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胃管的護理體會.doc_第1頁
留置胃管的護理體會.doc_第2頁
留置胃管的護理體會.doc_第3頁
留置胃管的護理體會.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留置胃管的護理體會留置胃管的護理體會【關鍵詞】胃管置入 胃管置入是基礎護理中最常用的技術操作之一。多年來的臨床工作實踐,掌握了留置胃管的目的,熟練 了操作方法與步驟及注意事項,同時也對留置胃管的護理積 累了經(jīng)驗和體會,現(xiàn)總結如下。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002006年我 科收治需留置胃管病人 300例,其中男210例,女90例, 年齡在38-75歲之間,昏迷病人 48例,吞咽困難病人 132 例,營養(yǎng)攝入不足,需長期鼻飼飲食患者120例。本組病例經(jīng)過多年臨床工作實踐總結、應用簡捷方便的 留置胃管的方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1.2操作1.2.1胃管的選擇 硅膠胃管與橡膠胃管相比優(yōu)點

2、較多,與組織相容性大,已取代組織相容性小的橡膠胃管 ; 且硅膠胃管頭端較硬,便于順利插入,而管壁柔軟,對患者刺激 小;末端連接一小塞子,灌注后只需將小塞子塞住末端開口 ,不 必反折末端并包裹紗布,節(jié)約衛(wèi)生材料;管道是透明的,便于觀 察管內情況;管前端側孔較大,便于灌注食物或引流。多種型號適用于不同年齡病人的應用,刻度均勻清晰便 于臨床使用。1.2.2 插管時機 插胃管對沒有顱內壓增高的腦血管患 者有益,但對伴有顱內壓增高的腦血管病患者插胃管可導致顱內壓增高,形成腦疝而死亡。因此插胃管前要了解患者顱內壓情況,插管時間宜選擇 在采用降顱內壓措施后,在生命垂危、生命體征極不穩(wěn)定時 應避免插入胃管。1

3、.2.3 不同患者置入胃管的操作方法1.2.3.1成年人一般插胃管的方法 從解剖學上分析,咽部有喉上神經(jīng)分布,對 刺激較敏感.在臨床操作中應用常規(guī)法進行留置胃管操作時,當胃管通過咽部刺激喉上神經(jīng)易引起惡心、嘔吐而致插管失敗。新方法在進行操作時,胃管到達咽部時要提速,盡量縮 短對喉上神經(jīng)的刺激時間,從而減輕插胃管時惡心、嘔吐癥 狀而獲成功。在做好心理安慰(說明意義,使之放松)的前提下,行 胃管置入,當胃管插入 14-16cm (根據(jù)身高)時用小勺喂水 并囑起下咽,在下咽同時送入胃管。這樣可分散患者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減輕胃管對咽 喉部刺激,通過吞咽反射使胃管易進入食道而不易勿入氣 管。必要時(

4、患者特別敏感)請耳鼻喉科,插管前在咽喉部 噴局麻藥,以降低其對胃管刺激的敏感性。1.2.3.2昏迷患者插管方法 1為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墜患者插胃管方法 傳統(tǒng)的給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是在插管前 去枕,協(xié)助患者頭向后仰,當胃管插入 15cm時左手將患者 頭部托起,使下頜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通道弧度,便于管 端延后壁滑行,慢慢插入至預定長度。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此法為深昏迷并舌根后墜患 者插胃管往往難以奏效,其原因在于這類患者因咽部組織松 弛,舌根后墜阻塞了口咽部通道,將患者頭部托起難以改善 阻塞狀況。而患者側臥位時舌向后墜的重力作用減少,舌后墜減輕, 同時使用舌鉗將舌盡量拉由,口咽部部在受阻且

5、比正常情況 還要增大,所以便于胃管插入。而且節(jié)省材料,減輕護士工作量,避免常規(guī)法插管導致 誤吸、黏膜損傷等并發(fā)癥。2淺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 由于昏迷患者部能配合做吞咽 動作,常規(guī)法插胃管易進入氣管而至失敗。這時患者取側臥位,操作者面對患者由一側鼻孔將胃管插入。此法不依賴患者做吞咽動作,且特別適用于腦由血急性 期、有明顯顱內壓增高患者及頸強直患者。另外,將雙枕直接置于患者頭下使下頜盡量貼近胸骨柄, 雙手交替快速插管至胃內。此法可節(jié)省人力和術者體力,尤其可使躁動患者頭部固 定,方便夜班護士一人操作。1.2.4 胃管的固定 由于胃管粗、硬,加上患者面頰部由汗,采用常規(guī)固定胃管法,固定膠布易松脫導致胃管

6、滑脫。我科在臨床上探索由一種新的固定方法,可起到明顯的 加固作用,即在采取常規(guī)固定胃管的基礎上,用一根細繩在 胃管接近鼻翼處,繞胃管環(huán)繞一周打解固定后,分將細繩延 長至兩側耳廓并打結固定(類似帶眼鏡) 。1.3注意事項 (1)根據(jù)不同的病人選擇不同型號刻度 大小的胃管,便于臨床觀察,有的放矢進行置管。(2)應用新方法操作時,當胃管到達咽部須提速時,動作應輕、穩(wěn)、快避免損傷食道黏膜, 縮短對喉上神經(jīng)的刺激。(3)使用小勺喂水時,注意量不宜過多,速度不宜過快, 以免引起嗆咳誤入氣道。(4)昏迷舌后墜的病人,應用舌鉗時動作要輕柔,確保 病人口腔黏膜的完整性,定期做口腔護理。2結果通過上述經(jīng)驗,我科

7、300例患者中,僅 12 例患者未一次插管成功。與常規(guī)方法相比較,大大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臨床廣泛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效果。3討論鼻飼誤吸問題顱腦外傷、意識不清、腦血管意外或氣管切開的患者,均有鼻飼誤吸危險,咳嗽、嘔吐有可 能會使胃管變更位置,增加誤吸可能性,鼻飼過快引起大量 胃殘留和腸動力低下,胃排空延遲均可導致發(fā)生誤吸性。因此,鼻飼時應取半臥位,借重力作用可防止反流和誤 吸。鼻飼后30分鐘內不可翻身,嚴密觀察,若患者突然由現(xiàn)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時,應警惕有無胃內容物反流誤吸,由現(xiàn) 誤吸盡早處理,以防意外發(fā)生。【參考文獻】:1陳英.基礎護理學:M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由版社,1997.124. 2徐亞金.舌后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