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治痿獨取陽明”的授課思路_第1頁
《黃帝內經》“治痿獨取陽明”的授課思路_第2頁
《黃帝內經》“治痿獨取陽明”的授課思路_第3頁
《黃帝內經》“治痿獨取陽明”的授課思路_第4頁
《黃帝內經》“治痿獨取陽明”的授課思路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帝內經“治痿獨取陽明”的授課思路痿證是臨床常見的疑難病癥,現代醫學中的脊髓炎、重癥肌無力、多發性神經炎等多種疾病可劃入痿證范疇。中醫研究痿證始于內經。內經中素問痿論、靈樞根結、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素問異法方宜論等篇都有關于痿證的記載。其中素問痿論篇對痿證的病因進行了詳細的闡釋,尤其是篇中提出的“治痿獨取陽明”,成為后世醫家治療痿證的重要指導原則,并為臨床辨痿治痿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但在臨床實際應用中,痿證的治療要考慮發病原因、體質等的影響,治療方法也有所區別。學生容易混淆,所以對內經中“治痿獨取陽明”本意的探討對于加深學生的理解至關重要。1 “治痿獨取陽明”的理論內涵治痿獨取陽明”見于素問痿

2、論,是中醫學治療痿證的重要法則,受到歷代醫家的尊崇。說文云:“痿,痹也。”可見,痿證本指由于氣血痹阻不通,導致肌體失養,而出現的以行走困難為主要表現。素問痿論闡釋了痿證的病機: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確立了陽明在痿證治療中的重要地位。該篇論述了“五痿”的病因、病機理論,其中,肺是形成痿證的首要臟器。肺的津液來之于脾胃,且肝腎之精亦有賴于脾胃生化。若脾胃功能不健,氣血津液化生不利,肺之津液來源不足,無法正常布散水谷精微,肝腎之精生成匱乏,肢體筋脈失于濡養,則易發痿證。通過調理脾胃,使飲食得增,氣血津液充沛,筋脈得以滋養,有利于痿證的恢復,這些都強調了陽明脾胃在痿證

3、治療中的重要地位。需要和學生強調的是,“取”字并非一味指補養,而應當視其有余不足、所謂“獨”字只是強調陽明的重要性,而非只顧陽明一經。素問痿論篇也對治痿取之陽明”也作了進一步的論述。痿論篇提到:“沖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于宗筋,陽明總宗筋之會,會于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于帶脈,而絡于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沖脈為十二經脈之海,滲灌溪谷,沖脈和陽明經合于宗筋,共同和陰經陽經會于氣街。氣街為陽明脈氣所發,故陽明為諸經的統帥。陽明虛可導致氣血虛少,五臟六腑失養,宗筋失潤,發生痿證。人體經脈運動還依賴帶脈和督脈的作用,帶脈有約束作用,督脈督一身之陽氣,帶脈和

4、督脈和陽明相絡,所以陽明胃脈虧虛則宗筋失潤,帶脈也不能收引,因而兩足痿弱不用。在篇末又云:“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臨床上要根據不同情況,調其正邪虛實,和其病情順逆,并適當兼顧各臟腑受氣的時月來治療痿證。2 “治痿獨取陽明”與臨床治療雖然內經確立了陽明在痿證治療中的重要地位,后世醫家在臨床上對于痿證的治療各有偏重。在講解“治痿獨取陽明”的理論內涵后,也要從歷代醫家對該理論的運用角度來加深學生的理解。有的醫家采用補法治療痿證,突出陽明胃對治痿的重要作用,從解決痿證中陰精不足,經脈肌肉及關節失養的角度出發。如補脾益氣法調理脾胃,以資氣血之源;滋胃津以潤五臟氣

5、之燥;或者針刺常取足三里等保健穴位等。皇普謐針灸甲乙經中明確了治痿的穴位:痿蹩不能行,地倉主之"。地倉乃是足陽明胃經和陽踴脈的交會穴,既從陽明入手,又考慮了奇經的作用。此外,內經層論督脈與痿證發病的關系,華佗神醫秘傳記載有華佗從督脈治痿要訣,且有具體灸法緣督為治,支無不伸一人病腳蹩不能行,先生切脈后,即使解衣,點背數十處,相間一寸或五寸,從邪不能當,言灸此各七壯,灸創愈,即能行也。”遵從內經旨意,取陽明治痿同時不可忽視奇穴。宋代陳言則提出“諸治痿法,當養陽明和沖脈”,并創制了藿香養胃湯、麋角丸。其中藿香養胃湯實為陽明脾胃虛弱致痿的理想方藥,麋角丸中麋角、熟地乃為養血要藥。“陽旺則能生

6、陰血”,養血治痿之意昭然。劉河間從內經中痿證的病因得到啟發,根據“太過則令四肢不舉”“肺熱葉焦”致痿的理論,認為痿證偏實,當以瀉為主。善用大黃瀉下,守攻兼用。張子和認為“痿病無寒”,長期服藥體內生熱,主張攻下治痿。并指出“陽明者,胃與大腸也”,將陽明范圍擴大至大腸,多用涌吐、攻下之劑,拓開了痿證的治療思路。朱丹溪則明確提出“然痿之不足,乃陰血也”。尤其對肝腎陰虛的痿證頗有心得,創制了虎潛丸,大補丸等苦寒之方,兼以滋補腎陰,至今仍在臨床廣泛應用。現代名醫鄧鐵濤結合內經、難經損脈為病致痿的理論,提出了重癥肌無力虛損致病的觀點,并在臨床上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吳以嶺院士借鑒古人經驗,結合現代醫學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大膽提出了從奇經論治的觀點,創造性地采用“扶元起萎,養榮生肌”的治療新方法,尤重奇經之督脈,督脈循行路線涉及腦、脊髓,督脈受損,循行部位受累尤甚,脊髓與腦失去溫養而發病。從大量中藥中精選出幾十種溫養督脈、振奮神經的藥物,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 結語綜上所述,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從理論和臨床來逐漸理解“治痿獨取陽明”的內涵,抓住該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