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坪角隧道溶洞處理方案(共32頁)_第1頁
毛坪角隧道溶洞處理方案(共32頁)_第2頁
毛坪角隧道溶洞處理方案(共32頁)_第3頁
毛坪角隧道溶洞處理方案(共32頁)_第4頁
毛坪角隧道溶洞處理方案(共32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毛坪角隧道D2K475+975D2K476+040段溶洞處理施工方案1 編制目的及依據1.1 編制目的為了保證本隧道溶洞能夠安全、快速的處理完畢,特制定本方案。1.2 編制依據1、毛坪角隧道設計施工圖2、時速350公里雙線隧道復合式襯砌(滬昆貳隧參01)3、時速350公里雙線隧道輔助施工措施及施工方法(滬昆貳隧參05)4、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5、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3-2010 J1149-2011)6、鐵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4-2009)7、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TB10121-20

2、07)8、鐵道部關于進一步明確軟弱圍巖及不良地質鐵路隧道設計施工有關技術規定的通知(鐵建設【2010】120號)與關于進一步加強鐵路隧道設計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技【2010】352號)9、現場隧道溶洞勘測資料。2 工程概況2.1 設計概況毛坪角隧道位于玉屏東三穗區間,雙線隧道,左右線線間距為5.0m,設計為25的單面上坡,全隧除D2K475+666.2339D2K476+544段位于半徑R=9005m的右偏曲線上外,其余地段均為直線。隧道進口里程D2K475+582,出口里程D2K476+544,全長962m。隧道進口接蜜蜂破大橋昆明端橋臺臺尾,出口接路基工程。洞身穿越地層主要為寒武系下

3、統清虛洞組(1q)灰巖,測區地層單斜,巖體較破碎,最大埋深約75m。2.2溶洞段設計概況D2K475+975D2K476+040段為級圍巖。初期支護采用掛網噴漿防護,拱墻噴C25混凝土,厚23cm,仰拱噴C25混凝土,厚12cm。拱部180°范圍設6mm鋼筋網(網格間距25cm×25cm),拱部設25×7中空注漿錨桿,邊墻設22砂漿錨桿,錨桿長3m,環向間距1.2m,縱向間距1.5m。加強支護采用拱部22三肢格柵,間距為1.2m。二次襯砌類型為b型復合式襯砌,按照滬昆貳隧參01-09施作。2.3 施工情況本隧道于2010年12月自出口開始施工,截止2012年10月

4、1日,上臺階施工至D2K476+035時,線路左側拱腳揭示一溶洞,經測量D2K475+975D2K476+040段線路左側為一處溶洞大廳,部分位置侵入隧道斷面右線,溶洞順線路方向長度約70m,寬度約1042m不等,溶洞高1827m不等,洞壁溶蝕嚴重,洞壁圍巖為灰巖,節理裂隙極為發育,水平層理裂隙較大,且自穩性極差,洞頂掉塊嚴重,掉塊全部為大型塊狀灰巖,最大掉塊約12方。2.4溶洞勘測情況自2012年10月1日發現溶洞至今,我項目分別在2012年10月2與2012年10月5日對溶洞進行了2次精測,勘測平面圖如下:毛坪角隧道溶洞大廳平面圖D2K476+000橫斷面毛坪角隧道溶洞照片毛坪角隧道溶洞現

5、場照片3 溶洞處理進度計劃安排根據現場設備資源及總體工程進度安排,并保證安全快速的完成本隧道溶洞處理,溶洞處理進度安排如下:毛坪角隧道D2K475+975D2K476+040溶洞處理工期安排序號施工項目開始歷時(天)結束備注1洞壁處理2012年11月1日72012年11月7日2上臺階及護拱施工2012年11月8日302012年12月7日按照每天1.0m進度計算4下臺階施工2012年11月18日202012年12月15日5仰拱施工2012年11月25日202012年12月20日6襯砌施工2012年11月25日202012年12月30日4 施工方案4.1總體施工方案根據施工揭示情況及斷面量測情況,

6、正洞受溶洞大廳影響范圍為:D2K476+040D2K475+975。D2K476+040D2K475+975段拱頂圍巖裂隙較發育,開挖震動掉塊嚴重,且掉塊較大,針對此段擬采用強排險、保安全的方案施工,拱頂位置破碎帶嚴格排險,將破碎巖石進行清理,并采用錨噴防護,確保施工安全。之后施作初支背后擋墻,頂住溶洞頂板。之后施作初期支護,施作完畢通過初支預留孔洞,向初支頂部與直立擋墻空洞位置泵送混凝土,形成3米護拱,護拱后吹砂填實。擋墻施作分層分段施作。施工順序:洞壁排險左線初支外洞壁錨噴防護分段直立擋墻施作上臺階開挖初期支護護拱施工吹砂回填下臺階施工仰拱施工襯砌施工。4.2分部施工方案 D2K476+0

7、40D2K475+975段拱頂圍巖裂隙較發育,開挖震動掉塊嚴重,且掉塊較大,針對此段擬采用強排險、短掘進、立擋墻、護拱緊跟的方案施工。自D2K476+040位置向小里程一次按照0.5m進尺控制。開挖后對拱頂位置破碎帶進行排險,將破碎巖石進行清理,確保施工安全后,按照附圖“毛坪角隧道溶洞處理施工方案”處理溶洞。施工各個工序須注意安全,平穩推進,確保施工安全,且做好防護工作。4.2.1 洞壁排險1、對已掉落巖體,采用裝載機與挖機配合自卸式出碴車棄于棄碴場。2、對溶洞懸空部位松動巖體,采用強排險方式排除破碎巖體和松動巖體,保證清理結束后懸空面巖體完成。3、清理洞內及溶洞懸空面下面的碎石巖體,方便后續

8、施工。4.2.2 溶洞洞壁防護 1、于左線初支外5米溶洞懸空面,采用錨噴防護,保證施工安全。洞身內頂部利用開挖臺車施作錨噴防護,洞身外側利用搭設臨時腳手架進行錨噴防護。 2、錨噴防護采用22砂漿錨桿,縱向×橫向=1m×1m,L=4m,垂直巖面布置,采用風鉆鉆孔,鉆孔直徑不小于37mm,砂漿固定錨桿,錨桿配設墊板、螺母。 3、掛設8鋼筋網片,采用8級鋼加工制作,網格間距20*20cm,平鋪于溶洞洞壁,利用錨桿墊板鎖死網片,網片間搭接12個網格,采用點焊連接。均勻向鋼筋網片上噴射C30混凝土10cm,采用濕噴工藝,表面噴射平順。 4、待噴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之后,5米一個斷面布

9、置監控量測點,適當位置加密測點布置,施工中加強觀測頻率,指導現場施工。4.2.3 擋墻施作 1、于D2K476+040D2K475+975左線邊墻外側2米施作擋墻。 2、擋墻基礎采用人工配合機械,基底掏槽,掏槽寬度根據現場直立擋墻高度計算,掏槽深度不小于1米,落于穩固基巖上。擋墻頂寬2.0米,靠近初支面直立,靠近溶洞洞壁面以1:0.2坡度向下延伸至基礎,擋墻高度根據現場溶洞高度調整。 3、擋墻頂部與溶洞懸空面接觸地方,須對溶洞壁鑿毛或刻槽處理。擋墻頂部與溶洞懸空面應接觸密實,防止擋墻橫向滑移。 4、通過測量放樣,架設模板,直立擋墻沒2米一循環,D2K476+020預留2m×2m的門行

10、入口,以便對溶洞大廳進一步勘探。擋墻底部預留100排水管,縱向間距每3米一道。5、擋墻采用C20混凝土澆筑,澆筑過程中分層分段施工,擋墻每段2米,每層3米施作,直至與溶洞懸空面接觸密實。分層灌注混凝土,一次澆筑量不宜過大。振搗時,按“快插慢拔”操作,其層厚不超過振動棒長的1.25倍,并插入下層不小于5cm,振搗時間為1030s。振搗棒應等距離地插入,均勻地搗實全部混凝土,插入點間距應小于振搗半徑的1倍。前后兩次振搗棒的作用范圍應相互重疊,避免漏搗和過搗。振搗時嚴禁觸及鋼筋和模板。直至該段澆筑完成,混凝土采用C20。4.2.4 上臺階開挖及支護 采用臺階法加臨時仰拱開挖及支護,參照 “滬昆貳隧參

11、05-16”圖施作,按照Vc開挖半徑開挖預留不少于15cm的預留變形量。采用松動爆破,減小對周圍巖體的擾動,施工中須加強監控量測頻率,指導施工。初期支護按照c 型復合式襯砌類型參照 “滬昆貳隧參01-36”圖施作,鋼架間距0.5米。 1、超前支護超前小導管采用42熱軋無縫鋼管,長度為4m,每2.4m設一環,環向間距為0.4m,每環設置50根,其搭接長度不小于1m。溶洞初支段部分取消超前小導管。超前小導管施工前用510cm厚噴射混凝土封閉掌子面,然后施做注漿小導管形成一定厚度的加固圈后,進行開挖等作業。2、上臺階開挖 1)測量放樣 精確量測斷面開挖線,確定開挖輪廓線及拱架安裝位置(溶洞大廳與正洞

12、交叉位置)確定護拱模板拱架長度及模板安裝位置的超欠挖情況。 2)開挖掘進上臺階洞身左側溶洞已經侵入正洞,右側部分需要進行爆破開挖,開挖在上一環超前支護下進行,采用少裝藥,加密孔的松動爆破。開挖每次不得大于0.5m。開挖后人員設備在初期支護已經施作后的安全區域,對溶洞頂破碎帶進行排險處理,必要時采用開鑿挖掘機對大型危石進行鑿除,確保施工安全。3、初期支護1)自D2K476+040向小里程按照每循環0.5m,進行初期支護。2)在監控量測穩定的前提下,首先整平開挖面,初噴4cmC30噴射混凝土,噴射混凝土表面平順。3)加強支護采用全環I22a型鋼拱架,縱向間距0.5m,拱腳立于32a槽鋼上,槽鋼嵌入

13、基巖內,保證拱腳的穩定性。鋼架間采用22縱向連接鋼筋連接,環向間距50cm,與鋼架焊接。初支于在擋墻預留孔洞對應初支位置,預留孔洞,頂部作成弧形,方便后期補堪。在懸空面出,采用鎖腳錨管把鋼架鎖于巖體上,鎖腳錨管長4.5米,注漿加固處理。4)拱部140°范圍內設置25中空注漿錨桿,L=4m,環縱向間距為1m×1m,錨桿設置墊板。5)鋼筋網片采用8鋼筋加工制作,網格間距20×20cm,平鋪于開挖面上與錨桿固定牢固。 6)確保擋墻內積水與暗河的暢通,在護拱頂部設排水管縱向間距2.0m一道,該排水管與擋墻底部排水管聯通,確保護拱之上無積水。 7)噴射C30噴射混凝土,采用

14、濕噴工藝,復噴混凝土到設計厚度28cm,將拱架與圍巖之間噴射密實。在溶洞空腔初支上預留150泵灰管,方便護拱施作。4.2.5 臨時支護臨時支護參照 “滬昆貳隧參05-16”圖施作,按照Vc臺階法加臨時仰拱開挖支護施作。 1、豎、向設置臨時豎撐,縱向間距0.5m,豎撐下部采用32通長槽鋼進行鋪墊,以增加地基承載力。臨時仰拱,采用I18工字鋼,縱向間距1.0米。臨時橫支撐均采用工18型鋼,與鋼架連接處均設置鋼墊板(24×30×1.6cm)。2、初支段每5米設置監控量測斷面,每斷面分別于拱頂、拱腰、邊墻位置設置觀測點,同時對初支前面圍巖面適當位置布置觀測點。施工中加強觀測頻率,指

15、導施工。4.2.6 施作護拱1、護拱分段施作,沒3米一段,與直立擋墻段段對應。封閉堵頭,通過預留泵灰管,向初支背后泵送C20混凝土,泵送至拱頂上3米作為護拱。 2、待護拱混凝土達到設計墻后之后,利用泵灰管向護拱后吹填2米厚中粗砂。4.2.7下臺階施工上臺階施工至D2K475+990時,下臺階施工至D2K476+030,上下臺階距離按照40m控制。下臺階施工采用左右分開開挖掘進,開挖間距按照56m控制,左右側不得同時開挖、懸空,下臺階按照每5m設置一個監控斷面,通過監控數據分析下臺階施工穩定性,必要時設置臨時橫撐,盡快將初期支護封閉成環,平穩渡過本段溶洞大廳。4.2.8 仰拱施工仰拱須緊跟下臺階

16、施工進度,與下臺階拉開距離不得大于6米。仰拱施工按照c型襯砌類型施工。參照 “滬昆貳隧參01-37”圖施作。施工仰拱時,初支鋼架安裝完成后,及時噴射混凝土封閉成環。仰拱施工注意事項:1、仰拱開挖嚴格按照鐵建設【2010】120號文要求:仰拱開挖前必須完成鋼架鎖腳錨管,每循環開挖進尺不大于3m的進尺距離控制。2、仰拱開挖采用光面爆破技術,嚴禁控制裝藥量,減小圍巖震動。3、開挖完成后,檢查開挖輪廓,無欠挖后,及時噴射混凝土進行封閉,施作仰拱初支鋼架。4、仰拱鋼架與邊墻鋼架連接完成并自檢合格后,報請現場監理驗收,合格后復噴砼至設計厚度,封閉成環,進入下一循環。5、仰拱初支完成兩循環后達6米初支長度,

17、綁扎仰拱鋼筋,支立仰拱模板,安裝縱向與環向止水帶,檢查驗收合格后,澆注混凝土。6、仰拱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拆除仰拱模板,澆注仰拱填充混凝土,仰拱填充混凝土按照兩次澆注的施工方案施工,第一次澆注至隧道頂面以下30cm的位置,待拱墻二次襯砌澆注完成后,再澆注隧道填充至設計頂面高度。4.2.9 襯砌施工襯砌須緊跟仰拱施工進度,與仰拱拉開距離不得大于24米。二次襯砌按照c型襯砌類型施工,參照 “滬昆貳隧參01-37”圖施作。襯砌鋼筋主筋采用25級鋼筋,縱向間距20cm/根。縱向連接筋采用14級鋼筋,環向間距25cm/根,鉤筋采用8級鋼筋,縱環向間距為20cm×25cm。襯砌中防排水及綜合接地的

18、相關預埋件格按照設計圖紙要求進行布置。5 施工工藝5.1臺階法加臨時仰拱施工工藝本隧道D2K476+040D2K475+975地段,采用臺階法加臨時仰拱開挖。上下臺階均采用微震光面爆破。臺階法加臨時仰拱施工工序適用于圍巖硬質巖淺埋段及軟質巖深埋地段。其施工工序如下圖:臺階法加臨時仰拱施工工序橫斷面圖臺階法加臨時仰拱施工工序縱斷面圖臺階法加臨時仰拱施工工序平面圖1、施工工序: 1)在上一循環超前支護防護下,弱爆破開挖部,施作部臺階周邊的初期支護,初噴混凝土,架立鋼架(設鎖腳錨管),鋪設鋼筋網,并鉆設徑向錨桿后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 2)弱爆破開挖-1部,施作-1部初期支護,初噴混凝土,鋪鋼筋網,

19、架立鋼架(設鎖腳錨管),鉆設徑向錨桿后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再施作臨時仰拱,架設臨時橫撐A(每2榀初支鋼架設一處)。鋪設鋼筋網,并噴混凝土封閉臨時仰拱。 3)同-1部施工工序,開挖及支護-2部。 4)弱爆破開挖-1部。施作-1部邊墻初期支護,初噴混凝土,接長鋼架(設鎖腳錨管),鋪設鋼筋網,鉆設徑向錨桿后復噴混到設計厚度。 5)同-1部施工工序,開挖及支護-2部。 6)弱爆破開挖部。施作部仰拱初期支護,即初噴混凝土,鋪鋼筋網,架設鋼架,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 7)灌注仰拱與邊墻基礎,待仰拱混凝土初噴后,灌注仰拱填充至設計厚度。 8)根據監控量測結果分析,確定二次襯砌施作時間,拆除臨時橫撐。鋪設環

20、+縱向透水盲溝,防水板+土工布。利用襯砌模板臺車一次性澆筑拱墻襯砌。 出碴采用小型挖掘機配合人工出碴,自卸車運輸至指定的棄渣場。2、臺階法施工注意事項 1)隧道施工應堅持“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原則。 2)采用臺階法施工時,上臺階每循環開挖支護進尺級不應大于1榀鋼架間距;邊墻每循環開挖支護進尺不得大于2榀鋼架間距,仰拱開挖前必須完成鋼架鎖腳。 3)鋼架施工嚴格按設計要求設置拱腳墊板、墊槽鋼等,各施工工序間應注意互相保護,嚴格按照作業程序操作,避免施工機械對已完成的支護形成破壞,以確保安全。 4)臨時支撐均采用工18型鋼,與鋼架連接處均設置鋼墊板(24×30

21、5;1.6cm)。 5)當巖體破碎自穩性較差時,可采取預留核心土或噴混凝土封閉掌子面的方法施工,當鋼架拱腳下沉或內移時,可以縱向加密工18型鋼橫撐,擴大拱腳,并加設斜撐。若邊墻鋼架發生明顯內移,必要時可架設臨時橫撐B,如初期支護拱頂變形量較大,可參照CRD法增加臨時豎撐,以確保施工安全。 6)復合式襯砌段在施工時,需進行監控量測,根據監控量測的結果進行分析,確定灌注二次襯砌的時機及調整參數。對于軟弱圍巖及不良地質地段二次襯砌應及時施作,二次襯砌距離掌子面級圍巖不得大于70m。 7)級圍巖在施工時,應確保仰拱距開挖面不超過30m,以保證及時封閉成環。5.2超前小導管施工工藝前小導管注漿是在隧道開

22、挖前,用噴混凝土封閉開挖面,沿隧道拱部輪廓線打入帶孔的鋼管,并向鋼管內注漿,在隧道拱部形成固結體的加固圍巖方式。隧道軟弱圍巖采用超前小導管注漿預支護,小導管采用42熱軋無縫鋼管加工,長度為4.0m,每2.4設一環,其搭接長度不小于1m。超前小導管施工前用510cm厚噴射混凝土封閉掌子面,然后施做注漿小導管形成一定厚度的加固圈后,進行開挖等作業。制作鋼花管:超前小導管在構件加工廠制作。前端做成尖錐形,尾部焊接6mm鋼筋加勁箍,管壁上每隔15cm交錯布置注漿孔,孔眼直徑為8mm。小導管安裝:采用YT-28風動鑿巖機鉆孔后,將小導管按設計要求插入孔中,圍巖軟弱地段用游錘直接將小導管打入,外露端支撐于

23、開挖面后方的鋼架上,與鋼架共同組成預支護體系。超前小導管施工工藝框圖如下。噴混凝土封閉開挖面沿周邊布孔插入小導管注 漿洞室開挖小導管加工漿液準備鉆 孔超前小導管施工工藝框圖超前小導管注漿工藝注漿材料單液注漿材料:1:1水泥漿,摻紅星速凝劑,比例通過試驗確定。小導管安設步驟A、用YT-28風鉆開孔,開孔直徑為4260mm,并用吹管將砂石吹出。B、用帶沖擊的YT-28風鉆將小導管頂入孔中,也可直接用錘擊插入鋼管。C、用塑膠泥(52Be水玻璃拌和MC型超細水泥或強度等級42.5水泥即可)封堵導管周圍及孔口,工作面上的裂縫也同時封堵。D、導管外露20cm,以安裝注漿管路。注漿施工時注意事項A、注漿口最

24、高壓力嚴格控制在0.5Mpa以內,以防壓裂工作面。B、控制進漿速度,一般每根導管雙液總進量控制在30L/min以內。C、每根導管內注漿量計算確定,如壓力逐漸上升,流量逐漸減少,雖然未注入計算值,但孔口壓力已達到0.5MPa時亦結束注漿。5.3錨桿施工工藝1、中空錨桿全隧道拱部系統錨桿采用25的中空注漿錨桿。系統錨桿應設置鋼墊板,墊板尺寸為150mm×150mm×6mm,錨桿孔灌漿應密實。中空錨桿施工工藝流程圖施工準備布孔鉆孔清孔插入裝好錨頭的桿體安止漿塞、墊板、螺母結束漿液配置連接注漿管、注漿 中空錨桿施工鉆孔使用錨桿臺車鉆孔,鉆孔前根據設計要求定出孔位,鉆孔保持直線并與所

25、在部位巖層結構面盡量垂直,鉆孔直徑42mm,鉆孔深度大于錨桿設計長度10cm。中空注漿錨桿施工程序如下:鉆完孔后,用高壓風吹凈孔內巖屑;將錨頭與錨桿端頭組合后送入孔內,直達孔底;將止漿塞穿入錨桿末端與孔口取平并與桿體固緊;錨桿末端戴上墊板,然后擰緊螺母;采用錨桿專用的螺桿式注漿泵往中空錨桿內壓注水泥漿,水泥漿的配合比為 1:1,注漿壓力為1.2MPa ,水泥漿隨拌隨用。2、砂漿錨桿邊墻系統砂漿錨桿采用砂漿錨桿,系統錨桿應設置鋼墊板,墊板尺寸為150mm×150mm×6mm,錨桿孔灌漿應密實。砂漿錨桿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施工準備布孔鉆孔清孔注入砂漿插入桿體加墊板、擰緊螺栓、固

26、定桿體結束1)錨桿材質為20MnSi22mm螺紋鋼筋,施工前,按設計長度截取。 2)鉆孔采用錨桿鉆機或手持風鉆鉆孔,孔眼間距、深度和布置符合設計參數的要求,其方向垂直于巖層層面。3)錨桿施工前準備工作檢查錨桿類型、規格、質量及其性能是否與設計相符。根據錨桿類型、規格及圍巖情況準備鉆孔機具。4)錨桿安裝錨固材料:本工程擬用早強型錨固材料。錨固材料浸水:錨固卷浸水前上端扎35個小孔(孔徑1mm)。浸水后通過濾紙進入錨固卷中的水占據了錨固卷中的小空間,原微小空間的空氣被擠排出,直到小孔不冒泡即浸水結束。水灰比約為0.340.35。浸水過少,水泥水化不完全,影響錨固力。浸水過多、水泥漿易流動,充實不足

27、也影響錨固力。錨桿體的安裝方法:將打好的眼孔用高壓風吹凈,將浸好水的幾個錨固卷裝入眼內,用木棍送至眼底,將錨桿插入,其位置盡量居中,端部外露長度為515cm。錨桿的錨頭制成Y字型,錨端頭最大寬度與錨固劑直徑相等,將錨桿的錨頭安放在錨固卷底部,用風動攪拌機(或電鉆改裝)帶動錨桿快速旋轉,邊旋轉邊徐徐推進,錨頭在旋轉與推進中強烈攪拌浸水后的錨固卷,使水泥漿獲得良好的和易性,水泥漿如沿孔壁下滑,孔口用紙堵塞,施工過程要迅速,時間不要過長。5.4鋼筋網片施工工藝鋼筋須經試驗合格,使用前進行除銹,在洞外加工廠按設計要求分片制作,安裝時搭接長度不小于1個網格。人工鋪設鋼筋網,貼近巖面鋪設并與錨桿和鋼架焊接

28、牢固。鋼筋網焊接在鋼架靠近巖面一側,以確保整體結構受力。噴混凝土時,減小噴頭至受噴面距離和控制風壓,以減少鋼筋網振動,降低回彈。鋼筋網噴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cm。鋼筋網加工允許偏差:間距±10mm,搭接長度±15mm;表面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0mm,不允許將錨桿、鋼筋頭外露。鋼筋網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下料調直除銹、去油污焊接運 輸安裝鋼筋網施工工藝流程圖鋼筋網施工注意事項:1、鋼筋網宜在初噴混后鋪掛,使其與噴射混形成一體,底層噴射混凝土的厚度宜不小于4cm。2、鋼筋網可利用風鉆氣腿頂撐,以便貼近巖面,鋼筋網應與錨桿或其他固定裝置連接牢固,和鋼架綁扎時應綁在靠近巖面的一側;

29、3、噴射混凝土時,應調整噴頭與受噴面的距離、噴射角度,以減少鋼筋振動,降低回彈,并保證鋼筋網噴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小于4cm。4、噴射中如有脫落的石塊或混凝土塊被鋼筋網卡住時,應及時的清除。5.5鋼架施工工藝1、鋼架的安裝鋼架在初噴混凝土后安設。確保鋼架外緣有足夠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在安設過程中當鋼架和圍巖間有空隙時,設置墊塊。定位筋一端與鋼架點焊在一起,另一端錨入圍巖中,當鋼架架設處有錨桿時,盡量利用錨桿定位。鋼架根部加設徑向鎖腳錨桿,防止下沉。2、鋼架安裝標準鋼架安設前檢查掌子面開挖凈空,并挖除鋼架底腳處虛碴,決不允許用虛碴填在超挖拱腳底部,墊方木或型鋼進行高差調整,開挖尺寸允許誤差

30、7;5cm。鋼架落底接長在單邊交錯進行。每次單邊接長鋼架13排。在軟弱地層可同時落底接長和仰拱相連并及時噴射混凝土。接長鋼架和上部通過墊板用螺栓牢固準確連接。焊接兩榀之間的連接鋼筋。6 施工資源配置6.1人員配置根據施工情況配置相應的人員數量,由項目部下屬第一架子隊負責組織施工。具體人員安排及職責見下表:主要人員配置表序號人員名稱人數崗位職責1架子隊長1設備調度、工作安排、現場指揮2技術負責人1編制技術交底,安排各班組施工,現場指導施工3技術員4測量放樣及監控量測4安質員4負責安全質量5試驗員1對施工全過程進行試驗項目檢測6開挖支護人員20247二襯施工人員1216二襯的施工8普工1216其中

31、負責人、技術人員、專兼職安質員均由我單位正式職工擔任,以保證現場各工序的施工質量。6.2機械配置溶洞處理機械配置見下表: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挖掘機220型 臺22裝載機臺 13鉆機臺 185濕噴機臺 26風稿把 107電焊機臺 28發電機250KW臺 17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嚴格按照“短進尺、強支護、勤量測、早襯砌”原則進行。2、按照要求布置沉降觀測點,根據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及設計要求,在臨時豎撐設置沉降觀測點,及時觀測分析數據,反饋信息指導施工。3、溶洞處理施工完成后及時施工下臺階、仰拱、二次襯砌,盡快封閉成環,確保施工的安全。4、作業臺架上設置安全防護

32、欄,現場照明采用36V以下安全電壓。5、溶洞處理期間派專人24小時,觀測溶洞壁噴射混凝土及臨時豎撐變化情況,發現初支噴射混凝土開裂、脫落、掉塊及臨時豎撐下沉量變化時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做好應急準備。8、溶洞處理施工組織機構為了安全、快速的完成本隧道溶洞處理,項目部成立溶洞處理施工小組,小組組織成員及職責如下:組長:李振華 負責整個溶洞處理管理及資源調配工作副組長:白文清 林忠 負責溶洞處理過程中方案的實施與落實工作 技術負責人:馬俊生 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對溶洞方案的研究制定與技術指導工作。 質量負責人:張偉 負責施工過程中,溶洞處理及結構實體的質量工作安全負責人:孫華松 負責溶洞處理過程中,安全控

33、制工作 測量監控負責人:張博軒 負責技術交底及監控量測工作,監控數據及時反饋給溶洞處理小組9質量保證措施1、加強監控量測工作,對溶洞洞壁及臨時豎撐增設量測斷面,及時分析數據,指導施工。2、鋼架加工嚴格按照技術交底加工,質量要符合設計要求,上下鋼架連接要采用高強螺栓,禁止采用不合格的鋼料。3、上臺階施工開挖時嚴格按照設計方案,控制爆破參數,盡量減少對圍巖的擾動。4、臨時豎撐下部鋪墊32a槽鋼,槽鋼長度縱向連接浜旱牢固,保證豎撐均勻作用于槽鋼上。6、噴射砼必須采用濕噴工藝,超挖地段禁止采用片石回填,嚴禁出現孔洞現象。7、初支及仰拱砼施工,嚴格按照業主及鐵道部相關文件要求:(1)嚴格控制初支開挖進尺

34、長度。(2)仰拱砼與隧道填充砼分開施工澆注。8、二襯混凝土澆注前,必須落實各接口工程預埋件(接觸網槽道基礎、綜合接地、排水管道、電力及通信鋼管等),防止漏落現象發生。10 安全保證措施1、加大施工資源配置加強管段內所有設備的資源整合力度,在不影響其他工點施工進度質量的情況下,所有施工設備及人員資源向毛坪角隧道傾斜,保證現場施工設備的正常運轉。按照目前施工進度指標,隧道進、出口配備配齊電力、空壓機、挖掘機、裝載機、出碴運輸車、噴漿機等主要設備的施工數量,同時加大人力資源投入,保證各工班有充足的人力配備。2、加強現場施工技術控制措施嚴格按照設計及規范進行施工,加強超前地質預報工作,分析了解前方地質

35、情況,對于不良地質做好防范措施,保證不出現塌方現象。對于開挖支護完成地段,按照設計要求加強監控量測工作,對于變形要重的地段,采取早發現、早加強、早支護的施工措施。加強技術測量管理工作,制定測量施工方案,根據測量監控結果預留足夠的拱架沉降量,保證不出現初支鋼架二次侵限的情況發生。3、加強現場施工管理措施配備各班組施工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施工領工人員,加強各工序間銜接工作,保證工序銜接不出現斷鏈現象,縮短每環的施工作業時間。保證施工進度滿足每天指標要求。4、加強進洞登人員記制度,隨時掌握洞內施工作業人員名單。5、溶洞處理期間,必須派專人24小時輪流值班,觀測溶洞壁噴射混凝及臨時豎撐變化情況,發現初

36、支噴射混凝土開裂、脫落、掉塊及臨時豎撐下沉量變大時。及時鳴笛撤離施工施工作業人員和施工機具,保證施工人員和機具設備安全。 6、加強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使每個施工作業人員,了解掌握換拱處理期間的危險源與危險類別,增強安全意識。11施工安全應急預案:11.1應急救援預案按照該隧道溶洞處理的工程特點,組織制定本工程實施中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如果發生安全事故,按照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以及其它有關規定,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并堅持“三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11.2突發事故應急處理預案1、應急指揮中心組織機構及聯系方式(1)組織機構組 長:李振華副組長:馬俊生組

37、員:王 聰 孫華松 韓繼龍 王全國 張志偉(2)聯系方式事件聯系人:張志偉 聯系電話:0855-2、現場人員的安排報警:施工現場負責人立即撥打經理部電話:0855-報告現場總指揮:李振華應急救援工作小組組 長:朱向東副組長:馬俊生 王波搶險組:王聰 張海龍 疏散組:張博軒 王釗 救護組:譚旺 趙瑩明后勤組:張志偉 高凡3、應急指揮中心及職能組職責應急指揮中心:根據事故現場情況有權調動管段內一切人員和機械設備、物資;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制定營救方案。聯絡組:其任務是了解掌握事故情況,負責事故發生后在第一時間向負責人匯報情況,并負責現場通訊聯絡,看守電話,下達命令等通訊聯絡任務。搶險組:其任務是根據指揮中心指令,及時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搶救方案,由現場負責人下達命令后,負責具體實施方案。當事態較嚴重時,立刻通知聯絡組撥打政府主管部門電話求救。疏散組:其任務為在發生事故時,負責人員的疏散、逃生及防止二次傷害。救護組:其任務是負責受傷人員的救治和送醫院急救。三穗縣人民醫院電話0855-,三穗縣中醫院電話0855-。保衛組:負責損失控制,物資搶救,對事故現場劃定警戒區,阻止與工程無關人員進入現場,保護事故現場不遭破壞。 后勤組:負責搶險物資、器材器具的供應及后勤保障。4、現場救援物資救災裝備器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