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養豬成本控制與數據分析,看完能有所啟發1!_第1頁
溫氏養豬成本控制與數據分析,看完能有所啟發1!_第2頁
溫氏養豬成本控制與數據分析,看完能有所啟發1!_第3頁
溫氏養豬成本控制與數據分析,看完能有所啟發1!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溫氏養豬成本控制與數據分析,看完能有所啟發!一認識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首先做企業最終的目的是獲得利潤, 如果沒有利潤的話就變成了慈善部門。 要提高利潤要么要增加收入,要么減少成本。養豬業是一個自由競爭的行業, 不是一個暴利、 壟斷的行業,所以在收入面前,就像剛才吳秋豪會長所說的,即使這個行業的龍頭, 我們溫氏集團在市場戰面前也沒有壟斷的話語權。所以, 在收入方面,溫氏也只有去適應這個市場,所以要提高我們的利潤只能是在成本方面去取得優勢, 只有在成本有優勢了才能讓我們在市場里勝出。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要讓企業的每一分錢都花得恰到好處,特別是在市場低迷的時候,可以增強市場抵抗力。如果在成本控制方面占了

2、優勢,在市場上就有話語權。所以,在經營生產當中的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二成本控制的思路溫氏成本控制,首先是制定標準,很多的生產指標,包括引種,生產配種,淘汰,人員的定編、 物料等方面。 其次做好預測, 首先我們一個豬場在每個階段都在成本控制方面首先要做好目標,我們要達到什么目標。 然后按照我們的目標執行下去。目標和計劃做好了,但實際的效果怎么樣, 我們還要做一個對比分析, 在做好目標預測之后, 我們一個月或者一個季度、一個年度之后我們的成本到底怎么樣,就進入到了成本分析的環節。成本分析是我們成本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那么,我們如何去分析, 就是要分析我們生產管理經營當中的每一個環

3、節, 每一項成本把它分解下來, 了解到底我們在哪個環境存在著可控的空間。我們的成本控制關鍵是要找到控制點, 就是我們的關鍵的切入點在哪里, 這才是我們成本控制的目的。 找到控制點之后就要在整個過程當中進行監控, 成本控制不是公司幾個領導的事,成本控制這項工作其實是每個員工都必須參與到整個過程當中的, 首先要通過培訓讓員工知道成本控制跟每個員工自己有沒有關系。 培訓之后需要員工全心全意去做, 那就需要去激勵, 通過一些激勵方案制度來鼓勵每個員工, 員工清楚明了做好了成本控制會有什么好處,這才能夠讓每個員工參與到成本控制的每項過程當中來。 要不然的話只有幾個領導去搞成本控制,這是搞不好的。三成本控

4、制的側重點豬場分很多類型, 有些是擴繁場, 有些是傳統場, 有些是商品場。 以擴繁場分例來分析,豬苗成本和種豬成本。對于豬苗成本來說,這里有 6 個成本構成, 分別是仔豬耗料, 母豬耗料,仔豬耗藥,母豬耗藥,制造費用,母豬轉移值。種豬成本有四個構成, 種豬的開始階段是由豬苗轉過來的, 所以會有豬苗成本。 然后有種豬本身耗料成本, 還有種豬耗藥和制造費用。 種豬制造費用和豬苗制造費用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公司豬苗成本平均是 410 元 /頭,種豬成本平均是 860 元 /頭。那么,上述構成的比重分別如何,因為成本不一樣, 我們的切入點和方法措施又不一樣。首先是從占比中最大的方面去入手控制,我們的控制

5、就會很大。根絕溫氏的統計,我們公司的平均水平來是,仔豬耗料占了45%,仔豬耗藥占10% ,制造費用占35%,母豬轉移值占10%。種豬成本里面的豬苗成本是豬苗成本轉移下來的,這頭種苗被確定留下來的可以作為合格的種豬的話,那這個種豬的成本都轉過來,占35%的平均水平。這頭種豬本身也有飼料,上面的仔豬耗料和種豬耗料是不同的成本,大概占 30%,種豬耗藥占5%,制造費用占30%。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來, 我們成本控制需要找哪些項目來解決, 成本控制首先要考慮這幾個占比超過 30%的項目來作為一個突破點,就是飼料成本和制造費用,這兩個是我們成本當中的重中之重。其他的占比比較小,比如說母豬轉移值、種豬耗藥占

6、比都很少。那么, 每項成本的核算原理怎么樣, 我們分解開來看看。 我們來對比分析成本,如果用總金額來對比的話, 因為每個單位不一樣, 每個企業的規模不一樣, 我們用單位成本來進行橫向的對比,還有縱向對比,不同年度的對比。對于豬來說, 種豬場一般來說都是用頭來進行分解, 單頭成本的總公式就是等于成本總額除以約當量, 就是出欄量加上存欄量乘以約當量。我們按多少比例當作一頭正品來分攤成本, 比如說兩頭庫存的豬苗當作一頭豬苗來分攤成本。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要讓單頭成本降下來,首先分子要減少,分母增大。所以,在我們這個行業當中, 要降低種豬單頭成本,有兩個方面。 要么就是減少成本支出,減少成本總額。比如說

7、飼料本來上個月用了100 萬,那這個月能不能降到幾十萬,能不能減少。另一方面,同時分母要增大,才能夠使單頭成本降低。分母用我們行業的術語來說就是提高有效產能,同時減少成本支出。所以,從這個公式來看的話,我們也有方向了。要達到降低單頭成本就是兩個方面, 要科學的控制, 把成本支出控制下來,還有一種手段就是要努力提高我們的有效產能,這是總的方向。前面講到飼料成本占了豬苗成本和種豬成本的比重最大,所以我就拿母豬的單頭耗料成本來進行分解, 我們在耗料當中在哪個環節可以把種豬的飼料成本降下來。公式和上面的公式是一樣的,母豬飼料領用金額除以出欄數+存欄約當量。我們把它分解,母豬可能有很多狀態,有懷孕的,有

8、斷奶的,還有重新配種的,各種狀態的母豬都有,但是它所耗料的成本都要分攤。 所以我分兩大類,一個是處于有效生產期母豬所耗料的飼料,另外一類就是屬于無效生產期。大家在這個行業非常清楚, 處于有效生產期就是母豬所耗料的成本。 正常來說, 一頭母豬從它配種, 最終的結果是能夠成功分娩, 能夠成功分娩就說明它在懷孕過程當中的飼料耗料。假如說它配種了,經過 4 個月之后沒有成功分娩,或者是流產了, 或者是還沒分娩就被淘汰掉了, 在那么長的時間當中它所耗料的飼料等成本是沒有仔豬分攤的這部分成本, 我們就叫做無效成本。 所以, 從這兩個方面來說我們控制成本就有方向了, 盡量要減少無效的生產期。處于有效生產期這

9、些母豬所耗料的成本我們也可以用這個公式展開來分析。處于有效生產期=單價頭數料量天數,我們可以用這個公式來算。飼料單價就是市場的價格, 我們可以把飼料當價看成一個衡量。頭數每個月配的量基本上都差不多,我們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衡量。料量就可以看成是一個變量的,還有天數, 就是說這頭母豬在它懷孕期當中它所經歷的時間多長,可能有的豬場110 天就分娩了, 有些母豬可能118 天或者 120 天就已經分娩了那它懷孕的時間長一點就多一天成本支出。所以,我們從兩方面著手來控制天數,一個是從料量,一個是從天數來控制。處于無效生產期=單價料量頭數天數,這些數量盡量減少到最低,這樣來控制成本,還有通過天數來控制成

10、本。天數受飼養員的經驗來控制,比如說空懷的,有些豬場 3、 5 天就可以發現,有些豬場 10 天才發現,通過這樣來控制成本。分母就是出欄量 +存欄約當量 =分娩量 -死亡 +期初 -存欄約當量。 分娩量 =分娩窩數窩均健仔。分娩窩數 =配種窩數配種分娩率。綜合上面這幾個分解出來就得出另一個公式,我們要想把分母無限大的增大才能夠降低我們的當頭飼料成本,分母的公式就是配種窩數配種分娩率窩均健仔-死亡 +期初 -存欄約當量。這些基本上每個月都是固定的,我們有一點上下浮動,但不是無限度的變動。配種分娩率、窩均健仔、死亡這三個最重要,我們只要把這三個控制好了就可以提高配種分娩率。為了證明這幾個指標對我們

11、單頭成本產生多大的影響,我下面用一些數據來說明一下。首先看看無效生產期母豬對成本的影響。比如說在這個月配種了頭母豬等到它 4 個月之后分娩的時候到底有多少是成功分娩的,效生產期的。100 頭母豬,這 100 沒有成功的母豬就是處于無我們拿兩個豬場的數據來對比一下, 這個是溫氏集團下屬其中的兩個豬場, 這個豬場是在規模、超產、物料等指標值相當情況下的對比,但是為何成本相差那么大。按道理來說,同樣的規模、超產、 物料指標值相差很大的話肯定是有問題所在, 那它的問題是怎樣的。我們先看看這兩個場處于無效生產期的母豬的情況怎么樣。這里是間隔天數。我舉的是4 個狀態的數據,包括從斷奶到死淘、流產、配種至空

12、懷。B 豬場的成本在這方面肯定會高。這4 種情況 B間長,豬苗不能幫他分攤成本,所以B 豬場成本高的原因就在這里。配種至返情、配種至豬場都比A 豬場的時這里是處于無效生產期母豬比例圖,特別是斷奶到死淘這個階段,B 豬場要高出2%,大家可以想象到,不用算了,看這樣的比例就可以看出,肯定B 豬場的成本會比A 豬場成本高。 所以,我們做成本控制,怎么把一個豬場的成本降下來,這就是我們要重點去關注的一個方面, 我們每個場長要減少處于無效生產期的母豬比例,同時還要縮短無效生產期的間隔天數,這就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我們要統計一下,針對這個問題去監控,到底我們能把這些比例降到多少。這是無效生產期母豬的情況

13、對成本的影響。剛才在公式當中講到死亡量也對成本產生了影響,我們再看E 場和 Q 場。E 場成本是385,Q 場成本是405,相差 20 塊錢。但是它的指標差不多,窩均健仔和配種分娩率、物料等指標差不多,但是唯獨就是豬苗死亡率不一樣,Q 場多了差不多4%。 Q 場的死亡率為什么那么多, 原因很多,這里說明一個問題,就算我們一頭母豬成功分娩了,但是沒真正把這頭豬變成成品把它賣掉,那中間的損耗是非常大的。我這里有一個測算,假如說Q 豬場能將死亡率降低到E 豬場水平的話,它的成本利馬就可以降15 塊錢一頭,這個空間是非常大的。所以,一個豬場能控制好死亡率,也是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我覺得死亡率是

14、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豬的死亡有很多種情況,給大家一個直觀的感覺就是, 我估計可能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分娩時飼養員人員操作造成的死亡率,比如說接生的,或者是晚上值班的, 甚至是給仔豬剪牙這個環節可能都會影響死亡率的原因。 這個課題很值得研究,因為它對成本影響很大。大家都是養豬戶,都知道, 一頭母豬的胎齡處于第3 胎至第 6 胎之間這是最好的,比如說 K 場可能青黃不接,可能之前發生了一些問題,包括飼養過程,可能有一段時間就斷層了,青黃不接,它的波動就很大。所以,提高產能除了本身種豬的質量問題,我想調整好、優化好豬場母豬的胎齡結構,提前做好計劃, 提前做好引種淘汰。 可能有些場長不舍得淘汰,可能有

15、些母豬少則幾千塊錢,貴的話1、 2 萬都有可能,舍不得淘汰。但到底是長痛還是短痛呢, 這是值得每個場長去考慮的一個問題。產能不好成本肯定會高, 前面有數據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 所以,提高母豬的產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優化基礎群的胎齡結構,千萬不要出現青黃不接、斷層的現象,這樣影響非常巨大。下面我們還看看制造費用。剛才說了制造費用占的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除了飼料耗料就是制造費用。種豬成本當中有30%是制造費用,制造費用當中有很多明細的,首先我們看人力成本。 在一個養豬場來說, 特別是我們國內的養豬場還是以人力為主的,這個成本是非常高的。在制造費用中占了一半或一半以上的水平。設備折舊占20%,低值

16、易耗占 15%,其他項目加起來占15%。所以,我們怎么去控制制造費用,從這個比例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比如說我們能不能控制人力成本?從現在的發展水平和物價的水平來看,工人的工資每年肯定都會漲, 這是肯定的, 我們作為一個企業不能為了節省成本去降低工資,這是不能的。我們員工的工資是降不了的,而且有可能每年都要升,那我們怎么去降低成本?首先就是人員定編的問題。一條線到底需要多少飼養員, 就是定編。 第二,提高有效產能是消化人力成本升高的最佳途徑。 設備折舊也是一樣, 我們這個豬場已經投資進去了,它的設備折舊已經是固定了,所以,我們要降低唯有提高產能。低值易耗品很簡單,就是總量控制,比如說水電各方面的怎么去控制,我覺得從總量控制方面去做有一定的幫助。從上面幾個方面中講到成本控制中的側重點當中, 包括從成本項目的結構、 構成,這個比例怎么著手, 然后從每一項成本我們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