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綠色建筑專題研究世聯廈門公司出品世聯廈門公司出品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2引言引言u緣起:綠色建筑已經從趨勢逐漸走到我們的視野,作為專業顧問公司,我們理應走在行業發展的最前沿;u目的:通過分享,使各位對綠色建筑不但有一個基本、全面的了解,還能夠建立前初步的專業修養,滿足顧問工作的基本需要;什么是綠色建筑?什么是綠色建筑?綠色建筑給我們帶來什么?綠色建筑給我們帶來什么?綠色建筑由哪些技術組成?綠色建筑由哪些技術組成?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怎樣才可被評為綠色建筑?怎樣才可被評為綠色建筑?顧問人員建議綠色建筑可能存在哪些誤區?顧問人員建議綠色建筑可能存在哪些誤區?研研究究 提提 綱綱SyllabusSylla
2、bus綠色建筑的成本如何?綠色建筑的成本如何?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4從可持續發展從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說起說起避免人類自我毀滅的必然措施避免人類自我毀滅的必然措施 u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預言經濟增長不可能無限持續。u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并成立了環境規劃署。u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確定“可持續發展”的概念。u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以及二十一世紀議程,可持續發展
3、進入實施階段。u今天,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越來越頻繁,幾乎每個人都能感覺到環境與生態帶來的日益加深的危機。 化石資源的日益枯竭和價格的日益高漲,水資源的日化石資源的日益枯竭和價格的日益高漲,水資源的日益稀缺和環境的持續破壞,人口數量快速增長帶來的益稀缺和環境的持續破壞,人口數量快速增長帶來的土地資源和其他資源的日益緊張,促使可持續發展已土地資源和其他資源的日益緊張,促使可持續發展已經變成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首要問題!經變成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首要問題!發展趨勢發展趨勢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5建筑在其全生命周期內占據了全社會約一半的資源,推建筑在其全生命周期內占據了全社會約一半的資源,推行綠色建筑是實施可持
4、續發展問題的關鍵所在行綠色建筑是實施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鍵所在u據測算,建筑物在其建造、使用過程中消耗了全球能源的50,產生的污染物約占總量的34(具體數據見右表)。u鑒于全球資源環境面臨的嚴峻現實,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必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并紛紛上升為國策。u綠色建筑(green building)正是遵循保護地球環境、節約資源、確保人居環境質量這樣一些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由西方發達國家于20世紀7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種建筑理念。從這個意義上說,綠色建筑也就是可持續建筑。發展趨勢發展趨勢建筑對全社會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占總比資源消耗總能耗50%水資源50%原材料40%農地減少責任80%環境污
5、染總污染34%空氣污染50%溫室氣體42%水污染50%固體廢物(垃圾)48%資料來源:原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推行綠色建筑 加快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講話 表1 建筑是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6目前綠色建筑的推廣已經變成全球的大趨勢,目前綠色建筑的推廣已經變成全球的大趨勢,我國是以政府的名義積極推廣綠色建筑我國是以政府的名義積極推廣綠色建筑u國際上對可持續建筑的概念不斷發展和更新,提出了多種概念。 u20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組織的“綠色建筑挑戰”(Green Building Challenge)行動,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實行綜合優化設計,使建筑在滿足使用需要的基礎上所
6、消耗的資源、能源最少。u在綠色建筑的推行中,各種綠色建筑的評估體系也隨之建立。目前國際上發展較為成熟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主要由英國的BREEAM,美國LEED,日本的CASBEE和多國合作的GBC等。u20世紀90年代,綠色建筑的理念被引人到我國。并得到國家的強力推進。在制定相關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方面,我國制定了系列標準。其中最重要、影響最大的是經建設部批準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06)自2006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并作為國家標準。國家推動的國家推動的系列活動系列活動發展趨勢發展趨勢低能耗(low energy)建筑 零能耗(zero energy)建筑 能效 (ene
7、rgy efficient)建筑環境友好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建筑 生態 (ecological)建筑綠色 (green)建筑數據來源:2007.8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建筑節能的現狀和趨勢的報告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7一二線城市分別出現兩家齊跌和有價無市的狀況(如右表):一二線城市分別出現兩家齊跌和有價無市的狀況(如右表):u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量價齊降; 2月,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受春節影響,樓市成交依然冷清;u二線城市:二線城市:全面橫盤,有價無量;短期內客戶持幣觀望,上門量和成交量均呈下降趨勢數據來源:國家發改委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長沙重慶武漢海口2007
8、.111.50%1.70%0.70%0.60%1.10%1.20%0.30%0.60%3.70%2007.12-0.20%1.10%0.20%-2.90%0.10%-0.30%0.20%0.90%4.40%2008.1-1.20%1%0.20%-0.50%0.30%0.60%-2.90%0.11%0.80%2008.2-0.30%0.30%-0.10%-0.20%-0.40%-0.40%-1.70%0.10%.80%全國主要城市全國主要城市20072007年年1010月月-2008-2008年年2 2月新建商品住宅均價環比列表:月新建商品住宅均價環比列表:政策解讀:政策解讀:“9.279.27
9、新新政政”實際是政府通過實際是政府通過金融杠桿消除房地產金融杠桿消除房地產泡沫泡沫, ,推動房地產理性推動房地產理性發展發展此次新政影響范圍非常廣:此次新政影響范圍非常廣:u一類一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u二類二類:長江沿線及華東南城市(如重慶、成都、武漢、福州、長沙等)u三類三類:華北城市(如西安、鄭州、合肥等)u四類:四類:三四線城市,如淮南“9.27“9.27新政新政” ” 后,一線城市迅速量價齊跌,二后,一線城市迅速量價齊跌,二線城市陸續有價無市,全國房市進入線城市陸續有價無市,全國房市進入“淡季淡季”市場環境市場環境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8房價與地價倒掛,基于成本控制的綠色建筑不房
10、價與地價倒掛,基于成本控制的綠色建筑不可避免的成為眾多發展商的必然選擇可避免的成為眾多發展商的必然選擇項目項目均價均價三重*5500融科*5000長城*4800中江*4000從項目成本結構的從項目成本結構的角度初步估算需實角度初步估算需實現現6212元元/的均價的均價成本成本壓力壓力下的下的價格價格預期預期取地成本取地成本4.67億元億元總建面總建面20萬萬樓面地價樓面地價2177元元/前期、建安等成前期、建安等成本約本約3000元元/總平均成本約總平均成本約5177元元/約約20%的成本的成本利潤率利潤率周邊類似項目的售價在本項目平均成本上下周邊類似項目的售價在本項目平均成本上下搖擺,但均未
11、搖擺,但均未 超過基于預期利潤的售價超過基于預期利潤的售價當前片區高層產品價格平臺約為當前片區高層產品價格平臺約為5000元元/,低于項目平均成本;,低于項目平均成本;目前長沙市場存在大量價格低于目前長沙市場存在大量價格低于5000元元/的高層物業供應;的高層物業供應;市場處于蕭條期到復蘇期的過程,預計年均價格增幅為市場處于蕭條期到復蘇期的過程,預計年均價格增幅為5%;按按65006500元元/ /的基準價進行的基準價進行初步測算,項目的內部收益率為初步測算,項目的內部收益率為8.6%8.6%,僅略高于銀行利率。僅略高于銀行利率。市場市場條件條件下的下的價格價格預期預期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本報告是
12、嚴格保密的。9發展背景小結:發展綠色建筑是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可逆發展背景小結:發展綠色建筑是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而近期的房地產市場調整加速了這一進程轉的趨勢,而近期的房地產市場調整加速了這一進程1、可持續發展是人類自救的必然措施;2、建筑的節能和環保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3、發展綠色建筑是實現建筑節能和環保的必然選擇;著眼未來著眼未來基于現實基于現實此次淡季意味著房地產暴利時代的結束,理性發展成為房地產發展趨勢,發展基于成本控制的綠色建筑成為未來房地產業的主流。什么是綠色建筑?什么是綠色建筑?綠色建筑給我們帶來什么?綠色建筑給我們帶來什么?綠色建筑由哪些技術組成?綠色建筑由哪些技
13、術組成?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怎樣才可被評為綠色建筑?怎樣才可被評為綠色建筑?顧問人員建議綠色建筑可能存在哪些誤區?顧問人員建議綠色建筑可能存在哪些誤區?研研究究 提提 綱綱SyllabusSyllabus綠色建筑的成本如何?綠色建筑的成本如何?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11 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 ( 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 、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名詞解釋名詞解釋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12綠色建筑是各個階段建筑概念的學術研究和實綠色建筑是各個階段建筑概念的學術研究和實踐的集大成者踐的集大成者 生態建筑和節
14、能建筑是綠色建筑最重要的兩面;智能建筑是綠色建筑的實現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講,綠色建筑就是可持續建筑。 在綠色建筑的發展過程中,各種新建筑名稱涌現 ,如生土建筑、生物建筑、自維持建筑、環境氣候學建筑、新陳代謝建筑和共生建筑 、生態建筑、可持續性建筑等,但主要的如下四個概念:名詞解釋名詞解釋生態建筑:生態建筑: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筑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建筑和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建筑和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調節能力,以
15、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的環境舒適,使人、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人、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節能建筑:節能建筑:節能建筑是指遵循氣候設計和節能的基本方法,對建筑規劃分區、群體和單體、建筑朝向、間距、太陽輻射、風向以及外部空間環境進行研究后,設計出的低能耗建筑低能耗建筑。智能建筑:智能建筑:以建筑物為平臺,兼備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等,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其優化組合為一體,向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健康的建筑環境。可持續建筑:可持續建筑:是指以可持
16、續發展觀規劃、建造的建筑,追求降低環境負荷,與環境相融合,有利于居住者健康的建筑追求降低環境負荷,與環境相融合,有利于居住者健康的建筑。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13綠色建筑與一般建筑的六大區別綠色建筑與一般建筑的六大區別一般建筑一般建筑 力求與自然環境完全隔離; 建筑的形式一律化、單調化 ;片面追求批量生產,低成本建設 ;追求“新、奇、特”“大、洋、貴”,追求標志效應 ;能耗非常大 ;僅在建造過程或是使用過程中對環境負責 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內 部與外部有效連通 ;建筑隨地區差異呈現不同風貌;以最小生態和資源代價,獲得最大利益 ;從人與大自然和諧中獲得靈感 ;極大減少能耗,甚至可自身產生和利用可再生能
17、源 ;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實現與自然共生資料來源:原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推行綠色建筑 加快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講話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14我國的綠色建筑所包含的內容:建筑四節、室我國的綠色建筑所包含的內容:建筑四節、室內環境和運營管理內環境和運營管理節地節地與室外環境與室外環境 運營管理運營管理 綠色建筑綠色建筑評價體系評價體系節能節能與能源利用與能源利用 節水節水與水資源利用與水資源利用 室內環境質量室內環境質量 節材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與材料資源利用 評價標準評價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由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和
18、運營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綜合性能(公共建筑)六類指標組成。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15一個核心一個核心 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的平衡觀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的平衡觀u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內涵解析內涵解析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16兩個全面性兩個全面性時間、空間時間、空間u空間上的全面性:隨著人們對全球生態環境的普遍關注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廣泛深入,建筑的響應從能源方面擴展到全面審視建筑活動對全球生態環境、周邊生態環境和居住者所生活的環境的影響 ;u時間上的全
19、面性:審視建筑的“全壽命”影響,包括原材料開采、運輸與加工、建造、使用、維修、改造和拆除等各個環節 內涵解析內涵解析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17三個基本點三個基本點健康人居、資源集約、最少外部影響健康人居、資源集約、最少外部影響內涵解析內涵解析區域城市人均用地(平方米)發達國家82.4 發展中國家83.3 美國紐約112.5 中國133 我國城鎮人均用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數據來源:2007-01-10 ,綠色建筑設計要堅持“三最”原則訪談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葉耀先 國別每百萬美元GDP能耗 標準油(頓)世界平均274 中國913 日本95.9 我國能源利用效率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本報告是嚴格
20、保密的。18四個控制階段四個控制階段內涵解析內涵解析什么是綠色建筑?什么是綠色建筑?綠色建筑給我們帶來什么?綠色建筑給我們帶來什么?綠色建筑由哪些技術組成?綠色建筑由哪些技術組成?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怎樣才可被評為綠色建筑?怎樣才可被評為綠色建筑?顧問人員建議綠色建筑可能存在哪些誤區?顧問人員建議綠色建筑可能存在哪些誤區?研研究究 提提 綱綱SyllabusSyllabus綠色建筑的成本如何?綠色建筑的成本如何?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20綠色建筑給整個行業帶來什么影響?綠色建筑給整個行業帶來什么影響?綜合效益觀念更新內涵增加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21綠色建筑具有極大的綜合效益綠色建筑具有極大的綜合效益
21、效益效益健康效益健康效益(業主)(業主)經濟效益經濟效益(開發商)(開發商)社會效益社會效益自然環境效自然環境效益益節約能源較少污染充分考慮檔次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綜合設計可以降低投入,取得較高收益降低風險提高租金和降低控制率,提高建筑的估價爭取政府補貼提供業主或者住戶的居住健康度和舒適度減輕對地方基礎設施的壓力;緩和社會矛盾綜合效益綜合效益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22改變全社會對建筑的評價標準,節能環保成為改變全社會對建筑的評價標準,節能環保成為評價住宅的最主要指標之一評價住宅的最主要指標之一觀念更新觀念更新u一味追求材料的高檔;u盲目模仿發達國家生活方式;uu未來觀念未來觀念綜合評價綜合評價u傳統
22、觀念傳統觀念“豪豪”字當頭字當頭u節能:u環保:u舒適居住:u真正能夠打動客戶的住宅由一味追求“貴、豪”的豪宅變成既體現社會責任、又對自身健康最有益的綠色建筑。或者說綠色建筑變成新的“豪宅”。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成熟和理性,“健康”重新變成住宅最重要的評價標準。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23審美觀發生變化,審美觀發生變化,“LESS IS MORE”LESS IS MORE”重新引重新引領審美潮流領審美潮流觀念更新觀念更新單純的美,不是膚淺,不是粗糙、原始,而是最高的智慧和內存豐富的單純。畢加索綠色設計的核心“3R”:Reduce,Recycle,Reuse,不僅要減少物質和能源的消耗,減少有害物質的排
23、放,而且要使產品及零部件能夠方便的分類回收并再生循環或重新利用。 英國BRE綠色環境樓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24對職業的再理解對職業的再理解社會責任、知識更新社會責任、知識更新u在矛盾中掙扎u凸現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u再學習和知識更新觀念更新觀念更新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25全生命周期的設計,而不再僅僅局限于前期的全生命周期的設計,而不再僅僅局限于前期的設計設計內涵增加內涵增加建設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的整體設計,需要針對建設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的整體設計,需要針對每個工程自身特點量身定做,從策劃、選址、每個工程自身特點量身定做,從策劃、選址、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維護直至拆除的全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維
24、護直至拆除的全過程,始終貫徹過程,始終貫徹“低耗低耗”理念。理念。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26高新技術含量增加,涉及新型學科增多,真正高新技術含量增加,涉及新型學科增多,真正做到科技為生活服務做到科技為生活服務u綠色建筑可以整合更多的高新技術,走向智能化;u產生了“性能設計專業”,輔助專業以及其他部分的工作。內涵增加內涵增加什么是綠色建筑?什么是綠色建筑?綠色建筑給我們帶來什么?綠色建筑給我們帶來什么?綠色建筑由哪些技術組成?綠色建筑由哪些技術組成?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怎樣才可被評為綠色建筑?怎樣才可被評為綠色建筑?顧問人員建議綠色建筑可能存在哪些誤區?顧問人員建議綠色建筑可能存在哪些誤區?研研究究
25、提提 綱綱SyllabusSyllabus綠色建筑的成本如何?綠色建筑的成本如何?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28綠色建筑由六大技術組成,按照技術難度、實綠色建筑由六大技術組成,按照技術難度、實現途徑和經濟效益三個維度,形成技術矩陣現途徑和經濟效益三個維度,形成技術矩陣綠色建筑技綠色建筑技術矩陣術矩陣節地與室外環境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運營管理運營管理室內環境室內環境123456技術難度技術難度低技術VS高技術實現途徑實現途徑硬技術VS軟技術經濟效益經濟效益高效VS低效技術組成技術組成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29綠色建
26、筑技術矩陣綠色建筑技術矩陣節地與室外環境節地與室外環境節地節地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30節地與室外環境評價標準(住宅為主)節地與室外環境評價標準(住宅為主)控制項控制項u建筑場地選址無洪災、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脅無洪災、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脅,建筑場地安全范圍內無電磁輻射危害和火、無電磁輻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u住區建筑布局保證室內外的日照環境、采光和通風的要求保證室內外的日照環境、采光和通風的要求,滿足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中有關住宅建筑日照標準的要求。u綠化種植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鄉土植物鄉土植物,選用少維護、耐候性強、病蟲害少,對人體無害
27、的植物。 u住區的綠地率不低于綠地率不低于30%3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1-21-2/ /人人。一般項一般項u選用已開發且具城市改造潛力的用地或在廢棄場地上進行建設;若為已被污染的廢棄地,需要對污染土地進行處理并達到有關標準。u住區公共服務設施按規劃配建,采用綜合建筑并與周邊地區共享。u住區內部及附近無污染散發源。u住區環境噪聲符合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的規定。u住區室外日平均熱島強度不高于1.5。u住區風環境有利于冬季行走舒適及過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風。u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點,栽植多種類型植物,喬、灌、草結合構成多層次的植物群落,喬木量喬木量33株株
28、/100m/100m 綠地面積綠地面積。u選址和住區出入口的設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網絡,到達公共交通站點的步行距離不超過公共交通站點的步行距離不超過500m500m。u住區非機動車道路、地面停車場和其他硬質鋪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園林綠化提供遮蔭。場地透水指標符合以下規定:透水率0.5(1-建筑覆蓋率) 透水率:開發后基地透水面積基地總面積優選項優選項u開發利用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如利用地下空間作公共活動場所、停車庫或儲藏室等用途。節地節地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31綠色建筑技術矩陣綠色建筑技術矩陣節能與能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能節能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32節能與能源利用評價標準(住宅
29、為主)節能與能源利用評價標準(住宅為主) 控制項控制項u住宅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符合國家和地方居住建筑節能標準的規定。u當設計采用集中空調集中空調(含戶式中央空調)系統時,所選用的冷水機組或單元式空調機組的性能系數(能效比)應符合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中的有關規定值。 u設置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調系統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調系統的住宅,采取室溫調節和熱量計量設施。一般項一般項u利用場地自然條件,合理設計建筑體形、朝向、樓距和窗墻面積比,采取有效的遮陽措施,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u選用效率高的用能設備,如選用高效節能電梯。集中采暖系統熱水循環水泵
30、的耗電輸熱比,集中空調系統風機單位風量耗功率和冷熱水輸送能效比符合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的規定。u當設計采用集中空調(含戶式中央空調)系統時,所選用的冷水機組或單元式空調機組的性能系數(能效比)比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中的有關規定值高一個等級。u公共場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和高效燈具公共場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和高效燈具,并采取其它節能控制措施,其照明功率密度符合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的規定。在自然采光的區域設定時或光電控制的照明系統。u設置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調系統的住宅,采用能量回收系統(裝置)。u根據當地氣候和自然資源條件,充分利用
31、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建筑總能耗的比例大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建筑總能耗的比例大于5%5%。優選項優選項u采暖和(或)空調能耗不高于國家和地方建筑節能標準規定值的空調能耗不高于國家和地方建筑節能標準規定值的80%80%。u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建筑總能耗的比例大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建筑總能耗的比例大于10%10%。節能節能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33綠色建筑技術矩陣綠色建筑技術矩陣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水節水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34節水與水資源利用評價標準(住宅為主)節水與水資源利用評價標準(住宅為主)控制項控制項u在方案、規劃階段制定水系統規劃方案,統籌考慮傳統與非
32、傳統水源統籌考慮傳統與非傳統水源的利用。u設置完善的供水系統完善的供水系統,水質達到國家或行業規定的標準,且水壓穩定、可靠。u設置完善的排水系統完善的排水系統,采用建筑自身優質雜排水、雜排水作為再生水源的,實施分質排水。u用水分戶、分用途設置計量儀表水分戶、分用途設置計量儀表,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網漏損。 u采用節水器具和設備,節水率不低于節水率不低于8 8。一般項一般項u合理規劃地表與屋面雨水徑流途徑,降低地表徑流,采用多種滲透措施增加雨水滲透量。 u綠化用水、景觀用水等非飲用水采用非傳統水源綠化用水、景觀用水等非飲用水采用非傳統水源。u綠化灌溉采取微灌、滲灌、低壓管灌等節水高效灌溉方式。u
33、在缺水地區,優先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廠的再生水;附近沒有集中再生水廠時,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合理選擇其他再生水水源和處理技術。u在降雨量大的缺水地區,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合理確定雨水處理及利用方案。u使用非傳統水源時,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對人體健康與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u采用非傳統水源時,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小于采用非傳統水源時,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小于1010。 優選項優選項u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低于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低于3030節水節水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35綠色建筑技術矩陣綠色建筑技術矩陣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材節材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36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評價標準(住宅為主
3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評價標準(住宅為主)控制項控制項u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滿足相應產品質量國家或行業標準;其中材料中有害物質含量滿足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u采用集約化生產集約化生產的建筑材料、構件和部品,減少現場加工。一般項一般項u建筑材料就地取材,至少至少20%(20%(按價值計按價值計) )的建筑材料產于距施工現場的建筑材料產于距施工現場500500公里范圍內公里范圍內。u使用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如高強度鋼、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劑等。u將建筑施工、舊建筑拆除和場地清理時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中可循環利
35、用、可再生利用的建筑材料分離回收和再利用。在保證安全和不污染環境的情況下,可再利用的材料(按價值計)占總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的材料(按價值計)占總建筑材料的5 5;可再循環材料(按價值計)占所用總建筑材料的;可再循環材料(按價值計)占所用總建筑材料的1010。u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優先使用利用工業或生活廢棄物生產的建筑材料。u使用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功能性裝飾裝修材料。u結構施工與裝修工程一次施工到位,避免重復裝修與材料浪費(即裝修交房,編者注)結構施工與裝修工程一次施工到位,避免重復裝修與材料浪費(即裝修交房,編者注)。優選項優選項u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結構體系。節材節材本報
36、告是嚴格保密的。37綠色建筑技術矩陣綠色建筑技術矩陣室內環境室內環境室內環境室內環境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38室內環境評價標準(住宅為例)室內環境評價標準(住宅為例)控制項控制項u每套住宅至少有至少有1 1個居住空間滿足日照標準的要求個居住空間滿足日照標準的要求。當有4 4個以上居住空間時,至少有個以上居住空間時,至少有2 2個個居住空間滿足日照標準的要求。u臥室、起居室(廳)、廚房設置外窗,窗地面積比不小于窗地面積比不小于1/71/7。當一套住宅設有1 1個以上衛生個以上衛生間時,至少有一個衛生間設有外窗間時,至少有一個衛生間設有外窗。u對建筑圍護結構采取有效的隔聲、減噪措施,臥室、起居室的允
37、許噪聲級臥室、起居室的允許噪聲級在關窗狀態關窗狀態下白天白天不大于不大于45 dB45 dB(A聲級),夜間不大于夜間不大于35 dB35 dB(A聲級)。樓板和分戶墻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不小于45dB,樓板的計權標準化撞擊聲聲壓級不大于70dB。外窗和戶門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不小于30dB。 u居住空間能自然通風,通風開口面積通風開口面積不小于該房間地板面積房間地板面積的1/201/20。u室內空氣質量符合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的規定。一般項一般項u居住空間開窗能有良好的視野,且避免居住空間之間的視線干擾。u圍護結構的熱工設計符合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規定。u設
38、采暖和(或)空調系統(設備)的住宅,運行時用戶可根據需要對室溫進行調控。u采用可調節外遮陽,防止夏季太陽輻射透過窗戶玻璃直接進入室內。u設置室內空氣質量監測裝置,利于住戶的健康和舒適。室內環境室內環境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39綠色建筑技術矩陣綠色建筑技術矩陣運營管理運營管理運營管理運營管理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40運營管理評價標準(住宅為例)運營管理評價標準(住宅為例)控制項控制項u制定并實施節能、節水、節材與綠化管理制度管理制度。u住宅水、電、燃氣,采暖與(或)空調分戶、分類計量與收費分戶、分類計量與收費。u制定垃圾管理的制度制定垃圾管理的制度,對垃圾物流進行有效控制,對廢品進行分類收集,防止垃
39、圾無序傾倒和二次污染。u設置密閉的垃圾容器密閉的垃圾容器,生活垃圾采用袋裝化存放,保持垃圾容器清潔、無異味。u制定并實施施工項目節能與節水的具體措施節能與節水的具體措施。u制定并實施施工項目保護環境具體措施保護環境具體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噪聲影響、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對場地周邊區域的影響。一般項一般項u垃圾站(間)設沖洗和排水設施,存放垃圾能及時清運、不污染環境、不散發臭味。u智能化系統定位正確、采用的技術先進實用、系統可擴充性強,能較長時間的滿足應用需求;達到安全防范子系統、管理與設備監控子系統與信息網絡子系統的基本配置。u采用無公害病蟲害防治技術,規范殺蟲劑、除草劑、
40、化肥、農藥等化學藥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對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的損害。u栽種和移植的樹木成活率樹木成活率90%90%,植物生長狀態良好。u施工單位制定建筑廢棄物管理計劃,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率達到廢棄物回收利用率達到30%30%以上以上。u建筑施工企業和物業管理部門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u垃圾分類回收率垃圾分類回收率(實行垃圾分類收集的住戶占總住戶數的比例)達)達90%90%。u設計為改造和更換設備、管道提供便利。優選項優選項u對可生物降解垃圾進行單獨收集或設置可生物降解垃圾處理房, 垃圾收集或垃圾處理房設有風道或排風、沖洗和排水設施,處理過程無二次污染。 運營管理運營管理本報告是嚴格保
41、密的。41用戶最關注的用戶最關注的6 6項技術和關注較少的項技術和關注較少的6 6項技術項技術最受用戶關注的最受用戶關注的6項技術項技術用戶關注最少的用戶關注最少的6項技術項技術可視對講系統防噪音系統呼梯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戶式新風系統室內和地下室采光系統太陽能游泳池壁掛爐系統雨水回收系統節能電梯室內場景控制系統節能燈具資料來源:綠色建筑調研什么是綠色建筑?什么是綠色建筑?綠色建筑給我們帶來什么?綠色建筑給我們帶來什么?綠色建筑由哪些技術組成?綠色建筑由哪些技術組成?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怎樣才可被評為綠色建筑?怎樣才可被評為綠色建筑?顧問人員建議綠色建筑可能存在哪些誤區?顧問人員建議綠色建筑可能存在
42、哪些誤區?研研究究 提提 綱綱SyllabusSyllabus綠色建筑的成本如何?綠色建筑的成本如何?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43世界主要的綠色建筑的評價標準世界主要的綠色建筑的評價標準u英國英國BREEAMBREEAM : 1990年,建筑研究中心環境評估法(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第一個綠色建筑綜合評估系統,也是國際上第一套實際應用于市場和管理之中的綠色建筑評價辦法;u美國美國LEEDLEED:1995年,美國綠色建筑協會(USGBC)編寫能源與環境設計先導(Le
43、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TM),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也是我國標準制定的主要參考對象。u加拿大為主加拿大為主GBC98GBC98:1998年,由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發起,美英等14個西方主要工業國共同參與的綠色建筑國際會議“綠色建筑挑戰98”(Green Building Challenge98),目標是發展一個能得到國際廣泛認國際廣泛認可可的通用綠色建筑評估框架,以便能對現有的不同建筑環境性能評價方法進行比較。u日本日本Case BeeCase Bee: (comprehensive asse
44、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建筑物綜合環境性能評價方法以各種用途、規模的建筑物作為評價對象,從“環境效率”定義出發進行評價。其試圖評價建筑物在限定的環境性能下,通過措施降低環境負荷的效果。此評價體系被認為是目前最完備目前最完備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u其他,德國LNB、澳大利亞NABERS、挪威Eco Profile、法國的ESCALE、我國香港HKBREAM、臺灣地區綠建筑解說與評估不同的評價標準側重點不一樣,但核心內涵一致。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44綠色建筑評價與等級劃分綠色建筑評價與等級劃分六類指標、三
45、重六類指標、三重選項,三個等級選項,三個等級u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由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和運營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綜合性能(公共建筑)六類指標組成。每類指標包括控制項、一般項與優選項每類指標包括控制項、一般項與優選項。u綠色建筑的評價原則上以住區或公共建筑為對象原則上以住區或公共建筑為對象,也可以單棟住宅為對象進行評價。評價單棟住宅時,凡涉及室外環境的指標,以該棟住宅所處住區環境的評價結果為準。u對新建、擴建與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評價,在其投入使用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進行。一年后進行。 u綠色建筑評價的必備條件應為全部滿
46、足本標準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控制項要求。按滿足一般項數和優選項數的程度,綠色建筑劃分為三個等級,等級按表3.2.4-1、表3.2.4-2確定。資料來源:建設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45綠色建筑評價與等級劃分綠色建筑評價與等級劃分住宅建筑住宅建筑表表3.2.4-1 劃分綠色建筑等級的項數要求(住宅建筑)劃分綠色建筑等級的項數要求(住宅建筑)等級一般項數(共40項)優選項數(共6項)節地與室外環境(共9項)節能與能源利用(共5項)節水與水資源利用(共7項)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共6項)室內環境質量(共5項)運營管理(共8項)423325-6344362746
47、5474注:根據住宅建筑所在地區、氣候與建筑類型等特點,符合條件的一般項數可能會減少,表中對一般項數的要求可按比例調整。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46綠色建筑評價與等級劃分綠色建筑評價與等級劃分公共建筑公共建筑表表3.2.4-2 劃分綠色建筑等級的項數要求(公共建筑)劃分綠色建筑等級的項數要求(公共建筑)等級一般項數(共43項)優選項數(共21項)節地與室外環境(共8項)節能與能源利用(共10項)節水與水資源利用(共6項)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共5項)室內環境質量(共7項)全生命周期綜合性能(共7項)3 35 52 22 22 23 3- -5 56 63 33 34 44 46 67
48、 78 84 44 46 66 61313注:根據建筑所在地區、氣候與建筑類型等特點,符合條件的項數可能會減少,表中對一般項數和優選項數的要求可按比例調整。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47評估流程評估流程根據最后得分評為一星、二星和根據最后得分評為一星、二星和三星三星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4820082008年度第一批年度第一批“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項目名單項目名單編號項目類型項目名稱單位名稱標識星級1公共建筑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綠色建筑工程研究中心辦公樓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2華僑城體育中心擴建工程深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3中國201
49、0年上海世博會世博中心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4綠地匯創國際廣場準甲辦公樓上海綠地楊浦置業有限公司5住宅建筑金都漢宮武漢市浙金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6金都城市芯宇(1號、2號、3號、5號、6號)杭州啟德置業有限公司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第67號 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49金都金都城市芯宇城市芯宇 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一星,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一星,實現節約實現節約65%65%總體能耗總體能耗 u城市芯宇目標:城市芯宇目標: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三星,住宅性能3A,建筑節能65%為藍本的三大住宅性能指標體系案例欣賞案例欣賞物業類別 公寓 建筑類別5幢高層裝修狀況 毛坯 、精裝
50、均價 毛坯23000元/平米,精裝30000元/平米 樓層狀況29-30層,1000余套墻面保溫體系墻面外墻保溫隔熱和建筑材料門窗隔熱體系、架空樓層等進行一體化設計;節能方面VIV空調系統;戶內設置熱回收裝置,降低能耗;公共部位照明燈具均采用節能光源,燈具除應急燈外均采用紅外節能自熄開關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整個小區設置雨水回用系統,澆灌景觀。隔音降噪上下樓板地面全部采用隔噪樓板;汽車庫的道路專門使用低噪音的彩色防滑路面。科技智能化系統地下車庫的燈光導航系統,既節約能源,又提高住宅的使用便利性和品質感;國際品牌智能家居系統,最大限度的進行功能集成室內環境單戶式新風系統,可探測室內CO2 濃度自動控
51、制 ;戶單戶式中央吸塵系統,方便快捷,且防止空氣二次污染 ;安裝進口變頻大金戶式中央空調,帶手機遠程控制功能,節能省電且方便宜操作 ;資料來源:新華網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50LEEDLEEDTMTM標準標準目前世界各國各類綠色建筑目前世界各國各類綠色建筑評估中最具有影響力的評估標準評估中最具有影響力的評估標準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評價標準針對建筑LEED-NC新建筑LEED-EB既有建筑LEED-CI商業建筑室內環境LEED-CS建筑主體和外殼LEED-Homes住宅LEED-Scho
52、ol學校LEED-Retail零售店LEED-ND社區開發LEEDLEED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51LEEDLEEDTMTM 2.0 2.0 的六大評價體系的六大評價體系可持續建筑場可持續建筑場址址建筑節能與大建筑節能與大氣氣材料與資源材料與資源設計創新計劃設計創新計劃LEEDTM 2.0 室內環境質量室內環境質量水資源利用水資源利用LEEDLEED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52LEEDLEEDTMTM 2.0 2.0 的六大評價體系的六大評價體系細則細則1 1一、可持續建筑場址一、可持續建筑場址14分分二、水資源利用二、水資源利用5 分分三、建筑節能與大氣三、建筑節能與大氣17 分分環境破壞與侵蝕控
53、制必要節約景觀用水2基本建筑系統試運行必要場址選擇1采用創新性廢水技術1能源最低特性必要城市開發1降低用水量與節水1消除暖通空調設備使用氟里昂必要污染地再開發1優化能源特性10利用公共交通的替代交通5再生能源利用3減少場地對環境影響2調試與試運行1雨水管理和綜合利用2臭氧耗損1景觀設計和降低熱島效應2監測和控制1降低光污染1綠色能源利用1LEEDLEED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53LEEDLEEDTMTM 2.0 2.0 的六大評價體系的六大評價體系細則細則2 2四、材料與資源四、材料與資源13 分分五、室內環境質量五、室內環境質量15 分分六、設計創新計劃六、設計創新計劃5 分分再生資源收集必要
54、室內空氣質量要求必要設計的創新性4建筑再利用3控制吸煙必要LEED認定的專業創新1施工廢物管理2二氧化碳監控1資源再利用2提高通風效率1使用再生材料2建設中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措施2地方/區域性材料2低排放材料利用4快速再生材料利用1室內化學物和污染物源控制1使用可持續認證材料1系統可控制性2熱舒適性2自然光和視覺環境2LEEDLEED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54LEEDLEED的評估流程的評估流程根據得分最后可分為認根據得分最后可分為認證級、銀牌級、金牌級和白金級四個層次證級、銀牌級、金牌級和白金級四個層次LEEDLEED什么是綠色建筑?什么是綠色建筑?綠色建筑給我們帶來什么?綠色建筑給我們帶來什么
55、?綠色建筑由哪些技術組成?綠色建筑由哪些技術組成?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怎樣才可被評為綠色建筑?怎樣才可被評為綠色建筑?顧問人員建議綠色建筑可能存在哪些誤區?顧問人員建議綠色建筑可能存在哪些誤區?研研究究 提提 綱綱SyllabusSyllabus綠色建筑的成本如何?綠色建筑的成本如何?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56誤區一:對綠色建筑概念發生誤解,把誤區一:對綠色建筑概念發生誤解,把“綠色綠色”等同于等同于“綠化綠化”、“高科技高科技”或者或者“天然天然”等,從而出現偏差等,從而出現偏差 根據綠色建筑的3F原則(Fit for the nature、Fit for the people、Fit for t
56、he time)可以看出,綠色建筑強調的是人與建筑的相互協調,追求的是人、自然之間永久的動態平衡,而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地點和時間點上的平衡 ,而應該有時間和空間上的全面性; 另外,片面綠化還容易出現新得環境問題和浪費資源問題等。u綠化綠色?綠化綠色? 高科技的使用不考慮當地實際情況,從而造成電、水等能源或資源新的浪費; 一味堆砌高科技,沒有充分考慮實用性。 u高技術的才能高技術的才能是綠色的是綠色的 ? 既然“綠色”原則強調尊重自然,那么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東西就一定是綠色的?其實,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自然界是非常復雜的,自然界中也有很多東西對人類是有害的 。u天然的就必定天然的就必定是綠色
57、的?是綠色的? 本報告是嚴格保密的。57誤區二:一味建議開發商引進先進國家或地區誤區二:一味建議開發商引進先進國家或地區的綠色建筑經驗,忽略了因地制宜的綠色建筑經驗,忽略了因地制宜u氣候:氣候:氣候對建筑設計的影響非常巨大,因此綠色建筑技術的使用必須充分考慮當地氣候因素;氣候因素主要包括:年平均氣溫、最高(低)溫度,濕度、太陽能、降雨量與蒸發量,風力與風向等。u環境:環境:指廣義的環境,除了地質、地表環境,還包括交通、大氣、水和生態環境等,這些都與綠色建筑的規劃設計休戚相關。u資源:資源:建筑也是消耗資源最大的產業,綠色建筑最重要的以就是節約資源,因此必須弄清楚當地的資源情況。u經濟:經濟:經濟是一切工作的基礎。住宅建筑的綠色必須考慮與當地經濟水準有基本銜接。u文化:文化:開展綠色建筑活動時,要全方位地延承,既要要成鄉土文化的“文脈”,也要選擇地延承作為鄉土文化載體的“人脈”;既要延承鄉土文化的物質表象,也要注意將生內涵。本page主要引用自:因地制宜綠色建筑的靈魂 中國建設科學研究院 王有為 程志軍因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涂裝車間安全培訓課件
-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教案
- 個人車輛抵押借款合同
- 小學數學三 分數除法教案
- 水輪機發電站變壓器運行與管理考核試卷
- 煤炭市場結構優化與產業轉型升級路徑探索分析研究探討考核試卷
- 塑粉車間安全培訓
- 管道工程應急預案優化與實施策略思考探索考核試卷
- 玉米食品的國際市場拓展與貿易壁壘考核試卷
- 皮裝飾制品的時尚元素融入考核試卷
- 3DMAX創建之美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 微觀經濟學(山東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大學
- 2024屆九省聯考英語試題(含答案解析、MP3及錄音稿)
- 2024年司法考試刑法真題及答案
- 2023“原理”練習題題庫
- 《工程倫理》練習題集
- 2024年高考真題-政治(江蘇卷) 含答案
- 文勘土方施工方案
- 港航實務 皮丹丹 教材精講班課件 52-第2章-2.5.3-鋪面面層施工-2.5.4-鋪面連接施工-2.5.5-堆場構筑物施工
- 危險品倉儲危險品貯運車輛考核試卷
- 酒店工作安全培訓(共60張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