管的下半部浸到37的溫水中,因為淀粉酶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催化能力最強。(3)在實驗中,質量分數為3%的蔗糖溶液要現配現用(以免被細菌污染變質),取唾液時一定要用清水漱口,以免食物殘渣進入唾液中。(4)制備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一定要完全冷卻后才能使用,因為溫度

4、過高會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去催化能力。(5)實驗中如果2號試管也產生了磚紅色沉淀,可能的原因是:蔗糖溶液放置的時間過長,蔗糖溶液中的微生物分解成還原性糖,從而影響實驗效果。這時應臨時配制蔗糖溶液。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試管不干凈,所以實驗之前應將試管用清水再清洗一次,試管編號要醒目。(6)實驗步驟一定要按要求的程序進行,不可隨意改變。(7)如果實驗中,自己的實驗結果與理論上的預期結果不一致,應再設計實驗,進行進一步的驗證或找出問題所在。實驗理論本實驗是探索類實驗。主要目的是通過研究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是否都具有催化作用,探索酶催化化學反應的特點。本實驗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設計實驗時,首先要

5、從已知人手,確定何為實驗變量(自變量),何為因變量,何為控制變量。本實驗的已知條件為題目,即“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從題目可知:淀粉、蔗糖水解的產物,水解的速率等變化的結果,即因變量。從因變量入手我們將推知自變量(實驗變量)對其的影響程度或它們之間的關系。淀粉、蔗糖在實驗過程中的濃度、用量、淀粉酶的濃度、用量、水解過程的溫度等都為控制變量,需遵循同時等量原則,以排除控制變量對2個水解反應的影響。淀粉酶本身是實驗變量。通過研究確定其分別對淀粉水解作用和蔗糖水解作用的影響。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再安排淀粉、蔗糖、水、淀粉酶、溫度、酸堿度等各變量的“出場”順序,想必會容易許多。 隨堂演練1.

6、下列關于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B.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C.酶只有在細胞內才具有催化功能 D.淀粉酶不能催化麥芽糖分解成葡萄糖2.能水解蔗糖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蔗糖酶 D.麥芽糖酶3.能水解淀粉酶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蔗糖酶 D.麥芽糖酶4.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類特殊蛋白質是( )A.抗體 B.酶 C.載體蛋白 D.激素5.與酶的本質不相同的物質是( )A.性激素 B.抗體 C胰島素 D.血紅蛋白6.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實驗中,將唾液稀釋10倍,與用唾液原液的效果幾乎相同,這說明了酶具有( )A.專一性 B.穩定性

7、C.多樣性 D.高效性7.如圖所示,在A、B、C、D四支試管中均加入3mL漿糊。A、C注入2mL清水,B、D注入2mL新鮮的小麥淀粉酶,保溫5min后分別滴人碘酒,不變藍色的是( )8.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的A表示 ,判斷的理由是 。(2)若圖中的B為麥芽糖,現C、D為 ,A是 酶,這是酶的 。(3)一份淀粉酶能使一百萬份淀粉水解,這是酶的 性。(4)生物體內生化反應種類多,需要的酶的種類 ,這一特點是 。(5)圖中反應現象屬于( )A.脫水縮合 B.聚合 C.水解 D.水合作用參考答案1.C 2.C 3.B 4.B 5.A 6.D 7.B 8.(1)生物催化劑-酶 催化反應前后本身

8、不發生變化 (2)葡萄糖 麥芽糖 專一性 (3)高效性 (4)多 酶的多樣性 (5)C課后作業1.實驗報告冊(實驗五)2.能力提高練習(1)在做“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這一實驗時,倘若已知淀粉酶能夠催化淀粉水解,那么請問本實驗設置1號試管還有無必要為什么?(2)在驗證唾液淀粉酶專一性的實驗設計中,已知:滴入本尼迪克試劑并加熱后,如出現黃色,可證明有還原性糖的存在。麥芽糖、果糖和葡萄糖具有還原性,而淀粉和蔗糖無還原性。設1、2管的作用是 。填出表中a、b、c、d的數值,預測每一處理的實驗現象。試管編號加入的物質12341%淀粉溶液(滴)442%蔗糖液(滴)a4稀釋的唾液(滴)c1蒸餾

9、水(滴)1bd溫度處理37恒溫水浴15分鐘本尼迪克試劑(滴)1111溫度沸水浴23分鐘現象寫出預測的依據。第3管 色,是因為 ;第4管 色,是因為 。(3)下表是有關酶的實驗,試分析:試管號加入物質用量(mL)溫度()試劑顏色變化l淀粉糊,清水各237各加碘液 2滴變藍2淀粉糊,唾液各20變藍3淀粉糊,唾液各237不變藍4淀粉糊,經煮沸冷卻的唾液各237變藍5淀粉糊,已滴加2滴5%鹽酸的唾液各237變藍6蛋花液,唾液各237無變化各試管發生變化的原因:1號試管 。2號試管 。3號試管 。4號試管 。5號試管 。6號試管 。通過上述實驗能夠驗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特點,此外酶為催化作用易受 的影響

10、。(4)關于酶的特性實驗:如圖所示,取標號為A、B、C的三支試管,各加入2mL稀淀粉糊。在三支試管內務滴5滴革蘭氏碘液,搖勻,可見試管內溶液呈 色。再在A管內加2mL胰液,B管加入2mL煮沸的唾液,C管內加人2mL液,然后將這三支試管放人3740水浴中,1520分鐘后,三支試管內溶液的確切變化分別是:A管溶液的顏色 。這是因為 。B管溶液的顏色 。這是因為 。C管溶液的顏色 。這是因為 。參考答案:1.(略) 2.(1)有必要,因為本實驗設置1號試管,可以進一步確認淀粉酶能夠催化淀粉水解成麥芽糖,并且對2號試管起到對照的作用。 (2)分別與3和4號管作對照 4、1、1、0 黃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分解為麥芽糖,具有還原性,用本尼迪克試劑檢驗出現黃色 無變色反應 4管的唾液中沒有催化蔗糖分解的酶,故不出現還原性糖,所以不出現黃色。 (3)1號試管:由于清水中不含淀粉酶,試管中的淀粉末被分解,遇碘變藍。 2號試管:0cC時唾液淀粉酶沒有催化能力,試管中的淀粉末被分解,遇碘變藍。 3號試管:唾液淀粉酶在適宜的條件下將淀粉分解成麥芽糖,遇碘不變藍。 4號試管:煮沸過的唾液,其中的淀粉酶已經失去活性,試管中的淀粉末被分解,遇碘變藍。 5號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