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凈沙秋思》教案姜春生_第1頁
《天凈沙秋思》教案姜春生_第2頁
《天凈沙秋思》教案姜春生_第3頁
《天凈沙秋思》教案姜春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語文 )學科課時計劃 主備人:姜春生 總序號_課題天凈沙秋思課型教師姜春生第 1 課時教學目標1. 學生通過課前自主查找資料以及課上教師點撥,能用自己的話介紹作者馬致遠的相關情況,詩歌創作背景和元曲的相關知識。2. 學生通過查找工具書以及課上小組合作討論交流,體會詩歌的意境與詩人思鄉的情感。3. 通過朗讀指導,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4. 通過課外拓展閱讀,學生能了解情景交融的寫法,討論景物描寫在詩歌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評價任務1. 課前布置預習任務,查找作者馬致遠的基本情況,創作背景,查找元曲的相關知識,教師適當點撥,學生小組交流后介紹作者、背景和元曲的相關知識。(檢測目標1)2. 課前

2、通過預習查找工具書,結合書下注釋,小組討論交流,說說詩歌的基本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檢測目標2)3. 通過聽錄音,指導學生朗讀,自讀,小組讀,齊讀等形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檢測目標3)4. 通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錢塘湖春行送元二使安西進行拓展閱讀,了解情景交融的寫法,討論景物描寫在詩歌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檢測目標4)重點、難點通過拓展閱讀,掌握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了解景物描寫在詩歌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教法學法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學習教學板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板塊一導入同學們,你們能感受秋的蕭瑟嗎?你們能體會秋的悲涼嗎?在七百多年前,有一位戲曲作家、散曲家馬致

3、遠,用他那無限凄涼的心勾畫出一副秋的荒涼圖境,那是思鄉的吶喊哭泣。今天,我就帶著你們一起走進馬致遠的那凄苦的人生。導入新課,渲染情境,學生快速入境,進入學習狀態。設置懸念,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快速入境,沒開始學習就能初步感受到詩歌所渲染的悲涼氣氛。板塊二了解王灣、背景和律詩相關知識。1.教師呈現評價任務1(1)小組交流課前查找資料,馬致遠是個怎樣的人?這首詩創作的背景是怎樣的?(2)小組交流課前查找資料說說你所了解的元曲有什么樣的特點?2.交流反饋(1)教師讓各小組進行交流反饋,然后出示大屏幕,進一步強調補充。(2)隨機抽查學生進行介紹,檢測學生掌握。1.圍繞評價任務1進行學習(1)學生根據

4、評價任務小組內展開交流,了解馬致遠和詩歌創作背景(2)小組交流討論元曲有什么特點。2(1)各小組派代表發言,互相補充,根據老師出示的大屏幕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2)教師隨機指名檢查,看看學生是否掌握。讓學生明確評價任務,根據評價任務小組間展開討論,交流,合作學習,做到資源共享。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意識。板塊三了解整首曲子基本意思,體會作者情感1. 教師呈現評價任務2(1)小組合作交流課前查找資料,結合書下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整首詩的基本意思。(2)請找出整首曲子哪些語句是描寫?哪些是抒情?曲作家一共描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抒發了作者什么感情?2.交流反饋(1)小組交流

5、,對整首曲子意思進行梳理。(2)思考作者如何通過描寫景物渲染氣氛,抒發感情的1圍繞評價任務2進行學習(1)學生根據評價任務進行交流,理解整首曲子的意思。(2)小組討論,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構成一幅怎樣的圖畫?思考作者要借此表達什么情感?2(1)小組交流討論,說說這首曲子的意思。(2)學生交流曲作者如何通過描寫景物抒發思鄉之情。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整首詩有初步理解,明白作者通過描寫景物渲染氣氛,表達思鄉的感情。這種方法就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板塊四能有感情的朗讀詩歌1. 教師呈現評價任務3(1)讀這首曲子要如何控制語氣的輕重緩急?(2)“斷腸人在天涯”這句在朗讀詩要注意怎樣的情緒?

6、2交流反饋(1)注意語氣輕重緩急,讀準節奏。(2)最后一句語氣應讀出內心的悲傷,痛苦。1圍繞評價任務3進行學習(1) 學生自讀,注意斷句。(2) 小組內嘗試詩歌最后一句應以怎么樣的語氣讀?2(1)分小組讀,看哪個小組讀得好 (2)全班齊讀,注意最后一句的情感把握。詩歌重在朗讀,詩歌教學離開朗讀課堂就會變得死氣沉沉,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詩歌的音樂美,體會作者的情感。板塊五對比閱讀,學會鑒賞簡單詩歌。板塊六總結1教師呈現評價任務4(1)出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錢塘湖春行送元二使安西三首詩,學生進行朗讀。(2)小組合作交流三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是通過什么感受到的?2交流反饋(1)教師讓學生

7、自主朗讀(2)教師讓學生通過分析詩歌中的景物描寫來把握詩歌的情感,體會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因為“斷腸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斷腸人的精神家園已化作了一片荒蕪,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滿目蕭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樹、馬、水都是蕭條的、凄涼的、無助的,其實是人的落拓與哀愁的寫照,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這景無疑傳達出浪跡天涯的游子思鄉之情,這景與人,境與情,自然意象與社會境遇,和諧的統一于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羈旅之悲。請大家齊聲誦讀,讓我們將景語化為情語,體驗體驗游子的悲苦與心酸。1圍繞評價任務4進行學習(1) 學生進行自主閱讀(2)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初步感受三首詩表達的作者的情感2.(1)要讀好斷句,讀出感情,讀好語氣的輕重緩急。(2)通過分析“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討論這些景物描寫對詩人表達情感的作用。(1)課外找一首借景抒情的詩,并把它背下來。(2)課后閱讀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分析詩人是怎么樣通過描寫景物渲染氣氛,抒發對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通過拓展性閱讀,一方面增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