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_第1頁
蘇教版九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_第2頁
蘇教版九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_第3頁
蘇教版九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_第4頁
蘇教版九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 參靈寶第四初級中學語文組: 王美娟學校審驗人: 張瑞玉 建明秀預習提示1、注音裘 衾掣 著 瀚 闌羌2、本文作者 ,為 而作 。3、思考問題(1)根據文題可分為 和 兩個層次。(2)本文幾次寫雪,分別是什么?(3)第一、二句中的“卷”、“折”、“即”、“飛”三個字有何表達作用?(4)重點賞析名句“忽開”:A這個比喻的本體是什么?喻體是什么?為什么會感到這比喻新穎貼切?B為什么說“忽如”二字寫得甚妙?C試描繪一下“千開”的壯美意境。(5)五、六句中“散”、“濕”有何表達作用?這兩句寫了怎樣的一種氣候?(6)七、八兩句運用什么修辭手法?(7)九、十兩句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2、愁云凝”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一個“愁”一個“慘”透露了作者怎樣一種心境?(8)十一、十二句為什么沒有寫音樂,而只寫了三種樂器名稱?(“胡琴笛”有什么深層含義?)(9)“風掣翻”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10)十三、十四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有哪些想法?)(11)十五、十六句中“雪地空留”四字抒發了作者怎樣的一種復雜情感?(12)這首詩描繪了 奇異風光,抒發了詩人的 感 情。學習目標比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和沁園春雪這兩首詩詞在思想和藝術上的差異,培養對比鑒賞詩歌的能力。學習重、難點1、教學重點:學習本詩抓“奇”寫“雪”,以“雪”襯“別”的寫法。2、教學難點:

3、比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和沁園春雪這兩首詩詞在思想和藝術上的差異,培養對比鑒賞詩歌的能力。教學時數: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學生齊背沁園春雪。(二)品味賞析1、一讀要求:讀準字音,掌握朗讀古詩的節奏,使學生領略詩歌的音樂美;結合注釋理解詞義,嘗試口頭翻譯。(1)指名學生朗讀(2)正字音:裘 衾 薄 著 瀚 闌 飲 羌 掣(3)明節奏節奏可分音調的節奏和意義的節奏兩種。音調的節奏,常以兩個字音為一拍,注意聲音上的整齊。七言詩一般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義的節奏是按詩句的語義來劃分,它比音調的節奏顯得更為重要,我們在劃分節奏時,一般以意義的節奏為依據。如:中軍

4、/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4)教師范讀(5)學生齊讀2、二讀要求:再現詩中形象,理清思路,找出詩中抒情發展的線索,溝通學生、讀物和作者之間的思想感情。(1)朗讀指導朗讀時,要身臨其境進行聯想、想象,使腦海里呈現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2)學生默讀,理思路討論明確:全詩共18句,根據文題可分為詠雪和送別兩個層次。前10句為一層:從不同側面詠雪。后8句為第二層:寫送別。第一大層又可分為三小層:前四句寫西北邊境奇麗的雪景,先寫雪前肅殺可怕的景象,后寫雪后美景;第58句從帳外寫到帳內,寫軍營之中將士的苦寒生活;9、10兩句從帳內寫到帳外,描寫廣闊沙漠和萬里愁云,為餞行場面作鋪墊。這一層,

5、作者開篇從大處落筆,總寫塞外狂風飛雪;又從小處著眼,細寫寒冷難熬程度;最后又回到廣闊的大自然中去自然地引出送行離別的苦楚之情。第二大層又可分為兩小層:第1114句寫宴請歸客,并描寫宴后送客出轅門時大雪奇寒的景象;第1518句寫送別時依依不舍的心情。(3)學生默讀,找線索。我們過去讀過的許多文章,往往有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請同學們舉例說明:七根火柴以“七根火柴”為線索安排情節;我的老師以回憶、依戀、思念“我的蔡老師”的感情為線索;白楊禮贊以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作為抒情的線索。本詩也有一條線索。討論明確:本詩以“雪”這一景物為抒情發展的線索。“雪”共出現四次,組成四個畫面:第一次送別前的“飛雪”

6、,在讀者面前呈現“八月飛雪苦寒圖”;第二次中軍置酒餞別時的“紛紛暮雪”,在讀者面前呈現“軍營餞別奇寒圖”;第三次臨別時“雪滿天山路”,在讀者面前呈現“東門惜別惆悵圖”;第四次送別后,“雪上空留馬行處”,在讀者面前呈現“雪地佇立思鄉圖”。(4)小結:全詩以雪為抒情線索,描繪了一幅塞外風雪送客圖。詩的開頭從“飛雪”入手,在讀者面前呈現出一幅戍邊將士苦寒的情景,接著,詩人以形象的筆觸,描繪了西北邊塞一幅愁云慘淡的風雪送客圖。詩人寓情于景,含蓄地抒發了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3、三讀要求:緊扣詞語,體味詩中的意境,探究詩的特色。(1)指導賞析詞語的方法。要對詞語的深層含義進行闡發,要對其運用的

7、修辭手法和表達作用進行賞析品評。(2)思考、討論:第一、二句中的“卷”、“折”、“即”、“飛”三個字有何表達作用?明確第一、二句寫塞外風狂雪早,一個“卷”字,寫出了北風奔馳怒吼的氣勢和威力;“折”是“卷”的結果,風能折草,可見風力之大;農歷八月的南方正值金秋,而西北邊塞已是風雪隆冬,“即”字透出了作者的驚奇之情;“飛”字照應“卷”字,勾畫出漫天風雪的景象。由風而雪,風中見寒,因寒飛雪,開篇就讓人感到一股奇寒撲面而來。重點賞析名句“忽開”:A這個比喻的本體是什么?喻體是什么?為什么會感到這比喻新穎貼切?明確比喻的本體雪,喻體是梨花。以梨花喻雪非常貼切,不僅寫出了雪的皎潔,富有動態感和立體感,同時

8、也使人仿佛聞到陣陣花香。作者將肅殺寒冷的冬雪當作春光來欣賞,想象奇特,給人一種欣喜和暖意。B為什么說“忽如”二字寫得甚妙?明確一個“忽”字,顯示出塞外氣候的變換奇特,也表現了作者看到奇麗雪景的驚喜之情。C試描繪一下“千開”的壯美意境。明確“千樹萬樹”用重疊的修辭表現出景象的繁榮壯麗。五、六句中“散”、“濕”有何表達作用?這兩句寫了怎樣的一種氣候?明確“散”承上啟下,從帳外寫到帳內。寫雪景主要從視覺角度下筆,寫奇寒則著墨于感覺。“散”字寫出片片雪花輕輕飄落到珠簾帳幕上的景致;“濕”字描摹出雪花在羅幕慢慢融化的情景。“狐裘”、“錦衾”本是高級御寒品,卻不暖、嫌薄,帳中尚且如此,帳外更不必說,這兩句

9、寫出了一種奇寒的氣候。詩人寫奇寒,既表現了大雪的威力,突出戍邊戰士的艱苦生活,同時也從側面表現了他們的戰斗意志和豪邁氣概。七、八兩句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明確互文(如木蘭詩:“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九、十兩句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愁云凝”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一個“愁”一個“慘”透露了作者怎樣一種心境?明確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既展示了冰天雪地、萬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別的場面。“愁云凝”用夸張的筆墨,氣勢磅礴地勾勒出邊塞的景色。云之愁,擬人的手法,極寫云的昏慘慘之色,看似寫景,實為寫情,一個“愁”一個“慘”透露了作者為送友人而產生的愁悶的情緒,為餞別醞釀了氣氛。十一、十二句為什

10、么沒有寫音樂,而只寫了三種樂器名稱?(“胡琴笛”有什么深層含義?)明確連舉三種樂器,既表明樂器之多,樂曲之異,寫出了場面的熱烈,表現了主客間的深厚友情,同時這些富有邊塞色彩的樂器,也極易觸動人的鄉愁鄉情,細細品味,送別人與被送人內心的愁苦之情不言自明。“風掣翻”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確運用了擬人、夸張的修辭手法,這一細節描寫,極為新穎傳神地描摹出塞外嚴寒的奇異風光。從色彩上看,茫茫白雪之中,鮮艷奪目的紅旗顯得格外突出,并給冷色的基調抹上了一星暖色,反襯嚴寒;從動態上看,狂風飛雪,紅旗在僵硬地低垂著不能飄動,給人一種沉重、肅穆的感覺,符合此時送別的氣氛。十三、十四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11、?(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有哪些想法?)明確依依不舍,為歸客的艱難旅程擔憂。十五、十六句中“雪地空留”四字抒發了作者怎樣的一種復雜情感?明確淋漓盡致地寫出了詩人無限惆悵的惜別思鄉之情。(也許還有些失落、孤寂)【和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4、四讀要求:讀出感情,嘗試背誦(1) 1-4句,應用驚奇激奮的語調;5-8句,情調應哀怨低沉;9-14句,宜用孤寂凄涼的語調;15-18句,宜用舒緩的低平語調。(2)嘗試當堂背誦全詩5、五讀要求:歸納中心思想和寫作特色(1)主題明確這首詩描繪了唐代邊地特有的奇異風光,抒發了詩人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2)寫作特色明確扣“奇

12、”寫“雪”,以“雪”襯“別”。一奇是雪隨風至;二奇是“八月即飛雪”;三奇是以花喻雪;四奇是側面烘托大雪的寒威從生活細處落墨,通過人的感受,通過邊塞將士的苦寒生活寫天氣的奇寒;紅旗僵硬地低垂著不能飄動這一細節描寫,也從側面烘托了大雪的寒威。“一切景語皆情語”。扣“奇”寫“雪”,其目的是以“雪”襯“別”。送別前詠雪營造送別的氛圍(典型環境),餞別時詠雪進一步渲染送別的氣氛,送別時寫雪表現對友人的擔憂之情,送別后寫雪表現對友人的依戀之情。詩的語言明朗優美,又利用換韻與場景畫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節奏旋律。六課外延伸,拓展思維運用修辭,寫一段關于雪景的描述。七方法總結,暢談收獲學習本文后,你有哪

13、些收獲?1、方法總結明確一讀正字音二讀理思路三讀賞名句四讀品語言五讀領主旨2、內容收獲八、課堂練習1、本文作者 , 代詩人。2、本詩中詠雪的千古名句是 , 。3、這首詩把 和 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襯托了 的感情。九、板書奇 雪 別 練習題 1、注音裘 衾 薄 著 瀚 闌 飲 羌 掣2、劃分節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3、名句填寫(1) 本文詠雪的千古名句是 。(2) 本文寫天氣奇寒的句子是 。(3) 本文給人留下回味的句子是 。4、閱讀(1)白雪歌和沁園春兩首詩詞所寫的雪景有什么不同?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有這樣的不同?(2)兩首詩詞相

14、比,在藝術上有什么差異?練習題答案。1、略2、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3、 (1)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3)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4、(1)白雪歌主要描繪的是塞外將士所不堪忍受的嚴寒景象和餞別、送別時令人惆悵的慘淡景象;沁園春描寫的則是境界壯闊、生機勃勃的北國雪景和想象中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的絢麗景象。白雪歌抒發了詩人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沁園春則洋溢著對祖國壯麗河山的贊美之情及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凌云壯志和豪邁情懷。岑參主動到邊塞從軍,希望在那里建功立業,大他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由于階級和時代的局限、長期艱難的戍邊生活,在與朋友惜別時,不禁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