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滬版本八年級物理下冊期中測試_第1頁
粵滬版本八年級物理下冊期中測試_第2頁
粵滬版本八年級物理下冊期中測試_第3頁
粵滬版本八年級物理下冊期中測試_第4頁
粵滬版本八年級物理下冊期中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樂平市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階段性評價一 八 年 級 物 理命題人:徐田虎 審校人:程月香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一、填空題(共16分,每空1分)1 我國汽車產業正在快速發展,為了安全,一般轎車內都配有安全帶和安全氣囊安全帶的寬度比較大,這是為了_(選填“增大”或“減小”)壓強;安全氣囊會在車子發生嚴重撞擊時,自動充氣彈出,使車內的人不會由于_而撞到車身上2 小華同學五一期間和媽媽一起去上海旅游并親身體驗了一次極限運動過山車,當他乘坐過山車如圖乙在環形跑道上高速行駛時,感覺“天旋地轉”,好像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轉這時他選取的參照物是_;當他乘坐的過山車位于如圖1所示位置時,他自身受到的

2、重力方向是_圖2圖3圖13 如圖2所示為浴室的防滑塑膠墊,防滑塑膠墊正面有凸起的花紋,反面有很多小吸盤使用時把有小吸盤的一面向下鋪在平滑的瓷磚地面上,利用_把它緊壓在地面的瓷磚上,以防止浴墊滑動花紋是通過_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防止人滑倒 4 如圖3所示是我國選手在奧運會賽艇比賽中奪取金牌的場景選手手中的槳屬于_杠桿,選手向后劃水,賽艇卻向前進,這是因為_5 由于長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壞,造成水土流失,使得長江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導致江水密度增大因此,在同等深度的情況下,江水對堤壩的壓強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從而使堤壩受到破壞的可能性增加了;且在建造堤壩時,考慮到壓強的影響,堤壩

3、的底部應比上部建得_(選填“寬”或“窄”)6 如圖4所示的是一幅科學漫畫畫中所用機械_(選填“能”或“不能”)省力,若胖子、瘦子、袋子的重量分別是G1、G2、G3,則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是_圖4圖5圖67 裝修師傅給墻壁貼瓷磚時,為了保證瓷磚在同一條線上,采用了如圖5所示的一種儀器它是一根軟的長膠管里裝適量的水,使用時,先在墻上某一位置定一個點A,然后將管子的一端放在A點,讓管內水面與A點始終相平另一端放在墻面不同端并記下位置B點,連接A、B兩點,便畫出了水平線這個儀器是運用了_的原理若該膠管中間某位置壓癟了一點,將_(選填“影響”或“不影響”)水平線的準確程度 8 為了移動一臺笨重的機器,小王

4、幫父親設計了如圖6所示的一種方案(圖中“O”表示圓棒),請列舉出其中所應用的兩條物理知識:_;_二、選擇題(共20分,把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序號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第912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第13、14小題為不定項選擇,每小題有一個或幾個正確答案,每小題4分,全部選擇正確得4分,選擇正確但不全得1分,不選、多選或錯選得0分)9 今年是奧運年,第三十屆夏季奧運會將于7月27日在倫敦開幕,我國運動員將奮力拼搏,為國爭光在下列比賽項目中,有關運動和力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頭球攻門,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B用力拉弓,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C用力向后劃水,皮劃艇才能前進,說明

5、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百米沖刺后停了下來,是因為運動員的慣性消失了10 龜兔賽跑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烏龜和兔子同時從起點跑出,兔子在遙遙領先的情況下睡起了大覺,醒來后跑到終點,發現堅持不懈的烏龜獲得了冠軍對整個賽跑過程而言,圖7中的運動圖像正確的是(其中實線表示兔子,虛線表示烏龜)【】圖711 忽略空氣阻力,拋出后的小球在空中運動軌跡如圖8所示,拋出后的小球由于【】圖8A不受力,運動狀態發生改變B不受力,運動狀態不發生改變C受到重力作用,運動狀態發生改變D受到推力作用,運動狀態發生改變12 如圖9,一塊厚度、密度均勻的長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豎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離地面則【】AF

6、甲F乙,因為甲方法的動力臂長 BF甲F乙,因為乙方法時阻力臂短 DF甲=F乙,因為動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圖913 自行車是人們最常見的交通工具,從自行車的結構和使用來看,它應用了許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車把相當于費力杠桿B剎車系統應用了杠桿及摩擦的知識C鏈條與其連接的兩個齒輪組成了一個滑輪組 D輪胎制有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14 大氣壓與生產、生活、科研緊密相連,下面幾個選項中,分析正確的是 【】A做托里拆利實驗時,若有空氣進入管內,則測出的大氣壓值比實際值偏小B人吸氣時,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空氣壓強變小,大氣壓將外部空氣壓入肺內C用高壓鍋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壓強越大沸點越低D用吸盤能

7、將玻璃板提起是大氣壓的作用三、計算題(共24分,每小題8分)15 周末,小明一家駕車去南昌玩,快到南昌的時候,小明在路邊看到兩個交通標志牌(如圖10所示,標志牌的質量分布均勻)(1)請你告訴小明這兩個標志牌分別有什么含義?(2)請你作出上面長方形標志牌的重力示意圖,并畫出對應的力臂(3)在遵守交通規則的情況下,試計算小明從標志牌處到南昌最快還需要幾分鐘?圖1016 植樹節里,小紅同學用水桶提了15 kg的水給剛種的樹苗澆水,已知桶自身的質量為1 kg,桶中水的深度h為30 cm,取g = 10 N/kg求:(1)水對桶底的壓強是多大?(2)小紅家有兩只水桶,容積完全相同,但提手形狀不同,分別如

8、圖11甲乙所示你會建議小紅使用哪只提手的水桶,并說出你建議的理由(3)如果小紅提水時,手的受力面積為1.0103m2,則人手受到的壓強是多大?圖11甲乙17 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拉著重600N的物體A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在40s內移動了8m,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為20N請你根據已知條件求出4個相關的物理量(不計滑輪的摩擦和動滑輪與繩的重力)圖12四、實驗題(共16分,每小題8分)18 (1)彈簧測力計使用前必須_、認清分度值、觀察量程如圖13所示,乙的的量程是_,現要測量一個重約1.5N的物體,應選用_彈簧測力計圖14N 012345012345甲圖13N 00.51.01.52.02.5乙0

9、0.51.01.52.02.5(2)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測量工具有_、_如圖14所示的是測平均速度時的某次實驗過程圖中秒表的設置是“時:分:秒”,甲、乙、丙分別對應了小車在起點、路程中點、終點位置的時間實驗中需要注意的是斜面的坡度不能太陡,其目的是_小車通過全過程的平均速度v_m/s,s1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_m/s圖1519 如圖15所示,小瑋想估測大氣壓的大小,她設計的實驗方案如下:A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這就是大氣對吸盤的壓力B將蘸水的塑料吸盤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擠壓吸盤C用彈簧測力計鉤著吸盤緩慢向上拉,直到吸盤脫離玻璃板D量出吸盤與

10、玻璃板接觸面的直徑:計算出吸盤與玻璃板的接觸面積為SE根據p=F/S,計算出大氣壓的大小p(1)小瑋由于疏忽,將前三項的順序寫顛倒了,正確的順序是_(2)實驗中小瑋將蘸水的吸盤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擠壓吸盤的目的是什么?(2分)(3)如果實驗中小瑋所用的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05N,吸盤與玻璃板的接觸面積是10cm2,她_ (選填“能”或“不能”)測出大氣壓的大小(設大氣壓約為1.0105Pa)(4)要測出大氣壓的大小,你認為實驗中所選吸盤的面積應盡量_ (選填“大一些”或“小一些”)(5)小瑋通過實驗測出的大氣壓值與1標準大氣壓值相差很大她分析,可能是測得的吸盤的面積不準確,也可能是吸盤與玻璃板

11、面脫離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不準確,還可能是_ (寫出一條即可)(6)小瑋又把玻璃板分別斜放、立放,使彈簧測力計向不同方向拉吸盤,她這樣做的目的是_(2分) 五、探究題(共24分,每小題8分)20 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讓小車每次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測量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結果記錄在下表中接觸面毛巾棉布木板阻力的大小大較大小小車運動的距離s/cm18.3026.83圖16(1)第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時的停止位置如圖16所示,讀出小車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為_cm(2)分析表中內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_,小車前進的距離就越_(3

12、)根據實驗結果推理可得:若接觸面完全光滑,且軌道足夠長,小車將一直做_運動可見,力不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_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4)小麗同學通過上面的探究學習了解到的知識,思考了一個問題:當自己蕩秋千運動到最高點時,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將會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_A做勻速圓周運動B做勻速直線運動C繼續來回擺動 D保持靜止狀態21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_;如發現杠桿左端偏高,則可將平衡螺母向_調節如圖17是小明同學三次實驗的情景,實驗時所用的每個鉤碼重0.5N,杠桿上每

13、一格長5cm,部分實驗數據已記錄在下表中圖17(1)請將表格中的實驗數據補充完整實驗次數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510121201031201.510(2)小明的第3次實驗存在錯誤,其錯誤是_(3)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為了_A減小摩擦 B獲取多組實驗數據歸納出物理規律C使每組數據更準確 D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22 某小組同學通過實驗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的研究過程如下:(1)猜想:他們分別在粗細不同、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在管內注入不同液體,觀察到橡皮薄膜分別向下凸出,實驗現象如圖18所示:圖19圖18根據圖18(a)和(b),小明猜想: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的質量_ (選填“有關”或“無關”)根據圖18_,小紅猜想:液體內部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根據圖18(c)和(d),小華猜想:液體內部的壓強可能與_有關(2)探究:該小組同學繼續實驗,將玻璃管扎有橡皮薄膜的一端浸入盛有液體的燒杯中,然后改變管內外液體的種類和深度,使橡皮薄膜分別向上凹進、保持平整或向下凸出,如圖19甲乙丙所示他們將有關的實驗數據和現象記錄在下表中實驗序號管外液體管內液體橡皮薄膜密度(103kg/m3)深度(cm)密度(103kg/m3)深度(cm)10.8101.08保持平整20.8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