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lDXP2004(第六章)_第1頁
ProtelDXP2004(第六章)_第2頁
ProtelDXP2004(第六章)_第3頁
ProtelDXP2004(第六章)_第4頁
ProtelDXP2004(第六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第6章章 制作元器件與建立元器件庫制作元器件與建立元器件庫l創建自定義元器件的方法l生成各種報表的方法l創建集成元器件庫的方法和步驟【本章重點】實例講解實例講解l創建自定義的元器件l生成元器件報表l生成元器件規則檢查報表l生成元器件庫報表l創建集成元器件庫 6.1 元器件庫編輯器元器件庫編輯器l啟動元器件庫編輯器l啟動元器件庫編輯器的具體步驟如下所述。l1 執行菜單【文件】/【創建】/【庫】/【原理圖庫】命令,打開原理圖的元器件庫編輯器,系統自動生成了一個原理圖庫文件“Schlib1.SchLib”,如圖6-1所示。l2 執行菜單【保存】命令,保存原理圖庫文件到“E:chapter_66_1

2、Schlib1.SchLib”。l3 執行菜單【查看】/【工作區面板】/【SCH】/【SCH Library】命令,在工作區面板中打開【SCH Library】(原理圖元器件庫)對話框 (如下圖)1啟動元器件庫編輯器圖6-1 元器件庫編輯器 圖6-2 【SCH Library】對話框 元件:該區域的主要功能是查找、選擇以及取用元器件。別名:該區域用于設置選中元器件的別名。Pins:該區域的主要功能是將當前工作區中元器件引腳的名稱及狀態列于引腳列表中,引腳區域用于顯示引腳信息。通過該區域的不同命令,可以向元器件中添加新的引腳、刪除引腳,以及設置元器件引腳的屬性。模型:該區域的功能是制定元器件的P

3、CB封裝、信號的完整性及仿真模式等。2.繪圖工具 l在制作元器件時,除了在繪制原理圖時經常用到的一般繪圖工具外,還增加了繪制元器件引腳和IEEE符號等繪圖工具。l執行菜單【放置】命令,從彈出的下拉菜單中可以看到常用的繪圖工具命令及其意義,如圖6-3所示。l其中,【引腳】命令用于在新建的元器件上繪制引腳。單擊圖6-3中的【IEEE符號】命令,打開【IEEE符號】子菜單,如圖6-4所示。另外IEEE符號還可以通過單擊工具欄上按鈕 打開,如圖6-5所示。圖6-3 常用的繪圖工具圖 圖 6-4 IEEE符號欄繪圖工具 圖6-5 通過工具欄啟動IEEE符號命令 l在原理圖庫文件編輯視窗下,執行菜單【工具

4、】/【文檔選項】命令,彈出如圖6-6所示的【庫編輯器工作區】對話框,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相應的參數。該對話框包含【庫編輯器選項】和【單位】兩個選項卡,【庫編輯器選項】選項卡用于設置與庫編輯器有關的參數,【單位】選項卡用于設置系統采用的單位是英制單位還是公制單位。其中【庫編輯器選項】選項卡包含如下內容。3工作區參數圖6-6 【庫編輯器工作區】對話框 l【選項】選項欄:用于設置圖紙的風格、尺寸及方向l【顯示邊界】復選框:用于設置是否顯示圖紙邊界l【顯示隱藏引腳】:用于設置是否顯示庫元器件的隱藏引腳。若選擇該復選框,則隱藏的引腳會被顯示出來l【自定義尺寸】選項欄:是否使用自定義的圖紙尺寸。選擇【使用自定

5、義尺寸】復選框,可以在【X】和【Y】的文本框中輸入圖紙的寬度和高度l【顏色】選項欄:用于設置邊界和工作區的顏色l【網格】選項欄:用于設置捕獲網格和可視網格的大小l【庫描述】文本框:用于輸入對原理圖庫文件的說明,該說明可以為系統進行元器件庫查找提供相應的幫助信息6.2 創作元器件庫創作元器件庫 l創建了新的元器件庫,從工作區面板上打開編輯管理器,可以看到在元器件庫中自動生成了一個新的元器件,元器件名稱為“Component_1”。接下來就可以在該編輯環境下創建自己的元器件了。一般制作一個新元器件需要打開庫元器件編輯環境,創建一個新元器件、繪制元器件外形、放置引腳、設置引腳屬性、設置元器件屬性,追

6、加元器件的封裝模型和保存元器件等多個步驟。1制作新元器件l在打開的元器件庫中創建一個新的原理圖元器件,只要執行菜單命令【工具】/【新元件】即可。由于在新建的元器件庫“Schlib1.SchLib”中已經有一個新元器件“Component_1”,下面就以對該元器件的編輯為例,介紹創建新元器件的方法。l【案例6-1】 制作一個新元器件l本例首先根據需要設置工作區參數,然后制作一個如圖6-7所示的新元器件AT89S51。l 操作步驟l1在元器件庫編輯管理器中,選中元器件“Component_1”,然后執行菜單命令【工具】/【重新命名元件】,彈出【Rename Component】(重新命名元器件)對

7、話框,修改元器件的名稱為“AT89S51”,然后單l擊 按鈕進行確認。此時,在工作區面板的【SCH Library】選項卡中可以看到,元器件的名稱已經變為“AT89S51” ,如圖6-8所示。l2執行菜單【編輯】/【跳轉到】/【原點】命令,將圖紙原點調整到設計窗口的中心。l Protel DXP 2004的元器件都在原點附近創建,并作為以后該元器件的參考點。l3繪制元器件的外形,也就是在繪制原理圖時看到的元器件的輪廓,它不具備電氣特性,因此要采用非電氣繪圖工具來繪制。在設計區中心位置放置矩形框,如圖6-9所示。圖6-7 要制作的新元器件 圖6-8 元器件重命名“AT89S51” 圖6-9 繪制

8、AT89S51的外形 l4 在繪制了元器件的外形后,接下來就可以為該元器件添加引腳了。元器件引腳是元器件與導線或其他元器件電氣連接的地方,是繪制的自定義元器件中具有電氣屬性的地方。在繪圖區單擊鼠標右鍵,執行快捷菜單【放置】/【引腳】命令(或用快捷鍵PP)。可以看到在鼠標上黏附一個引腳符號輪廓,如圖6-10所示。l5 在繪制引腳狀態下按Tab鍵,彈出【引腳屬性】對話框,打開對話框中的【邏輯】選項卡,如圖6-11所示。 圖6-11 【邏輯】選項卡 圖6-10 引腳符號輪廓 l顯示名稱:用于設置引腳的顯示名稱。可以在后面的復選框中選擇是否顯示l標識符:用于設置引腳的標志。這一標志很重要,在生成網絡表

9、時要用到它。同樣可以在后面的復選框中選擇是否可視l電氣類型:用于設置引腳的電氣特性。可以單擊下拉列表的按鈕 ,彈出的下拉列表,如圖6-12所示,從該下拉列表中根據引腳的電氣特性進行設置。其中,【Input】為輸入端口,【IO】為I/O端口,【Output】為輸出端口,【Open Collector】為集電極開路端口,【Passive】為無源端口,【HiZ】為高阻,【Emitter】為三極管發射極,【Power】為電源端口l l描述:用于輸出引腳的描述信息l隱藏:用于設置是否將該引腳設為隱藏的引腳。勾選該復選框,則后面的【連接到】將有效,這時必須要在【連接到】文本框中輸入與該隱藏的引腳相連接的電

10、氣網絡的名稱。通常隱藏的引腳為電源引腳或接地引腳l內部:用于設置引腳在元器件內部的符號l內部邊沿:用于設置引腳在元器件內部邊框上的符號l外部邊沿:用于設置引腳在元器件外部邊框上的符號lVHDL參數:用于設置有關VHDL引腳的參數l圖形:用于設置引腳的圖形參數,包括引腳的位置、長度、方向、顏色l6根據AT89S51的標號為1的引腳電氣屬性,設置【顯示名稱】為“P1.0”,設置【標識符】為“1”。第一個引腳應該放置在繪制的矩形邊框的左上角,因此,還要設置【方向】為“180 Degrees”;【電氣類型】設為“Passive”。也可以查閱并參考AT89S51的器件手冊進行設置。l7設置完成后,單擊

11、按鈕,移動光標到矩形邊框的左上角,單擊鼠標左鍵放置第一個引腳。此時可以看到,第1個引腳放置在元器件的邊框上,此時光標上還黏附一個新的引腳,并且標志符自動加1,表示可以繼續放置其他引腳,如圖6-13所示。圖6-12 引腳電氣類型的設置 圖6-13 第1個引腳的放置 l8按照相同的方法放置剩余的引腳。引腳的名稱、標號等屬性可參考AT89S51的器件手冊,在此不作詳細的介紹。l9繪制完引腳后,接下來設置元器件的屬性。在工作區面板中,單擊【SCH Library】選項卡打開庫元器件管理器。移動光標到【元件】選項的新建元器件AT89S51上,單擊鼠標左鍵選中該元器件,然后單擊 按鈕,打開【Library

12、 Component Properties】(庫元器件屬性)對話框,如圖6-14所示。lDefault Designator(默認流水號):用于設置元器件的默認流水號。修改此項內容為“U?”。可選擇該參數是否顯示或鎖定l注釋:用于對元器件進行簡單的描述。根據實際情況,這里設置為“8bit MCU”l庫參考:用于設置元器件在系統中的標志符,這里輸入“AT89S51”l描述:用于對元器件進行描述,設置為“8bit MCU,PDIP,40Pins”l類型:用于設置庫元器件的類型,這里采用系統默認值“Standard”l顯示圖紙上全部引腳(即使是隱藏):選擇該復選框,則在原理圖上會顯示該元器件的全部引

13、腳l鎖定引腳:選擇該復選框,所有的引腳將和元器件成為一個整體,這樣將不能在原理圖上單獨移動引腳。建議用戶選擇該項l【Parameters for AT89S51】欄中的按鈕 :可以為元器件添加其他的參數,如版本、設計者等l【Models for AT89S051】欄中的按鈕 :可以為庫元器件添加其他的模型,如PCB封裝模型、信號完整性模型、仿真模型等l :單擊該按鈕,彈出【元件引腳編輯器】對話框,可以對元器件的引腳進行編輯l10 編輯好元器件的引腳后,接下來需要對元器件進行封裝設置。在【Library Component Properties】對話框中,單擊Models for AT89S05

14、1欄中的按鈕,彈出【加新的模型】對話框,如圖6-15所示,單擊 下拉按鈕,從彈出的選項中選擇【Footprint】選項。圖6-14 【Library Component Properties】(庫元器件屬性)對話框 圖6-15 【加新的模型】對話框 l11 單擊按鈕進行確認,彈出【PCB模型】對話框,如圖6-16所示。可以通過該對話框對元器件封裝進 行設置。l12 單擊對話框中的按鈕,彈出【庫瀏覽】對話框,如圖6-17所示。圖6-16 【PCB模型】對話框 圖6-17 【庫瀏覽】對話框 l13AT89S51有“PDIP”、“PLCC”和“TQFP”三種封裝形式,在此選擇“PDIP”的封裝形式對

15、新制作的元器件進行封裝。單擊【庫瀏覽】對話框的按鈕 ,彈出【可用元件庫】對話框,如圖6-18所示。l14單擊【可用元件庫】對話框的按鈕 ,彈出【打開】對話框,設置【打開】對話框的【文件類型】為“Protel Footprint Library (*.PCBLIB)”,并且設置【查找范圍】為“C: Program Files Altium2004 Library PCB”,如圖6-19所示。圖6-18 【可用元件庫】對話框 圖6-19 【打開】對話框 l15 選擇“DIP-PegLeads.PCBLIB”,單擊按鈕,返回到【可用元件庫】對話框,可以發現在該對話框的【安裝】選項卡的【安裝元件庫】下

16、拉列表中添加了新安裝的“DIP-PegLeads.PcbLib”,如圖6-20所示。l16 單擊按鈕,回到【庫瀏覽】對話框,可以看到在【庫】文本框中出現了剛剛安裝的庫名稱,從【名稱】中選擇“DIP-P40”的封裝形式,如圖6-21所示。圖6-20 新安裝的“DIP-PegLeads.PcbLib” 圖6-21 封裝形式的選擇 l17單擊【庫瀏覽】對話框上的按鈕 ,回到【PCB模型】對話框,可以看到【封裝模型】選項的【名稱】和【描述】的文本框都自動設置為剛剛選擇的設置,并且在【選擇的封裝】預覽框中可以預覽封裝的樣式,如圖6-22所示。l18單擊 按鈕,回到設置好的【Library Compone

17、nt Properties】對話框,如圖6-23所示,可以看到在Models for AT89S051欄中添加了元器件封裝形式描述。l19單擊【Library Component Properties】對話框的 按鈕。對設計的元器件進行保存,完成新元器件“AT89S51”的制作。圖6-22 【PCB模型】對話框的設置圖6-23 【Library Component Properties】的設置2給元器件添加別名l由于現在的電子元器件廠家眾多,同一個功能的元器件可能有多個廠家在生產,雖然元器件的功能和封裝模型等完全一樣,但各個廠家的產品名稱或型號可能不一樣,因此同一功能的元器件可能有多種名稱。對

18、于這種元器件,沒有必要給每一個產品的型號制定一種元器件外形和封裝模型,只要給元器件添加別名即可。【案例6-2】給新創建的元器件添加別名本例中要求給剛才創建的元器件AT89S51添加一個別名“8051”。1 執行菜單【查看】/【工作區面板】/【SCH】/ 【SCH Library】命令,在工作區面板中打開 【SCH Library】(原理圖元器件庫)編輯管理器窗口(如果【SCH Library】編輯管理器窗口窗口已經打開,不需要執行此步驟。)2從【元件】欄中選擇需要添加別名的元器件“AT89S51”。單擊【別名】欄的 按鈕,如圖6-24所示。3系統彈出【New Component Alias】(

19、新元器件別名)對話框,如圖6-25(a)所示。修改文本框的內容為“8051”,如圖6-25(b)所示。修改完成后,單擊 按鈕予以確認,完成元器件別名的設置。(a)【New Component Alias】對話框 (b)別名的修改 圖6-25 別名的修改步驟圖6-24 單擊按鈕 3復制元器件l為了提高設計效率,可以把常用的元器件整理在自己創建的元器件庫中。為此,需要復制其他元器件庫中的元器件到自己的元器件庫中。下面通過實例介紹通過復制元器件的方法在自己的元器件庫中添加新的元器件的方法。 【案例6-3】 復制元器件本例中,要求從已有的元器件庫“Altera FLEX 10K”中復制一個元器件“EP

20、F10K10AFC256-1”到自己創建的元器件庫“SchLib1.SchLib”中 操作步驟 1 打開【案例6_1】創建的元件庫“SchLib1.SchLib”。 2 打開要復制的元器件所在的源文件,“C:Program FilesAltium2004LibraryAltera Altera FLEX 10K.IntLib”。3系統彈出【抽取源碼或安裝】對話框,如圖6-26所示。該對話框提示是“要抽取源庫中元件并編譯成集成庫,并建立一個集成庫項目”,還是“要安裝元件庫并使元件庫加入到元件庫面板中”?對于本例,單擊按鈕 ,選擇抽取源。4此時在工作區面板的【Projects】選項卡中添加了打開的

21、元器件庫,如圖6-27所示。圖6-26 【抽取源碼或安裝】對話框 圖6-27 【Projects】選項卡中添加的元器件庫 5單擊 選中并打開該元器件庫,如圖6-28所示。圖6-28 元器件庫的打開l6單擊工作區面板欄的【SCH Library】選項卡,顯示【SCH Library】窗口,在【元件】項中找到并選中要復制的元器件“EPF10K10AFC256-1”,如圖6-29所示。l7執行菜單【工具】/【復制元件】命令,彈出【Destination Library】(目的庫)對話框,在【文檔名】選項卡中選擇復制元器件的目的庫,也就是前面創建的“SchLib1.SchLib”,如圖6-30所示。圖

22、6-29 選中要復制的元器件 圖6-30 目的庫的選擇 l8單擊 按鈕,回到工作區面板的【Projects】選項卡,并且 選中庫文件“Schlib1.SchLib”,重新切換到【SCH Library】選項卡上,此時會發現,在【元件】選項中多了剛才復制的元器件,如圖6-31所示。這表明已經成功地將其他元器件庫中的元器件復制到了自己定義的元器件庫中。l9在【Projects】選項卡中,關閉剛剛打開的源庫文件,此時會彈出【Confirm】對話框,詢問是否對源文件做的改變進行保存。圖6-31 新添加的元器件 圖6-32 取消對源庫文件改變的保存 10 對元器件庫“Schlib1.SchLib”所作的

23、改變進行保存,完成復制元器件的 操作。6.3 產生元器件報表產生元器件報表l操作步驟l1打開創建的元器件庫“Schlib1.SchLib”。l2在工作區面板中的【SCH Library】編輯管理器窗口中,從【元件】選項中選擇要輸出元器件報表的器件“AT89S51”。l3執行菜單【報告】/【元件】命令,輸出AT89S51的元器件報表“SchLib1.cmp”。如圖6-33所示。1元器件報表圖6-33 輸出的“AT89S51”的元器件報表【案例6-4】元器件報表輸出本例中,要求為自己創建的元器件庫中的自建元器件AT89S51輸出元器件報表。2元器件規則檢查報表元器件規則檢查報表用于檢查自己創建元器

24、件的錯誤【案例6-5】元器件規則檢查報表本例對創建的元器件庫“Schlib1.SchLib”中的元器件“AT89S51”進行元器件規則檢查報表的輸出。操作步驟1打開創建的元器件庫“Schlib1.SchLib”。2在工作區面板中的【SCH Library】編輯管理器窗口中,從【元件】選項中選擇元器件“AT89S51”。3執行菜單【報告】/【元件規則檢查】命令,輸出AT89S51的元器件規則檢查報表“SchLib1.ERR”。如圖6-34所示。因為該元器件中沒有錯誤,因此輸出的報表沒有內容。圖6-34 輸出的“AT89S51”的元器件規則檢查報表3元器件庫報表l用戶可以利用元器件庫報表列出當前元

25、器件庫中所有元器件的名稱(包括元器件的別名)及其描述信息。l【案例6-6】生成元器件庫報表l本例中,要求生成元器件庫“Schlib1.SchLib”的元器件庫報表。 操作步驟1打開創建的元器件“Schlib1.SchLib”。2在工作區面板的【Projects】選項卡中選中該元器件庫。3執行菜單【報告】/【元件庫】命令,系統自動生成元器件庫報表文件“Schlib1.rep”,生成的元器件庫報表文件如圖6-35所示。圖6-35 生成的元器件庫報表文件6.4 創建集成元器件庫創建集成元器件庫l在設計原理圖的過程中,經常會用到自己創建的元器件。為此,有必要創建自己的集成元器件庫項目文檔。本節利用前面

26、創建的原理圖元器件庫和對應的PCB封裝庫來創建自己的集成元器件庫。1創建集成元器件庫項目文檔【案例6-7】創建自己的集成元器件庫項目文檔本例中,要求創建一個自己的集成元器件庫項目文檔“MyIntLib.LibPkg” 操作步驟1關閉打開的所有項目文件。2執行菜單【文件】/【創建】/【項目】/【集成元件庫】命令。這時可以在工作區面板的【Projects】選項卡上看到一個新建的集成元器件庫項目文檔,文檔的名稱為“Integrated_Library1.LibPkg”。3重新命名并保存集成元器件庫項目文檔為“E:chapter_66_7 MyIntLib.LibPkg”。這樣就創建了一個空白的集成元

27、器件庫項目文檔,接下的任務就是向項目文檔中添加庫文件。2添加庫文件l在創建了空白的集成元器件庫項目文檔后,接下來要向該項目文檔添加原理圖庫文件和PCB封裝庫文件。l【案例6-8】添加原理圖庫文件和PCB庫文件。l本例中,要求向集成元器件庫“MyIntLib.LibPkg”添加原理圖庫文件“Schlib1.SchLib”和PCB庫文件“DIP-PegLeads.PcbLib”。操作步驟1在工作區面板中選擇【Projects】選項卡,移動光標到“MyIntLib.LibPkg”上,單擊鼠標左鍵選中該文件,然后單擊鼠標右鍵,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菜單【追加已有文件到項目中】命令。2系統會彈出【Cho

28、ose Document to Add to ProjectMyIntLib. LibPkg(選擇文件追加到工程MyIntLib. LibPkg)對話框,在【查找范圍】文本框內找到并選中自己創建的元器件庫“E: chapter_6 6_1 SchLib1.SchLib”,單擊 按鈕,如圖6-36所示。此時可以看到,在工作區面板的【Projects】選項卡中的“MyIntLib. LibPkg”工程下面的“Source Documents”文件夾下面添加了一個新文件“SchLib1.SchLib”。圖6-36 原理圖元器件庫文件的打開 l3 用同樣的方法添加PCB封裝文件“DIP-PegLead

29、s.PcbLib”,該文件的路徑為“C:Program FilesAltium2004LibraryPCB”。l4 由于原理圖庫利用復制的方法添加了一個元器件“EPF10K10AFC256-1”,因此還要追加該元器件的PCB封裝庫“ Altera FLEX 10K.PcbLib”,該文件的路徑為“C: Program Files Altium2004 Library Altera Altera FLEX 10K ”。l5 保存項目,完成庫文件的添加操作。3編譯集成元器件庫項目文檔l圖6-37 生成的集成元器件庫信息l在添加了原理圖庫文件和PCB庫文件后,接下來就可以對項目進行編譯,生成集成元器

30、件庫了。l【案例6-9】編譯集成元器件庫l本例中,將要對集成元器件庫項目進行編譯,生成集成元器件庫“MyIntLib.SchLib”。操作步驟1執行菜單【項目管理】/【Compile Integrated Library MyIntLib.LIBPKG】命令,對項目進行編譯。2編譯完成后,彈出【元件庫】對話框,該對話框中自動添加并顯示集成元器件庫“MyIntLib.IntLib”的信息,其中包含元器件的名稱、外形及封裝信息等,如圖6-37所示。3保存項目,完成集成元器件庫的編譯。圖6-37 生成的集成元器件庫信息6.5 實例講解實例講解l為了進一步熟悉和鞏固本章的內容,下面通過實例進一步講解元

31、器件的創建和集成元器件庫的生成。l【案例6-10】 創建元器件“CY7C68013-56PVC”l本例要求制作的元器件為應用非常廣泛的USB2.0微控制器CY7C68013系列中的一款,芯片型號為“CY7C68013-56PVC”,該芯片采用SSOP封裝,具有56個引腳,如圖6-38所示。 操作步驟1 創建一個原理圖庫文件并命名“USBMic.SchLib”,保存到路徑“E:chapter_66_10”下。2 打開【SCH Library】面板,從【元件】欄中選擇元器件“Component_1”并命名為“CY7C68013-56PVC”。3通過快捷鍵Ctrl + Home命令,將圖紙原點調整到

32、設計窗口的中心。4執行菜單【放置】/【矩形】命令,在繪圖區根據元器件的大小繪制元器件的外形。5執行菜單【放置】/【引腳】命令,啟動放置引腳命令,逐個放置元器件的引腳并設置引腳的屬性,完成引腳的放置。如圖6-39所示。圖6-38 待繪制的元件 圖6-39 繪制好的元器件 l6在【SCH Library】面板中選擇元器件“CY7C68013-56PVC”并雙擊鼠標左鍵,打開【Library Component Properties】(庫元器件屬性)對話框。對該元器件的屬性進行簡單設置。本例設置【Default Designator】為“U?”,【注釋】設置為“CY7C68013-56PVC”,【描

33、述】設為“SUB2.0 Microcontroller, 56pins,3.3V, 8KRAM”。l7單擊【庫元件屬性】對話框上【Models for CY7C68013-56PVC】的按鈕 ,彈出【加新的模型】對話框,選擇【模型類型】為“FootPrint”,然后單擊按鈕 。 l8系統彈出【PCB模型】對話框。單擊對話框上的按鈕 ,打開【庫瀏覽】對話框,安裝PCB封裝庫,相應庫文件路徑為“C:Program FilesAltium2004Library PCBShrink Small Outline(0.6mm Pitch).PcbLib”。從該封裝庫中找到元器件相應的封裝形式,進行設置并且

34、保存。設置好后的【Library Component Properties】如圖6-40所示。l9對新建的原理圖庫文件“USBMic.SchLib”進行保存,完成元器件的制作。圖6-40 【Library Component Properties】的設置l【案例6-11】 輸出原理圖庫元器件和庫文件的各種報表l本例中,要求輸出原理圖庫元件“CY7C68013-56PVC”的元器件報表和元器件規則檢查報表,以及庫文件“USBMic.SchLib”的元器件庫報表。 操作步驟1打開自己創建的元器件庫“USBMic.SchLib”。2在工作區面板的【Projects】選項卡中選中該元器件庫,并切換到【

35、SCH Library】選項卡。從【元件】選項中,選擇要輸出元器件報表的器件“CY7C68013-56PVC”。3執行菜單【報告】/【元件】命令,輸出“USBMic.SchLib”的元器件報表“USBMic.cmp”。4執行菜單【報告】/【元件規則檢查】命令,輸出元器件規則檢查報表“USBMic.ERR”。 5執行菜單【報告】/【元件庫】命令,輸出元器件庫報表“USBMic.rep”。l【案例6-12】 創建集成元器件庫圖6-41 創建的集成元器件庫l本例中,要求在前面創建的元器件的基礎上,創建集成元器件庫“USBMic.IntLib”。操作步驟1關閉打開的所有項目文件。2執行菜單命令【文件】

36、/【創建】/【項目】/【集成元件庫】。可以在工作區面板的【Projects】選項卡上看到一個新建的集成元器件“Integrated_Library1.LibPkg”,將該項目文檔更名為“USBMic.LibPkg”,并保存在路徑“E:chapter_66_10”下。3向集成元器件庫項目文檔中添加已有的原理圖庫文件“USBMic.SchLib”和PCB庫文件“Shrink Small Outline(0.6mm Pitch).PcbLib”,對項目進行保存。4執行菜單【項目管理】/【Compile Integrated Library USBMic.LIBPKG】命令。對項目進行編譯。5編譯完成后,彈出【元件庫】對話框,該對話框中自動添加并顯示集成元器件庫“USBMic.IntLib”的信息,其中包含元器件的名稱、外形及封裝信息等,如圖6-41所示。6對項目進行保存,完成集成元器件庫的創建。圖6-41 創建的集成元器件庫l【案例6-13】含有子部件的庫元器件的繪制l在繪制原理圖時,經常遇到一些元器件由多個相同的部件構成。下面以繪制2輸入端4與非門器件7400為例,介紹繪制含有子部件的庫元器件的方法。元器件7400的結構如圖6-42所示。操作步驟1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