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減速器課程設計設計帶式輸送機中的傳動裝置_第1頁
二級減速器課程設計設計帶式輸送機中的傳動裝置_第2頁
二級減速器課程設計設計帶式輸送機中的傳動裝置_第3頁
二級減速器課程設計設計帶式輸送機中的傳動裝置_第4頁
二級減速器課程設計設計帶式輸送機中的傳動裝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計算說明書設計題目:設計帶式輸送機中的傳動裝置專業年級:學 號:01010101學生姓名:*指導教師:完成時間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任務書學生姓名: 學號: 專業:任務起止時間:設計題目:設計帶式輸送機中的傳動裝置一、 傳動方案如圖1所示:圖1 帶式輸送機減速裝置方案1、輸送膠帶 2、傳動滾筒3、兩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4、V帶傳動 5、電動機二、 原始數據表2-1滾筒直徑d /mm800傳送帶運行速度v /(m/s)1.5運輸帶上牽引力F /N2300每日工作時數T /h24傳動工作年限5單向連續平穩轉動,常溫空載啟動三、設計任務:1.減速器裝配圖1張(A0圖紙)2.低速軸零件圖1張

2、(A3圖紙)3.低速軸齒輪零件圖1張(A3圖紙)4.設計說明書1份在三周內完成并通過答辯參考資料:機械設計 機械設計基礎 課程設計指導書 機械設計手冊 工程力學 機械制圖目錄一、電機的選擇11.1 選擇電機的類型和結構形式:11.2 電機容量的選擇11.3 電機轉速確定1二、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22.1 分配傳動比及計算各軸轉速22.2 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2三、V帶傳動設計33.1 確定計算功率43.2 選擇普通V帶型號43.3 確定帶輪基準直徑并驗算帶速43.4 確定V帶中心距和基礎長度43.5 驗算小帶輪包角43.6 計算V帶根數Z53.7 計算壓軸力5四、設計減速器內傳

3、動零件(直齒圓柱齒輪)54.1 高速級齒輪傳動設計計算54.2 低速級齒輪傳動設計計算74.3 傳動齒輪的主要參數9五、軸的結構設計計算95.1 高速軸的計算(1軸)95.2 中間軸的計算(2軸)115.3 低速軸的計算(3軸)13六、軸的強度校核166.1 高速軸校核166.2 中間軸校核176.3 低速軸校核19七、校核軸承壽命207.1 高速軸207.2 中間軸207.3 低速軸21八、鍵連接的選擇和計算21九、箱體的設計22十、心得體會22一、電機的選擇1.1 選擇電機的類型和結構形式:依工作條件的要求,選擇三相異步電機:封閉式結構U=380 VY型1.2 電機容量的選擇工作機所需的功

4、率PW=Fv /1000= 3.45 kWV帶效率h1: 0.96 滾動軸承效率(一對)h2: 0.98 閉式齒輪傳動效率(一對)h3: 0.97 (8級精度)聯軸器效率h4;0.995 (彈性)工作機(滾筒)效率h5(hw): 0,96 (傳動滾筒)傳輸總效率h=0.872 則,電動機所需的輸出功率PW=Pd/h= 3.96 kW1.3 電機轉速確定卷筒軸的工作轉速= 35.81 r/minV帶傳動比的合理范圍為24,兩級圓柱齒輪減速器傳動比的合理范圍為840,則總傳動比的合理范圍為=16160,故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圍為:= 572.96 5729.6 r/min 在此范圍的電機的同步轉速有

5、: 750r/min 1000r/min 1500r/min 3000r/min 依課程設計指導書表18-1:Y系列三相異步電機技術參數(JB/T9616-1999)選擇電動機型 號: Y112M-4 額定功率Ped:4kw 同步轉速n:1500r/min 滿載轉速nm: 1440r/min 二、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總傳動比: 40.212.1 分配傳動比及計算各軸轉速取V帶傳動的傳動比i0= 3(帶傳動的傳動比一般小于齒輪傳動)則減速器傳動比i=i/i0=13.14 取兩級圓柱齒輪減速器高速級的傳動比4.33 則低速級傳動比 3.092.2 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0軸(電動機軸

6、)3.96 kW 1440 r/min 26.2625 N×m1軸(高速軸) 3.8 kW 480 r/min 75.64 N×m2軸(中間軸) 3,61 kW(傳動部分的功率是指各軸的 110.85 r/min 輸入功率,轉矩是指輸出轉矩) 311 N×m3軸(低速軸) 34.3 kW 35.87 r/min 913 N×m4軸(滾筒軸) 3.34 kW 35.87 r/min 889 N×m以上功率和轉矩為各軸的輸入值,13軸的輸出功率或輸出轉矩為各自輸入值與軸承效率的乘積。各軸運動和動力參數如下表:表2-1 各軸運動和動力參數軸名功率P/

7、kW轉矩T/N×m轉速n/(r/min)傳動比i效率h輸入輸出輸入輸出0軸3.9614401軸3.83.79767548030.962軸3.613.57311308110.854.330.953軸3.433.4091390435.873.090.954軸3.343.3188988035.8710.98三、V帶傳動設計3.1 確定計算功率根據已知條件結合教材 機械設計 由圖/表 8-7 得到工作情況系數KA= 1.3(工作情況系數),故Pca=KA×Pd= 5.184 (計算功率) kW。3.2 選擇普通V帶型號已知Pca,nm,結合教材 機械設計 由圖/表 8-6 確定所使

8、用的V帶為 A型。3.3 確定帶輪基準直徑并驗算帶速(1) 結合教材 機械設計 由圖/表 8-6 8-8 ,初選小帶輪直徑dd1= 125 mm。(2) 驗算帶速: 9.42 m/s,滿足5m/s<v<30 m/s。(3) 計算大齒輪的基準直徑 312.5 mm。3.4 確定V帶中心距和基礎長度(1) 根據,初定中心距a0=500 mm。(2) 計算所需的帶長 = 1709 mm。由圖/表 8-2 ,對A 型帶進行基準長度Ld= 545.5 mm。(3) 實際中心距 506 mm 中心距的變化范圍 482 425 mm。3.5 驗算小帶輪包角 160 >120°合格

9、。3.6 計算V帶根數Z由nm,dd1結合教材 機械設計 查圖/表 8-4a 得P0= 1.07 kW。由nm,i0, A 型帶,查圖/表 8-4b 得DP0= 0.17 kW。已知a1查表 8-5 得Ka= 0.95 ,已知Ld查表 8-2 得KL= 1.01 則V帶根數 3.2 ,取z= 4 (考慮軸段長度此處帶輪不宜過寬,帶輪帶數應小于等于4為宜)。3.7 計算壓軸力 由教材 機械設計 表 8-3 ,可知 A型帶單位長度質量q= 0.1 kg/m。單根V帶的初拉力最小值:= 119 N。壓軸力的最小值:= 935 N。四、設計減速器內傳動零件(直齒圓柱齒輪)4.1 高速級齒輪傳動設計計算

10、(1) 選擇材料及確定許用應力機械設計表4-1 高速級齒輪材料及許用應力齒輪熱處理方式齒面硬度/MPa/MPa小齒輪調制300770650大齒輪調制250700600由表 10-20 ,取安全系數SH= 1 ,SF= 1.5 。則許用應力為: 770 MPa 700 MPa 520 MPa 480 MPa(2) 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設齒輪按7 級精度制造,由教材 機械設計 表得載荷系數K=KaKvKhaKhb,由表 10-7 得齒寬系數d= 1 ,由表 10-6 可得彈性系數ZE= 1889.8 。小齒輪傳遞的(輸入)轉矩:T1= 76000 N×mm (注意單位換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11、: 56.89 mm。齒數取z1=24 ,z2=i1z1 104 ,故實際傳動比i1=z2/ z1=4.33 。齒寬 56.89 mm(圓整)。取大齒輪齒寬b2= 57 mm,為補償安裝誤差,取小齒輪齒寬b1=b2+(510) = 63 mm。模數m=d1t/z1= 2.37 ,按表,取標準模數m= 2.5 ,實際分度圓直徑 60 mm, 260 mm,中心距 160 mm。(3) 驗算齒輪彎曲強度由教材 機械設計 圖/表 10-5 ,取齒形系數YFa1=2.65 , YFa2= 2.33 ,應力修正系數YSa1= 1.58 ,YSa2=1.7932 。判斷: 96.8 F1判斷: 96.6

12、F2滿足條件,安全。 (4) 齒輪的圓周速度 1.51 m/s。對照表 10-8可知,選著 7級精度是合適的。4.2 低速級齒輪傳動設計計算(1) 選擇材料及確定許用應力由教材 機械設計 表 10-1 確定以下參數:表4-2 低速級齒輪材料及許用應力齒輪熱處理方式齒面硬度/MPa/MPa小齒輪調制280820650大齒輪調制240750620由表10-5,取安全系數SH= 1 ,SF= 1.3 。則許用應力為: 820 MPa 750 MPa 500 MPa 477 MPa(2) 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設齒輪按 8 級精度制造,由教材機械設計 表10-8 得載荷系數K= 1.3,由表 10-7 得

13、齒寬系數d= 1 ,由表 10-6 可得彈性系數ZE= 188.9 。小齒輪傳遞的(輸入)轉矩:T2= 913000 N×mm (注意單位換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134.8 mm。齒數取z1=23 ,z2=i1z1 71 ,故實際傳動比i1=z2/ z1= 3.1 。齒寬 134.8 mm(圓整)。取大齒輪齒寬b2= 140 mm,為補償安裝誤差,取小齒輪齒寬b1=b2+(510) =145 mm。模數m=d1t/z1= 6 ,按表,取標準模數m= 6 ,實際分度圓直徑 138 mm, 426 mm,中心距 282mm。(3) 驗算齒輪彎曲強度由教材 機械設計圖/表 10-5 ,取齒

14、形系數YFa1= 2.97 , YFa2= 2,91 ,應力修正系數YSa1= 1.52 ,YSa2= 1.53 。判斷: 92.4F1判斷: 89.9F2滿足條件,安全。 (4) 齒輪的圓周速度 0.26 m/s。對照表10-8 可知,選著 7 級精度是合適的。4.3 傳動齒輪的主要參數表4-3 傳動齒輪的主要參數高速級低速級齒數 z241042371中心距a /mm160282模數 m /mm2.56齒寬b /mm6357145140分度圓直徑d/mm60260138426齒頂高ha /mm2.52.566齒根高hf /mm3,1253.1257.57.5齒高h /mm5.6255.625

15、135135齒頂圓直徑da /mm65265157438齒根圓直徑df /mm53.75253.75123411五、軸的結構設計計算5.1 高速軸的計算(1軸)根據表 15-1 得,高速軸材料為: 45 ,熱處理方式: 調制 ,許用彎曲應力-1b= 60 MPa。(1) 初估軸徑初選軸徑,根據扭轉強度計算初估。由表 15-3 得常數A0=110 21.92 mm考慮到鍵槽的作用,軸徑增加3%為 22.8 mm,圓整后暫取d1=25mm。(2) 軸的徑向尺寸設計根據軸及軸上零部件的固定、定位、安裝要求,確定軸的結構如下圖(結構草圖,標注軸段,用充分的文字說明支撐計算結果):表5-1 高速軸徑向尺

16、寸確定軸段直徑d/mm確定方法說明d1=25d1=d1由初估直徑確定d2=30 d2=d1+(3-4)定位軸肩d3=356407滾動軸承6407滾動軸承d4=45齒根圓直徑d5=54 d5=d4+0.07d4d6=45d6=d4齒根圓直徑d7=35 d7=d36407軸承(3) 軸的軸向尺寸設計軸的結構圖如下(結構草圖,標注軸段長度及支撐點距離,表格內用充分的文字說明支撐計算結果):經驗值的計算與選取:軸承端蓋至箱外傳動件間的距離L¢= 18 箱座壁厚d= 10 聯接螺栓至外箱壁的距離C1= 24;至凸緣邊距離C2= 22 (C1、C2通過螺栓直徑查設計指導書表4-2確定)軸承座寬度

17、L=C1+C2+d+(510)=61 齒輪至機體內壁的距離D2= 12 (D2.>1.2壁厚)大齒輪齒輪端面的距離D3= 10 (D3>壁厚 )軸承內側至箱體內壁的距離D4= 4寸確定軸段長度L /mm確定方法說明L1=42L1=(1.52)d1L1略小于帶輪寬L2=38L2=L+e+L-b-4L2=L+e+L-B-D4L3=25L3=BL3=6407軸承寬度L4=160L4=3+b低小L5=63L5=b高小L6=15L6 取10-15L7=25L7=BL7=6407軸承寬度l1=600.5T+0.5L5+2+4l2=2040.5L5+L4+0.5Bl3=720.5L1+L2+0.

18、5B5.2 中間軸的計算(2軸)根據表 15-1 得,中間軸材料為: 45 ,熱處理方式: 調制 ,許用彎曲應力-1b=60 MPa。(1) 初估軸徑初選軸徑,根據扭轉強度計算初估。由表 15-3 得常數A0=110 36 mm(2) 軸的徑向尺寸設計根據軸及軸上零部件的固定、定位、安裝要求,確定軸的結構如下圖(結構草圖,標注軸段,用充分的文字說明支撐計算結果):表5-3 中間軸徑向尺寸確定軸段直徑d/mm確定方法說明d1=35最小直徑d2=37d2=d1+2過度軸肩d3=43d3=d2=(34)C2定位軸肩d4=37d4=d5+0.07d5d5=37d5=d1(3) 軸的軸向尺寸設計 軸的結

19、構圖如下(結構草圖,標注軸段長度及支撐點距離,表格內用充分的文字說明支撐計算結果):經驗值的計算與選取:輪轂寬度與軸段長度之差D= 3(指導書38頁圖5-10)齒輪至機體內壁的距離D2= 12 (同上)大齒輪齒輪端面的距離D3= 10 (同上)軸承內側至箱體內壁的距離D4= 4(取3-5) (指導書38頁圖5-12)表5-4中間軸軸向尺寸確定軸段長度L /mm確定方法說明L1=39L1=B+4+2+(23)6307滾動軸承L2=61L2=b高大+L3=70.5齒寬差+3L4=142b低小-L5=474+2+B+齒寬差l1=60l2=1080.5b高大+L3+0.5b低小l3=940.5b低小+

20、L5-0.5B5.3 低速軸的計算(3軸)根據表 15-1 得,低速軸材料為: 45 ,熱處理方式:調制 ,許用彎曲應力-1b= 60 MPa。(1) 初估軸徑初選軸徑,根據扭轉強度計算初估。由表 15-3得常數A0= 110 50.3 mm考慮到鍵槽的作用,軸徑增加3%為 51.8 mm,圓整后暫取d1=52mm。(2) 軸的徑向尺寸設計根據軸及軸上零部件的固定、定位、安裝要求,確定軸的結構如下圖(結構草圖,標注軸段,用充分的文字說明支撐計算結果):表5-5 低速軸徑向尺寸確定軸段直徑d/mm確定方法說明d1=53d2=57d2=d1+0.07d1定位軸肩d3=656013 滾動軸承過度軸肩

21、d4=73d4=d3+(34)C1定位軸肩d5=75d5=d4+(23)d6=67d6=d5-(34)x2.5d7=65d7=d3表5-6 所選用聯軸器的主要參數型號公稱轉矩Tn /N×m許用轉速n /mm軸孔直徑d /mm軸孔長度L /mm軸孔長度L1 /mmTL91000210060142107DD1D2bA2501665(3) 軸的軸向尺寸設計 軸的結構圖如下(結構草圖,標注軸段長度及支撐點距離,表格內用充分的文字說明支撐計算結果):經驗值的計算與選取:軸承端蓋至箱外傳動件間的距離L¢= 18 箱座壁厚d= 10 (箱座=0.02a+3,a是低速級中心距)聯接螺栓至外

22、箱壁的距離C1= 20 ;至凸緣邊距離C2=18 軸承座寬度L=C1+C2+d+(510)= 55 齒輪至機體內壁的距離D2= 12 大齒輪齒輪端面的距離D3= 10 軸承內側至箱體內壁的距離D4= 4(指導書38頁圖5-12)表5-7低速軸軸向尺寸確定軸段長度L /mm確定方法說明L1=88L1=(1.52)d11.75L2=76L3=18L3=B6013滾動軸承寬度L4=672+4+b+3-L5-0.5齒寬差L5=24L5=1.4hh=0.07d4L6=138L6=b低大-=12L7=39L7=B+4+2+0.5齒寬差=12l1=1290.5L1+L2+0.5Bl2=1580.5B+L4+

23、L5+0.5L6l3=990.5L6+L7-0.5B六、軸的強度校核6.1 高速軸校核軸的受力分析如下圖:(1) 齒輪的受力 2521 N; 918 N(2) 水平面內軸承約束力(3) 豎直面內軸承約束力(4) 彎矩圖和扭矩圖水平面內彎矩圖豎直面內彎矩圖扭矩圖 (5) 合成彎矩(考慮最不利的情況下)帶輪的壓軸力FP在支點產生的反力彎矩圖合成彎矩 131 N×mm (注意單位換算)(6) 按第三強度理論校核 10.6 MPa < 滿足強度要求。6.2 中間軸校核軸的受力分析如下圖:(1) 齒輪的受力大齒輪 2392 N;870 N小齒輪 4570 N; 1640 N(2) 水平面內軸承約束力(3) 豎直面內軸承約束力(4) 彎矩圖和扭矩圖水平面內彎矩圖豎直面內彎矩圖扭矩圖最危險截面的合成彎矩 319 N×mm (注意單位換算)(5) 按第三強度理論校核 38 MPa < 滿足強度要求。6.3 低速軸校核軸的受力分析如下圖:(1) 齒輪的受力 4286 N; 1560 N(2) 水平面內軸承約束力(3) 豎直面內軸承約束力(4) 彎矩圖和扭矩圖水平面內彎矩圖豎直面內彎矩圖扭矩圖最危險截面的合成彎矩 419 N×mm (注意單位換算)(5) 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