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_第1頁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_第2頁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_第3頁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_第4頁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唐雎不辱使命一. 通假字:1. 故不錯意也(“錯”通“措”放置)2. 倉鷹擊于殿上(“倉”通“蒼”,青灰色)3. 輕寡人與(“與”通“歟”,疑問語氣助詞)4. 豈直五百里哉(“直”通“值”,只,僅僅)5. 寡人諭矣(“諭”通“喻”,明白)二. 一字多義:以:1.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2.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憑借)3. 徒以有先生也(因為)4. 以君為長者(把)5. 以頭搶地耳(用)徒:1. 亦免冠徒跣(光著,動詞)2. 徒以有先生也(只,僅僅,副詞)夫:1. 此庸夫之怒也(”的人)2. 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句首發語詞,無意義)怒.心、1.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發怒,動詞)2

2、. 懷怒未發(憤怒,名詞)使:1.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派遣,動詞)2.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兩者皆為動詞,前“使”:派遣;后“使”:出使)而:1. 挺劍而起(表修飾,不翻譯)2.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轉折,但是)3.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表順承,不譯)之:1.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結構助詞,的)2. 愿終守之(代詞,指代安陵國土)3. 夫專諸之刺王僚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4. 長跪而謝之曰(代詞,指唐雎)者:1. 以君為長者(”的人)2.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然:1. 雖然(這樣)2. 秦王怫然怒(.的樣子)雖:1. 雖千里不敢易也(轉折連詞,即使)2

3、. 雖然,受地于先王(假設連詞,即使)于:1. 受地于先王(從)2. 倉鷹擊于殿上(到)3 .請廣于君(給)與1.輕寡人與(通"歟”,疑問語氣助詞 )2.與臣而將四矣(加上)古今異義:1. 非若是也(古:這樣,如此。今:今常用作判斷詞)2. 豈直五百里哉(古:只 ,僅僅。今:不彎曲)3 .休祲降于天(古:吉祥。今:常用作休息)4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交換。今:容易,簡單)5 .雖然,受地于先王(古:即使這樣。今:連詞,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它呼應,表示承認前邊的事,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6徒以有先生也 (古:只。今:徒弟)7 .秦王色撓(古:屈

4、服。今:輕輕地抓)8長跪而謝之(古:一種坐姿。今:雙膝著地。古:道歉。今:感謝或凋落)9 .以頭搶地耳(古:撞。今:搶奪)10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于是。今:因為)詞類活用:且秦滅韓亡魏滅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動用法,使韓國和魏國滅亡,滅稍微牽強點,但亡是可以的。判斷使動主要是看這個詞是后面的賓語還是前面的主語的性質, 這里是魏亡而非秦亡,所以可以理解為使動。請廣于君廣,可以看作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解釋為擴充輕寡人與?輕,形容詞用作動詞,此處的意思是輕視。雖千里不敢易也千里可以理解為數量詞活用為名詞,千里的土地,但現在我們不這樣翻譯,其實也理解得通順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因為主語是天子,所以伏尸和流

5、都可以理解為使動,使百萬人尸體倒下,使血流千里。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伏,使動用法,使 ”伏流,使動用法,使”流天下纟高素纟高素,名詞作動詞,穿戴喪服亦免冠徒跣免,動詞的使動用法,使 ”免,脫去。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徒,光著與臣而將四矣數詞活用做動詞,成為四人特殊句式:非若是也一一判斷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一一判斷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斷句受地于先王一一狀語后置請廣于君一一狀語后置倉鷹擊于殿上-狀語后置題目1:在文章中找出秦王玩弄詐騙伎倆,裝出施恩嘉惠的句子和他驕橫無禮,盛氣凌人的句 子。答:“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與君”“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

6、,輕寡人與?”2:簡析“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在文中的作用。答:用反問激怒秦王,揭穿秦王的騙局,維護了本國國土的利益。3 :分析:“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這句話的潛臺詞。答:你最好將你們的國土奉送給我,不然的話,我將發怒,后果將不堪設想。4 :簡析作者主要通過什么手法刻畫人物的,這種手法有什么好處。答:語言描寫,突出人物思想,推動故事情節發展。5: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樣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有很多,用一句話概括他們的事例。答: 藺相如完璧歸趙 晏子使楚,楚王自取其辱 諸葛亮舌戰群儒,連吳抗曹6 :唐雎以“士之怒”回擊“天子之怒”,表現怎樣的精神? 答:忠貞愛國,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布衣精

7、神。7 :唐雎反擊秦王時,為什么要引出專諸,聶政,要離的行刺故事? 答:表明要效仿他們,刺殺秦王,同時表明和秦王斗爭到底的決心。&唐雎反擊秦王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產生怎么樣的效果?答: 迫使秦王屈服 不辱使命,保全安陵國。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題一、18、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以頭搶地耳 長跪而謝之19、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例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A、漁人甚異之B、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 公將鼓之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0、譯成現代漢語。(2分)夫韓、魏火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1、 唐雎以“士之怒”回擊秦王的“天子之

8、怒”,這表現了唐雎怎樣的精神?(2分) (一) 18、撞 道歉(2分。每格1分。)19、C (2分)20、韓、魏滅亡了,安陵卻憑五十里地保存了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您啊。(2分。關鍵詞“以”、“徒”、“以”各 0.5分。)21、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精神(2分)二、16.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分)(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3)秦王色撓 (4)長跪而謝之17.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8. 唐雎以“士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時.為什么要引出專諸、聶政、要離 行刺的故事?(4分)二、答案:16 . (1)盛怒、憤怒曾經屈服道歉

9、17 .安陵國憑借五十里的土 地幸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啊。18.表明自己要效法他們,同時表達了要跟 秦王斗爭到底的決心。三、9.(2分)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逆:謝:10. ( 2分)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 夫專諸之刺王僚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B .天下縞素吳廣素愛人C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敗軍之際D、 懷怒未發野芳發而幽香11 .(4分)把下面兩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12 . (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 產生了怎樣的結果?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三、

10、答案:9.逆:違背謝:道歉10 . C11. (1)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平民發怒,也不過是 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 12 .答案要點: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 保全了安陵國四、6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l )故不錯意也:(2 )長跪而謝之曰:7 下列各組詞句中加點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A.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日太守謂誰B. 秦王不悅俟其欣悅,則又請焉C. 安陵君其許寡人 潭中魚可百許.頭D愿終守之愿借子殺之8.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兩個句子。(4分)(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2)夫韓、魏火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1、9. 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樣“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還有許多。試舉一例,用一句話 概括其主要事跡。(2分)答:四、6、 1 )通“措”,置。(2 )道歉7、B 8、( 1 )大王給予恩惠, 用大的交換小的,很好。(2 )韓國、魏國滅亡,而安陵國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 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9.藺相如完璧歸趙(或燭之武退秦師、晏子使楚,令楚 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據即可。五、15 .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2分)安陵君其許寡人 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 易 豈直五百里哉 直 長跪而謝之 謝16 .請在文章里找出表現秦王玩弄詐騙伎倆,裝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驕橫 無理、盛氣凌人的句子,并將其抄寫

12、下來。(2分)17 .將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18 .簡析劃線句子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在文 中的表達作用。(2分)19 .請結合上下文仔細揣摩分析“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這句話,寫出該句話的“潛 臺詞”。(2分)五、答案:15 . (2分)加重語氣的助詞(可譯為恐怕、大概、一定要)交換 只(僅 僅)道歉16 .(1分)“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或“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 “安陵君不聽寡人言,何也,輕寡人與?”17 . (4分)(1)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國。(兩個“使” 1分、翻譯通順1分)

13、(2)(“休祲” 1分,翻(2)胸懷憤怒尚未發作的時候,天上就降下了預示吉兇的征兆 譯通順1分)18. ( 2分)用反問激怒秦王,揭穿秦王的騙局,維護本國國土的尊嚴。19. ( 2分)你最好是將你們的土地奉送給我,不然的話我將發怒,那后果將不堪設 想。六、17.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 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岸勢犬牙差互B.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 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D. 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18. 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19. 填空。秦國企圖用的政治騙局不戰而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