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學復習《化學的綜合計算》專項檢測試題_第1頁
2020中考化學復習《化學的綜合計算》專項檢測試題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學的綜合計算專項檢測題一、單選題1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某黃銅(銅、鋅合金)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取10 克樣品放入燒杯中,再取 60 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燒杯中,均充分反應,實驗數據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101010101010剩余固體的質量(g)9.358.78.057.46.756.75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 10%B. 9.8%C. 83.3%D. 49%2 把含鎂元素質量相等的下列物質,投入足量且等質量的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 MgC2質量分數最小的是:()A. Mg B . MgO C . Mg(OH)D . MgCO3

2、.將含氧元素質量分數為 64%勺 10 克 CO 和 CO 的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灼熱 CuO 后,再使氣體通 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可生成白色的沉淀的質量為A. 15 克B. 20 克C. 30 克D. 40 克4.經測定,由甲酸(HCOO)H 乙醛(CHCHO 和丙酮(CHCOCH 組成的混合物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X%則該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 6X% B . 1 - 2X% C . 1 - 7X% D . 2X%5.含雜質的 FQO 固體樣品 20g,高溫下用足量的 CO 完全還原(雜質不與 CO 反應),得剩余 固體,并將生成的 CO 氣體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產生

3、30g 白色沉淀。則下列說法 不正確的是A.通入 CO 質量大于 8.4g B .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 6.8gC.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 80% D .上述反應過程中沒有置換反應6. 向一定量的氧化銅和氧化鐵的混合物中,滴加稀鹽酸使其恰好完全溶解,再加入適量的鐵粉,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得濾渣 3.2g,同時得到 100g 溶質質量分數為 12.7%的濾液,則原 混合物中氧化銅與氧化鐵的質量比為(提示:Fe+2FeC3= 3FeCl2)A. 1:2B . 2:3 C . 3:2 D . 2:57.某物質的充分燃燒產物是 C02 和 H20,為了確定該物質的元素組成,某小組設計了如圖所 示實驗

4、(其中濃硫酸、無水 CaCl2 均為常用干燥劑,部分固定裝置省略)稱取 0.84g 待測 物完全燃燒后,稱得 D 裝置增重 1.08g,E 裝置增重 2.64g 則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該物質一定含有 C、H 元素,沒有氧元素B.該物質一定含有 C H 0 元素C用充有空氣的儲氣球代替裝置 A、B 更有利于實驗的進行D.氧化銅的有無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8將 mg 碳與 mg 氧氣置于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恢復至常溫,若此時密閉容 器中的氣體是純凈物,則 m: mi不可能是A. 1: 1B. 1: 2C. 3: 4D. 3: 89 實驗需要質量分數為 20%勺稀硫酸?,F將 50g 質

5、量分數為 98%勺濃硫酸稀釋為質量分數為 20%勺稀硫酸,需要水的質量是()A. 245g B . 195g C . 100g D . 50g10有一份已經變質的 NaOH 羊品 100g,測得其中含 Na 元素 46%現向該樣品中加入 100g 稀 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該溶液得到的固體質量為A、 117gB 、 46g C 、 80gD 、 106g11 由 NaCO 和 CaCOffl 成的混合物,經測定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11.64%。則下列各項中: 鈉元素的質量分數鈣元素的質量分數氧元素的質量分數CaCO 勺質量分數NaCO 的質量分數NaCO 和 CaCO 勺質量

6、分數比。其中能確定的是()A.都不能確定B.只有能確定C只有能確定 D.都能確定12將一定量的苯(化學式為 C6H,相對分子質量為 78)在有限量的空氣中快速不完全燃燒, 產生大量的黑煙,得到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總質量為19g,沒有其他生成物。4 種生成物中水為 5.4g,固態的碳為 3.6g。則上述過程中產生的一氧化碳的質量為A. 2.8gB . 5.6g C . 11.2g D . 1.4g13.實驗室有氧化鎂和氧化鐵的固體混合物 32g,使之與 400g 質量分數為 14.6%的鹽酸恰好完 全反應,將反應后的溶液蒸干得到 70.5g 固體.則原混合物中金屬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

7、 65% B . 42.8% C . 62% D . 45.2%二、實驗題14 .小明同學利用一瓶敞口放置已久的 NaOH 溶液進行了一些實驗探究?!咎岢鰡栴}】這瓶 NaOH 溶液變質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明的猜想:NaOH 溶液部分變質?!緦嶒炋骄俊啃∶髟O計如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請根據表中內容填寫.小明實驗時的現象: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結論(1)取樣,滴加足量的 CaCb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NaOH 溶液部分變質。(2)過濾,向濾液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 試液?!緦嶒灧此肌?下列物質Ca(OH 占溶液、 Ba(NO)2溶液、 BaCb 溶液, 能替代小明實驗中 CaCb溶液的是_ (_ 填

8、序號)。【拓展應用】通過實際實驗,確認這瓶放置已久的 NaOH 溶液部分變質?,F從該瓶中取了 100g 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 11.1%的 CaCb 溶液,產生沉淀質量與所加 CaCb 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 示。(1)_A 點處所得溶液中溶質有。(2)求待測溶液中 NQCO 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三、科學探究題15. 實驗課上,同學們發現一瓶久置空氣中的氧化鈉固體的瓶口有白色粉末。在老師指導下,r=空爲淀的貫1/同學們對該白色粉末的成分進行了討論。(猜想與假設)猜想 I :白色粉末是碳酸鈉猜想 II :白色粉末是氫氧化鈉猜想 III :白色粉末是_(查閱資料)CaCb 溶液,Ca(NO

9、)2溶液呈中性。(1) 由上述實驗可知,猜想 _ 肯定不成立。(2) 若操作滴加過量稀鹽酸有氣體 B 產生,而滴加少量稀硫酸可能沒有氣體 B 產生。其可能的原因是:_ (用化學方程式回答)。(3) 適合操作的 X 溶液是_(填字母序號)。A. CaCl2溶液 B . Ca(OH)溶液 C . Ba(OH),溶液 D . Ca(NO)2溶液(4) 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 _。(5) 請寫出操作的兩種方案并得出結論。方案一: 萬案一: 四、計算題16. 某工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 NaOH 和 N&CQ 為了測定廢水中 NaOH 勺質量分數,取廢水 100g 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測得生成氣

10、體的質量與所加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試計算:二蟻比詢酊座墾丿盤050 153補蟄疊的蠱量斤(1) 當所取樣品完全反應時,生成氣體的質量為 J。(實驗探究)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溶液 A,設計如下實驗:結論結論: 確走確走滝誡直的成分的成分(2) 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7為測定某純堿(NazCO)樣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鈉雜質)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現稱取 6g 試樣放在燒杯中并滴入稀鹽酸,當稀鹽酸滴加至36.5g 時,燒杯內溶液的總質量為 40.3g (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產生氣體的質量與滴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試計算:試樣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 0.1%);B

11、點時,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_。18.學?;瘜W小組的同學為了測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一定質量的石灰石放在燒杯中,將 120g 稀鹽酸分若干次加入燒杯中(石灰石中的雜質不與鹽酸反應,也不與水反應), 反應過程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x 表示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y 表示燒杯中余下物質的總質量 /g)。請回答下列問題:(1)_石灰石與稀鹽酸的質量比為 _ 時, 恰好完全反應;反應中共產生了 C _g。(2)_ 該石灰石中 CaCO 勺質量分數是 。(3)_ 通過計算求所用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040 so 120參考答案1. B 2 . C 3. C 4. C 5. B 6 . C 7. A 8 . B 9 . B 10 . A 11. D 12 . B 13 . B14.實驗探究:無色酚酞變紅色。實驗反思:拓展應用:(1) NaC、NaOH (2) 10.6%15 . 碳酸鈉和氫氧化鈉II 2NaOH+HSNaSQ+2HO AD 燒杯、漏斗、玻璃棒 滴加酚酞試液,酚酞試液變紅色,說明溶液 A 中含有氫氧化鈉滴加氯化鎂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溶液 A 中含有氫氧化鈉16 . (1) 4.4 (2) 9.9%17 . (1) 2.2g(2)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