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TD-SCDMA無線網絡優化_第1頁
市區TD-SCDMA無線網絡優化_第2頁
市區TD-SCDMA無線網絡優化_第3頁
市區TD-SCDMA無線網絡優化_第4頁
市區TD-SCDMA無線網絡優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 號 0909131038 畢 業 設 計 課 題 銅陵市區TD-SCDMA無線網絡優化 學生姓名 馬志穩 系 別 電氣工程系 專業班級 09通信工程 指導教師 游青松 二一三 年 五 月銅陵市區TD-SCDMA無線網絡優化摘 要TD-SCDMA是中國自主研發的3G制式。隨著TD-SCDMA技術的快速發展和TD-SCDMA網絡在大部分城市的商用,同時隨著TD-SCDMA用戶規模增大,為了提高網絡質量、擴大基站覆蓋范圍,達到投資成本的最優,網絡優化工作越來越重要。本文結合銅陵移動TD-SCDMA網絡(華為設備)對TD-SCDMA網絡優化工作進行分析。論文首先闡述了TD-SCDMA系統的關鍵技術

2、、物理層過程以及信令流程,其次介紹了TD-SCDMA系統的無線網絡優化的流程和常見異常問題(弱覆蓋、越區覆蓋、掉話、未接通等)的優化方法以及關鍵性KPI指標,并簡單介紹了一下我們所用的路測軟件,最后結合自己的實習經歷,通過對荊門市區TD-SCDMA系統無線網絡優化工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案例進行理論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案。本課題主要意義在于指出了無線網絡優化在移動通信系統日常維護中的重要性和系統性,并驗證了網絡優化對銅陵市區無線網絡的性能改善。關鍵詞:TD-SCDMA;網絡優化;路測軟件TD-SCDMA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in the Tongling

3、urban areaAbstract TD-SCDMA is Chinas self-developed 3G standar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D-SCDMA technology and commercial TD-SCDMA network in most cities, at the same time scale as TD-SCDMA users increasing, in order to improve network quality, expanding the coverage of base station to achi

4、eve the optimum of the cost of investment, network optimizatio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is paper described TD-SCDMA network (Huawei Device) on the TD-SCDMA network optimization analysis basing on the Tongling mobile. Firstly, the paper described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D-SCDMA system, the proc

5、ess of the physical layer and signaling processes. Secondly, it introduced the TD-SCDMA system,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processes and common abnormal problem (weak coverage, more area coverage, drop call, outgoing call ) of optimization methods as well as critical KPIs and introduced that we u

6、se drive test software. Finally, in conjunction with my internship experience , through the wireless network on the the Tongling urban TD-SCDMA system to optimize the specific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ject case,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effective solutions.The main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7、is that the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is importance and systematic in routine maintenance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verify that the network optimization is to improve the Tongling urban wireless network performance.Keywords:TD-SCDMA; Network optimization; Drive test software目錄第一章 緒

8、論1 1.1 課題背景及研究意義1 1.1.1 課題背景1 1.1.2 研究意義1 1.2 TD-SCDMA簡介1 1.3 TD-SCDMA的關鍵技術2第二章 TD-SCDMA系統的物理層過程及信令流程3 2.1 物理層過程3 2.2 信令流程4第三章 TD-SCDMA網絡優化分析及其關鍵性KPI指標6 3.1 TD-SCDMA網絡優化分析6 3.1.1網絡優化6 3.1.2 TD-SCDMA的優化目標和優化流程6 3.1.3 TD-SCDMA優化數據的采集7 3.2 TD-SCDMA關鍵性KPI指標7 3.2.1無線網絡評估8 3.2.2網絡關鍵性能KPI指標8第四章TD-SCDMA常見問題

9、的優化及案例分析10 4.1 關于弱蓋弱的優化10 4.2 關于越區覆蓋的優化11 4.3 關于掉話的優化13 4.4 關于未接通問題的優化17 4.5 關于切換問題的優化20 4.6 關于干擾問題的優化22 4.7 2G/3G互操作的優化23總結24參考文獻25致謝26插圖清單圖 2-1 隨機接入過程圖3圖 2-2 主叫信令流程圖5圖 3-1 優化流程圖7圖 4-1弱覆蓋案例圖10圖 4-2 弱覆蓋調整后測試結果圖11圖 4-3 越區覆蓋案例圖12圖 4-4 越區覆蓋調整后測試結果圖13圖 4-5 掉話案例主叫信令截圖14圖 4-6 未正常進行23G互操作導致掉話案例圖15圖 4-7 調整后

10、結果圖16圖 4-8 未配置鄰區導致掉話案例圖16圖 4-9 添加鄰區后測試結果圖17圖 4-10 主叫失步信令截圖18圖 4-11 失步后第二次起呼截圖19圖 4-12 被叫手機異常導致未接通案例圖20圖 4-13 鄰區漏配截圖21圖 4-14 干擾案例圖22表格清單表3- 1 語音質量與MOS分對應表9第一章 緒論1.1 課題背景及研究意義1.1.1 課題背景 TD-SCDMA技術的基礎起始于90年代中期北京信威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研制開發的一套無線用戶環路(WLL)。我們稱這套技術為SCDMA,其核心是以TDD方式工作的,基于智能天線同步CDMA系統,并用軟件無線電技術來實現。該系統于199

11、7年底開發成功,智能天線和同步CDMA技術均獲得證明,為設計TD-SCDMA RTT打下了技術基礎。1998年我們按ITU-R M.1225建議的一系列規范和程序,起草TD-SCDMA標準,我國無線通信標準組(CWTS)最終修改完成該文件在后,經原郵電部批準,代表中國于1998年6月提交國際電信聯盟和相關國際標準組織1。 中國移動于2007年4月啟動TD-SCDMA網絡建設的首輪設備招標,由于當時網絡尚處于建設初期,規模也較小(約10個城市),首輪招標不足百億。隨后在2008年11月技術的TD二期招標工作中,中國移動投入超過300億元,覆蓋城市也擴展到全國28個城市和地區。中國移動TD-SCD

12、MA三期招標工作已在2009年3月底完成。目前TD-SCDMA五期招標工作已在順利推進,TD-SCDMA放號早在2009年上半年開始。放眼未來,TD-SCDMA將在全世界得到廣泛應用2。1.1.2 研究意義 當TD移動通信網絡建成并運行以后,運營商需要對網絡的參數和配置以及各種異常問題進行優化,使移動網絡處于更穩定的狀態。只有解決好移動網絡中的各種異常問題,才能使網絡運行在最佳狀態,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因此,無線網絡優化可以改善網絡的運行狀態。同時隨著現代信息時代的發展,消費者逐漸對品牌的追逐,使得我們在選擇服務的時候就果斷選擇好的品牌,所以樹立一個好的品牌就非常重要了,然而網絡優化,就是在提

13、升網絡質量,也是無意中為企業做一個非常好的廣告,通過持續不斷的優化網絡,網絡品質逐漸被人們認可。這樣,網絡優化可以給運行商帶來品牌效應。 中國移動面對其他兩大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市場的競爭,如果要想快速的提供好的網絡質量,網絡優化是一個必須經過的環節,是運營商是否能獲得市場競爭的一個成敗原因。所以,網絡優化有利于運行商在3G市場上保持著良好的競爭力。由于TD是我國是自主研發的3G 制式,要想超越早已成熟的其他的網絡品牌,必須要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同時需要使我國的自主品牌能夠擁有好的聲譽,網絡優化就是在使讓用戶感受到更好的網絡品質。只有不斷的優化網絡品質,才能促進更多的人從事我國通信事業。

14、也就是說網絡優化有利于使我國的通信事業有更好的發展。1.2 TD-SCDMA簡介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技術,是ITU正式發布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空間接口技術規范之一,它得到了CWTS及3GPP的全面支持。TD-SCDMA集CDMA、TDMA、FDMA技術優勢于一體、系統容量大、頻譜利用率高、抗干擾能力強的移動通信技術。TD-SCDMA傳輸方向的時域自適應資源的分配和最佳頻譜效率,可支持速率從8kbps到2Mbps的語音、互聯網等所有的3G業務1。1.3 TD-SCDMA的

15、關鍵技術 1)TDD模式 在TDD時分雙工方式中,接收和傳送是在同一個頻率信道即載波的不同時隙,用來保證時間來分離接受你與傳輸信道。其優勢有:頻譜利用靈活,更高的頻譜利用率,成本低,支持不對稱的數據業務,有利于采用新的技術。 2)低碼片速率 TD-SCDMA系統的碼片速率為1.28Mc/s,僅為高碼片速率的1/3,接收機接收信號采樣后的數字信號處理量大大降低,從而降低了系統設備成本,適合用于軟件無線電技術1。 3)上行同步 上行同步,即要求來自不同距離的不同用戶終端的上行信號能夠同步到達基站。對于TDD(時分雙工)系統來說,上行同步能給系統帶來很大的好處。 4)接力切換 接力切換就是根據移動臺

16、的距離和方的位信息來進行的接力方式的切換。 5)智能天線 因為TD-SCDMA系統的TDD模式可以利用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這樣相比于FDD模式的系統,TDD系統中的智能天線關鍵技術比較容易實現。 6)動態信道分配技術 動態信道分配的引入是基于TD-SCDMA采用了的多種多址方式,其原理是當同一個小區內或相鄰小區間用戶發生干擾時可以將其中一方移至干擾小的其他無線單元上,達到減少相互間干擾的目的。 7)軟件無線電技術 采用軟件無線電的優勢在于,可以克服微電子技術的不足,通過軟件方式,靈活完成硬件的功能。系統增加功能通過軟件升級來實現,具有良好的靈活性及可編程性,可代替昂貴的硬件電路,實現復雜的功

17、能,減少用戶設備費用的支出2。 8)聯合檢測 聯合檢測的技術是利用所有和多徑干擾相關的先驗信息,在一步之內就將所有用戶的信號分離出來。 第二章 TD-SCDMA系統的物理層過程及信令流程2.1 物理層過程2.1.1 小區選擇小區選擇,指的是UE開機后必須盡快地搜索到一個合適的小區,以便使用網絡提供的服務。一般說來,選擇小區需經歷以下步驟:1)測量TDD頻帶內各載頻的寬帶功率;2)在DwPTS時隙搜索下行同步碼SYNC-DL;3)確定小區使用的Midamble碼;4)建立PCCPCH同步;5)讀PCCPCH;2.1.2上行同步及隨機接入UE從8個SYNC-UL(上行同步碼)中隨機選擇一個,并以由

18、上行開環功率控制計算方式發射,進行上行同步。Node B 通過檢測到的SYNC_UL 序列,可估計出接收功率和時間。然后Node B再向UE 發送反饋信息,給出UE 下次時間調整值以及發射的功率,以便建立上行同步。正常的情況下,Node B 將在收到上行同步碼后的4 個子幀內對UE作出應答。如果在預期時間內沒有檢測到FPACH下發的有效應答,則可以認為同步請求發送不成功,UE將增加簽名的發射功率,同時簽名重發計數器減1。若計數器仍大于0,則重新隨機選擇一個簽名,再次發送;否則認為本次隨機接入失敗,再等待一段時間后重新發起新的隨機接入。如果在預期時間內檢測到有效應答,則按照FPACH的指示調整時

19、間和功率,在PRACH信道上發送隨機接入請求。Node B回復隨機接入響應后,進行后續的信令接續過程。1 SYNL-UL2 FPACH burst3 RRC CONNECTION REQUEST4 RRC CONNECTION SETUP5 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 圖2-1 隨機接入過程2.1.3切換原理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當呼叫中的移動臺從一個小區轉移到另一個小區,為了使通信不中斷,通信網控制系統啟動切換過程保證移動臺的業務傳輸。TD系統最常見的切換為硬切換和接力切換,下面簡單的介紹這兩種切換: 1)硬切換,是指用戶發生切換時,先斷開與源小區的聯系,再與目標

20、小區建立聯系的過程。2)接力切換,利用了上行預同步技術,在由源小區向目標小區轉移無線鏈路時,先將上行鏈路轉移到目標小區,在一段時間內UE繼續利用源小區和UE之間的下行鏈路進行通信,在確保UE與目標小區建立了有效和可靠的上行鏈路通信后,再將下行鏈路轉移到目標小區,進而完成切換過程1。2.1.4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的目的在于減小干擾增加系統容量。 由于TD系統采用的是TDD模式,上下行鏈路使用都是相同的頻段,因此上、下行鏈路的平均路徑損耗存在顯著的相關性。這一特點使得UE在接入網前或者網絡在建立無線鏈路時,能夠根據計算下行或者上行鏈路的路徑損耗來估算初始發射的功率,這一過程成為開環功率控制。閉環功控

21、可分為內環和外環功控。內環功率控制又稱快速功率控制,它根據實時測量的SIR與目標信噪比SIR target比較,產生功率控制TPC(Transmitting Power Control),發射端根據接收的TPC進行功率調整。高于目標信噪比則產生功控命令降低發射功率,低于目標信噪比則產生功控命令調高發生功率。內環功控主要是克服多徑或移動而引起的快衰落,要求其調整速度要跟得上快衰落。其調整間隔要小與信道的相關時間,在單次調整中可將信道特性看作不變。外環功控的主要功能是適應無線信道的變化情況,由于業務的質量要求QoS(Quality of Service)是根據誤比特率BER(Bit Error R

22、ate)或誤塊率衡量,外環通過檢測接收端的誤塊率BLER(Block Error Rate )動態的調整內環功控中的目標信噪比SIR target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這樣就把功率控制與用戶的業務質量直接相關聯1。2.2 信令流程 網絡優化過程中常常需要通過分析信令來定位網絡故障,提出解決方案。 呼叫的信令一般流程為RRC連接的建立、NAS層連接的建立、RAB連接的建立、RRC連接的釋放等,下圖為呼叫完整的信令流程圖:圖 2-1 主叫信令流程圖第三章 TD-SCDMA網絡優化分析及其關鍵性KPI指標3.1TD-SCDMA網絡優化分析3.1.1網絡優化

23、所謂網絡優化,就是根據系統的實際表現和實際性能,對系統進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網絡資源和系統的參數調整,使系統性能逐步得到改善,達到系統現有配置條件下的最優服務質量3。 根據其階段和目的的不同,網絡優化可分為工程優化和日常優化。工程優化在系統剛剛開通或者擴容結束的時候進行,主要作用是為了解決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有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因此工程優化的主要目的是進行清網和排障的工作,是保證未來網絡正常的開通和運行所進行的網絡優化,一般由主設備廠家完成的。日常優化是在網絡驗收完畢,網絡正常運行之后進行的,由于用戶數量的不斷地增加,外界的環境改變等都會導致網絡系統出現一些問題。3.1.2TD-SCD

24、MA的優化目標和優化流程 1) 優化目標 為了使TD網絡設備運行在最佳的狀態,從而獲得最佳的效益,此時就需要對現有設備的能力進行挖掘和對無線通信資源的挖掘。 挖掘現有設備能力 網絡建設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并不是一定能得到最佳的的經濟效益。網絡規劃不合理,設備與參數的配置不合理,以及設備運行狀態的維護,都會對網絡質量和經濟收益有影響。 網絡優化工作,就是通過路測發現問題,調整基站和的覆蓋以及小區參數和設備配置,通過改善接通率、通話質量、話務均衡來挖潛現有設備的能力,使整個現有的TD設備獲得最大的經濟收益。 挖潛無線通信資源 與其他的運營商(聯通、電信)參與競爭,會使有限的頻譜資源變的更為緊張。通過

25、網絡不斷的優化,會使運營商的頻點規劃更為合理,解決過去的由于粗放經營所造成的頻點資源緊張的問題。 2)優化流程網絡評估測試問題初步定義網絡問題分析優化方案制定驗證測試不符合網絡評估測試符合優化總結圖3-1 優化流程圖3.1.3TD-SCDMA優化數據的采集 1)DT測試 DT(Driver Test),即道路測試。DT是借助儀表,測試終端,電腦及測試車輛等工具,根據特定線路進行網絡參數和通話質量測定的方式,來測試并了解網絡質量。具體的方法是測試設備裝載在一輛測試車上,路測軟件(我們所用的是鼎力軟件)按要求自動撥打特定的電話,并記錄測試數據。記錄數據包括用戶所在地的經緯度,接收信號的強度,接收信

26、號的質量以及載干比等。在進行網絡整體性能評估時,路測的范圍應該包括現網內所有基站的小區。 2) CQT測試 CQT(Call Quality Test),即定點測試,首先在所在城市選擇一些固定的測試點,再對每個點進行多次呼叫,通過對呼叫接通的情況及測試業務質量的評估,分析存在的異常問題和網絡運行的質量。 3) OMC統計 話務統計的作用就是通過網管系統來采集和統計無線網絡運行質量的關鍵性能指標(KPI),反映網絡質量。通常的話務統計是針對有實際在網用戶的網絡,網絡質量指標一般是在一定時間內統計一次,并觀察網絡質量狀況如何。OMC統計是整個無線網絡優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運營商一般也就是通

27、過OMC統計來獲取網絡質量指標KPI,來了解無線網絡的大體運行狀況12。 4)路測軟件的介紹 我們在測試過程中使用的是世紀鼎利公司的鼎力軟件。鼎力軟件的使用共分為七個部分:軟件的打開、設備的鏈接、腳本的建立、工參與地圖的導入、測試、數據保存、退出軟件。3.2 TD-SCDMA關鍵性KPI指標3.2.1無線網絡評估 無線網絡評估指在通過網絡運行數據的分析,給出合理的評估,包括網絡規劃質量,網絡運行狀況,網絡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網絡投資利用率等。網絡評估有以下兩個目的: 1)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統計,以確定統計的數據是否滿足系統的要求。 2)掌握TD網絡的整體運行情況,為網絡下一步的優化和建設提供直接的

28、參考的價值。 網絡評估通常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首先設定我們所要求的各項網絡質量指標:定義端到端的質量目標,不同業務類型的性能指標,并設定考核KPI各項具體的值。 2)通過OMC網管系統,路測設備和儀器,甚至用戶反饋及投訴的意見等,收集網絡性能各項數據。 3)對網絡忙時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給出網絡評判的結果和優化的建議。從技術層面來看,無線網絡評估主要是圍繞著覆蓋、容量和質量3個方面進行的。3.2.2網絡關鍵性能KPI指標 TD網絡系統驗證的指標非常多,不同的運營商一般自身網絡發展的階段,并結合實際,制定不同的網絡關鍵性能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

29、I是網絡的整體性能的集中體現,使網絡評價流程得到簡化,同時使不同的體制下的網絡性能也有了可比性12。 1)接通率 接通率是反映TD系統的性能最重要的指標,同時是運營商非常關注的指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表示接通率: 2)無線接通率 為了單純統計無線鏈路接通情況,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表示無線接通率: 3)掉話率 掉話率主要反映了系統保持通信的能力,是用戶能夠直接感受到的重要性能指標之一。掉話率定義為: 4)切換成功率切換成功率是切換成功次數與切換請求次數的百分比。切換成功率定義為: 5)尋呼擁塞率 尋呼擁塞率主要指RNC在尋呼信道PCCH上由于資源限制原因導致尋呼消息發送失敗的情況。尋呼擁塞率定義為:

30、6)網絡覆蓋率 DT通過測量PCCPCH信道來考網絡信號覆蓋的質量,覆蓋率定義為: 7)語音質量語音質量評價分為客觀和主觀評價兩種,氣對應列表見表,如表3-1所示:表3- 1 語音質量與MOS分對應表話音質量(QOS)分數(MOS)FER收聽注意力等級(MOS)04.22%可完全放松,不需要注意力13.6-4.25%不需要明顯集中注意力2310%中等程度注意力3230%需要集中注意力4240%即使努力去聽,也很難聽得懂6140%即使努力去聽,也很難聽得懂第四章TD-SCDMA常見問題的優化及案例分析4.1 關于弱蓋弱的優化 弱覆蓋,由于在該地區接收到的信號電平值偏低,從而引起業務出現失敗,比如

31、無法正常通話,無信號,或者信號很弱,數據業務無法正常實現,通常用戶感受非常明顯。 通常產生弱覆蓋有以下幾種原因: 1)鄰區缺失引起的弱覆蓋; 2)參數設置不合理引起的弱覆蓋; 3)工程施工和規劃不一致引起的弱覆蓋; 4)缺少基站引起的弱覆蓋; 5)設備故障引起的弱覆蓋; 6)天線高度過低、站址位置選擇不合適或者周圍環境阻擋導致的弱覆蓋。 根據弱覆蓋產生的原因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進行處理: 1)添加合理的臨區; 2)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相關參數; 3)可通過調整天線的方向角、下傾角來提升覆蓋; 4)通過在合適點新增基站以提升覆蓋; 5)應排查設備問題,解決故障; 6)調整天線高度,進行站址遷移。

32、 弱覆蓋案例分析: 現象描述: UE自東向西測試荊門聚福路,蓮塘3小區覆蓋路段的PCCPCH RSCP電平值比較差,非常容易出現掉話。圖4-1弱覆蓋案例圖 問題分析: UE測試位置無線信號覆蓋弱場強,PCCPCH RSCP差容易引起掉話和切換失敗,對KPI會造成一定影響,需要進行處理。優化調整: 將蓮塘T3小區PCCPCH POWER從265改為295,主載波頻點從10120改為10088。優化結果: 經上述功率調整以及頻點的調整,覆蓋弱場基本消除,PCCPCH RSCP 為-79dBm左右,消除掉話隱患,調整后測試結果見下圖:圖 4-2 弱覆蓋調整后測試結果圖4.2 關于越區覆蓋的優化 越區

33、覆蓋,由于基站天線掛高過高或者俯仰角過小引起的該小區覆蓋距離過遠,從而越區覆蓋到其他站點覆蓋的區域,并且在該區域手機接收到的信號電平較好。 通常產生越區覆蓋有以下幾個原因: 1)基站選址或天線掛高太高; 2)天線方位角設置不合理,比如對準筆直的街道、河流等 3)天線下傾角設置不合理; 4)導頻功率設置不合理。 根據越區覆蓋產生的原因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進行處理: 1)勘站時選取站址不能太高或降低天線掛高; 2)調整天線方位角; 3)加大天線下傾角或更換低增益天線;4)減小導頻信道功率配置。越區覆蓋案例分析: 荊門洪湖T站無法起呼和重選異常現象描述: 在龍翔大道峰嚇T附近由東南向西北方向行駛

34、,UE占用到峰嚇T2(10112,105)時與東都花園T2(10088,104)切換完成,掉話。圖 4-3 越區覆蓋案例圖問題分析: UE占用到峰嚇T2時PCCPCH RSCP是-92dBm,相鄰小區可以看見峰嚇T1的PCCPCH RSCP是-84dBm、東都花園T2的PCCPCH RSCP是-87dbm,由于此處沒有主服務小區.在信令窗口里發現measurement Report是發送給東都花園T2.由于東都花園T2的信號的干擾導致切換失敗然而掉話,所以當地環境應該用峰嚇T1、峰嚇T2都來覆蓋這條路段,信號才會得到改善. 優化措施: 東都花園 T2 (40902) PCCPCH POWER

35、:265-235 峰嚇 T2(40542)- 峰嚇T1(40541) CIO: 0-10優化結果:復測結果無掉話,切換正常,復測結果如下圖:圖4-4 越區覆蓋調整后測試結果圖4.3 關于掉話的優化 掉話,按照協議規定,在通話過程中,終端和基站的小區之間需要有閉合的信令的交換,如果有某種原因造成了信令交換出現了失敗,終端就不能正確的調整它的發射機,結果或者是重新開始初始化或者返回空閑的狀態,因為終端有個定時器,允許接收到的壞幀這樣的時間持續一段時間。當計數器到期時,終端就會關閉發射機,并返回到出事的狀態,這個時候就表明發生掉話。掉話是用戶終端發生的一種嚴重的網絡故障現象,掉話率是評估TD-SCD

36、MA系統性能的一項重要的指標。通常,通過信令分析判斷掉話的直接原因并不困難,但必須對測試數據進行仔細的分析12。 產生掉話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因: 1)覆蓋問題導致的掉話; 2)上下行的干擾導致的掉話;3)切換導致的掉話; 4)設備故障導致的Iu、Iub接口異常,GPS失步導致的掉話 針對產生掉話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解決掉話問題: 1)對于覆蓋問題產生的掉話,確定弱覆蓋的類型,解決覆蓋問題; 2)對于干擾產生的掉話,確定干擾源,消除干擾; 3)對于切換產生的掉話,需要根據不同的原因分別處理: 切換參數不合理的,需要調整測量事件觸發門限以及切換參數算法; 目標小區擁塞的則需要分析是否存在硬件故障,

37、或者RRM算法參數設置不合理導致,根據不同原因分別處理; 對于鄰區漏配的,在鄰區列表中增加小區配置信息;對于越區覆蓋導致的同頻同碼問題,還需要首先解決覆蓋問題。掉話案例分析: 1)切換失敗導致掉話 現象描述: 測試車輛由南向北行駛在官堰北巷附近,主叫占用果園新區HT1-2(CI:20452,LAC:57776)向建安公司HT1-3切換無響應產生掉話。圖4-5 掉話案例主叫信令截圖 問題分析: 驅車行駛至官堰北巷附近,主叫由果園新區HT1-2小區向建安公司HT1-3進行切換,切換未響應造成掉話。經分析,該事件發生前一次切換存在異常,主叫首先占用糧食中轉庫HT1-3小區(CI:20383),最佳切

38、換鄰區應為鐵路賓館HT1-2小區(CI:10262),但上發的切換測量報告的目標小區卻是信號較差的果園新區HT1-2小區(CI:20452),且該鄰區并未達到切換門限,導致主叫切換到信號較差果園新區HT1-2小區后馬上又進行切換,由于信號差未收到系統響應,導致掉話。該次事件明顯由于主叫第一次上報測量報告異常導致。 優化建議: 調整果園新區HT1-2小區,避免在背向占用該小區,再復測。 2)未正常進行23G互操作導致掉話 現象描述:測試車輛由西向東行駛到雙泉漁場HT1附近,主叫占用HT1-3小區,信號覆蓋弱,未能切至G網,導致掉話。圖4-6 未正常進行23G互操作導致掉話案例圖 問題分析: 此處

39、為TD弱覆蓋區域,主叫占用雙泉漁場HT1-3小區,信號在-95dBm左右,未切換到G網,最后信號繼續惡化導致掉話。經過核查后臺23G互操作參數,發現雙泉漁場HT1-3小區本系統使用質量門限為-98dBm(為優化系統間CS域切換成功率),造成在信號為-95dBm時仍未進行T-G切換。 優化建議: 由于該區域為覆蓋邊緣,需要進行23G互操作避免出現異常問題,因此需要將互操作參數調整為合適值。 需要對該路段進行多次復測,優化23G互操作參數。 處理結果: 對該處周圍小區23G互操作參數進行調整后,經過多次復測,均正常進行23G互操作,未再出現問題,如下圖所示:圖 4-7 調整后結果圖 3)未配置鄰區

40、導致掉話 現象描述: 測試車輛由南向北行駛到水果市場站點附近,信號惡化(PCCPCH RSCP在-100以下),導致掉話。圖 4-8 未配置鄰區導致掉話案例圖 問題分析: 水果批發市場站退服暫未處理,主叫占用城南新區HT1-3小區往下走,由于未與荊門職專師訓樓HT1-1等小區配置鄰區關系,無法進行切換,最后信號極度惡化導致掉話。 優化建議: 督促排障人員盡快處理水果批發市場告警。 增加城南新區HT1-3與荊門職專師訓樓HT1-1等小區雙向鄰區關系,保證正常進行切換,避免出現異常問題。 優化結果: 增加相應鄰區后,對該路段進行多次測試,未再出現問題,如下圖所示:圖4-9 添加鄰區后測試結果圖4.

41、4 關于未接通問題的優化 未接通是影響網絡指標的一個重要性KPI,我們在路測中也經常遇到未接通(即Call Failure,又叫起呼失敗)。造成未接通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幾點: 1)覆蓋問題導致的未接通問題; 2)LAC區劃分不合理; 3)干擾導致的未接通; 4)設備故障導致的未接通; 5)參數設置不合理導致未接通; 6)傳輸故障。 一旦可以準確找到造成未接通問題的原因,相應地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1)對于覆蓋導致的未接通失敗,首先需要解決覆蓋問題,一般覆蓋問題解決后未接通問題也就解決了;2)合理規劃LAC區;3)對于干擾導致的未接通,需要查找干擾源; 4)對于設備故障,可以通過設備排障的方

42、式解決接入問題; 5)對于參數設置不當的情況,核對兩端參數,或根據失敗等消息中攜帶的原因確定問題點,修改參數即可;6)解決傳輸故障。未接通問題案例分析: 1)主叫失步導致未接通 現象描述: 測試車輛由北向南行駛在南臺路附近主叫占用荊門廣播電視臺HT1-2(20652)起呼,主叫發起Setup信令后失步造成未接通。圖4-10 主叫失步信令截圖圖 4-11 失步后第二次起呼截圖 問題分析: 主叫由北向南行駛在南臺路附近主叫占用荊門廣播電視臺HT1-2(CI:20652),在8點05分26秒起呼,上發Setup后直接進入空閑模式(此時PCCPCH RSCP為-75dBm,PCCPCH C/I為25,

43、DPCH_RSCP為-85),造成該次呼叫未接通。隨后主叫由于失步進行小區更新(Cell Update)。通常出現失步原因主要為弱覆蓋、干擾嚴重等,觀察該處RSCP和C/I均良好,且相應時間段荊門廣播電視臺HT1-2未出現告警,并且主叫在小區更新完經過3分鐘以后8點08分49秒才重新進行第二次呼叫,正常情況下呼叫間隔應該為20秒。由此可判斷本次未接通為主叫出現異常造成。 優化建議: 現場測試觀察問題是否重現。 2)被叫手機異常導致未接通 現象描述: 測試車輛在荊門老萊子路由北向南行駛,占用到移動公司HT1-3小區信號,出現未接通。圖 4-12 被叫手機異常導致未接通案例圖 問題分析: 如圖中所

44、示,被叫在該處正常收到Setup命令后一直未上發Call Confirmed信令,導致20s后系統下發Disconnect信令,造成未接通,同時導致主叫出現未接通。未接通主要原因為被叫手機異常所致。 優化建議: 復測該路段,再分析。4.5 關于切換問題的優化 無線網絡特有的用戶移動性,為了保證用戶移動過程中同樣享有業務就必須使網絡具備正確的切換,同樣TD-SCDMA網絡是否能夠正確切換也是網絡的關鍵,網絡優化中解決切換問題中必不可少的。 在日常優化工程中,常見的導致切換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幾種: 1)鄰區漏配或越區覆蓋無法觸發切換; 2)無主覆蓋頻繁切換導致切換失敗; 3)鄰區擁塞無法切換;

45、4)切換參數設置不合理,切換不及時導致切換失敗; 5)信令原因導致切換失敗; 6)目標小區上行失步導致切換失敗; 7)同頻同碼UE無法識別導致切換失敗; 8)源小區下行干擾導致切換失敗; 9)硬件故障(包括RNC、Node B、UE)導致切換失敗。針對產生切換失敗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來解決: 1)重新規劃鄰區、添加遺留鄰區和解決越區覆蓋問題; 2)通過調整天饋系統,修改功率、切換門限、小區個性偏移等參數; 3)開啟負荷擁塞控制算法; 4)使用測量報告過早或過晚則修改報告觸發可用機制和切換過早或過晚則修改切換有關參數; 5)優化有關鏈路信號質量,排查是否存在干擾問題; 6)通過改善信號覆蓋,提

46、高覆蓋連續性; 7)重新更改鄰小區和碼字規劃; 8)查找源小區干擾源原因,排除干擾; 9)對硬件設備復位、重啟或更換相應的硬件設備。 切換問題案例分析: 鄰區漏配:問題描述:汽車由南向北行駛,行駛到銀河附近,出現TD網內切換失敗一次。圖4-13 鄰區漏配截圖 原因分析: 手機在該處占用丁香園大門2小區信號,往上走時,應該切換至銀河2小區或3小區。 經分析發現,丁香園大門2小區與銀河2小區未配鄰區關系,而鄰區中鐵通公司1小區與銀河2小區同頻(均為10120),導致出現同頻虛高現象,手機在銀河2小區附近測量鐵通公司1小區信號較強,其實為假信號。 由于以上原因,手機上報測量報告切換至鐵通公司1小區。

47、手機占用鐵通1小區后,鄰區中鐵通公司2小區(10112,22)與銀河1同頻,同樣出現同頻虛高現象,并且此時鐵通公司1小區信號也不正常,再次上發測量報告切換至鐵通公司2小區,導致切換失敗。 優化建議: 增加丁香園大門2小區與銀河2小區鄰區關系,復測。4.6 關于干擾問題的優化 影響通信中的干擾是影響無線網絡掉話率、掉線率等系統指標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僅影響網絡的正常運行,而且影響了用戶的通話質量,是用戶投訴的主要原因之一。信號質量很好而語音質量不好或者數據下載速率低時,一般都是由于干擾引起的,因此,解決干擾問題是網絡優化工作的重點。在TD-SCDMA系統中,根據干擾的來源將干擾分為系統外干擾和系

48、統內干擾兩大類。不同的干擾,來源不同,干擾的現象不同,消除干擾的方法也存在差異,下面分別進行介紹。1)系統外干擾系統外的干擾源的設備一般不能直接操作,通常會請運營商通過無線委員會來進行協商。 2)小區內干擾TD-SCDMA系統只能通過同步控制和功率控制盡量減少小區內干擾,但無法從根本上消除此部分干擾。3)小區間干擾對于頻率和碼字的規劃所造成的影響,可以通過合理的頻率規劃和碼規劃努力減少干擾所帶來的影響。對于覆蓋問題導致的小區間干擾,可以通過解決覆蓋問題來解決干擾。干擾問題案例分析: 嚴重干擾 現象描述: 在長寧大道銀河HT1附近,車輛由南向北行駛,UE占用到丁香園大門HT1-2小區信號,干擾嚴

49、重,出現一次未接通。圖 4-14 干擾案例圖 問題分析: 手機在該處占用丁香園大門2小區信號,往上走時,應該切換至銀河2小區或3小區。 經分析發現,丁香園大門2小區與銀河2小區未配鄰區關系,導致無法進行切換,手機一直駐留在丁香園大門2小區上,覆蓋很差,干擾嚴重,起呼系統無響應,造成未接通。優化建議: 增加丁香園大門2小區與銀河2小區鄰區關系,再復測。4.7 2G/3G互操作的優化 2G/3G系統間互操作主要是指當UE處在TD-SCDMA網絡覆蓋的盲區或TD-SCDMA小區效果較差時,UE可以切換到或重選至GSM系統。以保證UE的正常通信,需要進行數據業務時,MS切換或重選至TD-SCDMA系統

50、。 在3G弱覆蓋區域,開啟3G/2G互操作后,由于兩個系統的參數設置可能會導致系統間的乒乓切換重選問題,從優化思路上主要考慮主要三個方面: 1)了解乒乓重選區域兩個系統信號分布情況,確定重選帶; 2)在重選區域,通過兩邊系統參數設置,擴大重選區域緩沖帶; 3)對默認值進行增大和減小的小幅度調整,每次調整后做幾次驗證測試,得到每次調整后3G到2G、2G到3G的平均重選次數,通過一系列調整后再根據測試過程中的平均重選次數和現場的重選及時性來判斷在當前場景下哪一組的重選參數設置最優。 3G到2G切換的優化思路是: 1)熟悉場景無線環境,了解場內TD信號與GSM信號分布情況; 2)了解場景內用戶行為特征,包括場景內用戶業務分布,用戶移動性特征;3)根據信號分布情況和用戶移動性特征,結合不同網絡優化階段采取不同的互操作。總 結 TD-SCDMA無線網絡優化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貫穿于整個網絡建設的始終的。作為一種全新的3G技術,TD-SCDMA網絡優化內容與其他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