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3)_第1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3)_第2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3)_第3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3)_第4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平利縣城關小學 周莉設計理念:通過形式多樣的閱讀實踐,引領學生進入課文所表述的情境之中,用語感連接學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激發(fā)學生頭腦中的靈性及心底蘊涵的真情,將學生帶入到愛的情境中,去感悟愛,體驗愛,并為愛所感,使課堂洋溢著人文關懷,成為哺育學生心靈的精神殿堂。一、教材分析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課文先寫大地震的混亂中,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急切地沖向兒子的學校,盡管學校已成廢墟,他還是堅定地向兒子教室

2、的位置走去。接著寫他不顧別人的勸阻,也不怕別人誤解,堅持尋找自己的兒子阿曼達。最后寫經(jīng)過38個小時不停的挖掘,他的兒子和另外13個同學終于獲救。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這篇課文的主要特點。教學時,一是讓學生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二、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進一步體會父與子的了不起。2、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教學重點難點:理解重點語句,從課文具體描述中感受父愛的偉大

3、力量父親對兒子的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三、教學準備: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直奔主題,呈現(xiàn)主旨。   1、師:同學們也許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中國汶川發(fā)生一場8.0級的大地震。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災難,奪去了八萬多人的性命。1994年美國洛杉磯也發(fā)生了一場大地震,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30萬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人類在災難面前是那樣的渺小,生命是那樣的脆弱,可是這對父親與兒子卻去用愛與信賴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告訴我們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 (師板書

4、:了不起)2、這句話包含了幾層意思?(了不起的父親,了不起的兒子)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對父與子。 【設計意圖】:抓住一個中心問題導入本課學習,提綱挈領,既回顧了上一節(jié)課的知識,也自然而然的導入了下文。二、品讀重點段落,體會親情(一)了不起的父親 重點指導最能體現(xiàn)父親“了不起”的句子:1、“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出示課文片段) (從這兒可以看出什么?生:父親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兒子會記住他的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他,所以他堅定地站起身)(學生補充:當父親堅信兒子在等他時,就疾步走到那里

5、,可見父親救兒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兒子。) 父親堅信兒子仍然活著,是因為他記得自己對兒子說的那句話。那我們該怎樣讀這段話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后練讀,(個人讀,評議,齊讀)2,、重點指導父親說的三句話。 (1)有哪些人來勸說他的?(好心人 消防隊長 警察)然而父親的回答卻是這樣的三句話,(師讀)請大家在課文中畫出來,(2)看看這三句話,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這三句話說的意思一樣,可是,父親說這三句話時的心情是一樣的嗎?父親當時是什么樣的心情呢? (3)從父親簡簡單單的三句問話中,讓我們感受到父親這么多揪心的起伏變化。讓我們把這種體會送入課文,有感情地讀讀這三句話。老師和大家合作,你們就讀父親說的

6、話。當有些好心人來勸說父親時,父親雙眼直直的看著這些好心人,懇求地問 消防隊長過來了,他認為自己的兒子有獲救的希望了,于是他焦急地問 可是消防隊長沒有幫助他,警察又走上前來,叫他馬上離開,父親一心想救兒子,聽到這樣的話,他簡直就要崩潰了,他問到(4)、 這位父親呆在這么危險的地方,不愿離開,對別人的關心他也是答非所問,人們都認為他精神失常了,沒人愿意幫助他。難道他真的精神失常了嗎?那他為什么卻做出與常人不一樣的舉動呢?(5)(學生回答,相機出示“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 師:是啊,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而此時此刻,為了能和兒子在一起,為了實踐對兒子的

7、承諾,父親克服了哪些困難呢?你能用“無論總”這樣的句式表達出來嗎?(大屏幕出示:無論總 學生用這樣的句式說一句話)(不論廢墟下的兒子是死是活,我總要找到他。)(不論有多少父母絕望地離開,我總不會停止挖掘。)(不論有多少人阻擋我,我總會挖掘下去。)(不論在廢墟中挖掘有多么危險,我總會堅持挖下去。)(不論挖多長的時間,我總要找到自己的兒子。)(不論有沒有人幫助我、理解我,我都要堅持挖下去。)師:從父親這句質樸的承諾中,我們不禁感嘆,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3、“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這兩句話,在老師看來,

8、簡直就是一首詩,能讓我們讀出很多聯(lián)想,同時也讓我們深深地感動。 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 讀這句話的時候,哪句話或是哪個詞最打動你的心呢? 你注意到了父親的動作,你從父親的動作中感受到了什么? 當你體會到父親的這種(勞累、艱辛等)時,你會怎樣讀這句話。 此時此刻,父親已經(jīng)挖了36小時了,那么為什么作者不直接寫他挖了36小時,而要這樣羅列這些時間的數(shù)字呢?先和同桌討論討論,咱們再交流。(這樣寫,突出父親挖的時間之長、之艱難,更能體現(xiàn)父親執(zhí)著的信念和為救兒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難。) 是啊,簡簡單單的四個數(shù)量詞,讓我們感受到了父親的勞累、艱辛和堅持,這就是作者的獨具匠心,這就是語言的魅力。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會

9、好好地讀這句話,讀好這句話。 4、 感受父親的樣子 讀這段話時,還有哪一句打動了你? 師:你留意到了父親的外貌,說說這句話里哪些詞讓你感動。 師:他滿臉灰塵到處都是血跡,這就是父親的形象,在這36小時里,危險不斷,也許會發(fā)生也許會發(fā)生然而,無論會發(fā)生什么,他依然會苦苦挖掘,無怨無悔,這就是如山的父愛。讓我們記住,記住這位疲憊不堪、傷痕累累的父親的形象。(女生讀);(幻燈出示:挖了8小時)就讓這位了不起的父親的形象永遠定格在我們心中,(男生讀)多么堅韌不拔的父親!多么有責任感的父親!多么偉大的父親!讓我們帶著對這位父親的崇敬與愛戴再來讀讀這段話(全班讀) 【設計意圖】這部分是本課的重難點,通過扣

10、住文中的重點詞,關鍵句,反復讀,細細品味領悟“父親”的了不起,受到崇高親情的感染、熏陶。同時讓學讀懂作者用來表達感情的語言形式,了解課文的語言特色。(二)了不起的兒子 重點指導最能體現(xiàn)兒子“了不起”的句子: (1) “只要我爸爸活著,他總會和我們在一起。”(出示課文片段) 從這兒可以看出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即使在最危險,最艱險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兒子深深地信任父親也正是由于那句話(生說)指導讀:這句樸實的話終于讓父子團圓,此時心中有千言萬語,激動人心的場面往往通過言語來表現(xiàn),讀一讀父子間的對話,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驚喜,自信,激動)  (2)“不!爸爸。

11、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出示課文片段)”從這句話中,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兒子?一個七歲的孩子,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人,多么勇敢、多么無私的孩子呀!而這又是那樸實但又強有力的話語給了他堅定的信念。(讀:“ 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父親在外面整整挖了38個小時,兒子在廢墟里整整等了38個小時,想想看:在漆黑的瓦礫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爸爸媽媽,有的只是14個七歲左右的小伙伴,阿曼達和小伙伴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寫下來。生1:不要害怕,我爸爸一定會來救我們

12、。   生2:他會對同學說,其實我也很害怕,我不知道爸爸會不會有危險。我們不要哭,我爸爸會來救我們的,我們會活著出去的。 是呀!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的勇敢、堅強和無私,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著兩顆心,因此,阿曼達被救后,這對(引讀)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擁抱在一起。此時此刻,你想對這對了不起的父子說些什么呢?【設計意圖】:1、師生分角色讀,體會阿曼達先人后己。2、引導想象,體會阿曼達對父親的信任。三、回味課文,深入感受師:此情此景,讓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后始終縈繞在我們腦海中的一個形象、一個

13、動作、一段語言。請同學們來看。(課件音樂起,陸續(xù)出現(xiàn)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圖片) 師:男兒有淚不輕彈,此刻,這個痛失女兒的男人用孤獨無助的淚水告訴我們,什么是一個父親心中最深的傷痛;又是父親,他背著從廢墟中挖出的兒子的尸體,艱難地行進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個,要帶兒子回家;這個嬰兒的媽媽,用血肉之軀頂住坍塌的天花板,護佑這個小生命甜甜的夢,卻只是在臨終前留下這樣的一則手機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設計意圖】“父愛”不僅在文本中、課堂中,更應在生活讓它不斷延伸下去,讓“父愛”在學生心中不斷回蕩。四、感悟寫法,讀寫結合1、這篇課文沒有一處直接寫父愛的偉大卻讓我們體會得很深刻,你又

14、是從哪里體會出來的呢?(抓具體句子來感悟。) 2、今天我們從課文中體會到了偉大無私的愛,可是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能經(jīng)歷這種驚心動魄的事。父母的愛呀,就是一日三餐熱騰騰的飯菜、就是上學路上的一聲聲叮嚀,就是穿在我們身上的一件件棉衣每一天我們都感受著父母無微不至、體貼入微的深深的愛,濃濃的情。請把這些生活中的小事選一兩件寫下來送給你的父母吧(布置作業(yè))【設計意圖】: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通過總結,使學生情感得到升華,鼓勵學生練習表達,情動而辭發(fā),那個語文學習不但在文本中,還在課堂中,生活中得到拓展。 五:板書設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六、教學反思: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通過認真閱讀課文,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