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科康復臨床路徑_第1頁
康復科康復臨床路徑_第2頁
康復科康復臨床路徑_第3頁
康復科康復臨床路徑_第4頁
康復科康復臨床路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顱腦損傷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1腦出血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9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17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臨床路徑24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臨床路徑30手外傷康復臨床路徑36肢體骨折術后康復臨床路徑41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臨床路徑47周圍神經損傷康復臨床路徑53脊髓損傷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58頸椎病康復臨床路徑67顱腦損傷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2016年版)一、顱腦損傷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顱腦損傷,已行手術治療或無手術治療指征,生命體征穩定。(二)診斷依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臨床診療指南-神經病學分冊(中華

2、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1. 臨床表現(1) 意識障礙(2) 運動功能障礙(3) 感覺功能障礙(4) 言語功能障礙(5) 吞咽功能障礙(6) 認知功能障礙(7) 精神、情感、心理障礙(8) 膀胱及直腸功能障礙(9) 日常生活功能障礙(10) 腦神經麻痹2.影像檢查:頭顱CT、MRI或X線可證實顱腦損傷改變。(三)康復評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康復醫學(第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腦外傷、腦出血術后和腦卒中早期康復診療原則(衛辦醫政發201325號)1.一般情況。包括生命體征,飲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況。2.康復專科評定。入院后3天內進行

3、初期評定,住院期間根據功能變化情況進行一次中期評定(大約住院2周左右),出院前進行末期評定。評定內容包括:(1) 意識狀態的評定(2) 運動功能的評定(3) 感覺功能的評定(4) 言語功能的評定(5) 吞咽功能的評定(6) 認知功能的評定(7) 精神、情感、心理狀態的評定(8) 膀胱及直腸功能的評定(9) 日常生活功能的評定(四)治療方案的選擇。根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康復醫學(第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臨床常規治療:2.康復治療(1)體位擺放與處理(2)意識障礙處理(3)運動治療(4)作業治療(5)物理因子治療(6)認知功能訓練(7)

4、言語治療(8)吞咽治療(9)矯形器具及其他輔助器具裝配與訓練(10)心理行為治療(11)中醫治療(12)痙攣處理3.常見并發癥的處理,(1) 感染的治療(2) 深靜脈血栓的治療(3) 壓瘡的治療(4) 異位骨化的治療(5) 其它:如骨質疏松、關節攣縮。(五)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日為21-28天。(六)進入臨床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顱腦損傷。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控制良好、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3.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神經科臨床處理已結束,且存在需要康復治療的功能障礙。(七)住院期間檢查項目。1.必需的檢查項目:(1)血常規、尿

5、常規、便常規。(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3)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4)心電圖檢查。2.根據具體情況可選擇的檢查項目:(1)頭顱MRI,CTA、MRA或DSA(2)心、肺功能檢查(3)超聲檢查:心臟、血管、腹部等(八)出院標準。1.已達到預期康復目標,功能已進入平臺期2.無嚴重并發癥或并發癥已得到有效控制。(九)變異及原因分析。1.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而影響第一診斷者需退出路徑。2.輔助檢查結果異常,需要復查,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3.住院期間病情加重,出現并發癥,需要進一步診治,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4.既往合并有其

6、他系統疾病,住院期間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療,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二、顱腦損傷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顱腦損傷,已行或未行手術治療。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21-28天時間住院第1天主要診療工作 采集病史,體格檢查上級醫師查房與入院病情康復評定 完善輔助檢查 評估既往輔助檢查結果,確定復查時間 確定初步診斷及治療方案簽訂相關醫療文書及項目實施協議 完成首次病程記錄,入院記錄等病歷書寫重點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基礎疾病用藥 神經系統用藥 其他用

7、藥依據病情下達臨時醫囑: 初期康復評定 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 血肝腎功能、血糖、血脂、電解質、凝血功能、心肌酶譜 乙肝五項、抗HCV、抗HIV、梅毒抗體 心電圖、X線胸片,B超 其他臨時醫囑主要護理工作 入院宣教及護理評估記錄。 正確體位擺放 正確執行醫囑 觀察病情變化病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護士簽名醫師簽名時間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住院第412天主要診療工作常規血液,尿液,大便取樣檢查 主治醫師查房 追訪檢查結果 書寫病程記錄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申請相應康復治療項目并簽訂治療知情同意書 繼續觀察病情變化,并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 康復訓練 主任/副主任醫師查房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

8、錄 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情及相關檢查結果 相關科室會診 復查結果異常的化驗檢查 完成初期康復評定并記錄 制訂近期和遠期康復目標,制定康復治療計劃 康復訓練 三級醫師查房 評定患者神經功能狀態及康復訓練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和檢查項目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相關科室會診 復查結果異常的化驗檢查 康復訓練 重點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神經營養藥物 其他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運動療法 作業治療 針灸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 康復評定 必要的輔助檢查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神經營養藥物 其他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運動療法 作業治療 針灸

9、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 復查異常化驗 必要的輔助檢查 初期康復評定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神經營養藥物 其他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運動療法 作業治療 針灸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 復查異常化驗 必要的輔助檢查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主要護理工作 正確執行醫囑 正確體位擺放 觀察病情變化 生活與心理護理 正確執行醫囑 正確體位擺放 觀察病情變化 生活與心理護理 正確執行醫囑 正確體位擺放 觀察病情變化 生活與心理護理病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護

10、士簽名醫師簽名時間住院第13-19天住院第20-27天(出院前日)住院21-28天(出院日)主要診療工作 三級醫師查房 評定患者神經功能狀態及康復訓練情況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情及相關檢查結果 康復訓練 完成中期康復評定 三級醫師查房 根據中期康復評定調整治療方案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康復訓練 完成末期康復評定 完成出院康復指導,交代注意事項 再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出院后注意事項,出院康復指導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出院重點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神經營養藥物 其他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運動療法 作業治療 針灸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

11、囑: 復查異常化驗 必要的輔助檢查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 中期康復評定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神經營養藥物 其他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運動療法 作業治療 針灸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 復查異常化驗 必要的輔助檢查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 末期康復評定 矯形器制作臨時醫囑:通知出院依據病情給予出院帶藥及出院康復指導 出院帶藥主要護理工作 正確執行醫囑 正確體位擺放 觀察病情變化 生活與心理護理 正確執行醫囑 正確體位擺放 觀察病情變化 出院用藥指導 出院護理指導 出院帶藥服用指導 康復護理指導 告知復診時間和地點病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

12、1.2.無 有,原因:1.2.護士簽名醫師簽名腦出血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2016年版)一、腦出血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腦出血,已行手術治療或無手術治療指征,生命體征穩定。(二)診斷依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臨床診療指南-神經病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1.臨床表現:(11) 意識障礙(12) 運動功能障礙(13) 感覺功能障礙(14) 言語功能障礙(15) 吞咽功能障礙(16) 認知功能障礙(17) 精神、情感、心理障礙(18) 膀胱及直腸功能障礙(19) 日常生活功能障礙(20) 腦神經麻痹2

13、. 影像檢查: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發現腦出血表現。(三)康復評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康復醫學(第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腦外傷、腦出血術后和腦卒中早期康復診療原則(衛辦醫政發201325號)1.一般情況。包括生命體征,飲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況。2.康復專科評定。入院后3天內進行初期評定,住院期間根據功能變化情況進行一次中期評定(大約住院2周左右),出院前進行末期評定。(10) 意識狀態的評定(11) 運動功能的評定(12) 感覺功能的評定(13) 言語功能的評定(14) 吞咽功能的評定(15) 認知功能的評定(16) 精神、情感、

14、心理狀態的評定(17) 膀胱及直腸功能的評定(18)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評定(四)治療方案的選擇。根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康復醫學(第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臨床常規治療2. 康復治療 (1)體位擺放與處理(2)意識障礙處理(3)運動治療(4)作業治療(5)物理因子治療(6)認知功能訓練(7)言語治療(8)吞咽治療(9)矯形器具及其他輔助器具裝配與訓練(10)心理行為治療(11)中醫治療(12)痙攣處理3.常見并發癥的處理(6) 感染的治療(7) 深靜脈血栓的治療(8) 壓瘡的治療(9) 異位骨化的治療(10) 其它:如骨質疏松、關節攣縮

15、。(五)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日為21-28天。(六)進入臨床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腦出血。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控制良好、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3.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神經科臨床處理已結束,且存在需要康復治療的功能障礙。(七)住院期間檢查項目。1.必需的檢查項目:(1)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3)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4)心電圖檢查。2.根據具體情況可選擇的檢查項目:(1)頭顱MRI,CTA、MRA或DSA,(2)心、肺功能檢查(3)超聲檢

16、查:心臟、血管、腹部等(八)出院標準。1.已達到預期康復目標,功能已進入平臺期2.無嚴重并發癥或并發癥已得到有效控制。(九)變異及原因分析。1.合并梗死或再出血或其他嚴重疾病而影響第一診斷者需退出路徑。2.輔助檢查結果異常,需要復查,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3.住院期間病情加重,出現并發癥,需要進一步診治,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4.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統疾病,住院期間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療,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二、腦出血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腦出血,已行或未行手術治療。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17、: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21-28天時間住院第1天主要診療工作 采集病史,體格檢查上級醫師查房與入院病情康復評定 完善輔助檢查 評定既往輔助檢查結果,確定復查時間 確定初步診斷及治療方案簽訂相關醫療文書及項目實施協議 完成首次病程記錄,入院記錄等病歷書寫重點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血壓血糖監測 基礎疾病用藥 神經系統用藥 其他用藥依據病情下達臨時醫囑: 康復評定 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 血肝腎功能、血糖、血脂、電解質、凝血功能、心肌酶譜 乙肝五項、抗HCV、抗HIV、梅毒抗體 心電圖、X線胸片,B超 其他臨時醫囑主要護理工作 入院宣教及護理評定記錄。 正確體位擺放

18、正確執行醫囑 觀察病情變化病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護士簽名醫師簽名時間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住院第412天主要診療工作 主治醫師查房 追訪檢查結果 書寫病程記錄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申請相應康復治療項目并簽訂治療知情同意書 繼續觀察病情變化,并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 康復訓練 主任/副主任醫師查房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情及相關檢查結果 相關科室會診 復查結果異常的化驗檢查 完成初期康復評定并記錄 制訂近期和遠期康復目標,制定康復治療計劃 康復訓練 三級醫師查房 評定患者神經功能狀態及康復訓練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和檢查項目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相關科室會診 復查結果異常

19、的化驗檢查 康復訓練 重點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神經營養藥物 基礎疾病用藥 其他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運動療法 作業治療 吞咽治療 針灸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 必要的輔助檢查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神經營養藥物 基礎疾病用藥 其他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運動療法 作業治療 吞咽治療 針灸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 復查異常化驗 必要的輔助檢查 初期康復評定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神經營養藥物 基礎疾病用藥 其他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運動療法 作業治療 吞咽治療

20、 針灸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 復查異常化驗 必要的輔助檢查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主要護理工作 正確執行醫囑 正確體位擺放 觀察病情變化 生活與心理護理 正確執行醫囑 正確體位擺放 觀察病情變化 生活與心理護理 正確執行醫囑 正確體位擺放 觀察病情變化 生活與心理護理病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護士簽名醫師簽名時間住院第13-19天住院第20-27天(出院前日)住院21-28天(出院日)主要診療工作 三級醫師查房 評定患者神經功能狀態及康復訓練情況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情及相關檢查結果

21、康復訓練 完成中期康復評定 三級醫師查房 根據中期康復評定調整治療方案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康復訓練 完成末期康復評定 完成出院康復指導,交代注意事項 再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出院后注意事項,出院康復指導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出院重點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神經營養藥物 基礎疾病用藥 其他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運動療法 作業治療 吞咽治療 針灸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 復查異常化驗 必要的輔助檢查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 中期康復評定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神經營養藥物 基礎疾病用藥 其他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運動療法 作業治療 吞咽治療 針灸治療 認

22、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 復查異常化驗 必要的輔助檢查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 末期康復評定 矯形器制作臨時醫囑:通知出院依據病情給予出院帶藥及出院康復指導 出院帶藥主要護理工作 正確執行醫囑 正確體位擺放 觀察病情變化 生活與心理護理 正確執行醫囑 正確體位擺放 觀察病情變化 出院用藥指導 出院護理指導 出院帶藥服用指導 康復護理指導 告知復診時間和地點病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護士簽名醫師簽名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2016年版)一、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腦梗死(ICD

23、-10:I63.900)(二)診斷依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臨床診療指南-神經病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1.臨床表現:(21) 意識障礙(22) 運動功能障礙(23) 感覺功能障礙(24) 言語功能障礙(25) 吞咽功能障礙(26) 認知功能障礙(27) 精神、情感、心理障礙(28) 膀胱及直腸功能障礙(29) 日常生活功能障礙(30) 腦神經麻痹2.影像學檢查:CT、MRI發現的相應腦病病變(三)康復評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康復醫學(第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一般情況。

24、包括生命體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況,注意評定患者的意識狀態。了解患者總體治療情況。2.康復專科評定。分別于入院后13天進行初期康復評定,入院后1014天進行中期康復評定,出院前進行末期康復評定,評定具體內容如下:(19) 意識障礙的評定(20) 運動功能的評定(21) 感覺功能的評定(22) 言語功能的評定(23) 吞咽功能的評定(24) 認知功能的評定(25) 精神、情感、心理狀態的評定(26) 膀胱及直腸功能的評定(27)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評定(四)治療方案的選擇。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康復醫學(第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 臨床常規

25、治療。2.康復治療。(1)體位擺放與處理(2)意識障礙處理(3)運動治療(4)作業治療(5)物理因子治療(6)認知功能訓練(7)言語治療(8)吞咽治療(9)矯形器具及其他輔助器具裝配與訓練(10)心理行為治療(11)中醫治療(12)痙攣處理3.常見并發癥的處理(11) 感染的治療(12) 深靜脈血栓的治療(13) 壓瘡的治療(14) 異位骨化的治療(5)其他:如骨質疏松、關節攣縮等。(五)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日為21-28天。(六)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I63.900腦梗死疾病編碼。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

26、施時,可以進入路徑。3.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神經科臨床處理已結束,且存在需要康復治療的功能障礙。(七)住院后檢查的項目。1. 必需的檢查項目:(1)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3)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4)心電圖檢查。2. 根據具體情況可選擇的檢查項目:(1)頭顱MRI,CTA、MRA或DSA(2)心、肺功能檢查(3)超聲檢查:心臟、血管、腹部等(八)出院標準。1.已達到預期康復目標,功能已進入平臺期2.無嚴重并發癥或并發癥已得到有效控制。(九)變異及原因分析。1.合并腦梗死后出血或其他嚴重疾病而影響第一診斷者

27、需退出路徑。2.輔助檢查結果異常,需要其他相關專業處理,或因此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3.住院期間病情加重,出現并發癥,需要其他相關專業診治,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4.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統疾病,腦梗死后可能導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療,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二、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腦梗死(ICD-10:I63.900)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21-28天時間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主要診療工作 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入院康復評定、預后評定 完成病歷書寫 初步

28、確定診斷及治療方案 醫患溝通,交待病情、治療方案及注意事項 上級醫師查房:根據病情及檢查結果調整治療方案 入院病情評定 防治并發癥 上級醫師查房: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初期康復評定 形成個體化二級預防方案重點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基礎疾病用藥 神經營養藥物 運動療法 吞咽治療 針灸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 臨時醫囑: 日常生活能力評定 酌情進行認知功能評定 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腎功、血糖、血脂、血生化、心電圖、凝血功能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分級護理 基礎疾病用藥 神經營養藥物 運動療法 吞咽治療 針灸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

29、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 其他特殊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分級護理 基礎疾病用藥 神經營養藥物 運動療法 吞咽治療 針灸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 其他特殊醫囑主要護理工作 入院宣教及護理評定 正確執行醫囑 正確體位擺放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生活與心理護理 健康宣教 正確執行醫囑 正確體位擺放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生活與心理護理 健康宣教 正確執行醫囑 正確體位擺放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生活與心理護理病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護士簽名醫師簽名 時

30、間住院第4-19天住院第20-27天(出院前日)住院第21-28天(出院日)主要診療工作 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康復效果評定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中期康復評定 形成個體化二級預防方案 通知患者及其家屬明天出院 末期康復評定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項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記錄”中說明原因和繼續治療的方案 再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出院或轉院注意事項 患者辦理出院手續重點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分級護理 基礎疾病用藥 神經營養藥物 運動療法 吞咽治療 針灸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 異常檢查復查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 其他特殊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

31、學科護理常規 分級護理 基礎疾病用藥 神經營養藥物 運動療法 吞咽治療 針灸治療 認知和言語治療 促醒治療(昏迷患者) 物理因子治療臨時醫囑: 明日出院、 末期康復評定 出院前康復指導出院醫囑: 通知出院 依據病情給予出院帶藥及建議 給予出院康復指導主要護理工作 正確體位擺放 正確執行醫囑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心理和生活護理 正確體位擺放 正確執行醫囑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指導患者辦理出院手續 出院帶藥服用指導 康復護理指導 出院者告知復診時間和地點病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護士簽名醫師簽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臨床路徑(2016年版)一、人工髖/膝關

32、節置換術康復臨床路徑(一)適用對象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二)診斷依據根據臨床診療常規-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康復醫學(第五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1. 臨床表現1) 下肢運動功能障礙2) 站立/步行功能障礙3)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2.影像學檢查: X線片顯示人工髖關節 (三)康復評定分別于入院后1-3天進行初期康復評定,入院后9-11天進行中期康復評定,出院前進行末期康復評定。1. 一般臨床情況評定2. 康復專科評定1) 傷口情況評定2) 下肢圍度評定3) 下肢血液循環狀況評定4) 髖關節關節活動度評定5) 下肢肌力評定6) 轉移/負重能力評定7) 步態

33、評定8)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四)治療方案的選擇。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康復醫學(第五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 一般臨床治療2. 康復治療1) 安全活動指導與健康教育2) 物理因子治療3) 肌力訓練4) 關節活動度訓練5) 轉移能力訓練6) 下肢負重訓練7) 步行訓練,包括助行器選擇與使用訓練8)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3. 常見并發癥處理1) 感染處理2) 血栓處理出現骨折、假體脫落、神經損傷等嚴重并發癥和嚴重合并癥時需專科會診與轉診。(五)標準住院日14-21天(六)進入路徑標準1.骨科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無嚴重術后并發癥和嚴重合并癥

34、;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七)住院期間輔助檢查項目1.必須檢查的項目(1)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電圖、胸片;(4)髖關節X線片;(5)下肢靜脈血管超聲;(6)D二聚體。2.根據具體情況可選擇的檢查項目:心肌酶譜、胸片、肺功能、超聲心動等(九)出院標準1.無手術相關感染2.下肢功能改善或進入平臺期(十)變異及原因分析1.出現嚴重并發癥和合并癥,需要轉入其他專科治療。2.輔助檢查結果異常,需要復查,導致住

35、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3. 住院期間病情加重,出現并發癥,需要進一步診治,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4. 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統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可能導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療,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康復臨床路徑表單適用對象: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住院號: 門診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 14-21天時間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主要診療工作 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完成病歷書寫 開化驗單及相關檢查單 上級醫師查房與初期康復評定 主治醫師查房,完成相關病歷書寫 根據化驗和相關檢查結果,排

36、除康復治療禁忌癥 擬定康復治療方案 簽署康復治療知情同意書、自費項目協議書等 向患者及家屬交待病情及康復治療方案 必要時請相關科室會診 上級醫師查房,根據情況調整具體治療方案 進一步明確康復治療方案重點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飲食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體位擺放臨時醫囑: 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 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 心電圖 髖關節X線片 胸片、肺功能、超聲心動(根據患者情況選擇)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飲食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體位擺放 物理因子治療 肌力訓練 關節活動度訓練 轉移能力訓練 負重訓練臨時醫囑: 請相關科室會診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37、 二級護理 飲食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體位擺放 物理因子治療 肌力訓練 關節活動度訓練 轉移能力訓練 負重訓練臨時醫囑: 其他特殊醫囑主要護理工作 入院介紹(病房環境、設施等) 入院護理評定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及時報告醫師 心理與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功能鍛煉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及時報告醫師 心理與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功能鍛煉病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護士簽名醫師簽名時間住院第4-19天住院第13-20天(出院前日)住院第14-21天(出院日)主要診療工作 中期康復評定 完成病程 根據患者情況,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末期康復評定 指導出院后康復訓練方案:

38、如體位擺放、活動禁忌、負重時間、步態訓練的注意事項等。 再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出院后注意事項,出院后治療及家庭保健 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出院重點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飲食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體位擺放 物理因子治療 肌力訓練 關節活動度訓練 轉移能力訓練 負重訓練臨時醫囑: 其他特殊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飲食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體位擺放 物理因子治療 肌力訓練 關節活動度訓練 轉移能力訓練 負重訓練出院醫囑: 明日出院 2周后門診復診出院醫囑: 通知出院 依據病情給予出院康復指導 主要護理工作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及時報告醫師 心理與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功

39、能鍛煉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及時報告醫師 心理與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功能鍛煉 指導患者辦理出院手續 出院宣教病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護士簽名醫師簽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臨床路徑(2016年版)一、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康復臨床路徑(一)適用對象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ICD-9-CM-3:81.54)。(二)診斷依據根據臨床診療常規-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康復醫學(第五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 臨床表現1) 下肢運動功能障礙2) 站立/步行功能障礙3)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2.影像學檢查: X線片顯示人工膝關節 (

40、三)康復評定分別于入院后1-3天進行初期康復評定,入院后9-11天進行中期康復評定,出院前進行末期康復評定。3. 一般臨床情況評定4. 康復專科評定9) 傷口情況評定10) 下肢圍度評定11) 下肢血液循環狀況評定12) 膝關節關節活動度評定13) 下肢肌力評定14) 轉移/負重能力評定15) 步態評定16)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四)治療方案的選擇。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康復醫學(第五版,人民衛生出版社)4. 一般臨床治療5. 康復治療9) 安全活動指導與健康教育10) 物理因子治療11) 肌力訓練12) 關節活動度訓練13) 轉移能力訓練1

41、4) 下肢負重訓練15) 步行訓練,包括助行器選擇與使用訓練16)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6. 常見并發癥處理1) 感染治療2) 血栓處理出現骨折、假體脫落、神經損傷等嚴重并發癥和嚴重合并癥時需專科會診與轉診。(五)標準住院日14-21天(六)進入路徑標準1.骨科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ICD-9-CM-3:81.54),無嚴重術后并發癥和嚴重合并癥;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七)住院期間輔助檢查項目1.必須檢查的項目(1)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篩查(

42、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電圖、胸片;(4)膝關節X線片;(5)下肢靜脈血管超聲;(6)D二聚體。2.根據具體情況可選擇的檢查項目:心肌酶譜、胸片、肺功能、超聲心動等(八)出院標準1.無手術相關感染2.下肢功能改善或進入平臺期(九)變異及原因分析1.出現嚴重并發癥和合并癥,需要轉入其他專科治療。2.輔助檢查結果異常,需要復查,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3. 住院期間病情加重,出現并發癥,需要進一步診治,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4. 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統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可能導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療,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康復臨床路徑表單

43、適用對象: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ICD-9-CM-3:81.54)。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住院號: 門診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 14-21天時間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主要診療工作 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完成病歷書寫 開化驗單及相關檢查單 上級醫師查房與初期康復評定 主治醫師查房,完成相關病歷書寫 根據化驗和相關檢查結果,排除康復治療禁忌癥 擬定康復治療方案 簽署康復治療知情同意書、自費項目協議書等 向患者及家屬交待病情及康復治療方案 必要時請相關科室會診 上級醫師查房,根據情況調整具體治療方案 進一步明確康復治療方案重點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

44、醫學科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飲食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體位擺放臨時醫囑: 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 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 心電圖 膝關節X線片 胸片、肺功能、超聲心動(根據患者情況選擇)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飲食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體位擺放 物理因子治療 肌力訓練 關節活動度訓練 轉移能力訓練 負重訓練臨時醫囑: 請相關科室會診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飲食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體位擺放 物理因子治療 肌力訓練 關節活動度訓練 轉移能力訓練 負重訓練臨時醫囑: 其他特殊醫囑主要護理工作 入院介紹(病房環境、設施等) 入院護理評定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及時報告醫師

45、心理與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功能鍛煉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及時報告醫師 心理與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功能鍛煉病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護士簽名醫師簽名時間住院第4-19天住院第13-20天(出院前日)住院第14-21天(出院日)主要診療工作 中期康復評定 完成病程 根據患者情況,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末期康復評定 指導出院后康復訓練方案:如體位擺放、活動禁忌、負重時間、步態訓練的注意事項等。 再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出院后注意事項,出院后治療及家庭保健 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出院重點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飲食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體位擺放 物理因子治療 肌力訓練 關節活動度訓練 轉移能力訓練 負重訓練臨時醫囑: 其他特殊醫囑長期醫囑: 康復醫學科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飲食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體位擺放 物理因子治療 肌力訓練 關節活動度訓練 轉移能力訓練 負重訓練出院醫囑: 明日出院 2周后門診復診出院醫囑: 通知出院 依據病情給予出院康復指導 主要護理工作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及時報告醫師 心理與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功能鍛煉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及時報告醫師 心理與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功能鍛煉 指導患者辦理出院手續 出院宣教病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護士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