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培訓課件_第1頁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培訓課件_第2頁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培訓課件_第3頁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培訓課件_第4頁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1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十三項內容一、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二、健康教育三、預防接種四、0-6歲兒童健康管理五、孕產婦健康管理六、老年人健康管理七、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八、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九、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十、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十一、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十二、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十三、衛生監督協管2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十三項內容一、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2國家2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一、服務對象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及非戶籍居民。以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為重點。二、服務內容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一、服務對象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3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三、考核指標(一)健康檔案建檔率=建檔人數/轄區內常住居民數×100%。(二)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建立電子健康檔案人數/轄區內常住居民數×100%。(三)健康檔案合格率=抽查填寫合格的檔案份數/抽查檔案總份數×100%。(四)健康檔案使用率=抽查檔案中有動態記錄的檔案份數/抽查檔案總份數×100%。注:有動態記錄的檔案是指1年內有符合各項服務規范要求的相關服務記錄的健康檔案。4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三、考核指標4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4健康教育服務規范健康教育主要內容1.開展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鹽、控煙、限酒、控制藥物依賴、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預危險因素的健康教育2.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宮頸癌、結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點疾病健康教育3.開展食品安全、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飲水衛生、計劃生育、學校衛生等公共衛生問題健康教育。4.開展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防災減災、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5.宣傳普及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5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康教育服務規范健康教育主要內容5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5健康教育服務規范1.提供健康教育資料發放印刷資料:每個機構每年提供不少于12種內容的印刷資料,并及時更新補充,保障使用。播放音像資料:在門診候診區、觀察室、健教室等場所或宣傳活動現場播放。每個機構每年播放音像資料不少于6種。2.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衛生院宣傳欄不少于2個,村衛生室不少于1個,每個宣傳欄的面積不少于2平方米。設置在明顯位置,宣傳欄中心位置距地面1.5~1.6米高。每個機構每2個月最少更換1次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6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康教育服務規范1.提供健康教育資料6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6健康教育服務規范3.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利用各種健康主題日或針對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并發放宣傳資料,每年至少開展9次公眾健康咨詢活動。4.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每月至少舉辦1次健康知識講座,村衛生室每兩個月至少舉辦1次健康知識講座。5.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醫務人員在提供門診醫療、上門訪視等醫療衛生服務時,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個體化健康知識和健康技能的教育。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康教育服務規范3.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7預防接種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轄區內0~6歲兒童和其他重點人群。二、預防接種管理1.及時為轄區內所有居住滿3個月的0~6歲兒童建立預防接種證和預防接種卡等兒童預防接種檔案。2.每半年對責任區內兒童的預防接種卡進行1次核查和整理。三、預防接種根據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免疫程序,對適齡兒童進行常規接種。根據傳染病控制需要,開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強化免疫、群體性接種工作和應急接種工作。8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預防接種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8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8預防接種服務規范1.接種前的工作。在對兒童接種前應查驗兒童預防接種證(卡、薄),核對受種者信息及接種記錄,確定本次受種對象、接種疫苗的品種。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2.接種時的工作。在接種操作時再次查驗核對受種者姓名、預防接種證、接種憑證和本次接種的疫苗品種,核對無誤后嚴格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規定的接種月(年)齡、接種部位、接種途徑、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種。3.接種后的工作。告知兒童監護人,受種者在接種后應在留觀室觀察30分鐘。接種后及時在預防接種證、卡(簿)上記錄,與兒童監護人預約下次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和地點。9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預防接種服務規范1.接種前的工作。在對兒童接種前應查驗兒童預9預防接種服務規范四、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如發現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接種人員應按照《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方案》的要求進行處理和報告。五、考核指標(一)建證率=年度轄區內建立預防接種證人數/年度轄區內應建立預防接種證人數×100%。(二)某種疫苗接種率=年度轄區內某種疫苗年度實際接種人數/某種疫苗年度應接種人數×100%。10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預防接種服務規范四、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10國家基本公共10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新生兒家庭訪視新生兒出院后1周內,醫務人員到新生兒家中進行,同時進行產后訪視。了解出生時情況、預防接種情況等。根據新生兒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母乳喂養、護理和常見疾病預防指導。二、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新生兒滿28天后,結合接種乙肝疫苗第二針,在鄉鎮衛生院進行隨訪。重點詢問和觀察新生兒的喂養、睡眠、大小便、黃疸等情況,對其進行體重、身長測量、體格檢查和發育評估。1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新生兒家庭訪視11國家基本公11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嬰幼兒健康管理滿月后的隨訪服務均應在鄉鎮衛生院進行,時間分別在3、6、8、12、18、24、30、36月齡時,共8次。在嬰幼兒6~8、18、30月齡時分別進行1次血常規檢測。四、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為4~6歲兒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務。五、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在兒童6、12、18、24、30、36月齡時對兒童家長進行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12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嬰幼兒健康管理12國家基本公12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六、考核指標(一)新生兒訪視率=年度轄區內接受1次及以上訪視的新生兒人數/年度轄區內活產數×100%。(二)兒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轄區內接受1次及以上隨訪的0~6歲兒童數/年度轄區內應管理的0~6歲兒童數×100%。(三)兒童系統管理率=年度轄區中按相應頻次要求管理的0~6歲兒童數/年度轄區內應管理的0~6歲兒童數×100%。1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六、考核指標1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13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孕早期健康管理孕12周前為孕婦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并進行第1次產前隨訪。(二)孕中期健康管理孕16~20周、21~24周各進行1次隨訪,對孕婦的健康狀況和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評估和指導。14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孕早期健康管理14國家基本公共衛14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孕晚期健康管理1.督促孕產婦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產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各進行1次隨訪。(四)產后訪視鄉鎮衛生院在收到孕情信息后,應于3~7天內到產婦家中進行產后訪視,進行產褥期健康管理,加強母乳喂養和新生兒護理指導,同時進行新生兒訪視。產后42天健康檢查對產婦應進行性保健、避孕、預防生殖道感染、純母乳喂養6個月、嬰幼營養等方面的指導。15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孕晚期健康管理15國家基本公共衛15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考核指標(一)早孕建冊率=轄區內孕12周之前建冊的人數/該地該時間段內活產數×100%。(二)孕婦健康管理率=轄區內按照規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產前隨訪服務的人數/該地該時間內活產數×100%。(三)產后訪視率=轄區內產后28天內的接受過產后訪視的產婦人數/該地該時間內活產數×100%。16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考核指標16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1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及內容每年為轄區內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務,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為老年人提供養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二、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血清谷草轉氨酶、血清谷丙轉氨酶和總膽紅素)、腎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電圖檢測。1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及內容1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17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健康指導告知健康體檢結果并進行相應健康指導。1.對發現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2.對體檢中發現有異常的老年人建議定期復查。3.進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種、骨質疏松預防、防跌倒措施、意外傷害預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導。4.告知或預約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務的時間。18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健康指導18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1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四、考核指標1、老年人管理花名冊2、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體檢內容及時記錄到電子檔案及紙質檔案,體檢表完整。3、每年進行一次老年人自理能力評估4、每年為老年人提供一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5、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數/年內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數×100%。6、健康體檢表完整率=抽查填寫完整的健康體檢表數/抽查的健康體檢表數×100%19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四、考核指標19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19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轄區內35歲及以上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二、服務內容(一)篩查1.對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就診時為其測量血壓。20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20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20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2.對第一次發現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壓升高的因素后預約其復查,非同日3次血壓高于正常,可初步診斷為高血壓。如有必要,建議轉診到上級醫院確診,2周內隨訪轉診結果,對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納入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對可疑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及時轉診。3.建議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測量1次血壓,并接受醫務人員的生活方式指導。2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2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1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二)隨訪評估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對面的隨訪(三)分類干預(1)對血壓控制滿意(收縮壓<140且舒張壓<90mmHg)、無藥物不良反應、無新發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無加重的患者,預約進行下一次隨訪時間。22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二)隨訪評估22國家基本公共衛生22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2)對第一次出現血壓控制不滿意,即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或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結合其服藥依從性,必要時增加現用藥物劑量、更換或增加不同類的降壓藥物,2周內隨訪。(3)對連續兩次出現血壓控制不滿意或藥物不良反應難以控制以及出現新的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加重的患者,建議其轉診到上級醫院,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2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2)對第一次出現血壓控制不滿意,23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考核指標1、每年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體檢內容及時記錄到電子檔案及紙質檔案,體檢表完整。2、高血壓患者管理花名冊及臺賬。3、年度內的4次隨訪記錄,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內容一致。4、高血壓患病率=總人口×85%×18.8%,高血壓應管理人數=×35%,高血壓規范管理率=×60%。24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考核指標24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24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轄區內35歲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二、服務內容(一)篩查對工作中發現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建議其每年至少測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醫務人員的健康指導。25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25國家基本公共衛25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二)隨訪評估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費空腹血糖檢測,至少進行4次面對面隨訪。(三)分類干預(1)對血糖控制滿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無藥物不良反應、無新發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無加重的患者,預約進行下一次隨訪。26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二)隨訪評估26國家基本公共26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2)對第一次出現空腹血糖控制不滿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結合其服藥依從情況進行指導,必要時增加現有藥物劑量、更換或增加不同類的降糖藥物,2周內隨訪。(3)對連續兩次出現空腹血糖控制不滿意或藥物不良反應難以控制以及出現新的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加重的患者,建議其轉診到上級醫院,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4)對所有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與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進目標并在下一次隨訪時評估進展。告訴患者出現哪些異常時應立即就診。2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2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7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考核指標1、每年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體檢內容及時記錄到電子檔案及紙質檔案,體檢表完整。2、糖尿病患者管理花名冊及臺賬。3、年度內的4次隨訪記錄,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內容一致。4、糖尿病患病率=總人口×85%×18.8%,糖尿病應管理人數=×35%,糖尿病規范管理率=×60%。28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考核指標28國家基本公共衛2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是指臨床表現有幻覺、妄想、嚴重思維障礙、行為紊亂等精神病性癥狀,且患者社會生活能力嚴重受損的一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分裂情感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29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29國家基本公共衛生2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二、服務內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納入管理,為其建立一般居民健康檔案,并按照要求填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個人信息補充表。(二)隨訪評估對應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每次隨訪應對患者進行危險性評估;30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二、服務內容30國家基本公共衛生30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培訓課件3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三)分類干預1.病情不穩定患者。若危險性為3~5級或精神病癥狀明顯、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藥物不良反應或嚴重軀體疾病,對癥處理后立即轉診到上級醫院。對于未住院的患者,2周內隨訪。2.病情基本穩定患者。若危險性為1~2級,或精神癥狀、自知力、社會功能狀況至少有一方面較差,查找原因對癥治療,經初步處理后觀察2周,若情況趨于穩定,可維持目前治療方案,3個月時隨訪;若初步處理無效,則建議轉診到上級醫院,2周內隨訪轉診情況。32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三)分類干預32國家基本公共衛3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3.病情穩定患者。若危險性為0級,且精神癥狀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復,社會功能處于一般或良好,無嚴重藥物不良反應,軀體疾病穩定,無其他異常,繼續執行上級醫院制定的治療方案,3個月時隨訪。4.每次隨訪根據患者病情的控制情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訓練等方面的康復指導,對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幫助。3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3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3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四)健康體檢在患者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征得監護人與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進行1次健康檢查。體檢內容及時記錄到電子檔案及紙質檔案,體檢表完整。五、考核指標(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所有登記在冊的確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數/(轄區內15歲及以上人口總數×患病率)×100%。(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規范管理率=每年按照規范要求進行管理的確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數/所有登記在冊的確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數×100%。(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穩定率=最近一次隨訪時分類為病情穩定的患者數/所有登記在冊的確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數×100%。34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四)健康體檢34國家基本公共衛34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轄區內確診的肺結核患者。二、服務內容(一)篩查及推介轉診對轄區內前來就診的居民或患者,如發現有慢性咳嗽、咳痰≥2周,咯血、血痰,或發熱、盜汗、胸痛或不明原因消瘦等肺結核可疑癥狀者,在鑒別診斷的基礎上,填寫“雙向轉診單”。推薦其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結核病檢查。1周內進行電話隨訪,看是否前去就診,督促其及時就醫。35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35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35

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二)第一次入戶隨訪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接到上級專業機構管理肺結核患者的通知單后,要在72小時內訪視患者,具體內容如下:(1)確定督導人員,督導人員優先為醫務人員,也可為患者家屬。若選擇家屬,則必須對家屬進行培訓。同時與患者確定服藥地點和服藥時間。按照化療方案,告知督導人員患者的“肺結核患者治療記錄卡”或“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服藥卡”的填寫方法、取藥的時間和地點,提醒患者按時取藥和復診。(2)對患者的居住環境進行評估,告訴患者及家屬做好防護工作,防止傳染。(3)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4)告訴患者出現病情加重、嚴重不良反應、并發癥等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就診。若72小時內2次訪視均未見到患者,則將訪視結果向上級專業機構報告。36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二)第一次入戶隨訪36國家基36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概述1、每年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2、每年對0-36個月兒童在不同年齡段對兒童家長進行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二、服務對象1、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2、轄區內0-36個月常住兒童。3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概述3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37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三、服務內容(一)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每年為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

1、中醫體質辨識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前33項問題采集信息,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并將辨識結果告知服務對象。2、中醫藥保健指導根據不同體質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中醫藥保健指導。38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三、服務內容38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38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二)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

在兒童6、12、18、24、30、36月齡時

對兒童家長進行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1、向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2、在兒童6、12月齡給家長傳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齡傳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齡傳授按揉四神聰穴的方法

39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二)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339傳染病及突發公共

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規范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定義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二、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現、登記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應規范填寫門診日志、入/出院登記本、X線檢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登記本。首診醫生在診療過程中發現傳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如發現或懷疑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按要求填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卡》。40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傳染病及突發公共

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規范一、突發公共衛生40傳染病及突發公共

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規范三、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1.報告程序與方式。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機構,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傳染病和/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的網絡直報。2.報告時限。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應按有關要求于2小時內報告。發現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應于24小時內報告。4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傳染病及突發公共

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規范三、傳染病和突發41傳染病及突發公共

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規范3.訂正報告和補報。發現報告錯誤,或報告病例轉歸或診斷情況發生變化時,應及時對《傳染病報告卡》和/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卡》等進行訂正;對漏報的傳染病病例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及時進行補報。三、協助對本轄區病人、疑似病人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觸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員的相關信息。

42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傳染病及突發公共

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規范3.訂正報告和補42傳染病及突發公共

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規范四、做好醫療機構內現場控制、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垃圾和污水的處理工作。協助對被污染的場所進行衛生處理,開展殺蟲、滅鼠等工作。五、協助上級專業防治機構做好結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傳、指導服務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療管理工作。4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傳染病及突發公共

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規范四、做好醫療機構43傳染病及突發公共

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規范五、考核指標(一)傳染病疫情報告率=報告卡片數/登記傳染病病例數×100%。(二)傳染病疫情報告及時率=報告及時的病例數/報告傳染病病例數×100%。(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率=及時報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數/應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數×100%。44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傳染病及突發公共

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規范五、考核指標4444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規范(一)食品安全信息報告發現或懷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線索和事件,及時報告衛生監督機構并協助調查。(二)職業衛生咨詢指導在醫療服務過程中,發現從事接觸或可能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服務對象,并對其開展針對性的職業病防治咨詢、指導,對發現的可疑職業病患者向職業病診斷機構報告。45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規范(一)食品安全信息報告45國家基本公共衛45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規范(三)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協助衛生監督機構對農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學校供水進行巡查,協助開展飲用水水質抽檢服務,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協助有關專業機構對供水單位從業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四)學校衛生服務協助衛生監督機構定期對學校傳染病防控開展巡訪,發現問題隱患及時報告;指導學校設立衛生宣傳欄,協助開展學生健康教育。協助有關專業機構對校醫(保健教師)開展業務培訓。46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規范(三)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46國家基本公共46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規范(五)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報告定期對轄區內非法行醫、非法采供血開展巡訪,發現相關信息及時向衛生監督機構報告。(六)考核指標(一)衛生監督協管信息報告率=報告的事件或線索次數/發現的事件或線索次數×100%。注:報告事件或線索包括食品安全、飲用水衛生安全、學校衛生、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二)協助開展的飲用水衛生安全、學校衛生、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實地巡查次數。4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規范(五)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報告47國4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48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十三項內容一、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二、健康教育三、預防接種四、0-6歲兒童健康管理五、孕產婦健康管理六、老年人健康管理七、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八、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九、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十、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十一、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十二、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十三、衛生監督協管49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十三項內容一、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2國家49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一、服務對象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及非戶籍居民。以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為重點。二、服務內容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50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一、服務對象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50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三、考核指標(一)健康檔案建檔率=建檔人數/轄區內常住居民數×100%。(二)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建立電子健康檔案人數/轄區內常住居民數×100%。(三)健康檔案合格率=抽查填寫合格的檔案份數/抽查檔案總份數×100%。(四)健康檔案使用率=抽查檔案中有動態記錄的檔案份數/抽查檔案總份數×100%。注:有動態記錄的檔案是指1年內有符合各項服務規范要求的相關服務記錄的健康檔案。5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三、考核指標4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51健康教育服務規范健康教育主要內容1.開展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鹽、控煙、限酒、控制藥物依賴、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預危險因素的健康教育2.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宮頸癌、結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點疾病健康教育3.開展食品安全、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飲水衛生、計劃生育、學校衛生等公共衛生問題健康教育。4.開展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防災減災、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5.宣傳普及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52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康教育服務規范健康教育主要內容5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52健康教育服務規范1.提供健康教育資料發放印刷資料:每個機構每年提供不少于12種內容的印刷資料,并及時更新補充,保障使用。播放音像資料:在門診候診區、觀察室、健教室等場所或宣傳活動現場播放。每個機構每年播放音像資料不少于6種。2.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衛生院宣傳欄不少于2個,村衛生室不少于1個,每個宣傳欄的面積不少于2平方米。設置在明顯位置,宣傳欄中心位置距地面1.5~1.6米高。每個機構每2個月最少更換1次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5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康教育服務規范1.提供健康教育資料6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53健康教育服務規范3.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利用各種健康主題日或針對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并發放宣傳資料,每年至少開展9次公眾健康咨詢活動。4.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每月至少舉辦1次健康知識講座,村衛生室每兩個月至少舉辦1次健康知識講座。5.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醫務人員在提供門診醫療、上門訪視等醫療衛生服務時,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個體化健康知識和健康技能的教育。54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康教育服務規范3.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54預防接種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轄區內0~6歲兒童和其他重點人群。二、預防接種管理1.及時為轄區內所有居住滿3個月的0~6歲兒童建立預防接種證和預防接種卡等兒童預防接種檔案。2.每半年對責任區內兒童的預防接種卡進行1次核查和整理。三、預防接種根據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免疫程序,對適齡兒童進行常規接種。根據傳染病控制需要,開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強化免疫、群體性接種工作和應急接種工作。55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預防接種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8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55預防接種服務規范1.接種前的工作。在對兒童接種前應查驗兒童預防接種證(卡、薄),核對受種者信息及接種記錄,確定本次受種對象、接種疫苗的品種。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2.接種時的工作。在接種操作時再次查驗核對受種者姓名、預防接種證、接種憑證和本次接種的疫苗品種,核對無誤后嚴格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規定的接種月(年)齡、接種部位、接種途徑、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種。3.接種后的工作。告知兒童監護人,受種者在接種后應在留觀室觀察30分鐘。接種后及時在預防接種證、卡(簿)上記錄,與兒童監護人預約下次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和地點。56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預防接種服務規范1.接種前的工作。在對兒童接種前應查驗兒童預56預防接種服務規范四、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如發現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接種人員應按照《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方案》的要求進行處理和報告。五、考核指標(一)建證率=年度轄區內建立預防接種證人數/年度轄區內應建立預防接種證人數×100%。(二)某種疫苗接種率=年度轄區內某種疫苗年度實際接種人數/某種疫苗年度應接種人數×100%。5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預防接種服務規范四、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10國家基本公共57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新生兒家庭訪視新生兒出院后1周內,醫務人員到新生兒家中進行,同時進行產后訪視。了解出生時情況、預防接種情況等。根據新生兒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母乳喂養、護理和常見疾病預防指導。二、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新生兒滿28天后,結合接種乙肝疫苗第二針,在鄉鎮衛生院進行隨訪。重點詢問和觀察新生兒的喂養、睡眠、大小便、黃疸等情況,對其進行體重、身長測量、體格檢查和發育評估。58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新生兒家庭訪視11國家基本公58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嬰幼兒健康管理滿月后的隨訪服務均應在鄉鎮衛生院進行,時間分別在3、6、8、12、18、24、30、36月齡時,共8次。在嬰幼兒6~8、18、30月齡時分別進行1次血常規檢測。四、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為4~6歲兒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務。五、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在兒童6、12、18、24、30、36月齡時對兒童家長進行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59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嬰幼兒健康管理12國家基本公59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六、考核指標(一)新生兒訪視率=年度轄區內接受1次及以上訪視的新生兒人數/年度轄區內活產數×100%。(二)兒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轄區內接受1次及以上隨訪的0~6歲兒童數/年度轄區內應管理的0~6歲兒童數×100%。(三)兒童系統管理率=年度轄區中按相應頻次要求管理的0~6歲兒童數/年度轄區內應管理的0~6歲兒童數×100%。60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六、考核指標1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60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孕早期健康管理孕12周前為孕婦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并進行第1次產前隨訪。(二)孕中期健康管理孕16~20周、21~24周各進行1次隨訪,對孕婦的健康狀況和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評估和指導。6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孕早期健康管理14國家基本公共衛61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孕晚期健康管理1.督促孕產婦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產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各進行1次隨訪。(四)產后訪視鄉鎮衛生院在收到孕情信息后,應于3~7天內到產婦家中進行產后訪視,進行產褥期健康管理,加強母乳喂養和新生兒護理指導,同時進行新生兒訪視。產后42天健康檢查對產婦應進行性保健、避孕、預防生殖道感染、純母乳喂養6個月、嬰幼營養等方面的指導。62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孕晚期健康管理15國家基本公共衛62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考核指標(一)早孕建冊率=轄區內孕12周之前建冊的人數/該地該時間段內活產數×100%。(二)孕婦健康管理率=轄區內按照規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產前隨訪服務的人數/該地該時間內活產數×100%。(三)產后訪視率=轄區內產后28天內的接受過產后訪視的產婦人數/該地該時間內活產數×100%。6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考核指標16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63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及內容每年為轄區內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務,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為老年人提供養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二、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血清谷草轉氨酶、血清谷丙轉氨酶和總膽紅素)、腎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電圖檢測。64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及內容1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64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健康指導告知健康體檢結果并進行相應健康指導。1.對發現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2.對體檢中發現有異常的老年人建議定期復查。3.進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種、骨質疏松預防、防跌倒措施、意外傷害預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導。4.告知或預約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務的時間。65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健康指導18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6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四、考核指標1、老年人管理花名冊2、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體檢內容及時記錄到電子檔案及紙質檔案,體檢表完整。3、每年進行一次老年人自理能力評估4、每年為老年人提供一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5、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數/年內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數×100%。6、健康體檢表完整率=抽查填寫完整的健康體檢表數/抽查的健康體檢表數×100%66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四、考核指標19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66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轄區內35歲及以上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二、服務內容(一)篩查1.對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就診時為其測量血壓。6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20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67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2.對第一次發現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壓升高的因素后預約其復查,非同日3次血壓高于正常,可初步診斷為高血壓。如有必要,建議轉診到上級醫院確診,2周內隨訪轉診結果,對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納入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對可疑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及時轉診。3.建議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測量1次血壓,并接受醫務人員的生活方式指導。68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2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68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二)隨訪評估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對面的隨訪(三)分類干預(1)對血壓控制滿意(收縮壓<140且舒張壓<90mmHg)、無藥物不良反應、無新發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無加重的患者,預約進行下一次隨訪時間。69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二)隨訪評估22國家基本公共衛生69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2)對第一次出現血壓控制不滿意,即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或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結合其服藥依從性,必要時增加現用藥物劑量、更換或增加不同類的降壓藥物,2周內隨訪。(3)對連續兩次出現血壓控制不滿意或藥物不良反應難以控制以及出現新的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加重的患者,建議其轉診到上級醫院,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70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2)對第一次出現血壓控制不滿意,70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考核指標1、每年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體檢內容及時記錄到電子檔案及紙質檔案,體檢表完整。2、高血壓患者管理花名冊及臺賬。3、年度內的4次隨訪記錄,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內容一致。4、高血壓患病率=總人口×85%×18.8%,高血壓應管理人數=×35%,高血壓規范管理率=×60%。7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考核指標24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71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轄區內35歲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二、服務內容(一)篩查對工作中發現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建議其每年至少測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醫務人員的健康指導。72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25國家基本公共衛72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二)隨訪評估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費空腹血糖檢測,至少進行4次面對面隨訪。(三)分類干預(1)對血糖控制滿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無藥物不良反應、無新發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無加重的患者,預約進行下一次隨訪。7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二)隨訪評估26國家基本公共73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2)對第一次出現空腹血糖控制不滿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結合其服藥依從情況進行指導,必要時增加現有藥物劑量、更換或增加不同類的降糖藥物,2周內隨訪。(3)對連續兩次出現空腹血糖控制不滿意或藥物不良反應難以控制以及出現新的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加重的患者,建議其轉診到上級醫院,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4)對所有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與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進目標并在下一次隨訪時評估進展。告訴患者出現哪些異常時應立即就診。74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2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74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考核指標1、每年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體檢內容及時記錄到電子檔案及紙質檔案,體檢表完整。2、糖尿病患者管理花名冊及臺賬。3、年度內的4次隨訪記錄,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內容一致。4、糖尿病患病率=總人口×85%×18.8%,糖尿病應管理人數=×35%,糖尿病規范管理率=×60%。75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三、考核指標28國家基本公共衛75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是指臨床表現有幻覺、妄想、嚴重思維障礙、行為紊亂等精神病性癥狀,且患者社會生活能力嚴重受損的一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分裂情感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76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29國家基本公共衛生7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二、服務內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納入管理,為其建立一般居民健康檔案,并按照要求填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個人信息補充表。(二)隨訪評估對應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每次隨訪應對患者進行危險性評估;7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二、服務內容30國家基本公共衛生7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培訓課件7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三)分類干預1.病情不穩定患者。若危險性為3~5級或精神病癥狀明顯、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藥物不良反應或嚴重軀體疾病,對癥處理后立即轉診到上級醫院。對于未住院的患者,2周內隨訪。2.病情基本穩定患者。若危險性為1~2級,或精神癥狀、自知力、社會功能狀況至少有一方面較差,查找原因對癥治療,經初步處理后觀察2周,若情況趨于穩定,可維持目前治療方案,3個月時隨訪;若初步處理無效,則建議轉診到上級醫院,2周內隨訪轉診情況。79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三)分類干預32國家基本公共衛7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3.病情穩定患者。若危險性為0級,且精神癥狀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復,社會功能處于一般或良好,無嚴重藥物不良反應,軀體疾病穩定,無其他異常,繼續執行上級醫院制定的治療方案,3個月時隨訪。4.每次隨訪根據患者病情的控制情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訓練等方面的康復指導,對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幫助。80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3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8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四)健康體檢在患者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征得監護人與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進行1次健康檢查。體檢內容及時記錄到電子檔案及紙質檔案,體檢表完整。五、考核指標(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所有登記在冊的確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數/(轄區內15歲及以上人口總數×患病率)×100%。(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規范管理率=每年按照規范要求進行管理的確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數/所有登記在冊的確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數×100%。(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穩定率=最近一次隨訪時分類為病情穩定的患者數/所有登記在冊的確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數×100%。8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四)健康體檢34國家基本公共衛81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轄區內確診的肺結核患者。二、服務內容(一)篩查及推介轉診對轄區內前來就診的居民或患者,如發現有慢性咳嗽、咳痰≥2周,咯血、血痰,或發熱、盜汗、胸痛或不明原因消瘦等肺結核可疑癥狀者,在鑒別診斷的基礎上,填寫“雙向轉診單”。推薦其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結核病檢查。1周內進行電話隨訪,看是否前去就診,督促其及時就醫。82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服務對象35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82

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二)第一次入戶隨訪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接到上級專業機構管理肺結核患者的通知單后,要在72小時內訪視患者,具體內容如下:(1)確定督導人員,督導人員優先為醫務人員,也可為患者家屬。若選擇家屬,則必須對家屬進行培訓。同時與患者確定服藥地點和服藥時間。按照化療方案,告知督導人員患者的“肺結核患者治療記錄卡”或“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服藥卡”的填寫方法、取藥的時間和地點,提醒患者按時取藥和復診。(2)對患者的居住環境進行評估,告訴患者及家屬做好防護工作,防止傳染。(3)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4)告訴患者出現病情加重、嚴重不良反應、并發癥等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就診。若72小時內2次訪視均未見到患者,則將訪視結果向上級專業機構報告。8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二)第一次入戶隨訪36國家基83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概述1、每年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2、每年對0-36個月兒童在不同年齡段對兒童家長進行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二、服務對象1、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2、轄區內0-36個月常住兒童。84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一、概述37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84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三、服務內容(一)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每年為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

1、中醫體質辨識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前33項問題采集信息,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并將辨識結果告知服務對象。2、中醫藥保健指導根據不同體質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中醫藥保健指導。85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三、服務內容38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85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