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集體備課記錄-2013年_第1頁
小學科學集體備課記錄-2013年_第2頁
小學科學集體備課記錄-2013年_第3頁
小學科學集體備課記錄-2013年_第4頁
小學科學集體備課記錄-2013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集體備課記錄表學 科科學年級組綜合組備課時間地 點 辦公室主 備 人 課 題 五年級上冊食物網與食物鏈參加人員主備教師教學設計議課記錄教學目標(三維目標) 薔薇花叢中動植物之間存在著食物關系。教學重點及突破方法 研究動植物之間的食物關系,認識食物鏈和食物網教學難點及突破方法 建立起初步的生態系統的概念,形成“生物與生物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一個整體”的認識教法問題討論法,實驗探究法進行教學學法觀察發現法 、 動手操作法 、自主探究法 、 合作交流法教具準備ppt課件、圖片、視頻資料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設計一、談話導入:1、提問:生物的生存需要哪些自

2、然條件?2、引導: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賴、互相影響的。這節課我們重點研究這方面的知識。二、誰被誰吃:1、教師借鑒書本的圖片,說:這是在一簇花叢中發現的生物,有薔薇、小草、樹葉、蚜蟲、瓢蟲、蚯蚓、毛毛蟲、小鳥等。2、問:這里的小動物吃什么?它們有什么樣的食物關系?按照誰被誰吃的順序,用簡單的文字和箭頭表示這種關系。 3、學生自由說,教師隨機用簡單的文字和箭頭表示這種關系。(薔薇或草蚜蟲瓢蟲小鳥;薔薇毛毛蟲小鳥;落葉蚯蚓小鳥)4、師小結: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系,叫做食物鏈。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者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

3、費者。5、讓學生指出上面幾條食物鏈中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和自己的發現。6、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幾條食物鏈。三、田野的食物網:1、同學在稻田上發現了許多生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生物有:水稻、稻螟蟲、蝗蟲、蜘蛛、螳螂、蜻蜓、小鳥、蛇、老鷹、青蛙、白鷺、魚蝦、田鼠、黃鼠狼、貓頭鷹)2、這些生物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食物關系,用箭頭表示出相關的食物鏈。3、學生交流補充,不斷完善自己的食物鏈,數一數有多少條。教師提醒:特別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們被吃了幾次或者吃多少種食物。4、教師概括: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以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食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叫做食物網。5、說

4、一說:如果一種生物滅絕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應該怎樣做? 作業設計辦一份關于“食物網與食物鏈”的小報板書設計 食物鏈與食物網 草 羊 狼 (植物)(食草動物)(食肉動物) 生產者 消費者 小學集體備課記錄表學 科科學年級組綜合組備課時間地 點辦公室主 備 人課 題 四年級上冊3、空氣中有什么 參加人員主備教師教學設計議課記錄教學目標(三維目標)1、知道空氣是由不同氣體混合而成,空氣中包含氧氣和二氧化碳。 2、知道氧氣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3、了解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用途。教學重點及突破方法了解空氣的成分。教學難點及突破方法空氣各個成分所占的百分比教法問題討

5、論法,實驗探究法進行教學學法觀察發現法 、 動手操作法 、自主探究法 、 合作交流法教具準備玻璃杯、蠟燭、玻璃片、水、火柴、燒瓶小蘇打、醋、集氣瓶兩只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設計(一)導入新課 1、談話:這有3只蠟燭,我們對這3只蠟燭進行一次燃燒比賽,點燃蠟燭,分別用大小不同的兩只玻璃杯分別罩住兩只燃燒的蠟燭,另一只燃燒的蠟燭置于空氣中,同學們猜一猜,哪一只蠟燭燃燒的最久,哪只蠟燭最先熄滅。 2、師演示實驗來驗證學生的猜測。 3、討論:為什么罩上杯子后蠟燭會慢慢熄滅?4、講述:到底杯子里還有沒有空氣呢?蠟燭究竟為什么會滅

6、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通過實驗分析空氣后成分。 A、燃燒只用去了部分空氣 (1)講述:為了弄清蠟燭罩上玻璃杯后為什么會熄滅,我們來做個實驗,實驗步驟如下:把粘有蠟燭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往水槽內倒入紅色的水,水不要太多,能淹沒蠟燭下部即可,倒水時不要弄濕燭芯。不點燃蠟燭,用杯子把蠟燭扣上,觀察水能進入杯子嗎? (2)分組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 (4)討論:為什么水不能進入杯子(5)匯報實驗結果(蠟燭慢慢熄滅,水涌進杯子) (6)討論:實驗中發生的現象說明了什么? &

7、#160;B、認識瓶內剩下氣體不支持燃燒 (1)講述:杯內燃燒,剩下的氣體有什么性質呢?火在這些氣體中能不能燃燒呢?為了解決定些問題,我們再接著做實驗,實驗的步驟是。 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按住杯子,倒過來放在桌子。點燃火柴,招杯口的玻璃片掀開一個小縫兒,將燃燒著的火柴伸進杯子量(2)分組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4)討論:以上現象說明燃燒了剩下的氣體有什么性質? 進而可以知道,被燒去的氣體有什么性質? 根據以上研究,你認為空氣是一種單純的氣體嗎?其中至少含有幾種氣體?它們各有什么性質?  C、閱讀資料,認識空氣的組成&

8、#160;1、打開書第10頁,齊讀空氣組成。 2、結合實驗,閱讀資料,能進一步知道些什么? 3、分組討論交流并匯報。  2、指導學生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質 (1)制取二氧化碳: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蘇打,再倒一些醋,瓶里出現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把帶有玻璃管的塞子緊塞在瓶口,通過管子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 學生動手實驗制取二氧化碳。 觀察瓶內的二氧化碳是什么樣的。 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2)做說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比空氣重的實驗 講解、演示、為了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質,我們來做個實驗,在燒杯里放兩根

9、點燃的蠟燭,一高一矮,將一瓶二氧化碳,像例水一樣沿燒杯壁慢慢往燒杯里倒,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 分組實驗 匯報實驗結果 討論:A將二氧化碳倒入燒杯內,燃燒的蠟燭熄滅了這說明了什么。B矮的蠟燭先滅高的蠟燭后滅,你怎樣解釋。C倒二氧化碳前,有什么物體? (3)觀察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的反應  講述: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裝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搖晃 幾下,觀察清石灰水有什么變化? 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并匯報觀察結果 討論:以上實驗說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質? 教學設計作業設計 將本節課學習的內容總結在自己的實驗報告本

10、上。板書設計 空氣中有什么 氧氣 支持燃燒 二氧化碳 不支持燃燒 重 氮氣虎臺小學集體備課記錄表學 科科學年級組綜合組備課時間地 點 辦公室主 備 人課 題六年級上冊3、饅頭發霉了 參加人員主備教師教學設計議課記錄教學目標(三維目標) 知道霉是一種微生物,了解其形狀、顏色,作用和危害; 知道霉產生的條件,了解防止物品發霉的方法。 會用顯微鏡觀察物體的霉。教學重點及突破方法憑借已有的經驗對霉菌產生的條件進行假設,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然后在課外做對比實驗。教學難點及突破方法憑借已有的經驗對霉菌產生的條件假設,制定實驗方案,對比實驗。教法問題討論法,實驗

11、探究法進行教學學法觀察發現法 、 動手操作法 、自主探究法 、 合作交流法教具準備發霉的饅頭、放大鏡、顯微鏡、抹布、切片、圖片等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一、通過圖片導入新課 1多媒體出示霉的圖片,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2交流:你帶來了什么發霉的物品? 3討論:關于霉,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二、學生觀察霉的樣子 1講述:請大家仔細觀察帶來的發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并在活動記錄上畫出或用文字描述出在顯微鏡下看到的霉。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放大鏡、顯微鏡,有一點務必請大家注意:觀察完畢,記住把發霉的物體倒進垃圾袋里,并洗凈載玻片和雙手。  2學生匯報,教師小結:霉是一種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難直接看清,須借助顯微鏡,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種類很多,顏色各異,青綠色、黃色、黑色、白色等,形狀有絨毛狀、蛛網狀、絮狀  三、指導學生閱讀資料 1談話:霉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對此,你了解些什么呢? 2學生交流對霉的已有認識。 3學生閱讀教材第9頁的資料霉的功與過。4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霉的其他資料,讓學生明白霉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對人類有貢獻也有危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