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 圓柱的認識_人教新課標2018_第1頁
六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 圓柱的認識_人教新課標2018_第2頁
六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 圓柱的認識_人教新課標2018_第3頁
六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 圓柱的認識_人教新課標2018_第4頁
六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 圓柱的認識_人教新課標201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圓柱的認識“教書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為熟悉的一種稱呼,從最初的門館、私塾到晚清的學堂,“教書先生那一行當怎么說也算是讓國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種社會職業(yè)。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書,最初出現(xiàn)的“先生一詞也并非有傳授知識那般的含義。?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論語?中的“有酒食,先生饌;?國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為父兄或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其實?國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長者,有德之稱的說法。可見“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師之意,倒是與當今“先生的稱呼更接近。看來,“先生之根源含義在于禮貌和尊稱,并非具學問者的專稱。稱“老師為“先生的記載,首見于?禮記?曲禮?,有“

2、從于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其中之“先生意為“年長、資深之傳授知識者,與老師、老師之意根本一致。教材第1720頁。要練說,得練看。看與說是統(tǒng)一的,看不準就難以說得好。練看,就是訓練幼兒的觀察才能,擴大幼兒的認知范圍,讓幼兒在觀察事物、觀察生活、觀察自然的活動中,積累詞匯、理解詞義、開展語言。在運用觀察法組織活動時,我著眼觀察于觀察對象的選擇,著力于觀察過程的指導,著重于幼兒觀察才能和語言表達才能的進步。 1. 使學生理解圓柱的特征,認識圓柱的底面及其直徑和半徑,圓柱的高、側(cè)面及圓柱的展開圖。觀察內(nèi)容的選擇,我本著先靜后動,由近及遠的原那么,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與幼兒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觀察內(nèi)容

3、。隨機觀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當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蟲等,孩子一邊觀察,一邊提問,興趣很濃。我提供的觀察對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鮮明,大小適中,引導幼兒多角度多層面地進展觀察,保證每個幼兒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說得正確。在觀察過程中指導。我注意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即按順序觀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點觀察,觀察與說話相結(jié)合,在觀察中積累詞匯,理解詞匯,如一次我抓住時機,引導幼兒觀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劇變化,烏云密布,我問幼兒烏云是什么樣子的,有的孩子說:烏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說“烏云跑得飛快。我加以肯定說“這是烏云滾滾。當幼兒看到閃電時,我告訴他“這叫電光閃閃。接著幼兒聽到雷

4、聲驚叫起來,我抓住時機說:“這就是雷聲隆隆。一會兒下起了大雨,我問:“雨下得怎樣?幼兒說大極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較觀察,讓幼兒掌握“傾盆大雨這個詞。雨后,我又帶幼兒觀察晴朗的天空,朗讀自編的一首兒歌:“藍天高,白云飄,鳥兒飛,樹兒搖,太陽公公咪咪笑。這樣抓住特征見景生情,幼兒不僅印象深化,對雷雨前后氣象變化的詞語學得快,記得牢,而且會應(yīng)用。我還在觀察的根底上,引導幼兒聯(lián)想,讓他們與以往學的詞語、生活經(jīng)歷聯(lián)絡(luò)起來,在開展想象力中開展語言。如啄木鳥的嘴是長長的,尖尖的,硬硬的,像醫(yī)生用的手術(shù)刀樣,給大樹開刀治病。通過聯(lián)想,幼兒可以生動形象地描繪觀察對象。 2. 通過觀察,認識圓柱并掌握它

5、的特征,建立空間觀念。3.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才能,進步從實物抽象到幾何圖形的才能。重點:理解并掌握圓柱的特征,建立空間觀念。難點:明確圓柱沿高展開的側(cè)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正方形,理解長方形側(cè)面展開圖的長和寬與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的關(guān)系。課件、牙簽盒、直尺、三角板等。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那我們就做一個“摸一摸的游戲。瞧,老師手里有一個魔袋,里面裝了幾種物體,只要能閉著眼摸出老師想要的物體,就算你過關(guān)。誰愿意來?其他同學作裁判。請摸出一個長長的、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的物體。長方體是我們已經(jīng)研究過的立體圖形,請再摸出一個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可以滾動的物體。它在數(shù)

6、學上叫什么名字?圓柱師:你可真聰明。像這樣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可以滾動的物體,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圓柱。 一明確各部分名稱1. 日常生活中的圓柱。師:圓柱在日常生活中的應(yīng)用非常廣泛。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柱形的?生:茶葉筒是圓柱形的;水桶是圓柱形的;通風管是圓柱形的;木樁是圓柱形的;鉛筆是圓柱形的邊說邊指自己手中的圓柱師:大家都說得非常好,說明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老師也搜集了一些圓柱形的物品,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可能大家沒怎么見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假如你認識它,就說出它的名字來。投影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圓柱形物體師:同學們,想一想,這些物體上面都有哪一種幾何圖形的影子?

7、圓柱師:生活中的圓柱美不美?生:太美了。師: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柱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秘,好嗎?2. 圓柱的底面。師:下面以小組為單位,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圓柱形物品,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在小組內(nèi)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可以結(jié)合研究提示進展討論。 小組內(nèi)觀察交流;老師巡視指導。師:哪個小組先來說一說你們的發(fā)現(xiàn)?生1:我們小組認為圓柱的上下兩個面都是平面,它們是完全一樣的兩個圓,我們是通過測量兩個圓的直徑知道的。 生2:我們小組也認為圓柱的上下兩個面都是平面,它們是完全一樣的兩個圓,我們是通過測量兩個圓的周長知道的。 師:對,我們把這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叫做圓柱的底面。板書:底面完全

8、一樣的兩個圓投影演示圓柱底面的大小完全相等。圓柱的底面底面大小決定圓柱的粗細師:大家看這兩個圓柱,它們的底面大小相等嗎?生:不相等,一個大一個小。師:如今我兩只手表現(xiàn)的是圓柱的底面大小,當圓柱的底面發(fā)現(xiàn)變化手比劃變粗變細,圓柱的什么也發(fā)生了變化?生: 圓柱的粗細發(fā)生了變化。師:所以說,圓柱底面的大小決定了圓柱的粗細。3. 圓柱的側(cè)面。師:哪一組來匯報你們的第二條發(fā)現(xiàn)?生:我發(fā)現(xiàn)除了這兩個底面之外,還有一個不是平的面,它是彎曲的。圓柱可以沿著這個面滾動。師:你觀察得很用心,這個彎曲的面是曲面以手示意,我們把它叫做圓柱的側(cè)面。板書:側(cè)面投影演示圓柱的側(cè)面。師:哪一組來匯報你們的第三個發(fā)現(xiàn)?生:圓柱

9、有兩個底面和一個側(cè)面。板書4. 圓柱的高。師:真不錯,我們通過動手動腦,知道了圓柱有兩個底面和一個側(cè)面。下面再請同學們用你們的“火眼金睛仔細觀察這兩個圓柱,出示兩個圓柱說說你們的發(fā)現(xiàn)。生:這兩個圓柱一高一矮。師:想一想,圓柱的高矮與什么有關(guān)系。生:圓柱的高矮與圓柱兩底面間的間隔 有關(guān)系。另一學生再發(fā)表意見。師:我們把圓柱兩底面間的間隔 叫做圓柱的高。板書:高投影演示圓柱的高。其實兩個底面圓心的連線就是圓柱的高,高決定圓柱的高矮。出示一個裝滿牙簽的牙簽盒師:這是什么?生:牙簽盒。師:它是什么形狀的?生:圓柱形的。師:由于它的底面很薄,厚度可以忽略不計,取出一根牙簽放在圓柱邊緣這根牙簽可以看作什么

10、?生:圓柱的高。師:這里面裝了100根牙簽,說明什么?生:說明這100根牙簽都可以看作是這個圓柱的高,這個圓柱的高有100條。師:假如牙簽變細為原來的一半,可以裝多少根?生:200根,說明此時這200根牙簽都可以看作是這個圓柱的高。師:假如牙簽細一些,再細一些,直到無窮細呢?生:可以裝無數(shù)根牙簽,說明這無數(shù)根牙簽都可以看作是這個圓柱的高。師: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師:請同學們再仔細觀察,這無數(shù)條高的長度怎么樣? 生:長度相等。師:關(guān)于圓柱的高,它還有許多別稱,你們知道嗎?生1:出示圓柱形狀的鉛筆指一指它的高,它的高我們通常稱為“長。 生2:出示硬幣指一指這枚硬幣的高,我們一般

11、叫做“厚。 生3:挖一口圓柱形的井,人們往往稱它的高稱為“深。 生4:壓路機的前輪是圓柱的,它的高叫做“寬。師:所以,我們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識別圓柱的高。二圓柱側(cè)面展開圖動手創(chuàng)造:師:你們真是太棒了,和你們一起學習真是一種享受。再給你們一個表現(xiàn)的時機,親手制作一個圓柱,愿不愿意?老師為每組的同學準備了一份材料,請你們四人為一個小組進展合作,親自動手制作一個圓柱。在制作圓柱的過程中考慮下面兩個問題:用投影出示1你們是如何選擇材料制作圓柱的?2通過制作的過程你們對圓柱的特征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學生四人為一小組合作討論和制作圓柱。學生制作好了之后,指定一人代表小組介紹制作圓柱的過程。讓學生邊介紹邊用實物投

12、影儀展示制作圓柱的過程生1:我們組從3個圓、1個長方形和1個正方形中選擇了一個正方形和兩個完全一樣的圓,把正方形卷成一個圓筒,粘貼成一個圓柱。我們發(fā)現(xiàn),圓柱的兩個底面完全一樣,側(cè)面沿高展開是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相當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生2:我們組從3個圓、2個長方形中選擇2個完全一樣的圓和1個長方形,把長方形卷成一個圓筒,粘貼成一個圓柱。我們發(fā)現(xiàn),圓柱的兩個底面完全一樣,側(cè)面沿高展開是一個長方形,并且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相當于圓柱的高。師:為什么不用另一個長方形?生1:因為另一個長方形卷起來比這兩個圓大。生2:我們組從3個圓、1個長方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中選擇1個平行四邊

13、形和2個完全一樣的圓,把平行四邊形卷成一個圓筒,粘貼成一個圓柱。我們發(fā)現(xiàn),圓柱的兩個底面完全一樣,側(cè)面斜著展開是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高相當于圓柱的高。師:通過制作圓柱和這三個小組代表的發(fā)言,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jié)論?生:圓柱的側(cè)面沿高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柱底面周長,寬相當于圓柱的高。當?shù)酌嬷荛L和高相等時,就能得到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相當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斜著剪開能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圓柱底面周長,高相當于圓柱的高。三小結(jié)師:剛剛大家通過觀察研究手中的圓柱以及小組合作交流,以及動手制作等方法,認識了圓柱。來結(jié)合板書說說,

14、你知道了圓柱的哪些知識。我猜同學們一定對這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得很好,也一定會運用這些知識吧?那我們?nèi)缃褡鰩椎谰毩曨}來驗證我們所學的知識好嗎? 【設(shè)計意圖:在操作中體驗,在體驗中啟動思維,在想象中開展空間觀念。意圖在學生充分感知的根底上建立表象,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師:剛剛大家通過觀察研究手中的圓柱和小組合作交流,以及動手制作等方法,認識了圓柱。來結(jié)合板書說說,你知道了圓柱的哪些知識?學生互相交流。圓柱的認識粗細高矮2個底面1個側(cè)面無數(shù)條高完全一樣的圓曲面長度相等圓柱側(cè)面底面圓的周長高長方形長1. 圓柱是繼長方體、正方體之后,我們學習的一種新的立體圖形。但是,在小學低年級時,學生就有所接觸,學生對其

15、有著濃重的興趣。 2. 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對圓柱的認識都是感性的,而課堂教學是對圓柱進展理性的認識。在教學時,動手操作和探究研究圓柱的根本特征,是本節(jié)課的主題。3. 組織學生通過觀察手中的圓柱實物,初步感知了圓柱的特征。在直觀感知圓柱的活動中,對圓柱的特征有了一個較為完好的把握。把圓柱畫在平面上來理解,由理論上升到理論的層次,進步了學生的動手操作才能、空間想象才能和抽象思維才能。4. 教學時,把教學重難點化繁為簡,化抽象為詳細,并把“觀察、猜測、操作、發(fā)現(xiàn)的方法貫穿始終。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圓柱各部分名稱和特征的認識,又有效地進步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才能。 A類1.以下圖形哪些是圓柱?哪些不是圓柱?

16、2.填空。1圓柱側(cè)面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寬等于圓柱的。2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它們是完全一樣的兩個,兩個底面之間的間隔 叫做。3右面這兩個圓柱粗一些,細一些。圓柱的粗細由決定。高一些,矮一些。圓柱的高矮由圓柱的決定。4一個圓柱的底面直徑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側(cè)面展開的長方形的長是厘米,寬是厘米。 5一個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是一個正方形,這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3厘米,圓柱的高是厘米。 6日常生活中,、等物體的形狀都是圓柱。3. 指出下面圓柱的底面、側(cè)面和高。 考察知識點:圓柱的認識;才能要求:掌握圓柱的特征B類用硬紙做一個圓柱,再量出它的底面周長和高各是多少厘米。考察知識點:圓柱的認識;才能要求: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guān)的簡單問題課堂作業(yè)新設(shè)計A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